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受害妄想还有救吗?

Kari Granger 利维坦 2019-03-27

利维坦按:我们往往会觉得,特定心理状态的出现必然有着背后原因。有时是大脑器质性的变故,有时是内心情感性的外露。因此对于受害妄想而言,一方面自身的抽离非常重要(为什么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他人和自己身上,所引发的心理状态完全不同?),另一方面妄想通常表示内心有所郁结,而这种郁结同时也是自己发出的求救信号。弗洛伊德认为妄想是从同性恋期退化并固定在原始自恋期的结果。对同性的爱遭到禁止,继而投射成多疑及反叛,因此容易产生被害妄想的人往往自尊心脆弱,甚至自卑。我们总是在给自己找寻各种借口和宣泄途径,把事情往坏了想意味着对自己还未足够接纳。



文/Kari Granger

译/及河峤岳

校对/Anthony

原文/medium.com/personal-growth/dealing-with-the-victim-mentality-in-others-a9d6f2270f72

本文基于创作共同协议(BY-NC),由及河峤岳在利维坦发布


我们的生活处处充满“受害者”,也许你就是其中之一,也许你正与他们共事,也许你的另一半就是。作为一名总裁教练,我在过去15年里有一个体会,那就是人人都不喜欢两件事:一,被称为“受害者”;二,和“受害者”打交道。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在生活中真正遭受创伤和不幸,和凡事都以受害者的心态自居,是两种不同的情况。前者是真正的受害,而后者中的受害者心理,只是自己给预设的一种心态,并以它为指引来为人处世。


我见过很多真正的受害者,他们都在创伤后积极接受治疗,努力充实生活。在我看来,他们都是英雄,但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先不谈。该文主要探究的是后一种情况——所谓“我没有错”,“全世界都和我对着干,“没有什么可以帮我”。这种情况包含了无可奈何,无能为力和屈服妥协,使人逃避生活的责任。


图源:OpenNews



受害者心理模式


受害者心理是一种看待生活的惯常态度——对于生活中的万事,他们都自然而然地倾向于觉得自己吃亏或是被占了便宜。这种心理助长人在逆境中的无能为力感,也让人确信凡事都不赖我(这里面也包含了他们无法改变的人格特征)。因为人类的状态和言行,都与他们的世界观保持一致,有这种心态的人就会表现为受害者。


我们必须明白以上只是个模式,现在这种模式已经成为了一个无意识的选择,里面包含了很多具体行为。同时,它不是一种人性特征。尽管模式很难打破,但一旦做出承诺,它们是可以改变和克服的。


图源:Simon Landrein



人们为什么会选择受害者心理?


如果你想让一个以受害者自居的人做出改观,你就必须得意识到这种心态并不是无理取闹。如果你看待生活的方式像他们一样,你也可能会这样。


没人会有意识地选择当受害者。人们大多无意识地陷入其中,因为“受害者”这种心理,会给生活带来很多便利。无论是待在舒适圈,麻痹自我,求职,获取关注,还是逃避责任,这种心理都能变成应对策略。我见过很多本该优秀的人因为达不到自己的预期而变成了失败者,生活不是他们想象的样子,这太让人痛苦了。为了应对这种不如意,他们死要面子,搪塞责任,不知不觉中放弃了改变局面的机会。


人们以受害者自居时所获得的关注,同情和时间,给了他们一种被认可的确定感,即他们本身做得很好,之所以没有成功,都是环境因素的问题。当身处失败中,无论是哪一种失败,人们都可以这么做来挽回所谓的面子。对一些人来说,这种心态是在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影响下养成的,并且是他们处理进展不顺利的事情的唯一方法。


受害者心理的养成,也源于一些未被回应的合理关注,由此,后天获得的无助随之产生。这个人也像我们一样学习任何事物——在一段时间内重复特定的模式——大声诉求,被忽视,大声诉求,被忽视,大声诉求,被要求闭嘴。此时,抱怨是合理的,但是当此人意识到一切无济于事时,便不再会努力做出改变了。


图源:Waking Times



该怎么做


从来没有哪一种标准,能适用于所有的情况。因为我们是人类,而每个人的情况都千差万别。即便如此,针对被受害者心理所困扰的人群,我还是找到了如下方法,可以有效地帮助他们,成果不错。你会发现,这个方法的核心,是揭露他们有所选择这一事实,促使他们对事物作出承诺,并且培养他们按承诺做事的责任感。


