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组建齐鲁医科大和新齐鲁工业大,会是山东学生的福音吗?
几天前山东省政府下发通知,决定组建齐鲁医科大学(筹)和新的齐鲁工业大学两所高水平大学。
齐鲁医科大学(筹),将由原泰山医学院,山东省医学科学院,以及山东省立医院整合而成;
而新的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将由目前的齐鲁工业大学(原山东轻工业学院),以及山东省科学院整合组建而成。
这则消息一发出,就引起了不少山东大学生的关注和热议。
还没诞生就被换了几次名,
这两所大学为何如此难产?
事实上,早在2016年5月份,在山东省教育厅的文件中就已经透露了要促进省属科研院所和高校进行整合,建设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方案的意思。
而2016年底,网上开始出现传言,山东将组建“华东医科大学”。
当时传言的组建方案和现在的官方版本除了校名不同,其他内容都高度一致,甚至连省立医院、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作为该校合并后的第一、第二附属医院等细节都高度还原。
(来源: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官网)
虽然来自山东省肿瘤医院、博兴县人民医院等各种下属单位的说法中频繁提到“华东医科大学,甚至还建立了以“华东医科大学”为名的百度贴吧,但这个名字始终并未出现在合并直接涉及的几家单位官方口径当中。
几乎同时。在齐鲁工业大学的师生中”要改名成华东工业大学“的说法,也被传的沸沸扬扬。
当时就有观察人士指出,山东组建高校想用“华东”二字命名不太靠谱,因为冠名“华东”的高校及各类单位多在上海,光教育部这一关就很可能过不去。
(来源:凤凰网山东)
果不其然,当这两所大学再次出现在官方文件上时,已经悄悄更名成“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和“山东第一工业大学”。
而在济南市地方政府的文件中,还出现过“山东省省立医科大学”的名字。
正当大家为这几个说法感到莫名奇妙无所适从时,山东地方官方媒体发出的最终版本通知,却又变成了“齐鲁医科大学”“齐鲁工业大学”。
(来源:大众网)
舆论界显然还没缓过来是怎么回事,一则题为《山东大学关于不同意以『齐鲁医科大学』命名山东省新组建医科大学的请示》就在网上流传了出来。(全文点击题目即可看到)
里面提到山大齐鲁医学部才是“齐鲁医学”无可争议的传承者;现在的整合方式会在附属医院名称上形成社会公众认知混乱;国际合作中容易混淆;山大医学校友反映强烈等等。
山大这次的舆论反应倒是够快,马上在学校官网上发布严正声明,表示学校从未发布这样一个“请示”,还警告学校保留对于发布者追究责任的权利。
(来源:山东大学官微)
但由于广大吃瓜群众大都还处于懵逼的状态,也很少有人看到了上面的那篇伪官方《请示》。
不少人对此事的第一信息源反而是山大的官方声明,看起来颇有“此地无银三百两”的黑色幽默风格。
而事情发展到现在,在网上发声的支持和反对方都已经失去了互相对话的基础,变成了完全的鸡同鸭讲。
(来源:齐鲁工业大学官网)
甚至有的知识特别渊博的网友,以历史考据癖的精神搬出来“齐鲁医科”百年以来的沿袭发展史,来论证己方的观点。
但在那个战争和革命的年代,高校的合并和拆分本来就随意到让人眼花缭乱,想分析明白哪所学校是不是有权利用什么名字,比搞清楚中世纪某贵族是不是有资格用某个家族纹章还麻烦。
所以考据来考据去,搞到最后还是一地鸡毛,正说反说都有理,还是谁都不能说服谁。
围绕这件事的利益斗争不重要
是不是有利于山东学生才重要
事实上,这个事件之所以在短短的几天之内就搞成了完全的意气之争,和几个月前的山大建设“章丘主校区”事件不无关系。
当时我们还曾经发布过文章,反对在章丘建设主校区:《反对山大筹建主校区,不是因为章丘,而是因为没诚意》(全文点击题目即可看到),
所以陈大夫很理解相当一部分山大校友,对学校“低眉顺目小媳妇”低姿态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没有这样一股怨气,也不会有上面那篇伪托山大官方之名的《请示》。
(来源:网易教育)
确实,山大在这个问题上是属于利益受损的一方,因为即将合并入齐鲁医科大学的山东省立医院,从2007年开始已经挂了十年的“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的牌子。现在到嘴的肥肉要吐出来给自己的直接竞争对手,山大显然多有不甘。
事件背后的真正利益冲突点是在这里,而前面围绕“齐鲁”二字的争议则只是表象。
虽然我说过,因为陈大夫的个人经历,我对山大有一种不是母校胜似母校的特殊情感,但在组建齐鲁医科大,齐鲁工业大的问题上,我并不打算现在就表示反对。
山东省立医院是山大一直想整合进其旗下
齐鲁医学部的一部分重要资产,可惜功亏一篑
(来源:山东省立医院官网)
因为当我以“大学声”的名义发声时,我个人的情感只是第二位的,而这件事是不是对整个山东大学生的利益有促进,才是最关键的考量。
从我本身和我身边的朋友,以及这几年来做教育相关自媒体接触到的小伙伴的各种经历,我能感受到山东学生所处的困境。
