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览|《文学评论》2020年总目录
《文学评论》2020年总目录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专栏
两个文艺“讲话”的话语意义分析
张清民(1·5)
《资本论》与文学经典的思想对话
郗 戈(1·13)
感性批判:探问历史化契机下的美学史研究
孙 斌(1·21)
当代中国文论研究的观念与方法问题
赖大仁(3·5)
通向审美复位的新异化理论
——法兰克福学派美学传统的观念论根源及其克服
汪尧翀(3·13)
新阶段、新时期、新时代与当代文学建构的再思考
周景雷(5·5)
文艺的媒介生产——马克思主义文艺生产媒介理论研究
单小曦(5·13)
阿多诺美学的自然记忆与“感性共同体”的生成
丁文俊(5·22)
巴赫金表述诗学的多维生成与效果期待
龚举善(5·3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专栏
变位与参鉴:“经”的当代英译及其跨语际协商
郭西安(4·5)
在含忍与自由之间
——论杨绛的文化人格
陈浩文(4·16)
史诗时代的抒情话语
——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中的诗词、歌曲与风景
颜水生(4·25)
汉字的力量
——作为学科命名的“美学”概念的跨际旅行
王 确(4·33)
“社会史视野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笔谈(之二)
社会史视野与文学研究的历史化
倪 伟(5·39)
释放“文学性”的活力
——再论“社会史视野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吴晓东(5·42)
文本、语境与社会史视野
倪文尖(5·46)
20 世纪40 年代国统区文学研究中“社会史视野”的适用性问题
姜 涛(5·50)
“社会史视野”的张力
铃木将久(5·54)
当代文学史料问题专栏
当代文学史料问题的多维视野考察
吴 俊(6·5)
当代文学史料研究的“窄化”现象
付祥喜(6·16)
张光年的《向阳日记》
——干校与新时期文学之一
程光炜(6·26)
文艺理论
文学史叙事时间的再认识
乔国强(1·27)
《典论·论文》与九世纪初日本文学诸问题
——基于“文章经国”思想的考察
郭雪妮(1·36)
阐释的记忆与技艺
——《文心雕龙》在美国汉学界的“中国性”与“世界性”问题
谷鹏飞(1·45)
安提戈涅的辉煌之美
马元龙(2·115)
从视角主义到视差主义
——论齐泽克的文本解读原则
戴宇辰(2·126)
论当代中国的审美代沟及其形成原因
陶东风(2·135)
重建文学审美共通感
——以柄谷行人的“联通综合”为契机
韩尚蓉(2·144)
“爱先生”与“赛先生”:近现代科学言说的形上之维
朱 军(2·153)
低调的华美与阴翳的风雅
阎 嘉(2·162)
我国自然生态美学的发展及其重要意义
——兼答李泽厚有关生态美学是“无人美学”的批评
曾繁仁(3·26)
文艺作品的审美价值与艺术价值辨析
杨守森(3·34)
布克哈特对希腊精神的重估及其文化史逻辑
黄 敏(3·43)
从“文章整体”到“语言形式”
——中国古代文体观的日本接受及语义转化
姚爱斌(3·51)
论克罗齐美学思想的发展过程
——兼谈朱光潜对克罗齐美学的误译和误解
苏宏斌(4·40)
“理论之后”中国文论的境遇与知识学反思
姜文振(4·49)
走向“世界美学空间”的“美育”
——一个“明治—五四”的概念史考察
柏奕旻(4·56)
托马斯·马丁的语言文论与可能世界理论
张 瑜(4·65)
德语区的李杜之争
范 劲(5·207)
论艺术的“出位之思”
——从钱锺书《中国诗与中国画》的结论谈起
潘建伟(5·216)
文学理论体系:文化结构、现代性、审美与文学传统
南 帆(6·54)
美学及其不满
周 宪(6·63)
论中国特色的文艺公共性
——文艺公共性的概念、历史和走向
肖明华(6·72)
语言功能与美学理论:朱光潜对罗斯金的误读
高 瑾(6·81)
“兴”是象征?