注意:只有在你真心想帮助他们时,才会做到如下几点,否则,你不会也不想做到。 


图源:The GROGNARD Files


步骤1:审视自我,摘掉标签


“她老扮演受害者,我不想和她打交道。”“以受害者自居的人真让人费力气”。以上是对受害者心理人群的抵触情绪——这导致无论他们说了什么,你都会将其视为抱怨和牢骚——这种心态又会反过来加深你对他们的看法和反感。实际上,有效对待和处理受害者心理,你不能将自己的优越感和正义感凌驾于这些“受害者”之上。


把自己放在合理的位置,即你是真心实意地想帮助那个人走出困境,结束痛苦,并且愿意采取有效行动(而不是你只想摆脱他们给你带来的麻烦)


并且,如果你抵触受害者心理,在真的有合理沟通的诉求时,你仍会听到受害者的声音。一个厌恶受害者的行政管理团队会错过很多重要的信号,而这些信号往往会颠覆现状,降低绩效,导致负债。当组织底层的人抱怨时,他们只觉得员工是在以受害者自居并把他们赶走,诉求也随之增加。当他们终于意识到受害者标签阻碍他们获取重要的信息时,他们就会惊讶于他们是如何保持良好现状的,并且改变与员工的交流方式。


图源:The GROGNARD Files


步骤2:承认不抗拒


他们妥协,这意味着他们放弃了他们认为的所有可能。对一个打算妥协的人说什么都会遭到反对。这意味着用普通逻辑去说服他们或者向他们解释行不通。这种心态就是这么确立起来的——你越抵触,这种心态就会在自我防御中持续越久。


承认受害者们的想法。这并不意味着赞同他们——赞同只会火上浇油。相反,只是确认你听到了他们说的话,“我听你说公司在该领域不支持你,也没人在乎事情做得对不对。”或者“我明白你说的话——没有其他工作可找,没人想聘用你。”你说你听到了他们的话,并不代表你赞同它,只是表明你听进去了。


承认不仅是承认他们说的话,也包括承认话语背后的情感和心理。将自己置身在那种妥协的情况里,感受其中的绝望,正义和不公。如果你也有那样的故事和心境,你可能也会像他们那样做。不要因为觉得你自己永远不会变成那样而有优越感——是人都一样。


这样的反馈创造足够的空间,让“受害者”真实地听到自己的声音。


步骤3:承诺


妥协这种心态发生于你放弃你看见的可能性、放弃你做过的承诺的时候,发生于你万念俱灰时。好消息是,在你的内心深处,仍有一些承诺。


这个人放弃了哪些可能?


当我们和一个人交谈时,我们不仅跟坐在我们面前的这个人说话,还在跟我们对他的判断交谈。所以,如果我们对一个受害者说话,我们的反应自然而然是对受害者的。而当我们与一个信守承诺,可靠的人交谈,我们的反应,自然也会是可靠的。


首先,你想要通过交流帮助他们,就需要跟他们组成联盟——你也许需要说“我知道目前对你来说状况不是很好,你愿意交谈一下,看看我们能找到解决办法吗?”


一旦他们愿意交流,我们就会引导下一层次的承诺——让他们采取行动来实现他们想要看到的改变。以下是几个针对不同情况可以提出的问题,用这些问题来引导他们作出承诺。


·无论环境如何,你想给大家留下怎样的印象?即使环境糟糕,你想要如何被认可?


·你放弃了什么?如果环境变了,你想看见哪些事情发生?哪怕事情会看起来不公平合理,你还愿意让其发生吗?


·如果你可以让事情变得完全不同,但你必须长时间地付出超出合理范围的努力来改变,并且,你可能不会因此得到荣誉或认可,你还会准备改变吗?


·如果事情按照你想的那样发展,那么表面之下,你真正想做的事是什么?你认为哪些事你能做成,哪些又是你需要去做的?


·如果你知道情况不会改变,你还会待在这吗?


这里,最关键的是用假设技巧来不动声色的引导。“假如环境糟糕,没人喜欢你,世界都与你为敌,一切都遥遥无期……你想变成谁?”换句话说,我不会就环境本身进行争论,或者说服他们环境并不糟糕。我会接受“环境恶劣”的设定并且不予讨论。然后,就只剩下了唯一的问题,面对这些,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想展现什么样的价值?


