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刊|《文学评论》2023年第1期目录、摘要及编后记

文学评论 2024-02-05

2023年第1期

目录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专栏

作为方法的新民主主义与冯雪峰的鲁迅论

张 欢(5)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堂吉诃德”

王 筱(15)

 

“人生论文学观”刍议

——关于推进中国文学理论建设的思考

王元骧(23)

文明互鉴与西方文论话语的东方元素

曹顺庆(28)

格莱特的《中国故事集》与18世纪欧亚文化交流

金 雯(37)

何为“怪物”?

——生命政治视角下的“怪物”考

刘 欣(47)

以文为戏:数字时代文学的游戏批评范式

黎杨全(55)

 

家族哀史与鲁迅小说的骨骼和血肉

王培元(64)

鲁迅与新文学解剖学隐喻的发生

邓小燕(72)

当“旧事”成为“朝华”

——从《朝花夕拾》题名修改说起

郭春林(81)

现代佛教中的“语体文”观念与五四白话文运动

谭桂林(90)

尴尬的逃亡者

——《马伯乐》的语源复合与现代中国观念史的折射

季红真(98)

 

在媒介政治与媒介经济之间:“十七年”时期的文学期刊与广告

张自春(107)

中国作家协会与“百花文学系列会议”

钟 媛(116)

《创业史》:经济学视野与美学的统一

武新军(126)

《山乡巨变》图像阐释的艺术在场性

卓 今(136)

自我感的历史负载与时代形变

——蒋子龙工业小说写作的经验起源及其观念意涵

符 鹏(146)

跨域“凝视”:新世纪海外华文非虚构写作的困境与出路

张 娟(156)

 

中国文学批评史著编写的百年回望

黄 霖(165)

殷商卜辞的仪式渊源与文本界限

信明华(175)

刊本东传背景下的《文选》手抄本传承

高 薇(186)

赋可以群

——唐代同题赋创作与唐赋传播

曹世瑞(195)

书写“涩体”:宋祁与古文运动

刘成国(205)

论传统戏曲与传奇的手卷式结构

傅 谨(215)

 

编后记(224)


摘要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专栏·

 

作为方法的新民主主义与冯雪峰的鲁迅论

张 欢

 

内容提要 冯雪峰的鲁迅论始终与其自身的复杂身份、政治处境和革命实践方式相互缠绕共生。《鲁迅与中国民族及文学上的鲁迅主义》是冯雪峰在鲁迅逝世后所作的系统性长文,在历史节点上直接关联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由舆论、战略到被国民政府确认的制度化过程和新格局的展开运行,冯雪峰力图在第一时间对鲁迅与新秩序的关系做出申辩和建构,对这一尚未命名的历史时空的认识视角和阐释过程,也包含着其新民主主义史观的动态逻辑和方法论。在冯雪峰的鲁迅研究中,“阿Q”作为一个具有贯穿性的意义符号被纳入不同的时代语境和阐释框架,在不断激发阐释力的同时,又显现出在新民主主义理论框架和社会主义话语空间之间跳跃与交错的形态特征。

 

关键词 冯雪峰;鲁迅;统一战线;新民主主义;奴隶论;阿Q论

作者单位: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堂吉诃德”

王 筱

 

内容提要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堂吉诃德》这部文学经典中汲取了大量思想资源,用以批判青年黑格尔派代表人物施蒂纳及其著作《唯一者及其所有物》。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思辨哲学的批判和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建构同“堂吉诃德—桑丘”的辩证意向之间保持着隐喻与互文的关系,文学性的批判与哲学批判及政治经济学批判共同构筑了动态、完整的批判线索。这些文学性的处理同批判的主旨完美契合,并且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要义相呼应,反映出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堂吉诃德》这部文学经典所蕴含的时代精神的敏锐洞察和精准捕捉。

 

关键词 《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堂吉诃德;施蒂纳;历史唯物主义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人生论文学观”刍议

——关于推进中国文学理论建设的思考

王元骧

 

内容提要 “人生论文学观”在传统认识论文学观的基础上引入实践的观点,把作为文学对象的人看作既是个人性与社会性统一的,又是处身于现实关系中的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它不仅以人为对象,而且也以人为目的。文学通过对现实生活中人的境遇、遭际和命运的具体描写,激发人的生存意志,增进人们为创造美好人生的信心和勇气。“人生论文学观”强调知、情、意在文学中实现有机的统一。

