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先行 | 世界最年轻!我国这支交通队伍你了解么…

陈治政 蒋利 中国交通报 2018-08-06


2014年9月,引航员引领宽达70米油轮——“愿景”轮靠泊码头。


  纵观世界大国兴起,无不与海运发达相关,而海运要发达,引航须先行。


  改革开放的历史决策,开启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短短四十年,中国从一个海运落后国家,发展为世界第一海运大国——改革开放前,我国港口吞吐量仅为2.8亿吨,2017年,我国港口吞吐量达126亿吨,连续14年居全球第一;世界前十名大港,中国独占七席。


  在中国成为世界第一海运大国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引航作为港口对外开放的关键环节,勇敢地承担了历史使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四十年来,中国引航业不断壮大,经历了追赶式发展、跨越式发展、引领式发展几个阶段,形成了体制优势、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走在了世界引航业发展的前列。



01两次飞跃体制改革铸就管理标准规范


  改革开放前,我国没有专门的引航机构,引航作为港口对外轮的一项管理职能,隶属于港航监督部门。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方针。为适应我国港口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四十年来中国引航管理体制进行了两次大改革,实现了两次大飞跃——


  第一次改革,引航业实现了由港口管理职能向港口服务职能的飞跃。在改革开放初期,对外贸易迅速扩大,交通运输部决定将引航职能从港监部门剥离,划归政企合一的港口局领导。各港及时设立专业的引航机构,成立引航站,充实人员队伍,为港口和中外船舶提供服务,标志着中国引航业作为连接世界经济的桥梁、港口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第二次改革,引航业实现了由为港航企业服务职能向港口公共服务职能的飞跃。2015年,交通运输部决定将各港引航机构从港口企业划分出来,成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独立为中外船舶和港航单位提供公开、公平、公正的引航服务。在交通运输部的坚强领导下,历经多年,“一港(水)一引”“法人治理”“阳光引航”的全新管理模式终于形成,极大地解放了引航生产力。


  2008年1月8日,在交通运输部的直接关怀下,中国引航协会成立。这既标志着中国引航体制改革基本完成,也标志着政府严格管理、引航机构专营服务、行业协会严格自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引航管理体制的确立。中国引航协会成立以来,把高度分散的引航机构团结成一个整体,成为引航行业发展的“主心骨”,实现了由分散粗放型管理向规范集约型管理的转变。


  中国引航协会成立后,将引航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推向了新高潮。一方面,通过制定和推行《引航机构发展规划编制框架》《引航机构建设基本标准》等标准体系,完善引航机构组织建设,规范内部管理制度,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统一制定和推行引航服务标准规范,建立了信息公开、程序透明、操作阳光的引航服务机制和严密有效的阳光引航监督体系。


  随着引航管理体制不断转变,引航法规和规章标准体系也在逐步完善。国家层面,《海上交通安全法》《海商法》等先后颁布,对引航的法律地位、性质和管理作出了规定。交通运输部也先后颁布了《海港引航工作条例》《海港引航员安全操作规程》等规章,保障了引航事业持续稳定发展。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引航业还引进ISO9002质量标准体系,上海、长江、青岛等引航机构先后通过了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使中国引航业以更好的形象,展现于中国和国际航运界。


2017年2月15日,中国引航员引领世界最大海上钻井平台“蓝鲸1”号出海,助力南海首次可燃冰开采。



02人才为本专业严谨追求卓越


  引航员素有“水上国门形象第一人”之称。作为特殊的航海人才,引航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政治和心理素质,丰富的驾驶经验、船舶操纵技能和水上资历,流利的英语会话能力和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并熟知引航区内的各种航行条件和相关法规。


  然而,改革开放前,我国引航员人数仅有二三百人,很多港口包括长江全线都没有专职引航员。沿海港口对外开放后,引航员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


  为此,交通运输部和各港口管理部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从大连、上海、集美、武汉等地航海院校选拔优秀毕业生充实引航员队伍,同时也从高级船员中选拔引航员。与此相配套,交通运输部建立了引航员技术职称评定和考试晋级制度,各港口建立了定期集中培训与实践锻炼、师徒相传的培训方式,进一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引航员选拔机制。中国引航协会成立后,积极利用行业、社会和国际资源,加大引航员引进和培养力度。


