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四海同祀 五洲共仰——莆田北岸贤良港举行纪念妈祖羽化升天1031周年海祭大典

贤良港天后祖祠 世界林氏宗刊《天下林家》 2019-05-07


东南网莆田站报道视频


 纪念妈祖羽化升天1031周年海祭大典现场

  10月17日(戊戌年九月初九日),妈祖羽化升天1031周年海祭在贤良港举行,来自海内外各地妈祖信众齐聚莆田贤良港“三炷香”海滨,参加海祭妈祖大典。同时,在贤良港妈祖故居举行“戊戌重阳书画笔会”等,以增加海祭文化特色,缅怀妈祖行善大爱精神。

仪仗队入场



陪祭人就位

  上午吉时九点,妈祖海祭仪式开始。鼓乐齐鸣,擂鼓三通,礼炮九响,海螺长鸣,鸣锣十三响,奏《迎神曲》;主祭人、陪祭、与祭人按照祭祀,行三叩九跪大礼等。主祭宣读祝文,奉三献礼。随后,童女、童男三人一组,向大海敬洒鲜花、美酒,祭奠祖姑,缅怀妈祖。


主祭宣读祝文

海祭现场

【 香港信众 蔡玉麟】

  “感觉非常高兴,我为什么高兴,我拜妈祖是我的心,莆田是妈祖的家乡,我爱祖国爱家乡爱莆田爱妈祖,我很高兴。我现在走来走去,越来越健康,为什么,妈祖庇佑我,因此我有这个决心,每次都回来。”






海祭现场



【 莆田贤良港天后祖祠董事会董事长 林自弟】

  “海祭妈祖内涵是什么,就是怀念、思念我们祖姑立德行善大爱的慈悲的精神,也为了弘扬妈祖文化,我们这已经是福建省非遗了,我们争取今年有更大的推进,就是我们按照整体海祭信俗文化内涵特色提高,为申报国家级非遗打好重要的基础。”


海祭现场



海祭现场






  当天,在贤良港妈祖故居,还举行了“戊戌重阳书画笔会”、多场十音八乐演奏,以及莆仙戏演出,增添海祭信俗文化内涵特色,缅怀妈祖立德、行善、大爱精神。




妈祖祭祀信俗背景:

1、妈祖祭祀信俗包括:“郊祭”、“庙祭”、“海祭”、“舟祭”、“家祭”等五种形式。贤良港“海祭妈祖”信俗有其特色元素,那就是缅怀和追思。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妈祖信俗的重要组成部分。

庙祭,是指在妈祖庙范围内举行祭典仪式,其特点是规范、严谨。据考,在宋至清四朝中,朝廷因事差官致祭妈祖达300多次,都是采取庙祭形式。清康熙五十三年(1718年),皇帝颁旨规定妈祖作为女圣,归列三圣之一,编入国家祀典,春秋谕祭,与文圣孔子、武圣关公同享最高法定礼节———三跪九叩、三击献醴。

郊祭,是指在都郊或市郊设立祭坛,对妈祖女神进行遥祭的形式。一般由帝王亲自主持,特点是肃穆、庄严。我国郊祭妈祖最早当推南宋绍兴二十六年(公元1156年),宋高宗在临安郊祭后敕封妈祖为灵惠夫人。

海祭,是指在海边奠祭妈祖。从各地现存的海祭仪式中,可以看到:面对浩浩波涛,祈福旗幡与日同升,海螺长号,颂祭文、奏祭乐、进舞芭、献祭果、洒祭酒、敬鲜花、放海生,同时进行各种民俗展示。这种纯粹的民间祭礼一般在海边渔村流传,具有地域的独特性、广泛的群众性、愉悦的观赏性。

舟祭,是指在船上供奉妈祖神像,在出海时、归航时或遇大风大浪危急关头对妈祖女神进行全祭拜的一种形式。

家祭,是指妈祖信众在家中设妈祖神位,每逢初一、十五日或妈祖诞辰与升天纪念日进行焚香进供膜拜的一种方式。


来源:东南网莆田站、美丽北岸

编辑/郑志鸿










关注“天下林家”,阅读更多历史文章。



欢迎关注天下林商服务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