——从葛兰言的《诗经》研究说起
萧盈盈(6·91)
网络文学、本土经验与新媒介文论中国话语的建构
黎杨全(6·99)
中国当代文学
论“全媒体”时代的中国报告文学转型
丁晓原(1·53)
两个《凤凰》:一种“新的现实主义”
——论欧阳江河与徐冰的“诗艺互文”文艺观
王书婷(1·63)
对“现代”的另一种想象
——论早期“改革文学”中的“现代”意识
卢燕娟(1·74)
情感劳动与流动的共同体
——论王安忆新世纪以来小说中的移民与家庭
陈湘静(1·82)
民族的秘史与寻根的迷途
——论《白鹿原》的叙事图景与陈忠实的精神危机
张 冀(1·92)
“抒情考古学”:汪曾祺《受戒》的一种读法
闫作雷(1·101)
南京大屠杀文学书写的叙事伦理与民族认同塑型
章 颜(2·169)
作为批评和美学文本的《早晨从中午开始》
——兼论路遥的文学观与20 世纪80 年代文学思潮
杨 辉(2·177)
朦胧诗语言的表达阈限及其变构的可能性
——以“镜子”语象的分析为中心
张凯成(2·189)
“自我”的多重辩证:思想史视野中的《应物兄》
黄 平(2·196)
田园将芜胡不归?
——论城乡之间的李佩甫
李 勇(2·205)
人学视域下的金庸武侠小说及其当下意义
吴秀明(2·213)
沙汀文学的现实性、政治性和整体性
彭 超(3·169)
历史中的“小”与“大”
——《朝阳沟》如何回应青年思想改造问题
李 娜(3·176)
论莫言小说的结构形式
张学军(3·189)
当代文学中的“修改”与作家的主体意识
——以韩少功为例
项 静(3·198)
香港折叠
——论韩丽珠兼及香港新生代作家的书写局限
陈庆妃(3·206)
赓续历史,重返原乡
——论20 世纪80 年代以来香港小说的“历史叙事”
徐诗颖(3·214)
从赵树理看李凖创作的观念前提和展开路径
——论另一种当代文学
何 浩(4·176)
转折与延续
——论李凖的《黄河东流去》
李海霞(4·185)
“纯粹”与“杂色”的变奏
——重读《青春万岁》
金 理(4·193)
一个“游魂”的“寄居叙事”
——论莫言《生死疲劳》的叙事实验
王西强(4·208)
跨媒介叙事的互动与裂隙
——以《活着》的电影改编、小说修改为考察中心
罗先海(4·215)
宅居谈诗
——诗歌现状及发展方向问题
杜书瀛(5·152)
昌耀诗中的藏族形象抒写
颜炼军(5·165)
路遥的多元美学谱系
——以《人生》为原点
杨庆祥(5·172)
毕飞宇的阅读史与写作史关系考释
沈杏培(5·178)
当代文学的未完成性与不确定性
——以莫言小说新作为例
刘江凯(5·189)
当代中国语境下“科幻”概念的生成
——以20 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的“科文之争”为个案
李 静(5·198)
论郭沫若《武则天》中的“历史真实”
李 斌(6·35)
历史叙事主体化与总体性史诗的生成演进
——从《故事新编》到历史穿越小说
王姝(6·45)
中国现代文学
“无恩有爱”:新文化运动亲子伦理再考察
姜 瑀(1·111)
威廉·莫里斯与田汉的思想转向
张 锐(1·120)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与《申报·自由谈》(1933—1935)
甄皓涵(1·128)
边界、跨域与融通
——中国儿童文学与现代文学“一体化”的发生学考察
吴翔宇(1·139)
叙事视角与召唤结构:《伤逝》意蕴再探讨
徐仲佳(1·148)
七个译本,两种形象:王维诗在美国
洪 越(1·157)
革命与反讽
——鲁迅《在酒楼上》释读
李国华(2·62)
从“讽刺”到“讽刺”
——《阿Q 正传》的文类阅读与观念建构
刘潇雨(2·71)
《女吊》:“故事新编”一种
——被发明的“复仇”与作为方法的“民间”
苗 帅(2·80)
退后,远一点,再远一点!
——从沈从文的“天眼”到侯孝贤的长镜头
翟业军(2·89)
倾心“融合”还是漠然“旁观”?
