普通高校学生参与科研,为什么难如登天?
对于不少大学生来说,科研仍然是一件听起来比较遥远的事情。
但实际上,在国外的不少高校,以及国内一部分一流名校里,
本科生经常以各种方式参与到科研相关项目中,甚至在项目中担任重要角色。
为了搞清楚国内不同水平的高校学生参与科研的比例,学生对于科研类机会的兴趣如何,学校能否给学生参与科研足够的支持。
大学声联合腾讯教育,在两周前发布了《大学生参与科研,是不是名校生专属的奢侈品? | 大学声调查》
下面,就是收集到的数据情况:
普通本科生参与
科研比例明显偏低
首先在一开始先定义一下,在这篇报告中提到的“普通本科生”,是指除985,211工程院校之外,其他所有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
985及211院校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比例实际上都不低,仅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同学完全没参与过任何科研竞赛或者科研项目,有近四分之一的同学是这类活动的重度参与者。
考虑到这些没参与过的同学中还有一部分是读文史/经管之类专业的,仅以理工科学生来说,完全没参与过科研项目的实际上很少。
但普通本科高校学生的情况则是:有近三分之二的同学表示从没参加过科研竞赛或项目,有过多次科研类经历的比例只有可怜的不到10%,与他们在985,211高校的同学产生了鲜明的对比。
普通本科高校给学生
提供的科研机会少的可怜
普通本科高校学生参与科研的比例之所以如此之低,最主要的原因很可能就是因为学校提供的机会实在太少。
普通本科院校中,能够经常举办讲座,竞赛等学生能够低门槛参与的学术活动的,仅有不到五分之一,与985,211高校之间的差距真的不是一点半点。
阻碍学生参与科研的最主要因素
是学校提供的机会和支持不足
对于985、211高校的同学来说,食堂门口贴的讲座通知经常一两星期都无人问津,而对于不少普通本科同学来说,可能一两年都遇不到一场和自己专业相关的学术讲座。
在普通本科高校学生中,超过六成认为阻碍大学生参与科研的主要因素是学校提供的机会和支持不足。
而985,211高校的同学里抱类似意见的则不多,反而是认为科研参与门槛太高让学生望而却步的占了多数。
对于985、211高校的学生来说,参与科研的最主要限制条件是天资,而对于普通本科的同学们来说,他们所经历的严重机会资源匮乏,让天资好坏都成了一个次要因素。
学生最需要的支持方式
是提供指导老师
所有级别高校学生在这个问题下,选择最多的都是“给有志于科研的同学安排指导老师”。
可见对于能够得到与自己学业规划方向吻合的指导老师,能有人在学术路上拉你一把的需求,才是中国大学生最迫切的愿望。
而除此之外,985,211高校同学认为需求程度排名二三的是充足的科研项目时间和资金支持,而普通本科同学则是科研项目时间和科研资料与机会。
前者的项目启动资金是一个重要痛点(毕竟做科研没钱基本是搞不定的),而后者恐怕还没想到筹钱的阶段。
不同等级高校学生对学校
相关工作满意程度差异巨大
985,211和普通本科同学, 对于学校支持本科生参与科研工作的满意程度分别为:65.88分,56.05分和44.62分。(以“非常满意”为100分,“非常不满”为0分.)
三类院校之间的差别非常明显,特别是普通本科学校的同学,44分的意见水平可以明显看出,学生对于学校相关领域的工作表现可以说是非常不满。
超过半数本科在校生在毕业后
有继续深造或进入科研院所的意愿
985高校学生对继续深造或进入科研院所工作的兴趣最高,认为意愿比较强烈的超过67%,而且也有54%左右的普通本科学生表达了这方面的意愿。
在性别方面,男生对于毕业后继续投身科研的兴趣比女生也明显要高。
只有很小一部分同学
本科期间就投稿发表过论文
985、211、普通本科学生投稿过论文的比例分别为31%,22%和15%。近八成的大学生整个本科四年都没有投稿过一篇论文,而文章投稿后还能被发表的,只占学生中不到15%
目前中国大学本科生的科研经历平均水平和世界一流高校相比,还有相当的距离,这对于那些有志于力争“双一流”的高校来说,是必须要考虑如何改进的突出问题。
大学生对于科研类机会
的需求相当多元
像以上的四大类科研类机会,每一样在有志于参与科研的大学生中都有相当数量的的粉丝,显示出学生对于科研的需求实际上比较多元。
学校即使本身的科研资源不足,只要善用校外资源,想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科研机会并非不可能。
大部分大学生对
科研类工作兴趣较高
对科研类工作非常感兴趣和比较感兴趣的加起来,占到了所有受访者的三分之二,可见此类工作是在学生中非常受欢迎的。
本科期间的科研经历
对于以后的工作很有帮助
这个问题只针对已经毕业的接受测试者。
在他们走出大学校门以后,回想自己本科时期的科研经历,近一半的同学认为对于自己毕业后的工作有很明显的帮助,而认为基本没帮助的只占9%,
在看过这些数据以后,陈大夫觉得:大多数大学生都不是天生牛顿爱因斯坦转世,一进大学就明确志向要走科研之路的。
一个本来对此一无所知的菜鸟开始接触科研,往往就是从听了个学术大牛的讲座被其学者风范感染,或报名了某个科研竞赛在项目推进过程中,逐渐了解了科学研究的正确流程。
而现在不少高校连迈出第一步的机会都没给他们,还怎么期望他们能远行千里,翱翔于科学海洋呢?
大学本科生搞科研,对于学生本身的学业提升和今后的人生规划都非常重要,不应该只是豪门名校的奢侈品,而应该让更多的大学生有接触到这些资源的途径。
假如你也想参与关于大学生参与科研情况的调查,
请长按下方二维码,即可进入问卷
我们会继续努力,让更多大学生的声音被社会听见,被认识,被尊重。
帮助大学生发声,我们需要你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