陈大夫2005年参加高考时,就发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
假如把志愿目标限定于省内高校的话,在当时历年分数线基本在一本线上40多分的山东大学和中国海洋大学这两所985高校之下,没有过渡就直接落到了分数线刚上一本线10分之内的青大,山师和山农。(当时山经山财还没合并,与山建一起都还在二本区间内)。
这样就让实际水平大概在一本线上二三十分的同学非常尴尬。
山东大学近年在山东的录取分数线
(来源:高考网)
让这些学生超常发挥20分,去摸山大和中海大分数线的机会相当渺茫,而让他们去上分数线比他们考分低一二十分的山师,山农,青岛大学这些一本线上下的高校,他们又心里多有不甘。
而省内唯一一所211级别高校,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不少学生和家长一听校名里有“石油”,就以为毕业要去油田工作了,而且还在东营(现在貌似本科生都搬到青岛黄岛校区了),反正我们这一级我认识的同学里没有一个报的。
这些综合素质相当不错的学生就基本只能报考省外高校,而山东省外高校给山东学生的名额又极其有限,竞争非常激烈。
而我最近和从山东考出来,还在大学读书的小伙伴交流时,惊讶地发现这种情况至今还没得到根本的改善。
山东今年成为全国率先实施本科一二本合并录取的省份
(来源:大众网菏泽)
虽然前些年山财山建这些学校也都进了一本,今年高考更是一二三本全放在了一个批次招生,再没有什么“一本线”的说法。
但除了增加了像北京交通大学(威海)、哈工大(威海)、中农大(烟台)等几所省外高校的教学分基地之外,实际上山东省内高校的水平序列至今和十年前几无二致。
关键问题是:山东省内的这几所二线高校,在过去十年里没有一所有能力实现弯道超车式的跨越式发展。
真正重要的不是这两所高校叫什么
而是它们能建成什么样
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一个比较完善的高等教育体系,高校之间的水平序列一般都是“雁行模式”:
有一两只头雁领飞,其后的高校则成梯队排开,这样是最能够发挥集体合力的前进模式。
不论在自然界的鸟类迁徙,还是经济竞争中的国际区域合作,都证实了这种“雁行理论”的合理性。
举个例子,同为教育大省的湖北,985211工程院校共有7所,列表如下:
(来源:新浪教育)
和山东一样,湖北也有两所985高校,武大和华中科技大,其中武大和山大一样,属于国内数得着的巨型高校(按人数算),校史悠久专业全面,而且在国内的排名相近,两校之间的关系似乎也相当友好。
但湖北的几所二线高校的实力水平,则比山东明显高了一个层次,而且各有自己的优势专业,互相之间能够形成互补。
上述七所高校组建的武汉七校联盟,七校的学生可以跨校跨学科选修公共课,也可以跨校辅修第二学位,相当于“一张录取通知书,可上七所名校”。
该联盟从2001年至今已经顺利运作了十几年的时间,受惠学子数万,参与的每一所高校都从这种合作中明显受益,对于湖北省的大学教育整体水平有明显的促进。
大雁迁徙时的人字阵,被科学证实是总阻力最小的一种飞行模式
(来源:百度)
而反观山东,虽然也从十几年前就开始了教学资源共享的探索,陈大夫之所以能在山大拿一个第二学位也是受惠于此,但这样的合作始终未成气候。
究其原因,就是在山东搞这样的校际合作,一定会变成山大单方面把自己的教学资源拿出来给大家共享,而其他高校的科研教学水平和山大相差过大,根本无法达成平等互利的合作。
这就好像班里几个学霸在一起成立一个学习小组,你数学好我语文好他外语好,大家一起互通有无,这样的合作对大家都有好处能够持续;
而如果是一个每门课都在80分以上的学霸,带一帮最优势学科也只能考六七十的学渣搞学习小组,不论怎么搞都会变成单方面的施与-索取的关系,这样的模式也难以持续。
(来源:武汉七校联合办学信息网)
在山东的高等教育序列中,就缺少几所有比较明确的优势专业定位,有比较强的科研能力,规模不必很大但一定要精的科研型高校,能够在山大和中海大这两只头雁,和后面的群雁之间做个过渡。
多这两所高校的意义,不只是让特定分数段的学生能有省内的高校选择,更重要的是能形成一种平等合作的氛围,改变目前山东省高校之间一盘散沙各自为战的现状。
本来山东有两所水平能够达到211级别的高校,山东医科大学和山东工业大学,但早在世纪初就并进了山大。
而原山医山工的优势专业,在合并后的发展似乎也并不算理想。今年山东省两会时还有原山医校友,山东省政协委员李孝平发出提案,建议恢复山东医科大学。
山东省政协委员李孝平
(来源:新华网)
今天组建新的齐鲁医科大学和齐鲁工业大学,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对当年三校合并决定的一种反思。
从这次山东省把省科学院,省医学科学院都合并入两所新大学的做法来看,也是拿出了最后的底牌。
但一开始的初心是一回事,最终能达到的水平则是另一回事。
如果这两所大学真的能够像山东省所设想的那样,能够以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精神,二十年后能够达到当年山医山工的江湖地位,就能以此为契机带活全省高等教育的全局。
而如果这两所新学校,还沿袭了山东高校被人诟病多年的保守心态,不能在管理体系、人才引进和学生培养方面做大刀阔斧的革新,那即使再多十所“齐鲁xx大学”,也难造福山东的百万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