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最容易起的傲慢心,千万要慎防!


发心——四无量心愿诸有情具足安乐及安乐因(发慈心)愿诸有情永离苦恼及苦恼因(发悲心)愿诸有情永不离失无苦之乐(发喜心)愿诸有情远离爱恶亲疏住平等舍(发舍心


最容易起的傲慢心千万要慎防!
《俱舍论》、《大乘阿毗达磨》中都说过,在贪嗔痴等所有烦恼中,傲慢嫉妒这二者最难认识。


傲慢心强大的人处处想表现自己,希望获得别人和公众的认可、赞扬;不愿意与别人合作;不愿意将利益众生的事分享给他人;喜欢掌控别人,不愿意采纳别人的意见,更不能容忍别人比自己强。
有傲慢心的人看不到自己的不足,但对他人的不足之处却观察得十分仔细,喜欢了解和谈论他人。由于傲慢心十分细微,有时我们对别人的赞扬和随喜,表面上是善业,但其背后却是傲慢心。当我们与他人对比,他人失败时,内心感到满足,这时我们内心已种下了深深的恶因。傲慢心能够滋生出嫉妒心,而造种种身口意恶业,自己常常会有失落感,渐渐会产生自卑、挫败的感觉。
傲慢心是成就最大的障碍。有傲慢心无法能够改变自己,这样的人是不会有进步,不会有成就的。若总是认为“我挺好”,“我挺善良”,“我做得对”,“我说了算”,没有把自己放在低处,没有把他人放在高处,觉得自己是高高在上的。有这种心态,永远改正不了自己的毛病和过患,永远学不到他人的优点和功德。这种人就像石头,永远不会有柔软的时候;就像木棒,永远不会有拉长的时候。
特别是一些悟性比较高、有点学问的修行人,自以为从理论上懂了,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了,已经根本不需要修行了;有些人做了少许善业就看不起没有做善业的人;刚入门学佛就看不起不学佛的人;禅修有一点觉受就看不起不禅修的人。有傲慢心的人很难生起对众生真正的慈悲心,内心积累不了任何功德。藏地有句谚语“傲慢的山顶上,留不住功德的泉水。”或者说:“傲慢的铁球上,生不出功德的苗芽。”
在《萨迦格言》中有一个比喻:山谷中的小溪虽然小,但是声音很大;大海虽然浩瀚无际,但却寂静无声。有一些微不足道功德的人,非常傲慢,看不起这个,看不惯那个。

但傲慢心中有一种自信的傲慢是属于正面的能量,傲慢心同自信的傲慢比较难区分,需要有个标准来衡量。傲慢心建立在外界无常的事物上,比如金钱、地位、能力、学问等,夸大对自我的评价。自信的傲慢则建立在内心正知正念的基础上,清楚地知道自己是谁,自己能做什么,该做什么。有自信的人内心快乐、充实,对自己的财富、地位、修行有满足感,不需要同别人宣讲,更不需要同别人对比。
我们需要放低自我,这样修行境界才会提高,内心的智慧和慈悲才能真正的增长。我们可以通过培养我们的恭敬心来调伏傲慢心,处处想到上师及诸佛的功德,并生起欢喜心;处处发现自己的过患,并生起忏悔心、惭愧心;看到众生的痛苦,我们立即放下自我的想法,利益他人;身口意礼拜,恭敬上师及诸佛菩萨。七支供之门的顶礼(磕大头),是调伏我们傲慢心最好的方法。


如果是没有学佛的人有傲慢心,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修行人看不到自己的傲慢心,那是对佛法的玷污。我们好好想一想,自己现在还没有证悟,有什么值得傲慢的?过去的证悟者都那么地谦卑,我们凭什么傲慢?

佛说:“你有看不起的人,说明你没有慈悲心;你有看不惯的事,说明你没有智慧。”


回向偈文殊勇猛如实知普贤菩萨亦如是我普于彼随学故回向今此一切善三世诸佛咸称赞如是回向最殊胜我亦普以此善根回向为令依贤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