 

关键词 人生论文学观;人是目的;情感与意志;内在目的;外在目的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文学院

 

 

文明互鉴与西方文论话语的东方元素

曹顺庆

 

内容提要 我们应当从文明互鉴的意义上推进东方文论(中国、印度、阿拉伯、波斯、日本、朝鲜等文论)的话语研究,还原东方文论的价值,进一步探讨东方文论范畴与话语,实现东西方文论的对话,这是当下文学理论研究的重要任务。发掘西方现当代文论中的东方元素,探索西方现当代文论之形成与东方文化和文论思想的渊源关系,考察中国、日本、印度、波斯、阿拉伯等东方国度的文化、文学与思想对西方现当代文论的实证影响及其在西方的变异,是东西诗学对话实证变异研究的新方向,也是展开东西方比较诗学影响研究的一条创新路径。

 

关键词 文明互鉴;话语创新;西方文论;东方元素;变异学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格莱特的《中国故事集》与18世纪欧亚文化交流

金 雯

 

内容提要 17世纪晚期至18世纪,欧洲作家热衷于在小说写作中糅合东西方叙事形式与文化母题,以东方为文学题材和创作契机的意愿达到了历史最高峰。这些借助早期东方学创作的“东方小说”——包括中国题材小说——是西方启蒙思想的重要表达形式。法国作家格莱特在18世纪初期创作的小说《达官冯皇的奇遇:中国故事集》是已知第一部欧洲人创作的以中国人物和文化元素为主线的虚构叙事,是18世纪欧洲东方小说热潮的代表作品。这部小说以灵魂转世观念为进路构建东方社会的主权观念,并隐含与早期现代欧洲政治思想的比较,揭示了启蒙思潮与欧亚文化交流之间的有机关联。

 

关键词 18世纪;东方小说;早期汉学;《中国故事集》;欧亚文学交流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中文系

 

 

何为“怪物”?

——生命政治视角下的“怪物”考

刘 欣

 

内容提要 怪物不仅存在于艺术家的想象中,也同时在理论的凝视中生成、变化。对怪物的界定透露着我们对生命本身的理解,一种关于怪物的知识即意味着一种生命政治的诞生。古典时代的怪物理论用经验主义的方法建构可以解释怪物存在的知识系统,怪物作为病态、怪异之物被排斥出“正常”的生物系统,怪物被形塑为人类道德、理性的象征,对怪物的规训使压抑怪物的行为合理化。这种理论的部分失败使得怪物性被重审:阿甘本在生物性的身体与政治性的身体之间,发现了一个游离于区隔之外的怪物形态,成为怪物意味着抓住我们自身生活的不可能性,从而让生命真正开始;康吉莱姆强调怪物对标准的偏离本身就是在创造新的标准,怪物性内在于人类;而在德勒兹的弱势文学中,文学是对被“正常”拒斥的怪物之力的召唤。怪物使古老的“灵魂优位论”被共生的多元论超越,这种好奇与恐惧交织的情绪正是培植怪物形象的温床。与游荡在当代叙事和图像中的怪物幽灵相遇,也许正是我们敞开自身的契机。

 

关键词 怪物;生命政治;生成;规训

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文艺批评研究院

 

 

以文为戏:数字时代文学的游戏批评范式

黎杨全

 

内容提要 数字时代的文学让批评面临困境,对此我们不仅要探讨相应的批评方法与评价体系,也要思考批评范式的转换。数字时代的文学呈现游戏转向。读者消费活动基于玩乐心理,表现出游戏化趋势,作家创作走向数据库的重组,遵循游戏的复数故事逻辑,传统“原作—仿作”的关系被“系统—创作”的关系取代,现实中玩游戏的经验也融入了文本中,体现出游戏经验在文学中的再媒介化。对此需针对性地建构文学的游戏批评范式。从游戏批评范式看文学,能较准确地把握数字时代作家与读者的文学活动,看清文学文本的深层变化,也能解释随网络兴起的泛审美、半审美现象。

