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感动交通 | 力挽狂澜的救捞英雄!他们创造了中国这两项纪录!

2017-04-06 姜秋华 中国交通报


2016年6月4日,四川省广元市游船“川广元客1008”(双龙号)在白龙湖景区发生翻沉,1人死亡、14人失踪。根据交通运输部党组指示,救捞系统迅速组建了以混合气潜水技术最为突出的烟台打捞局为主要力量的四川广元白龙湖沉船救援团队,急奔3000公里开展救援行动。

在6月9日至12日四天时间内,他们采用混合气潜水技术,从69米深水中共搜寻打捞遇难者遗体11具,创造了中国人工深潜水水下救援深度和搜救人数两项纪录。其中,烟台打捞局潜水员发挥出色,打捞出8名遇难者,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打捞结束后,广元市市长邹自景紧紧握着潜水员的手说:“你们,让我见到了当代的英雄!”

那么,这支关键时刻力挽狂澜的救捞英雄,具有怎样的集体人格和做事风格呢?


▲装备到场,准备搜救。陈朋 供图



01

他们的作风

特别能吃苦 特别能奉献

铁肩担责、舍我其谁,顽强拼搏、做则必成的精神和吃苦耐劳、连续作战的风格,是烟台打捞人“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和集体意志。

6月4日,星期六,距2016年高考仅剩两天。常年在外工作的烟台打捞局潜水工程队队长邢思浩,本计划在这关键两天好好陪陪紧张备考的女儿。然而,晚上9点多,刺耳的电话铃声撕破了原本的宁静。“四川广元一艘游船在库区翻沉,14人失踪。家里有没有潜水员?有没有设备?参与打捞行不行?”电话的另一端,烟台打捞局局长杨晓仁一口气抛出3个问题。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他要求,做好应急准备,待命出发。

烟台打捞局迅速成立了包括搜救技术人员、潜水员、潜水医师等23人组成的救援团队,由副局长戴厚兴带队,紧急集合分批赶赴现场。所有潜水装备、应急物资也由烟台连夜运往事故现场。

7日凌晨3时,23人救援队伍在广元完成集结。“当时面临最大的难题就是缺乏工作母船。”潜水员张朋回忆说,现场搜救作业条件异常艰苦和简陋,没有大吨位驳船、7℃—9℃的湖底水温,35℃以上的现场高温,驳船连电都没有更别说锚泊设备。

6月8日,工作母船改造工作正式开始。一是装载减压舱、潜水吊笼、热水锅炉主控室等潜水装备,二是为潜水员提供一个工作平台。广元地处内陆,没有大船,地方政府想尽办法才调来两条小驳船,设备极其简陋。打捞职工们立刻抓紧时间进行改造,加装锚泊系统、安装固定潜水设备……

驳船甲板面积极其有限,摆放设备都捉襟见肘,人在上面更是无立足之地。现场的条件也十分艰苦,35℃的高温,没有任何遮阳措施,大家一个个汗流浃背,脸晒得通红。一日三餐都是盒饭,没有坐的地方,随便在码头找一块空地,三五成群,蹲着地上扒上几口接着又投入到工作中。

改装、布场、就位,经过全体人员20多个小时的连轴转,9日凌晨3时40分,现场搜救的各项准备工作全部就位。

风雨交加不适宜下水,潜水员们得到了不足两个小时的休息时间,狭窄的驳船因为安装了设备几乎难有立足之地,筋疲力尽的潜水员们倒地就睡着了。

“潜水员既要潜水捞人又要参与前期大量繁琐的准备工作,争分夺秒,连续作战,毫无怨言。”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团队精神,让一同前往的宣传主管陈朋十分感动。


02

他们的本色

关键时刻 关键作为

极端负责、善打硬仗,是烟台打捞人的英雄本色。作为国家专业救捞力量,关键时刻发挥关键作用,他们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经探测,沉船水域水位较深,达69米,周围水域最深处达百米,已大大超出空气潜水60米的极限,必须采用混合气潜水,普通的社会救援力量根本无法施救。

关键时刻,专业力量发挥关键作用。“混合气潜水需要闭式钟等专业设备,但是由于当时条件并不具备,我们坚信科学,克服困难,就用空气潜水用的吊笼等设备进行混合气潜水,相当于用白求恩时代的设备做了一次现代化的手术。”潜水医疗保障中心主任纪培浩表示,近几年来,该中心加快潜水医疗保障新技术的系统研究、验证,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做好新技术储备。去年他们在渤海湾老铁山水道第一次进行了氦氧混合气潜水。

