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马云老师:减少高等教育投入无助于解决贫困问题

我是陈大夫 大学声 2019-06-12


2019年1月10日,阿里巴巴技术脱贫大会在河北石家庄的河北师范大学举行。

 

阿里巴巴脱贫基金主席、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在大会上发表了主题演讲。


其中金句频出,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马云老师的演讲全文在这里:


《马云在2019阿里巴巴技术脱贫大会演讲全文+视频》


对于他在演讲最后提到的几个与高等教育相关的观点,我们有一些自己的观察,表达出来希望与大家交流:

 

01

将教育资源从大学挪到小学、初中、高中,能促进地区发展吗?

 

在马云老师的演讲中,有这样一段:

 

 

但我们从现实中观察到的情况却是:

 

将教育资源从大学挪到小学、初中、高中,而忽视高等教育的投入,对于一省一地的发展不一定是好事。


统计时间:2016年

(来源:百度百科)


事实上在过去许多年里,有一个省一直在几乎全盘将马云老师提出的教育资源分配模式付诸实施,这就是陈大夫的家乡,浩克山东。

 

山东作为全国公认的经济较发达省份,一贯重视教育,但资源投入严重向基础教育方面倾斜,高等教育却一直处于赤贫状态。

 

我们在这里列举几项数据:


(来源:教育部官网)

 

根据教育部刚刚公布的2017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山东每年给每位本科生的财政投入(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事业费)为13769.62元。

 

如果和其他省份进行横向比较,山东大学生得到的财政支持力度基本接近全国最低水平(辽宁,13252元)。

 

经济发展水平明显不如山东的甘肃、宁夏、贵州、云南等,对高等教育的教育投入力度都比山东明显更高。

 

在山东,在每位大学本科生上投入的力度,甚至不如本省初中生(人均15227.84元)和职业院校学生(人均14128.45元)。


 (制图:大学声)


而我们对2007年-2016年的相关数据也进行了整理,发现这样的情况在过去十年间一直存在。


大学教育的深度和广度都是初中、高中、职校难以相比的,培养一名合格的大学生需要的各种资源量也应该高于其他教育阶段。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目前大学学费水平存在严格管制,高校缺少有效的自主创收模式的情况下,财政不给足够投入就意味着本科、研究生教育的质量要大打折扣。

 

我们对山东二十多所主要高校从2002年到2017年的全国排名情况进行了对比,发现它们几乎全部要么基本原地踏步,要么明显下滑。

 

(更多数据请见:《山东高校为什么普遍越办越差?》

 


出现这样奇怪现象的原因,并不是山东不重视教育。

 

山东2017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例为20.40%,是全国各省份中最高的。

 

由于某些历史原因,山东的经济和财政结构都是典型的“强地弱省”,地市县一级财政比较有钱,而省级财政相对困难。


按照目前国内教育体制,普通高校的预算基本都指望省级财政,而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的支出则主要依靠地市一级财政,因此出现了冰火两重天的局面。

 


这种教育投入结构给山东带来了什么?

 

在山东不少地方,城里较好的初中高中都有崭新的教学楼、现代化的电教设备,教师待遇比同城公务员还高;

 

而同城的本地高校,校园风景一看就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样子,学生宿舍还是钢架子床上下铺,没阳台没厕所的八人间,图书馆的藏书数量少而且管理混乱;

 

大学老师的社会地位和收入水平还不如中学教师,看不到自己的职业前景,很多教师知识结构好多年都不更新,上课就是对着PPT念经;

 

山东除青岛济南之外的几乎所有城市,每个城市基本只有一两所本科高校,排名、口碑和教育质量都很差,对于省外学生几乎完全没吸引力。


 而学习比较好的山东学生,几乎人人都想“考出去”。

 


本省学生中的精英争着抢着往外跑,而省外学生看看山东高校乏善可陈的学科水平,惨不忍睹的学习生活条件,也只能摇摇头报了其他省份的大学。

 

较高的基础教育质量,加上山东人勤奋刻苦踏实能干的精神,让他们大概率在外地大学里也能成为“学霸”,留下工作或继续深造的比例相当大。

 

