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到底有多少大学生觉得自己当初选志愿时脑子里有坑? | 大学声调查

2017-07-03 坑是天坑的 大学声


就在几天前,全国几百万高考考生刚刚做出了自己志愿的选择。

回想起当年的选志愿,你会庆幸于自己明智的选择,


还是会为自己报考中出现的失误而追悔莫及?


今年高考考生都是依据什么做出的专业和学校的选择?


正在大学里学习或者已经毕业的同学,回想当年的高考报考又有哪些感慨?


如果让你给当时选择高考志愿时的自己说几句话,你会告诉他/她什么?


为了搞清楚这些问题,大学声联合腾讯教育,进行了这次大学生高考报考情况调查。


下面,就是收集到的数据情况:


大学生报志愿时

最感兴趣的专业是理工类

(针对大学在校生)



高考应届生最青睐的

依旧是理工科专业

(针对今年高考生)




不论是大学在校生还是今年高考考生,在报考时最感兴趣的都是理工类的专业,比例超出了排名二三的经管类、文史类之和。


而且对于目前的大学在校生来说,选专业时对理工科感兴趣的同学大学最终学了理工类专业的有58%,比例是各类专业中最高的。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根据美国教育部的统计,美国高中生对于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范畴与中文语境下的“理工科”大体相同)类专业感兴趣的比例仅有16%。


为了提高学生对理工科的兴趣,美国政府也并非毫无作为,奥巴马政府时期就计划投入数亿美元,用于培训理工科师资和宣传理工科专业的优势,并在签证移民政策上给予明显倾斜,以吸引其他国家STEM类专业毕业生来美国进修和就业。


奥巴马本人还亲自上阵,成了历史上第一个学会程序编程的总统(尽管就敲了一行代码)。


但这种努力现在看来收效甚微,尽管美国就业最吃香的十大专业里理工类专业占了一大半,但根据PayScale统计结果显示,最受美国大学生欢迎的十大专业为:工商管理学,心理学,护理学,生物学,教育学,刑事司法学,会计学,人文科学,英语语言学,以及历史学,里面几乎见不到理工科专业的影子。


改造自然建立生产力,归根到底是那些学理工科的同学占主力,陈大夫这样的穷酸文人最多就是扮演个拉拉队的角色。这种轻视理工科的流行思潮久而久之发扬光大,恐非国家之福。


中国学生选大学专业更看重市场需要和职业发展,美国学生更看重个人兴趣,这两者之间到底哪种更合理呢?恐怕不像我们曾经以为的那么简单。


大学生报志愿时

对专业的了解偏差较大

(针对大学在校生)



认为自己高考报考时,对自己最终所学专业的印象和实际相差不大的比例仅仅刚超过四分之一。


男生对专业的印象比较准确的比例为29.2%,明显高于女生的21%


而按照专业来分析,最终学了师范类和法律类的同学表示自己报考时对专业印象比较准确的比例最高,而医学、艺术、经管类专业的同学比例最低。


大学生对于自己最终就读的专业喜欢的占17.9%,讨厌的占19.2%,而其余的则表示无所谓。


大学生报志愿时

对自己的学校了解很少

(针对大学在校生)



在高考报志愿时,对自己最终录取的学校非常了解和比较了解的同学,总数只占全体受访大学在校生的27.6%。


男生报考时对自己的学校有一定了解的比例为36.6%,明显高于女生的24.2%


而根据不同类型高校进行分析,最终在985高校就读的同学,报考时对自己母校有一定了解的比例高达47%,远高于211高校生的28%,普通本科高校生的25.7%和专科生的16.7%。可见水平越高的高校里,学生报考时目的就越明确。


大学生最终对自己录取的高校,表示非常喜欢及比较喜欢的占七成,而非常讨厌及比较讨厌的则占三成。


学生选择学校时,优先考虑

地理位置、知名度和就业率

(针对大学在校生)



大学生报志愿依据的信息来源

和十年前没什么区别

(针对大学在校生)



一半以上的同学了解学校和专业的主要渠道,还是教育部门和学校给每个考生统一发的几本《报考指南》,以及上网百度每个学校的情况,这和十几年前陈大夫报志愿时并无多大的差别。


