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活久见,“me-too”并不是“我也是”的意思?!

牛津大学出版社 牛津辞典 2022-07-01






























今天带来一个谁都知道的词:me-too 

#1

me-too 是一个有故事的词。


它第一次现身《牛津英语大词典》(OED)是在 1976 年出版的《补编》中,浓缩了美国“镀金时代”(Gilded Age)一段有关政治利益分配的博弈。


当时共和党正因弊案层出不穷而经历派系分裂。一方维护任人唯亲的政党分赃制(spoils system),重要人物有参议员大佬康克林(Roscoe Conkling)及其追随者普拉特(Thomas Platt);另一方则力主整顿文官制度,以 1881 年当选的黑马总统加菲尔德(James Garfield)为代表。


双方在重要职位人选问题上分歧严重,康克林便以辞职示威,认为凭自己的党内地位,再次当选易如反掌。普拉特如影随形,一同辞职。但事与愿违,两人重选均告失利。


普拉特因为亦步亦趋拷贝大佬立场,喜提绰号“Me Too Platt”。但他并未从此遁形,十余年后重新进入共和党权力中心,只是此时的美国政治已经开始从豪强主政向“进步时代”(Progressive Era)迈进。

“Me Too Platt”

普拉特的名字逐渐被人遗忘,只在词典中留下痕迹。他“贡献”的 me-too 一词(及其派生词 me-tooism、me-tooer 等)被用来泛指毫无自身立场、只会盲目仿效他人者,尤见于政治语境。



摘自《牛津英语大词典》网络版 me-too 条

#2

当 me-too 的第二层词义被收入 OED,时间到了 2001 年。这次的故事发生在制药业。


医药巨头投入大量资源,研发出具有开创性的新药(first-in-class drug),所获得的专利权能够保证他们收回丰厚利润。当专利保护期届满,其他企业便开始仿造。因为药理机制已被证明,绕开首创药受知识产权保护的化学结构,仿造出具有相似效果的药物,难度会低得多。


这类根据突破性新药研发的仿制药,被称为 me-too drug。OED 记录的最早用例来自 1957 年。


摘自《牛津英语大词典》网络版 me-too 条


形容其为 me-too,固然含有对抄作业的讥诮,但毕竟仿制药在标榜激励创新的专利制度铁板之下,为难以承受高昂药价的民众,撑开一片空间。这里的me-too又折射出一个博弈的故事,一方是期许科技进步的资源分配设计,另一方则是弱者的生存希望。



me-too drug(电影《我不是药神》剧照)

#3

me-too 的第三个故事就发生在当下。这次它变形为 #MeToo,打上了社交网络时代的印记。


虽说业已席卷全球的大规模 #MeToo 运动起于 2017 年好莱坞大亨韦恩斯坦(Harvey Weinstein)事件曝光之后,由演员米兰诺(Alyssa Milano)的推文引发,但其发端可上溯到 2006 年。美国民权活动家布尔克(Tarana Burke)为呼吁人们关注大量存在的有色族裔女性遭性侵事件,鼓励有同样经历的女性勇敢发声,便发起了这一运动,并命名为 Me Too。


摘自《牛津英语大词典》网络版 me-too 条


至此,me-too 一词的所指,从攀附权势、模仿他人,发展为弱势者团结一致,反击“文化”或“规则”伪装下的罪恶。


随着运动规模的扩大,各种争议不断产生,事件的外延也在拓展。故事正在进行中。而和过去一样,一切都将被词典记录。

本文撰稿:洪堡的鹦鹉

参考来源:

《牛津英语大词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OED)online edition: www.oed.com

推荐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