这就造成了,山东在全国城市抢人大战中成了最大的失败者,每年净流出40多万人,在全国省级行政区中人口流出速度名列第一。

 

而缺乏高水平高校的智力支持,也成为山东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和新旧动能转换的重大障碍。


 

(延伸阅读:《为什么山东会成为全国城市抢人大战中最大输家?》

 

发展一所高水平大学,对于一地一省来说是集聚人才、抢夺各类稀缺资源重要的抓手;

 

而如果没有高水平大学配套,集中投入基础教育只会让本地年轻人往外走的意愿和能力大大增加。


 

山东过去十几年来发生的事情告诉我们:


在目前全国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严重不均衡,发达地区可以通过高考对后进地区的人才实现无成本收割的情况下;

 

发展后进地区如果以忽视高等教育投入为代价,对基础教育进行倾斜,实际上就是在为别人做嫁衣,鼓励本地的高智商高素质年轻人去给北上广经济发展做贡献。

 

这场阿里巴巴技术脱贫大会是阿里和河北省方面深度合作的结果,会前河北省委书记和马云进行了工作座谈,省委副书记等多名河北高级官员参与了会议相关的活动。

 

在整篇演讲当中,马云老师也一直在试图推广阿里身体力行的一套脱贫方法论,希望将其应用于更多地区的实践。


河北省委书记王东峰和马云进行工作会谈

(来源:河北新闻网)


当然,我们这种看问题的角度可能会太狭隘,而马老师是站在一个更高层次的角度高屋建瓴。

 

但如果你身边有山东的同学/朋友,问问TA们知道的中学学霸后来都去哪里发展了。


你就能直观地了解:这种教育投入结构带来的人才流失是多么的严重,恐怕是决策者和研究者们无法忽视的。

 

02

职业高校真正缺的不是投入,而是法治和人权


在马云老师的演讲中,还有这样一段:



陈大夫非常同意他的观点:中国14亿人口,需要更多的人在职业技能学校。

 

以职业发展最优化的角度来看,很多年轻人实际上并不必去挤考大学的拥挤道路,职业院校可能更适合他们的成长。


1987年夏,马云与外语系老师及同学合影

(来源:杭州师范大学官微)


但目前存在这样的现象:相当一部分高考分数一般的考生,宁愿去一所三四流的本科院校,或者连续复读好几年,也坚决不去上职业院校。

 

陈大夫曾经和一些同学聊过这样的问题,发现他们的想法还是蛮有意思的:

 

不少同学都表示:他们非常清楚自己混四年拿一张本科文凭,毕业后的就业率和薪资水平可能还不如上一所比较好的职业院校。

 

但他们上网一查附近那几所职业院校的口碑,尤其是本校学生对于学校管理秩序的描述,就直接被吓回去了。

 

目前部分职业高校里,男女生牵手、晚上十点熄灯后说话玩手机、食堂吃饭剩了一点、甚至在走廊里说话大点声,都算“不文明行为”。

 

抓到就要被处分,还要在全校学生都能看到的公告栏挂出照片示众。


(来源:大众网)


为了有效地监控学生行为,学校在校园各个角落都安装了隐蔽的摄像头。


还组织学生干部不定期巡回放哨,发现有类似行为就用手机记录下来,换得学生组织内升迁,优先入党等奖励。

 

陈大夫把这种管理模式总结为三化:“学生管理模式军事化,学校规章制度衡中化,高校治理结构北朝鲜化”。


 


而当学生的一举一动都被学校控制之后,有人借此牟利也就成了应有之义:

 

目前大部分职业院校都存在强制学生长时间实习的情况,学生毕业前要到学校制定的工厂/企业做六个月或者更长时间的苦工,否则就拿不到毕业证。

 

我们了解的最极端的例子,华南某职校毕业生为了给大一扩招的新生腾宿舍,被强制去工厂“实习”了整整一年。


强制实习期间学生的食宿条件往往非常恶劣,劳动时间安排经常违反劳动法的规定,工资明显低于其他工人,而且经常被安排到有毒有害的危险工序。

 