而选择“通过专业顾问或报考指导软件/网站,及”通过相关专业媒体/自媒体“的,则都不到10%,加起来还不如根据老师/同学的介绍建议选的人多。


大学生普遍认为高考志愿

对他们的人生很重要

(针对大学在校生)



高考考生对于志愿报考

的重要性了解比较充分

(针对今年高考生)



上下两张图表对比可以看出,高考考生对于志愿选择和报考技巧的重视程度,与大学在校生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几无二致。


可见学生在报考环节广泛出现的认知偏差和选错专业选错学校的情况,并非是因为主观重视程度不够造成的,更重要的还是信息源的问题。


真实的大学生活没有

报考时想象的那样轻松

(针对大学在校生)



假如重来一次,大部分同学

不会选择当年的志愿

(针对大学在校生)



最终上了985和211级别高校的同学,还会选当时一样志愿的比例分别为42.8%和47.8%,明显高于普通本科和普通专科院校学生的28%和31%。


而报志愿时按照自己意愿选的同学,还会选相同志愿的占38%,高于按照父母意愿选的同学的26%。


喜欢自己专业的同学,还会选相同志愿的占了70%,而比较讨厌及非常讨厌自己专业的则只有6%表示还会选相同的志愿。(陈大夫不是很懂这部分同学的想法,是痛并快乐着?)


在选择专业时,考生最关心

兴趣爱好和就业情况

(针对今年高考生)



在选择专业时,优先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就业情况的人数大体在伯仲之间,远远高于其他的评价标准。


考生最需要的关于专业的信息

是专业的发展方向和前景

(针对今年高考生)



目前的科技发展水平日新月异,对于某个具体专业的前沿发展状况如何,是不是前途(钱途)远大,这些信息在非本专业人士眼里就是隔行如隔山。


因此,高考考生对于专业发展方向的信息需求相当迫切,甚至高于对于专业就业情况的兴趣。


考生最需要的关于学校

的信息是学校的就业情况

(针对今年高考生)



考生对于学校就业情况的需求突出,并非是因为这类信息太稀缺,而是因为市面现有的这些就业信息及数据可信度实在太低。


几乎每所大学都号称自己的就业率九成以上,数据之间的差别竟然到了小数点后两位,根本比对不出孰优孰劣。


而“不签三方协议就不给毕业证”之类的新闻,每年到毕业季就层出不穷,涉及的高校甚至包括不少名声不错的好学校。


目前高校圈子里的就业率,就好像网红界的整容传闻一样,内行人都感到很尴尬,谁都不愿多谈,要是认真追究起来,谁敢拍胸脯说自己的脸完全天然一点都没整过?


专业与学校选择有冲突时,

多数学生倾向于优先迁就专业

(针对今年高考生)



目标学校属于985院校的考生,在遇到目标学校和专业之间出现冲突时优先接受重点大学的非优势专业的比例最高,占到了43.8%,而目标为211院校的占34.7%,目标是普通本科的则只有17.8%的同学愿意为迁就学校而接受专业的调剂。


这种差异也很容易理解,水平越高的高校,平台附加值越高。当遭遇取舍时也更容易让人为之放弃类似感兴趣的专业这样的其他追求。


而在都是普通本科的前提下,即使也有高下之分也不那么明显,学生也就更关注于选一个适合自己的专业。


一半以上考生明确表示高考成绩

不理想也不会考虑复读

(针对今年高考生)



由于这次调查进行的时候,全国多数省份的高考分数尚未公布,所以有近三分之一的同学表示要视情况而定。


如果我们现在进行调查,这个问题的答案恐怕就不是这个样子了。


关于高考报考,同学们有话说:


“千万不要随便填提前批,因为有可能一不小心就被录取了,你认认真真填的一本志愿二本志愿就都泡汤了!!!”