——沈从文川南土改行的思想史与文学史意义
姚 丹(2·97)
1946—1949 年文协香港(港粤)分会考论
谢力哲(2·106)
从“删诗”到“撤稿”
——鲁迅与早期新诗写作伦理的变化(1919—1925)
吴丹鸿(3·61)
湘西的再发现与民俗学的民族更新路径
——谈沈从文的苗人故事系列
尚晓进(3·68)
沈从文的中国画意识与“美术革命”之思
张 森(3·77)
跨域·“越轨”·诠释
——重读萧红的《生死场》
刘 东(3·86)
劳者如何“歌其事”
——论解放区群众文艺的生产机制
路 杨(3·95)
“东洋文明”之现代性及其抵抗
——再谈台湾新旧文学之争的文学史意义
欧阳月姣(3·104)
成都与中国现代文学发生的地方路径问题
李 怡(4·73)
国家认同的积极构建及其限度
——论抗战话剧《国家至上》的成就与问题
李广益(4·81)
“物诗”与抒情主体的位置
——以冯至、郑敏与里尔克的差异为中心
李倩冉(4·90)
关山难越:后五四时代的“无名作家”言说
李世鹏(4·98)
乡村“读书人”的“梦”
——20 世纪20 年代废名的文学创作理论与实践
李雅娟(4·108)
“狂人”的越境之旅
——从周树人与“狂人”相遇到他的《狂人日记》
李冬木(5·58)
《颓败线的颤动》与波德莱尔的三篇散文诗
蒋永国(5·75)
托派鲁迅论的政党政治思维及局限
——《鲁迅:其人,其事,及其时代》中的几个问题
徐纪阳(5·83)
启蒙者的世俗化转向
——鲁迅《端午节》索隐
董炳月(6·159)
论田汉对新文学“社会改造”意涵的探索
席艺洋(6·172)
再论鲁迅《药》中的“乌鸦”
——以夏目漱石与森鸥外的小说为线索
边明江(6·182)
青年鲁迅与德语“世界文学”
——《域外小说集》材源考
崔文东(6·191)
《域外小说集》:复古作启蒙
彭勇穗(6·201)
世界的中国:“东方弱小民族”与左翼视野的重构
——以胡风译《山灵》为中心
吴舒洁(6·212)
中国古代文学
汉赋“象体”论
许 结(1·167)
中国古代“小说”概念的中西对接
宋莉华(1·176)
论唐人对汉魏乐府叙事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刘青海(1·186)
论元代全真教传记的文体功能
吴光正(1·194)
“义”“法”离合与方苞的评点实践
刘文龙(1·205)
凡尔纳东游记:《十五小豪杰》的政治书写
姚达兑(1·216)
孟郊五古的比兴及其联想思路的奇变
葛晓音(2·5)
魏晋之声:啸台本事及其相关文学书写
范子烨(2·15)
《宋文鉴》编刊之争再审视
慈 波(2·24)
“卧听”事象的诗意呈现与诗境构建
周剑之(2·33)
从说唱词话到白话小说的演进
——以冯梦龙改编《云门传》为例
吴 真(2·42)
四部之学的转换与近代文章流别论的生成
常方舟(2·52)
《状江南》的艺术创新及其诗史意义
——兼论敦煌《咏廿四气诗》的性质与写作时间
戴伟华(3·113)
王昌龄《出塞》诗的历史互文与文本场域
李飞跃(3·120)
巴赞《元代》及其文学史学史价值
宋丽娟(3·130)
中国古代文学流派的桐城模式
——基于萧穆咸同时期日记的研究
徐雁平(3·141)
梁启超与晚清文学翻译
胡全章(3·151)
“起承转合”与律诗的章法问题
查洪德(3·160)
魏晋诗文的忧生之嗟
詹福瑞(4·117)
唐诗选本对小家的影响
莫砺锋(4·126)
制造汴京:柳永词与都城文学话语的新开展
谢 琰(4·136)
“曲祖”之誉:《琵琶记》在明代的经典化
朱万曙(4·148)
日常与风流:从醉白池看江南文人对醉吟诗风的接受
陈才智(4·157)
章学诚重评韩愈古文史地位及其旨趣
陈志扬(4·166)
初盛唐五言“古风”型诗歌的诗史意义
黄 琪(5·91)
幕末日本的“类宋”感怀与苏轼受容
——以《东坡策》为中心
黄小珠(5·100)
黄庭坚熙丰诗歌的知识性写作
陆嘉琳(5·108)
《金批〈西厢〉》中的“无”字及其“绮语谈禅”解谜探源
康保成(5·119)
生活在别处
——清诗的写作困境及其应对策略
蒋 寅(5·130)
吴敏树与桐城湘乡派
关爱和(5·142)
台阁文人的自我约束与审美贫乏
张德建(6·106)
论清初“台阁”“山林”文学的关系形态
黄鹏程(6·115)
君子观于铭
——两周铜器铭文的阅读方式与文体观念之变
李冠兰(6·124)
“腴辞云构”:西汉大赋虚拟空间的语言艺术
蔡丹君(6·133)
论王士禛与清代元诗学的兴起
罗 鹭(6·142)
从晚清诗坛人物评点看诗史叙事建构
李亚峰(6·151)
《文学评论》祝您元旦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