 

关键词 数字时代;游戏批评;以文为戏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家族哀史与鲁迅小说的骨骼和血肉

王培元

 

内容提要 生长于一个聚族而居的士大夫家庭的鲁迅,耳闻目睹了家族衰败过程中种种人生苦难和丑陋的人性图景,这种阅历极大地影响了他的个性心理和人格的形成,及其文学的思想精神取向。他既毫不妥协地反叛旧传统,愤怒地控诉“吃人”的罪恶,无情地“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又自觉地背负起家族与礼教、传统和历史的罪孽及黑暗,从而创造出了将自己的“血肉”同“骨骼”融为一体、具有“赎罪”和“耻辱”意识、私人性与公共性息息相通的伟大文学。

 

关键词 鲁迅;家族史;狂人日记;孤独者

作者单位:西安翻译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鲁迅与新文学解剖学隐喻的发生

邓小燕

 

内容提要 近代以降“人的发现”的文学思潮中,现代解剖学成为新文学家十分借重的医学资源,新文学也因之具有强烈的解剖学特征,这种解剖学特征体现为向外的社会解剖与向内的自我解剖。向外的社会解剖着重于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新文化知识分子利用解剖学展开的身体暴力史批判,确立了人道主义精神的合法性;向内的自我解剖则塑造了一种具有解剖美学品格的现代文学,赋予新文学开掘灵魂深度的能力。无论是向外的社会解剖,还是向内的自我解剖,鲁迅都是最卓越的代表。

 

关键词 解剖学;新文学;鲁迅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文学院

 

 

当“旧事”成为“朝华”

——从《朝花夕拾》题名修改说起

郭春林

 

内容提要 鲁迅将“旧事重提”系列文字改题为“朝花夕拾”,并非仅仅出于修辞的考虑,也不是为了给“故事新编”预留题名,而是源自他到厦门、广州后遭遇的现实,源自他对这一现实与历史的关联之认识。《朝花夕拾》不是为回忆而回忆。这一修改,既包涵着鲁迅对“散文”文体的非本质化把握,更充分地体现了鲁迅借助于个人成长的经验希冀实现的情感教育意图,而这一意图在更深的层面也指向“民国的建国史”,即个人的成长与辛亥革命的关系之个人化的书写。

 

关键词 《旧事重提》;《朝花夕拾》;辛亥革命;情感教育;“民国建国史”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现代佛教中的“语体文”观念与五四白话文运动

谭桂林

 

内容提要 太虚肯定禅宗文学创造出的“语体文学”是“极优美”的文学,梁启超指出佛经的语体文是一种“组织的解剖的文体”, 现代佛教中的这些语体文观念为五四白话文运动的诠释确立起了一种中国主体性的话语空间。现代白话佛经的广宣流布为五四白话文运动的迅速展开建构了广泛的社会基础,从现代人说现代话、写现代文的现代性观念来强调白话和语体的重要性,现代佛教改革者们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在文言与白话的世纪之争中站在了新文化的立场上,而佛学家的“正正当当的语体”观念,反对滥用俚词、故典的“妖魔怪样的白话”的态度,也为白话文的发展提出了诤言。


关键词 语体文;佛教文学思想;白话文运动

作者单位: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尴尬的逃亡者

——《马伯乐》的语源复合与现代中国观念史的折射

季红真

 

内容提要 在《马伯乐》这部讽刺性长篇小说中,萧红凝视马伯乐这个人物尴尬的历史处境,以他狭隘的精神心理折射出的宏大观念,构筑了一部从晚清、“五四”到抗战爆发的几十年间立体的中国观念史。这个以逃亡为主要行动元的故事,寄生在游记的文体中,也借助马伯乐的视点游动展现了这一时期的人间世相。凝视与游动两个视点的重叠,描画出这一时期社会状况与诸多精神现象的历史长卷,并且以自然的人伦情感颠覆种种宏大话语,表达了朴素的民本立场与生命伦理的深厚情怀。


关键词 萧红;《马伯乐》;语源复合;现代观念史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

 

 

在媒介政治与媒介经济之间:“十七年”时期的文学期刊与广告

张自春

 

