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历史 | 十年“文革”,公路科研“国家队”经受了怎样的考验?

2016-09-13 刘布阳 丁凌 中国交通报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本组报道对各时期院名均简称为公路院)即将迎来60华诞。昨日,本报推出了公路院建院60周年系列报道第一篇(这支“国家队”用3大法宝奠基中国公路,如今60岁了!点击蓝字阅读),今天,将继续回顾公路院建院60年来走过的风雨历程。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走过了一段曲折的风雨历程。十年“文革”,影响了国家经济和各行各业的发展,公路交通也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中经受了严峻考验。


  公路院的科研工作一度陷于瘫痪,然而,仍有许多科技工作者在下放劳动、三线建设等艰苦条件下,不忘初心、破除万难开展路桥技术、材料、装备以及汽车运输、交通工程等领域的科学研究,不断完善、传承建院初期取得的重大成果和发展理念。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在国家开展青藏公路黑色化改造的重大任务中,公路院根据交通部的部署,发挥专业优势,及时派出一批技术骨干奔赴青藏高原,在“生命禁区”的极端恶劣条件下开展“多年冻土地区沥青路面的修筑”科研工作并取得丰富成果;开展了“三大法宝”技术的应用调查和总结完善工作,促进了相关技术的推广应用,还实现了柔性路面理论及设计方法的重大技术创新;承担的我国第一个城市交通自动控制工程项目也成功实施。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放弃对科学的执着追求,公路院研究团队在日后逐渐成长为我国交通工程科研和信息化等领域的中坚力量。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公路院老一辈科技工作者在艰苦岁月中潜心修炼,执着坚守科研事业,为中国公路交通的发展默默蓄积了巨大的能量。


雪域天路 “鬼门关”上搞科研


  1972年,为巩固国防,发展西藏经济,促进民族团结,根据中央批示,交通部于1973年部署了青藏公路黑色路面修筑与养护改建工程,公路院是参建单位之一,并且承担了“青藏公路多年冻土地区沥青路面的修筑”的科研工作。


  改建青藏公路,攻克多年冻土地区修路的关键技术是必须面对的难题。为扎实开展现场试验、获得可靠的一手数据,公路院首批青藏高原冻土科研组成员在组长朱学文的带领下,义无反顾地登上生存条件最为恶劣的青海五道梁地区开展冻土研究。


  五道梁海拔接近5000米,空气含氧量仅为平原地区的一半,科研人员经受着头痛、气喘、浮肿无力、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等高原反应,坚持每天在青藏公路沿线钻探取样、观测地温、试验冻土。在冻得冰硬的地上开展作业是非常繁重的体力活,但没有人畏惧退缩。


  几年下来,科研组通过对青藏公路全线多年冻土分布的调查,摸清了多年冻土类型,提出了分类标准,从路基和排水的角度提出了保护多年冻土的原则和措施,根据不同冻土环境,制定出相应的沥青路面合理结构形式和施工工艺。特别是提出的宁填勿挖、集中取土或在路基坡脚10米外取土的理念,对日后青藏公路沥青化改造工程中的冻土保护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理念指导和技术支撑作用。


  朱学文、陈国靖等人完成的“青藏公路多年冻土地区沥青路面的修筑”科研报告成果,于1987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作为后续研究,陈国靖等人又参与了“多年冻土青藏公路建设和养护技术”项目,成果于2008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提炼推广 “三大法宝”影响深远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为了促进双曲拱桥、渣油路面、钻孔灌注桩公路建设“三大法宝”的推广应用,公路院开展了相关的调查、总结和完善工作,大幅提高了我国的公路科研、建设水平。


  “当时的科研条件非常差,实验室白天成了开批斗大会的场所,我们就利用晚上的时间搞研究。”蔡国宏、曾威、楼庄鸿等老一代科研专家开展了“公路双曲拱桥的推广”研究项目,为了获得更加精确的计算结果,他们曾在无锡桥梁预制场的一间房子里两个星期足不出户;主编的《公路双曲拱桥设计施工技术规范》,为双曲拱桥的施工提供了标准规范,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该项目于1985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陈炳麟、孙昭曂、饶鸿雁等完成的“公路油渣路面的推广”项目,取得了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1964年,交通部发布推广道路渣油表面处治意见函;1985年,该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在钻孔灌注桩技术的推广方面,卢世琛等人建立的钻孔灌注桩完整的理论体系和设计方法,于1978年向交通部报送“关于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承载力计算公式函”,得到交通部的充分肯定,有力推动了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应用。



潜心探索 开拓交通科研新领域


  即使在凄风苦雨的岁月,公路院依然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在柔性路面理论及设计方法的创立、汽车运输技术的革新、筑路机的研发以及交通工程新领域的开创上获得突出成就,桥梁设计与施工技术取得重大进步。


  柔性路面指刚度较小、抗弯拉强度较低,主要靠抗压、抗剪强度来承受车辆荷载作用的路面。柔性路面理论及设计方法的创立历时长、参研单位多、覆盖面宽。1972年,公路院开展了路面容许弯沉值调查;1976年,编写了《柔性路面设计方法及计算参数》报告,大大提高了柔性路面的设计水平。陈炳麟等人系统提出“强基,薄面,稳土基”的设计理念,影响深远,在我国路面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林绣贤、孙兆璜、沙庆林、梅安今、顾元虎、赵凤娟等先后对柔性路面理论及设计方法作出了重要贡献。


  “文革”期间,交通部大力推行汽车修旧利废与旧件修复以及汽车保修机械化、检验仪表化的“汽车保修两化”革新工作,公路院积极参与技术革新。1975年,公路院编制的《汽车保养和修理机具图册》出版,有力推动了汽车保养、修理技术的革新。闻振刚、杨道荫等牵头研发的JZ211B型汽油转子发动机,成功应用于长途客车改装,于1985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上世纪70年代,为改变我国路面机械的落后状况,公路院牵头与企业协作,重点研究和开发黑色路面施工机械,并取得了成功。在柴仁栋、曾友南、郭诚等一批科研人员的努力下,新型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沥青混凝土摊铺机、全液压稳定土拌和机研发成功,显著提高了我国的筑路效率和工程质量。


  1973年8月6日,国务院批准开展首都自动化交通控制工程(简称7386工程),公路院负责承担技术组的工作,1974年开始实施我国第一个城市交通自动控制工程——北京前三门大街交通信号自动控制工程。据参与该项目的老专家王彦卿介绍,由于不能引进国外设备,公路院团队经历了软件和硬件的艰难自主研发。1975年,公路院研制出我国首台城市平面交叉口交通信号机,并在北京北太平庄路口试验成功,随后又在天津、武汉、广州等城市实施。


  为了适应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这一时期的桥梁结构逐步由拱桥向梁桥发展,由小跨径向中、大跨径发展。在材料方面,逐步由石材向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发展。在施工工艺上,也取得了相应的技术进步。在公路院的主导和技术支持下,1966年,我国首座预应力混凝土T形刚构桥——五陵卫河桥建成;1976年,我国第一座单点顶推公路桥梁——广东万江大桥建成。


  历经磨难的岁月不会被辜负,虽然经历了十年“文革”,但公路院在各专业领域的科研工作依然取得了许多宝贵的成果和经验,为特殊时期我国交通运输发展和行业科技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大家都在看


江西泰和大桥坍塌致5伤3失联,当时到底什么情况?


硬币9分钟不倒的奇迹,为啥就中国高铁能做到?


自行车版滴滴横空出世,进京的“共享自行车”能走多远?


各国的国宝级神车都在这儿!刚看第一辆我就服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