我们之前就曾报导过,陕西某职业院校强制八十多名学生到陕北某煤矿实习六个月,每天只给学生发20块钱,一个月只有四天休息。



类似这样强制学生实习,甚至经过人力中介层层倒卖的现象虽然是违法的,但近年来极其普遍。

 

长三角珠三角部分大型电子代工厂里,一批走一批来能全年维持约数千名学生工的规模。

 

而不少学生之所以宁愿去上三流本科,也不去一流职业院校的原因就在于:本科院校对网上的舆论还多有忌惮,而职校则往往根本不在乎。

 

大学声过去曾经报道了不少类似的事件,但几乎都是舆论风潮过去一切照旧,对学校产生不了任何影响。

 

出现这样的现象,其原因显然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在于:公立普通本科高校和职业高校的人事制度有明显的差异。

 

公立普通本科院校一般是受省教育厅高教处直管。

 

大部分高校主要领导的背景是职业行政官僚或者高水平学者,在同一所高校任期大多为几年,经常有跨校人员调动。

 

对于学校的主要领导来说,任期内学校是否发生过严重的丑闻,是对其表现进行评价的重要因素。


图片源自网络


而职业院校则是归各地市教育局职教处管理,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内部管理往往很少插手。

 

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我们了解的“北朝鲜化”最严重的几所职业院校,有着相似的治理结构:

 

有一位在学校里说一不二,一手遮天的“实际控制人”,经常是兼任校长和党委书记。

 

这个人的背景可能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做教育的体制内边缘人,也可能是那个年代创业成功的老板,这所学校目前的家业基本是他带领下挣下来的。

 

他们身上往往带着那个野蛮生长的时代创业者鲜明的时代印记:浓重的“霸气”甚至“匪气”,对学校内的老师和中层干部稍有不顺心就非打即骂。


不少类似的职业高校

喜欢买辆坦克停在校园里

(来源:贴吧)


东北某职业高校甚至曾发生过这样的事:校长指使保安大白天把包括副校长在内的半数学校中层干部一个个揪出来,暴打一顿扔出校园,警告他们再也不要在学校附近出现,否则见一次打一次。

 

受害者试图报警警察不管,去教育局教育厅投诉无门,求助新闻媒体没人敢报道。

 

学校中层干部尚且得到如此待遇,学生如果犯了他的忌讳会怎样,大家也就可想而知。

 

而一个我无法解释的现象是:能够把这一套彻底贯彻下去的小部分高校,却往往在抓就业上取得了明显成绩。

 

某些彻底贯彻军事化管理的职业院校毕业生,对于流水线的生产秩序适应得更快,富士康之类大规模工厂经常到学校成批收人。


不少这样的高校还上过主流媒体报道

 

这就让这些高校有了走的更远的底气,面对学生和社会的质疑,他们往往用一句话就能打发回去:“我们也没逼你在这,你不情愿可以走啊”。


不少职业高校就这样几乎成了法外之地,而且这种现象近年来明显有向一般本科院校扩展的趋势。

 

国内职业院校发展最缺的并不是教学资源的投入,而是法治的实现,是对学生和教师合法权益的保护。

(来源:视觉中国)


对于马云老师的脱贫思想,以及他带领下阿里巴巴整个团队这些年来扶持贫困地区脱贫,扶持乡村教育的努力,陈大夫一直是非常敬佩的。

 

以上只是我本人的几条不成熟的意见,发表出来是想抛砖引玉,希望能引起大家更多的思考和讨论。

 

如果你对这个问题有自己的观点,欢迎在评论区或者在公众号后台与我们进行交流。


想了解更多有意思大学故事
请点击


清华北大世界排名断崖下跌?我差点就信了


天晴了雨停了,“艺术升”又觉得自己行了


校长被处分背后,电子科大2019年研考还存在其他争议



大学声,是一个以“为大学生发声”为宗旨的自媒体。


在这里你能看到中国大学生群体最关心的热门社会事件;最急需的学业生活资讯;全国各高校学生维权报道;以及独家的大学声调查报告.......


我们愿尽一切努力为大学生发声,帮大学生维权,伴大学生成长,与你一起不断进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