打个比方,就是在运动场上,教练说“好吧,对手人数是我们的两倍,场地是上坡,草地不平,天正下雪……假设如此,我们如何取得胜利?”教练看着这样的运动场,想出了胜利的策略,而非是换成她所希望的场地进行比赛。


如果他们仍然在固有心境中执迷不悟,你可以冒个险,要是你和对方关系不错的话。你可以直接指出:“我可以直说吗?我真的想帮助你,但你好像在不能解决问题的方向上下定决心或充满希望——我说得对吗?”或者“你现在状态很不好啊——你愿意走出来还是继续这样?”


步骤4:联系形体


改变说话的方式很重要,但是如果抛开形体不谈,这就掌握不了主导权。以受害者自居的人往往会在外表上有所体现——垂头丧气,弯腰驼背。很难想象,一个神采奕奕的准备迎接世界的人,会说自己在生活中难以突破。


我通过询问更多的问题,来将形体引入计划,比如“如果你是经理尊重的人,你会如何自处,如何表现?”然后我会鼓励他们像那样站立。“感觉如何?”一项研究表明了我们的形体和我们感受力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甚至表明,我们的形体会影响中枢神经化学信息素的分泌,例如睾丸酮,应激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的释放,当你缩成一团时,你很难感觉到力量。当你挺胸抬头时,你会感觉到充满活力。


步骤5:支持行动


一旦你促使他做出了身体力行的承诺,马上行动。如果对方的承诺很坚定,你简单问一句就好,“你想采取什么行动?”


如果他们的承诺不够有力,你可以用步骤3中提到的话,质问他们如果不做改变,生活会变得怎么样。“我听你说过你想在一个你被重视的环境中工作,在那里你可以付出110%的努力并且感觉很好……如果你现在就身处这一环境中,如果你知道自己被重视,如果你付出全部……并且为之骄傲,你会怎么做呢?你会如何不同?”


你帮助的人总会经常提起,他们本应该如何行动来达到自己的目标。此时,你可以简单地问他们,如果他们现在就那样做,局面会有怎样的改变。他们总觉得他们能得到更好的结果。我倾向于将这变成一项实验,“我们来做个实验,看看如果你换种心态和做法,事情会变成怎样——你准备好了吗?”


其他促进行动的问题:


·大家认为X的人会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做?


·X值代表什么?这类人的行为和心理又是怎样的?


·如果你知道自己不会失败,你会怎么做?


采取新行动的动力在一开始会很强,但如果人们没有马上看到成效,他们可能会重新回到以前的心态,所以,你要做的是一个长期的实验,在实验里,只有随着时间始终如一地重复行动,才会看到成效。


记住,我们要改变的,是一种长期的习惯模式。


步骤6:追踪进程


因为这种心态模式已成积习,要建立新的世界观并以此为原则进行行动,就需要始终如一的进程追踪。通过持续的对话来保持承诺的力量——否则承诺很容易失效。打电话,记录,写邮件,发短信,“嘿,我只想让你知道你昨天说的话让我深受鼓舞。”或者“新行动进展怎么样?”


在记录的时候发现他们没有行动或者重新沮丧,也不要惊讶——他们需要提醒,你可以再跟他们进行交谈。记住,我只是重复以上步骤,因为我们真的想帮助他们。



这有用吗?


每个人都各有不同,每个情况都各有差异,你跟我也不一样。我是个教练,所以对我来说,自然地与他们展开对话很容易。但我仍旧希望,你可以从这篇文章中获得有用的东西,来帮助你跟受害者心理人群更有效的交流。退一万步讲,哪怕你们从本文中获得的是对人性的一点怜悯,不管你做什么,你也变得更加高效。



本文作者凯莉·格兰格(Kari Granger)是一名总裁教练,她的工作客户是各类意见领袖,帮助他们充分利用他们的生活平台来对世界产生更大的影响。她的客户们在她的帮助下,对生活做出重大的改变,完成了自己的革命。网站:karigranger.com









往期文章:







“利维坦”(微信号liweitan2014),神经基础研究、脑科学、哲学……乱七八糟的什么都有。反清新,反心灵鸡汤,反一般二逼文艺,反基础,反本质。


投稿邮箱:wumiaotrends@163.com

合作联系:微信号 liweitan2018

一家过去时的书店

点击小程序,或“阅读原文”进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