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历史 | 中国公路领域的“第一”,大都和他们有关

2016-09-22 丁凌 刘布阳 中国交通报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本组报道对各时期院名均简称为公路院)即将迎来60华诞。近日,本报推出了三篇公路院建院60周年系列报道——这支“国家队”用3大法宝奠基中国公路,如今60岁了! 十年“文革”,公路科研“国家队”经受了怎样的考验?当时若没有这支“国家队”,我国可能没有高速路!(☜点击蓝字阅读),今天为您奉上公路院建院60周年系列报道(四)。





将自身发展与国家命运和行业需求紧密相连,这是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简称公路院)几代科技工作者融入血脉的使命与追求。



  上世纪80年代末,我国步入高速公路快速发展时期;1992年,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1997年下半年,国家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决定拉动内需,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2000年,西部大开发战略开始全面实施……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经过改革开放20年的黄金机遇期,我国公路交通事业实现了从起步到成网的空前发展。公路院紧跟国家拉动内需、大力发展高等级公路和高速公路的重大需求,牢牢抓住国家和行业重大科技项目带来的发展机遇,并藉由一系列改革,自身发展得以步入全新的轨道,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方面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和进展。


  这一时期,公路院全方位加大各学科专业建设力度,结合行业发展和工程建设的问题和需求,积极行动,开展了路面早期损坏、复杂地质和气候条件下筑路技术、长大桥梁建设技术,以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交通安全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影响深远的科研成果,培养了国内顶尖的科研团队,拥有了一流的科研平台和设备,成为有力助推我国交通运输现代化发展的科技“主引擎”。



助力高速公路起步成网


  1989年至2005年,在公路院承担或参与的一系列重大科研项目成果支撑下,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实现了多个“第一”。始建于1984年的沈大高速公路是我国建设的第一条高速公路,也是我国第一条八车道高速公路,被称为“神州第一路”。公路院承担了沈大高速公路监控中心的设计工作,实现了高速公路管理水平的飞跃,为高速公路安全、有序、高效运行提供了可靠保障。


  公路院承担设计的沪宁高速公路是江苏省第一条高速公路,这条路的建成有效改善了江苏省南部和上海地区的交通运输条件和沿线经济发展。1999年,沪宁高速公路江苏段工程技术和建设管理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横跨珠江口的广东虎门大桥,跨径达880米,是我国最早的现代化大跨径悬索桥,在当时被誉为“世界第一跨”。公路院在虎门大桥的建设中提供了全套技术支撑,成果于2000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虎门大桥的建成通车使东莞成为沟通广州、香港以及珠江两岸和深圳、珠海两个经济特区的交通枢纽,经济社会效益巨大。


  京沈高速公路是我国公路建设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是国家规划的“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中优先实施的“两纵两横及三条重要路段”的组成部分。公路院依托“九五”科技攻关项目“GPS、航测遥感、CAD集成技术开发”, 完成了京沈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示范工程,在我国高速公路网络建设中迈出历史性的一步,该成果于2004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提升建管养运技术水平


  除了高速公路,在这一时期,公路院继续加强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技术、公路养护技术以及公路通行能力的研究。


  在水泥混凝土公路建设技术研究方面,公路院始终走在前列,多项前瞻性科研的重大成果有力保障了我国混凝土公路发展的需求。


  这一时期,公路院主要开展了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025科技引导性项目“我国水泥混凝土路面发展对策及修筑技术研究”、国家“八五”攻关项目“滑模摊铺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成套技术研究”和“碾压混凝土路面施工成套技术研究”等。


  在公路养护方面,潘玉利、王松根、呼六福等开展的公路养护关键技术及系列装备的研究,提升了我国公路养护的技术水平,同时还研制出自动弯沉仪、路面横向力系数测试车等装备,研究成果于2005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同时,公路院及时加强对公路通行能力的研究,为我国公路选线、设计、施工提供依据。1996年,公路院开展了“九五”攻关项目“公路通行能力研究”,成果纳入《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和《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在后续研究中,又编制了我国第一部《公路通行能力手册》,丰富、完善了《交通工程手册》,该成果于2002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1996年,路成章、李亚茹等承担了国家工业性试验项目“公路快速货运系统”研究,成果在山东、江苏等省份应用,支撑了跨区域网络化运输组织技术的发展。



智能交通的领跑者


  上世纪90年代,中国还是“自行车王国”,但智能交通已在国际上悄然起步。具有远见卓识的公路院科技工作者敏锐意识到中国当提早谋划智能交通的发展。1995年,公路院决定设立智能交通研究中心。


  “那时候,国外很多厂商‘觊觎’我国的高速公路市场,想将自己的智能交通产品送进中国,ETC(电子不停车收费)就是其中的重要领域。”为了研发出适合我国交通实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交通技术,公路院总工程师、智能交通专家王笑京带领专业团队,从实验室到工地,开始了长达10年的科研探索。


  在测试了多个国家的ETC产品、开展了不计其数的技术交流后,1996年,公路院联合日本丰田公司举办了“中日智能交通系统交流展示会”,开创了我国举办国际ITS交流会议的先河。1999年,公路院承担了科技部国家重点科技项目(攻关)计划“中国智能交通系统体系框架研究”,同时,积极开展相关标准的制定工作,牵头推动ETC在各地的试验和改进。


  经过艰苦的攻关,公路院先后在ETC设备设计和计算、联网应用技术体制选择、交易安全保障等方面提出了一套既与国际未来技术发展相适应,又与我国国情和服务需求相配套的不停车收费成套技术。


  在公路院的技术引领下,我国智能交通自“九五”时期起步,经过“跟踪起步、试点示范、规模应用及产业化”的发展历程,终于由“追赶者”成为世界智能交通的“领跑者”。



绿色交通的先行者


  早在“九五”时期,公路院就意识到交通运输行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从而加紧了绿色交通领域的科技研发。


  公路院以环境科学为基础,紧密围绕我国交通环境问题,积极开展公路交通噪声控制、路域生态影响和恢复等一系列研究。同时,承担了多项国家重大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和技术咨询工作,成为我国交通环境咨询领域的主力军。


  上世纪90年代初,公路院通过“汽车排放对环境的影响及其防治技术”研究,在国内最先界定了汽车污染分担率,提出的汽车排放源强纳入了公路环评导则,沿用至今;“车辆排放对长隧道内能见度的影响及其控制措施的研究”,是国内较早关于汽车排放对雾霾影响的成果之一。


  1999年,公路院在“安徽省高等级公路生态工程综合技术研究”中提出了路域生态系统的新理论,并在安徽合宁高速公路陇西互通立交成功应用。该成果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1年,公路院完成的“西部公路建设中土地资源保护与利用技术研究”,突破性地发展了公路占用土地的价值理论,归纳并完善了公路建设中的节约集约用地技术体系。


  此外,公路院还承担了江苏省苏通长江大桥、云南思小高速公路等多个环评项目,为公路绿色交通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绿色交通科技的发展。


  科研工作必须适度超前。1989年至2005年,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实现了从起步到成网的重大发展,技术上也完成了从学习到超越、从引进到输出的跨越。这一时期,公路院开展了大量具有前瞻性的科研工作,为全面提升我国公路建设、养护、运营、管理能力以及智慧交通、绿色交通技术水平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大家都在看


一张图看懂2015年全国收费公路“账本”


交通部开了一网站,专门发布“红黑名单”!


当时若没有这支“国家队”,我国可能没有高速路!


本报评论员:收费公路政策既是客观需要也是现实之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