为了万无一失,潜水医疗技术小组集思广益,科学制定减压方案。根据此次水下时间不确定,风险控制难度高的特点,制定了4个深度、3个水下时间档共计12个备用方案。“我们按照技术的基本原理一步一步测算,一点一滴地修正方案。为了进一步确保潜水安全,对每次潜水均采用个体化测算,现场修订最终减压方案交给总控室执行。”纪培浩表示。

“队长邢思浩问我,下第一班水有没有问题,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毕竟在现场下过氦氧潜水的只有我一人,我必须做个表率。”潜水员姜骥表示。6月9日6时,姜骥和刘思材作为第一组,正式下水。由于现场风雨较大,加上水深影响,潜水吊笼沉到湖底后离难船较远,两位潜水员在水下湖底及腰深的淤泥中拼尽全力才定位到沉船位置。“出水后,他俩都觉得没有完成搜寻任务,心有愧疚,主动要求再下水。”潜水队分队长张广竹说。

第二天,氦氧潜水刚过24小时还不到36小时的合理安全时间,头一天的疲劳作业还没有缓过来,但是姜骥和刘思材认为应该在合理的风险范围之内,做出最大的努力,他们再次下水,将一名遇难者安全带出水面。“不救人上来,感觉对不起他们。”姜骥说。

此次救援,烟台打捞局共有15名潜水员参战,下水11班,潜水作业110小时,搜寻打捞8名遇难者,是烟台打捞局第一次使用氦氧混合气潜水搜救遇难者,也是救捞系统第一次在内陆湖泊实施超过60米的大深度潜水救援。


03

他们的底色

心心相印 安危与共

多年的南征北战,让这支临时组建的救捞团队默契十足。他们精诚团结,相互协作,勇于承担风险,彼此心心相印,展示了烟台打捞人良好的团队精神。

“作为第一头下水的领头羊,我要特别感谢姜骥,要敬他一杯酒。”纪培浩感慨地说,至今让他感动不已的一句话就是“纪主任您说我行,我就下。”为了这句话,他当时整整失眠了4个夜晚。因为他深知潜水的风险。减压病是潜水员的克星,一旦发病出现轻则导致皮肤灼热瘙痒、关节疼痛,重则造成潜水员瘫痪、休克甚至死亡。换气、减压、休息是防止出现减压病的重要因素。

“我对生命的脆弱有着太多的体会,我要为潜水员的生命安全负责,要为他们身后的家庭负责。”纪培浩表示,在保护潜水员的问题上,他除了制定各种方案,还下定决心,以自己多年防治减压病的经验为潜水员设置第二道安全防线。“如果万一出现减压病,我也能治好。”

同纪培浩一样,张广竹也着实为潜水队员捏了一把汗。在工作母船临时的中控室内,只要有队员下水,负责气体转换的张广竹总是一根又一根地抽烟,目不转睛地盯着监测屏幕。他说:“深潜水风险很大,我一定要确保队员用气的生命线。”

为了保证潜水员的生命安全,大深度混和气潜水水下作业不能超过30分钟,而且应该隔日下潜。然而,当潜水员将遇难者打捞出水后,看到那些仿佛只是睡着了的孩子,纪培浩伤痛不已。他果断签字,允许适当缩短下潜间隔,延长水下作业时间。

到了搜救后期,遗体搜寻难度加大,为了帮助潜水员从容地完成水下任务,医疗保障技术小组主动提出了1小时之内无限制工作时间,达到了氦氧混合气潜水的最大时限。

“当最后一具遇难者遗体打捞出水,经过漫长的三个小时减压后,最后两名潜水员安全出舱,我们5个队员不约而同簇拥在一起,没有欢呼,只有眼泪。”纪培浩表示,这泪水饱含辛酸、安慰和喜悦。当天晚上,他第一个离开庆功宴,静静地躺在床上,醒来的时候,太阳已经很高了,极目窗外的崇山峻岭,纪培浩感慨道:“广元真美。”

紧张的搜救工作结束了,回到家,满怀歉意的邢思浩强装笑颜,安慰已经结束高考的女儿说:“我在,也帮不了你什么。”


大家都在看


最后4天!2016年感动交通十大年度人物火热投票ing


判决出人意料,专家四问济南“专车第一案”!


感动交通 | 9年拯救500多条生命!它是“救助旗舰”生命之舟


感动交通 | 13年护送22万次上学路,他们是孩子们的保护神!



责编/吴倩           审核/田翔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