  经过多年努力,一支世界最年轻的优秀引航员队伍建立起来。据统计,截至2016年年底,全国45家引航机构,共拥有引航员2298人。其中,高级引航员649名,占28.24%;一级引航员725名,占31.55%;二级引航员416名,占18.1%。引航员规模、级别结构基本适应了我国引航任务的要求,引航员不足的矛盾基本解决。而且,50岁以下的引航员占比近80%,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占到80%,其中硕士76人,博士1人,并有向高学历发展趋势。与世界海运发达国家引航员相比,我国引航员队伍年富力强、知识技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成为引航发展的最大优势。


  随着引航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服务范围的不断拓展,引航员逐渐开始发挥行业技术优势,参与港口规划制定、码头设计建造、航道整治、航路改革的论证、评估。其中,长江引航员参加了所有新建大桥和新建码头通航环境的论证和长江船舶通过能力的论证;上海引航员参加了长江口深水航道整治工程、外高桥集装箱码头工程、洋山港区深水码头的技术论证。他们凭借专业、严谨的精神,赢得了政府部门、港航企业的高度赞誉。


中国引航员在三十万吨散货船驾驶室中为加纳共和国引航员讲解超大型船舶引航操作技术。



03阳光引航倾情服务安全高效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引航员引领船舶一般不超过一万吨。改革开放以后,出现了大量的超高、超长、超吃水、超码头负荷的大型船舶。能否将这些大型船舶安全引进,考验着港口引航能力,更是建设国际性大港的重要标志。


  为此,各引航机构纷纷加快了引航能力建设步伐。上世纪80年代末,引航业开始将无线电对讲机运用于引航工作,代替吹哨子、拉汽笛的传统方法。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各引航机构依靠电子海图、GPS定位等多种技术,对船舶实施实时监控和导航,部分引航机构研发出兼具船舶动态监控和引航生产管理功能的综合管理系统,提高了港口引航服务效率。


  引航管理体制改革后,特别是推进阳光引航后,引航服务由规模速度型向效益精准型转变,传统经验型向智慧数字型转变。各引航机构不断创新引航举措,刷新引航纪录。其中,上海港引航站在洋山港区实行全时段覆盖双套泊拓展模式,每次节约船舶在泊时间1.3小时,荣获上海市先进操作模式优秀奖;宁波引航站对经虾峙门航道船舶采用点对点交通流组织法,提升船舶进出港效率约30%,节约租船费达1.3亿元;厦门引航站改进服务流程,改进排班方式,一年为船舶和码头节省船期数千小时;长江引航中心发挥统一管理整体优势,统一调派,分段引航,一次申请,全程服务,做到开航准时率98%,年引航6万艘次,并将50万吨的海上油轮引进长江内河,创造了世界引航史上的奇迹……这些重大的创新举措,有效加快了船舶周转,提升了港口吞吐能力,为港航企业和地方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据中国引航协会统计,近十年来,全国引航机构共创造了150多项引航纪录,这其中包括世界载重吨最大的油轮——44万吨级的“泰欧”轮,全球最大、载客量达4905人的豪华邮轮“海洋星子号”等。此外,还获得近50项科技创新成果。如今,这些超大型船舶都能常态化进出中国港口。更可贵的是,全国大多数引航机构都能接引20万吨级船舶,半数以上单位能接引30万吨级VLCC,4家引航机构能引领40万吨级矿石船,很多中小引航机构能成功引领33万总吨的大矿船、世界最大的液化气船等船舶,标志着中国引航业整体服务能力均衡发展。


引航员爬绳梯上船引航。



04品牌引领文化传承凝聚人心


  水上国门,国脉所系,引航传承,源远流长。600多年前,郑和下西洋,火长舟师来引航,铸就了中国古代引航的辉煌。600多年后的今天,中国引航员在维护主权、保障安全、服务港航和促进航海技术发展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被誉为“水上国门形象第一人”。


