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舟行水上,亦能飞天?

牛津大学出版社 牛津辞典 2022-07-01

舟行水上,亦能飞天?



神舟十二号成功发射了,无数人在谈论太空人与飞天梦。就着这个热潮,我想谈谈一个你也许没有注意过的问题。



神舟,载人航天飞船。让我们来划一下重点:舟、航、船。注意到了吗?这些名词统统和船有关。


《说文解字》里的释义分别是:舟,船也;航,方舟也;船,舟也。显然指的都是水上交通工具。


再看英文,航天飞船 spaceship,再划一下重点:ship,还是船啊。而宇航员 astronaut,-naut 来自希腊语 nautēs,意思是 sailor,依然和水上航行相关。


那么为何这些词如今都用来描述宇宙旅行了呢?



认知语言学的理论认为,人类认知世界时,会把某一领域的已有经验投射到另一未知或抽象领域,通过基于已知事物的隐喻(metaphor)来理解或说明未知事物


最常见的即是空间—时间隐喻,用容易感知的空间方位来构建相对抽象的时间概念,比如:上午、中午、下午、前天、后天、夜里、年底,等等。人们还会用身体部位来比喻其他物体的部位,比如:车头,页眉,壶嘴,山腰,桌腿,墙脚,屋脊,等等。


智人从走出非洲时起,就已经有了涉水渡海的丰富经验。这些集体经验在人类长期记忆中无疑远远早于且多于在空中、甚至外层空间中的经验。无论是水中还是空中,人类都无法在字面意义上脚踏实地,这构成了水中旅行与空中旅行的共性。因此,人们借用前者的概念来构建后者就不足为奇了。


本文撰稿:前生旧童子

参考来源:

蓝纯《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

《牛津英语大词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OED)


球分享

球点赞

球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