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对我来说,活在荒野中,就是活着。”

2016-06-13 利维坦

利维坦按:和《真正与世隔绝的人》(点红字直接取阅)里的卡普·雷科夫和他的一家人相比,美国的这些归野者显然没有什么躲避政治迫害的动机,最近几年媒体不断披露出来的这些人,索恩,加布里尔,吾斯坦斯·康威等,虽然他们每个人选择归野的具体原因可能会不同,但大多还是基于某种对于工业社会的“不耐烦”。


当然,20岁就离开文明社会步入森林的克里斯多夫·奈特或许是一个特例——在他47岁,也就是2013年被人发现(严格意义上说,是被人抓住,因为他多年来依靠深夜入室盗窃生活所需品为生)时,没有给他的父母打过一个电话,也没有花过一分钱。



奈特简陋的居住地


奈特重返文明社会,但谁也不知道这对于他来说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他曾对媒体说:“我不认为我能适应社会,那里太嘈杂、过度奢华、缺乏美感。而且它粗陋、空虚、繁琐。”



文/Patrick J. Kiger

译/纳与歌

校对/兔子的凌波微步

原文/channel.nationalgeographic.com/live-free-or-die/articles/what-it-means-to-rewild/



在北卡罗来纳州蓝脊群山的偏远角落里,生活着一位名叫索恩的男人。他住在一个临时搭建的简陋木屋里,离最近的村庄有八英里远。木屋是索恩自己用树木和树叶搭建的。他吃豆类和松鼠肉,戴着浣熊皮制成的连指手套。当今这个时代,我们大多数人都依赖精密的电子产品生活,吃的也是工业化农场生产的食物。而索恩却渴望成为一个自给自足的现代原始人,他只依赖周围的森林满足自己的日常需求。


在国家地理频道拍摄的《自由生活亦或死》系列片第一集中,索恩告诉我们,“别人都说我应该出生在一万四千年前。”




索恩的生活方式也许不寻常,但像他这样的人不只一个。在全美国,有一小部分志趣相投的人正选择退出传统经济和舒适的文明生活。这部分人的数量似乎也在增长。正如“返野”其名,“返野”运动的信徒们回到乡村,依靠土地存活。他们打猎、捕鱼、采集野生植物,所收获的就是自己的食物。他们自己建造住所,建筑材料直接取材于大自然。在不同程度上,这些人都避开工业产品及现代科技,宁愿依靠那些可以自制的工具,尽管使用这些工具需要依靠肌肉力量。比如,索恩用河边的茎条做成箭。而住在加利福尼亚的加布里尔也是索恩的同道人:他以打猎和采集植物为生,他打猎用的圈套就是棍棒和石头做成的。这些人不仅仅是过着隐居生活,他们通常就连自来水和电都完全不需要。索恩甚至不愿使用火柴来生火。




“返野”的核心理念是:现代文化为了获得舒适和安全,使人类遭受着难以为继的心理和身体损害,同时也使自然环境遭到破坏。迈尔斯·奥森是一名返野活动家,他写过一本书《忘学、返野:给未来原始人的地球生存技巧、理念、与灵感》。书中说,返野者们“设法从根源上解决现代文明带来的问题,并努力在问题重重的环境中为自己争取一席之地”。而那些问题在返野者们看来是很深奥的,不是通过转用更环保的能源或实践可持续做法(比如物品回收、购买当地农家的有机食物)就能解决的。返野者们与“准备族”不同,准备族会储备干豆和弹药来应付文明社会的崩塌,而返野者们通常认为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完全退出现代文明、力争再次与大自然联接——就像原住民、移民,甚至是古代人们所做的那样。


哲学家约翰·则詹主张人类回归打猎和采集植物为生的生活方式。他在2014年某杂志采访中说,“我们人类在文明社会到来以前生活了200万年,都生活得挺好。”


返野精神早就存在,只是它后来有了一个时髦的名字而已。摄影师卢卡斯·弗格里亚在他的作品中记录了返野信徒的生活;2009年他告诉《优涅读者》(Utne Reader,一家美国双月刊杂志):“回归荒野一直是美国人心理特征的一部分。”它的根源也许部分来自于18世纪粗犷的拓荒者们,就像詹姆斯·费尼莫尔·库柏小说里的那些人——他们整日“生活在文明社会边缘与广阔无垠的森林之间”,依赖高超的捕猎技巧获得每一餐。20世纪60年代,远离现代文明的强烈欲望再次涌现。年轻的嬉皮士们逃离城市,试图在返土归田运动中建立完善的农场公社。1998年,GQ记者伊丽莎白·吉尔伯特讲述了吾斯坦斯·康威的故事。这个人在十几岁时退出文明社会,生活在北卡罗来纳州森林。他住在自制的圆锥形帐篷里,在冰冷的溪流中洗澡,将树枝相互摩擦来生火。吉尔伯特遇到他时,康威穿着一件鹿皮衫,这是他用动物脊柱的肌腱长条缝制而成。“他不是在躲着我们,”吉尔伯特写道,“吾斯坦斯·康威住在森林里,是因为他属于森林。”


吾斯坦斯·康威


不过近年来,返野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亚文化。返野爱好者们如果不熟悉维生方法,可以购买相关书籍获取必要的技巧,诸如怎样制造工具或采集可食用植物。《丛林谋生技巧101:荒野生存艺术实地指南》和《做原始人:土著技能手册》就是这类的书。如果你还没有从互联网抽离,那你可以在Kindle商店找到这两本书的电子版。新手们还可以从好几个返野学校之中选取一个,参加它们手把手的培训。一个名为“返野波特兰”(ReWild Portland)的组织开展了为期6个月的返野浸化营项目。参与者花5000美金学费,就可学习自己锻造金属、猎捕野生动物,以及一些搜食技能。这个课程还讲述了返野的哲学基础,它会使“你开始理解我们每天所遭受的精神创伤与错乱,以及如何通过悲痛、赞美、仪式和庆典来克服它们”。


其他的返野者们,比如加州的流浪森林人加布里尔,实际上会去别的国家旅行。那些国家至今还存在天生以狩猎和采集植物为生的群体,加布里尔就是去向他们请教的。对加布里尔来说,返野并不需要一个复杂的哲学理据。


他的解释很简单:“对我来说,活在荒野中,就是活着。”




“利维坦”(微信号liweitan2014),神经基础研究、脑科学、哲学……乱七八糟的什么都有。反清新,反心灵鸡汤,反一般二逼文艺,反基础,反本质。


投稿邮箱:wumiaotrends@163.com 合作联系QQ157571102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