  中国引航协会成立之初,就坚持把行业文化建设放在重要位置。成立以来,中国引航协会制定了引航行业核心价值体系、引航职工行为规范体系、引航机构建设规范体系等,编制出版《中国引航文化品牌建设手册》,指导全国引航机构精心打造“水上国门形象第一人”文化品牌,使“引航员是水上国门形象第一人”“把世界引进中国,把中国引向世界”“万船轨迹 引航人生”“爱国敬业慎独”等理念在全国交通运输行业及社会大众中广泛传播。


  2013年推行阳光引航后,引航文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全国引航机构以阳光引航为标准,精心打造“水上国门形象第一人”文化品牌升级版:以队伍阳光展示美丽中国,仪容严整、服务热忱;以机制阳光展示诚信中国,信息透明、操作规范、一诺千金;以理念阳光展示活力中国,精通水性,掌握船性,尊重人性,开放包容,和谐共赢。2015年4月,“水上国门形象第一人”品牌从数百个知名交通品牌中脱颖而出,被交通运输部党组授予“交通运输十大文化品牌”称号,标志着中国引航成长为全国交通的先进行业,成为一张亮丽的国家名片。


  文化品牌,行业之魂。实践证明,建设海运强国、实施“一带一路”倡议需要“水上国门形象第一人”文化品牌。据不完全统计,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引航员中涌现出一大批层次较高的先进典型。其中,5名全国劳动模范,4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30多名省部级劳动模范,1名全国交通系统重大先进典型,2名感动中国交通人物,引航员群体被评为中国航运十大风云人物。同时,还涌现出一个全国文明单位,一个“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单位,16个省部级文明单位,80%以上的引航机构成为省市口岸系统先进单位。


  如果说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引航的使命主要是把世界引进中国,那么,现在中国引航业正蓄势待发,要把中国引向世界,让中国与世界因海洋更相近,因引航更紧密,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图片由 中国引航协会 提供


相关阅读




改革开放40年

“先行——中国引航40年”

发展成就主题宣传启动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全国人民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中国引航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精心打造“水上国门形象第一人”文化品牌,为我国“一带一路”和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值此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引航协会成立10周年之际,根据中宣部和交通运输部党组的部署要求,中国交通报社将推出“先行——中国引航40年”主题宣传策划,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10年来引航发展历程和风采,记录引航在交通强国建设中的奋发作为与光荣梦想。我们诚邀各引航机构代表积极参与,合力展示改革开放40年来引航事业取得的重大成就、突出贡献和成功经验,推进全行业乃至全社会形成进一步关注、支持引航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一、宣传时间


  2018年7月10日启动,至2018年12月底结束。


  二、宣传主题


  “先行——中国引航40年”。


  三、宣传内容


  聚焦各地引航机构,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引航机构对推动对外开放、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临港产业发展作出的贡献,以及内部管理创新、人才培养的举措。


  (一)综述稿件


  聚焦改革开放40年以来,特别是引航体制改革全面完成10年以来,各地引航机构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亮点和做法以及人才培养和内部管理中的创新举措。


  (二)新时代风采录


  每个机构选取一至两名优秀引航员,讲述他们的引航经历,体现引航员新时代精益求精的操船技能以及甘于奉献、敢于创新的工匠精神。


  (三)大事记


  梳理改革开放40年来,各地引航机构在倾情服务、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大事。


  四、宣传形式


  在《中国交通报》开展深度报道的同时,充分发挥报社全媒体矩阵的平台优势,搭建更广泛更快捷的传播平台,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稿件见报后,在中国交通新闻网、《中国交通报》手机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上着重推介。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吴  楠010-64266016


  13520220480


  金校宇010-64255824


  13641090803


  邮  箱:sy@zgjtb.com




推荐阅读


大数据预测也会遭遇不测


从管理和使用两方面考虑交通评价指标


现场 | 2日沪昆高速湖南段一隧道起火,半小时351人全部撤离


交通日日新 | 改革开放40年,这里的山不再高路不再远


图看交通 | “造陆神器”在科伦坡港吹填造地



责编/吴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