“慎重选择医学专业!!!一定要慎重!!!医学专业可能会让你感觉你一直在读高中。"


”去年没上二本线,选择了复读,可是复读之后才理解到我们必须承受比应届毕业生多更多的压力,其中的艰辛与痛苦可想而知,如果可能的话尽量不要给自己留下退路,争取一次就成功。“


”一定要了解你所报的学校,如果到了学校以后,看到学校不好,那也没办法了,要不回去复读,要不坚持念完,所以报志愿的时候一定要慎重。“


”只想说,报志愿时还是好好想想毕业以后准备干什么工作,早知道,如果考公务员或是事业单位是有专业限制的,已经被自己的专业坑死。。。“


“在外部环境方面,,一定要想好自己是哪些东西忍不了的。比如离家远忍不了、没有独卫忍不了。然后好好查查这个学校的这些方面。四年的时间,生活的舒服也很重要。”


“越是不怎么好的学校,与学习无关的事情管的越多,琐碎的事特别多,高中管的就很严,没想到到大学还是一如既往的事多啊。简而言之,除了学习,啥都管,收钱时的办事效率是最高的,其他时候……”


“因为一个男生报的学校和专业,现在大二,回头想想,我当时脑子里一定都是屎!因为,我超分数线20进,他落榜了。复读第二年,换志愿了!”


”一定要了解好校区信息,别上了个好大学却去了野鸡校区“


”一定要把所认为想上,上的几率有不怎么大的专业排第一,因为,你还是有机会上的。有时候选了不是特别爱好的专业能上的几率高了一点点结果就上了,对原来的目标是会后悔的“


”当时学校的诱导我们去我们那的职院,那学校没人去,学校去拉人,你们懂得。还有分数的限制和父母的要求。差一点都去不了上不了这个职院了,在家和父母的争吵,自己不喜欢父母强迫没办法,也差点闹翻了。孩子喜欢的去不了按照父母的意见去了,说多了都是泪。”


父母的意见只能考虑考虑考虑 ,不能听亲戚的说的话,他们是你本人吗?只有你上学,又不是他们上学,管他们什么事,他们算是xxx。该怼就狠狠地怼,不要怂就是怼。自己路让别人说去吧。这个社会是我们的。


患有血液疾病的考生,学校可以不予录取我是这条政策的直接受害者,我的病现在只要有药物治疗,完全可以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学习,学校有什么权利不录取?


"我对数学深恶痛绝,凡是要学高数的专业全部排除,然后选了一门特别小的语言,父母完全没有反对,对我说我想报啥就报啥,尊重我的选择,如今大二了,马上要出国了,回国就要签工作了,对未来充满希望,感谢我的父母,同时感谢当年那个固执的自己。"


"我是一名复读生,去年成绩二本,不上不下,所以报志愿很困难。


加上家长的意思太强烈,他们觉得职业只有医生和老师,觉得其他职业出来就会没工作,他们思想太落后,而且根本不给我自己选择的权利,都是自以为是。我不愿意读就生我气,逼我将我喜欢但是他们不看好的学校专业放在第二。


好了成绩出来了我没录到他们心中的专业,录了那个学校的另外一个专业,专业不好学校不好。后来我妈通过我一个做校长的姨父才知道,我原来选的学校更好。


那一刻我在他们面前彻底地哭了,后来的几天我不想和他们说话不吃饭不出房门,是想让他们知道干涉我的后果。


今年我复读了,不仅是为了能上一个好大学,更让他们知道,我有自己做选择的权利,我今年选学校专业会更谨慎,问一下在读的同学,他们的意见更专业,


不是说不听父母的话,而是把他们的意见当做辅助,最重要的是自己的了解和兴趣,没有动力是无法将自己的专业读完的。“


(部分篇幅较长的留言有删节)



假如你也想参与关于大学生高考志愿填报情况的调查,

请长按下方二维码,即可进入问卷



我们会继续努力,让更多大学生的声音被社会听见,被认识,被尊重。


帮助大学生发声,我们需要你的帮助。



想了解更多有意思大学故事请点击


高考报志愿,请一定保留好手中的招生宣传材料


你想对今年高考考砸了的孩子们说点什么?


期末网上评教,你敢给不称职的老师打差评吗?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参与高考报考调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