内容提要 “十七年”时期的文学期刊在大量刊发文学作品和文化信息的同时,比较普遍地刊发有各类宣传广告类信息尤其是政策引导性信息,并在政策允许的间隙刊发了一些商业性广告,不仅呈现出了期刊媒介的信息传播功能,也在对政治政策的充分依赖中,体现出经济性因素对期刊活动的重要性。文学期刊的发展正是几种因素不断谋合的结果。


关键词 文学期刊;广告;媒介政治;媒介经济;十七年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中国作家协会与“百花文学系列会议”

钟 媛

 

内容提要 百花时期的文学政策与精神传达是通过一系列文学会议来完成的,包括在党的八大影响下召开的以中国作协第二次理事会(扩大)会议、第一届全国青年文学创作者大会、全国文学期刊编辑工作会议为主的系列局部性文学会议。这三次会议通过对不同受众群体的统合及有针对性的会议精神传达展现了1956—1957年间百花文学发生、发展、高潮的探索过程,系统呈现了中国作家协会这一组织机构通过文学会议的形式在“繁荣文学创作”的指导精神下转变文艺动向所做的努力。


关键词 中国作家协会第二次理事会(扩大)会议;百花文学;首届青年文学创作者大会;全国文学期刊编辑工作会议

作者单位:《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编辑部

 

 

《创业史》:经济学视野与美学的统一

武新军

 

内容提要 将经济学视角引入《创业史》研究,结合当时农村基本生产要素与生产关系,反思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对《创业史》的误读,寻找重新阐释的可能性。柳青《创业史》围绕工业化与合作化、贫农与富裕中农、劳动力与耕畜、粮食与市场以及土地、劳动力与分配等几对关系,进行剖析与书写,形成关于互助合作运动的历史叙事。《创业史》在几个方面作出了尝试与探索:典型性与真实性的统一,经济变革与人的发展结合,社会学、心理学与生理学的融合,理性、直觉与情感协调等。《创业史》能够将经济书写统摄到美学书写当中,开创了结合经济学视域书写历史变革的文学传统,并由此反思文学新潮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关键词 生产要素;生产关系;劳动;美学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文学院

 

 

《山乡巨变》图像阐释的艺术在场性

卓 今

 

内容提要 图像艺术对文学经典的二度创作具有建构性阐释与澄明性阐释的意义。图像艺术的展览、收藏、再版等艺术活动和经济活动,又使文学原作品以纯形式的方式持存。环绕和穿插于文学原文本的连环画、木刻属于“副文本”,作为视觉艺术的“副文本”与小说原作形成一种对话关系,使作品意义处于动态阐释之中。李桦的版画、贺友直的连环画对《山乡巨变》的再叙述,在各自的艺术领域里都有形式上的创新,以具象艺术的方式作出恰当的阐释,使原文本获得更为广阔、深邃的意义。在小说《山乡巨变》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不被关注的情况下,两位艺术家的图像叙事使《山乡巨变》始终处于一种在场的状态。

关键词 图像阐释;周立波;《山乡巨变》;李桦版画;贺友直连环画

作者单位: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自我感的历史负载与时代形变

——蒋子龙工业小说写作的经验起源及其观念意涵

符 鹏

 

内容提要 蒋子龙的工业小说写作之所以能够在新时期初期达到现实主义文学的认识高度,与其此前在社会主义观念—实践体制中自我感与文学经验的辩证重塑密切相关。在此过程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其文学认知深化的关键环节,由此他得以有意识整理和转化“深入生活”的原则,以此有力呈现工人身心变化的时代经验。不过,他过于依赖窄化的“权力”视角建立把握工业现实的认知意识,由此带来小说叙事的不稳定性,并最终陷入被时代无意识拨弄的困境。

 

关键词 工业小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深入生活;现实主义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文学院

 

 

跨域“凝视”:新世纪海外华文非虚构写作的困境与出路

张 娟

 

内容提要 海外华文非虚构写作最初的发生契机是一种面对新世界的经验写作,新世纪以来更是形成了非虚构写作的回潮。置于全球视域内对海外华文非虚构写作一脉加以考察,可更清晰把握其缘起背景、基本态势、叙事逻辑和现实困境。海外华文非虚构写作总体上表现出文献史料、新闻特稿、家族个人史口述和文史杂谈四种向度,但也呈现出“求真”与“求美”之间的困境与矛盾。海外华文非虚构写作善讲故事,灵活运用叙事视角,并通过观察、调查、访问、文献等方式建立叙事的可信度,形成形态各异的非虚构叙事手法。新世纪以来海外华文文学的非虚构写作热潮表现出一种内在于中国当代文学的回流和呼应,两者密切互动、彼此融合。在西方非虚构、当代文学、当代文学的域外书写等多种脉络下省察,非虚构正在形成多向度的跨域“凝视”,给我们提供了审视海外华文非虚构写作的多元视角。

 

关键词 新世纪以来;海外华文文学;非虚构写作;跨域“凝视”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人文学院

 

 

中国文学批评史著编写的百年回望

黄 霖

 

内容提要 “五四”后形成的“文学批评”观念,是在中国本土固有的“批评”文学的实践基础上,消化了西方某些新意识后形成的。它自有中国的特色,不能简单地认为是“舶来品”。1922年,在打倒“旧文学”的声浪中,范祎的《中国的文学批评家》成为第一篇顶风写成的中国文学批评史作。百年来,中国文学批评史著的主要形态,有名之曰“批评史”、“思想史”(“思潮史”)、“理论史”三类。中国的“批评”本身就包含着狭义的批评与有理论的“广义批评”;思想史是结合社会文化思想与创作实践来编写的批评史著;近30多年来流行的是“理论史”,但真正要写好中国化的文学“理论”史,还要作认真的探索。今天有必要从传统文学批评中梳理、总结好真正中国的“理论”问题,以使之更好地有用于当世。

 

关键词 文学批评;文学批评史;文学思想史;文学理论史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中文系

 

 

殷商卜辞的仪式渊源与文本界限

信明华

 

内容提要 殷商卜辞是对占卜仪式的记录,它们通常只是作为一种伴随文本,与特定的占卜材料结合,才能对仪式过程给予相对完整的呈现。商王在仪式中的角色优势,也借此得以延伸到仪式之外。文本的写作主体,本就是带着同样的意图而造就了这些文本,并最终将之提供给那些曾亲历仪式的特殊受众,期待他们能在仪式结束之后,依然加深对商王权力身份的认同。只有少数结构完整的长篇卜辞,可以摆脱占卜材料的制约,且无需具备任何仪式记忆,就能被有效阅读。其中的验辞,内容焦点更是落在仪式边界之外,甚至会记录一些决策失误的结果实例,以此对商王的权力身份构成否定,这正是写作主体自主表达的结果。这些现象无疑意味着这种文本从仪式的制约中开始突围,尝试迈向更加宽广的世界。

 

关键词 卜辞;占卜仪式;书写;权力意志;作者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文学院

 

 

刊本东传背景下的《文选》手抄本传承

高 薇

 

内容提要 手抄本在日本代表了渊源自中国隋唐时期的知识与文化,也承载着平安时期以来各博士官的家族学问与尊严,甚至作为权贵阶层所独占的文化资源,成为王权的象征。面对基于手抄本的古典传统,日本镰仓幕府所在的关东地区从中国传来的刊本身上寻找到对抗力量,京都贵族对此有所行动。以藤原式家为代表的日本贵族摸索出一套适应崭新文本现实的举措,形成《文选》九条本独特的文本面貌:一是保留“本云”“证本”“家本”等身份标记,注重文本底本的权威性;二是在古钞本的眉栏、栏下、栏间及纸背记载丰富的注记内容,融合刊本的信息,甚至据刊本改动底本用字。通过梳理刊本东传背景下的《文选》手抄本传承,有助于充分认识日本现存古钞本的历史形成背景与文本面貌来源,深入揭示书籍载体从手抄本向刊本的演进历程与文化动因。

 

关键词 手抄本传统;刊本东传;传承困境;《文选》九条本;传承效果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赋可以群

——唐代同题赋创作与唐赋传播

曹世瑞

 

内容提要 诗可以群,赋亦可以群,唐代有数量可观的同题赋,根据《全唐赋》梳理统计出的唐代同题赋共509篇,占现存唐赋总数的三分之一还多。其中科举试赋数量最多,还有唱和赠答赋、献赋与奉诏作赋等多种类型。同题赋为唐赋研究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其同题共作的创作方式,体现了赋“可以群”的文学交流功能。同时,同题赋中有很多赋文学传播的线索,从中可窥见唐赋传播之一斑。

 

关键词 唐同题赋;四种类型;赋可以群;唐赋传播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文学院

 


书写“涩体”:宋祁与古文运动

刘成国

 

内容提要 “涩体”是指宋祁《新唐书》列传部分的文体风格。它具体表现为叙述时故意使用难字、僻字、古字,省字缩减、生造词汇、颠倒语序等,是韩愈“惟陈言之务去”理论的实践。它在语言表现上以复古为创新,因背离语言的约定俗成,导致阅读时的生硬滞涩。通过修撰《新唐书》,宋祁实现了中唐以来古文家的史学理想,他应被视为宋代士人学韩的主要代表之一。

 

关键词 涩体;宋祁;《新唐书》;古文运动;修史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古籍所

 

 

论传统戏曲与传奇的手卷式结构

傅 谨

 

内容提要 20世纪戏曲艺术形态发生巨大变化,而有遵从戏剧“情节整一性”的“现代戏曲”之说。在此之前,“传统戏曲”的文本结构并不符合“情节整一性”原则。传奇剧本是典型的中国传统绘画手卷式结构,长度明显超出了演出的一般需要,无论复调式还是单线条的线状结构,均不以对立双方之矛盾冲突作为戏剧叙事核心。元杂剧一人主唱但末本经常变换主唱者,叙述风格源于更早形成手卷式结构的讲唱艺术,而且对“花部”戏曲剧种有明显影响,它们与手卷仍有明显的相似之处。地方戏的本戏和商业剧场的出现,尤其是西方戏剧观念的影响,使戏曲的文体结构向情节整一演变,但这一变化是否具有“现代性”内涵,仍值得质疑。

 

关键词 传统戏;手卷;传奇;说唱;情节整一性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

 


编后记


近些天来,奥密克戎席卷了整个北京城,这一期刊物是在与新冠病毒的搏斗中编辑完成的。编辑同仁在反复高烧中忍受着各种千奇百怪的疼痛,通读校样、核对文献、订正文字,不厌其烦,兢兢业业,令人感动!刊物的出版是我们战胜病毒的见证。习近平主席在刚刚发布的新年贺词中说:“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我们战胜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每个人都不容易。目前,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仍是吃劲的时候,大家都在坚忍不拔努力,曙光就在前头。大家再加把劲,坚持就是胜利,团结就是胜利。”期待着在新年的春天里,春光明媚,我们戮力同心,携手前行。


本刊具有扶持年轻学者的优良传统,特别是近5年来,我们加大了对这一群体的关注力度,不论学历、职称,不论年龄、出身,只要选题有价值,观点有依据,方法有创新,均符合发表要求。一大批优秀青年学者的研究成果得以发表,本刊成为他们展示才华和学术竞技的舞台,呈现出勃勃生机与活力。然而,不经意间我们似乎又忽略了对“老人”的关爱。学术的血脉是延续的,一代接一代之学术需要传承,青年学者需要老一代学者的帮扶与引导,学术期刊是老、中、青三代学人交流展示的平台,也是代际传承和接力的枢纽。因此之故,我们这一期特意增加了老一辈学者的论文篇幅。王元骧先生89岁,是著名的美学、文艺理论研究专家,本期刊发的《“人生论文学观”刍议 ——关于推进中国文学理论建设的思考》一文,颇有老一代学者特色,作者没有遵循现代学术论文的写作模式,有点像随笔,论题也不是特别集中,甚至不太像一篇学术论文。然而,作者借马克思的“感性的活动”来为“人生论”立论,将理想看成是一个过程,观点新颖,十分精采。黄霖先生81岁,是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和文学史研究的著名学者,本期刊发的《中国文学批评史著编写的百年回望》一文,高屋建瓴,思辨性极强,梳理了中国古代关于“批”与“评”在内涵上的发展,以及“批评”一词最终成为一个术语的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对百年来的中国文学批评史做了系统辨析和回顾,认为中国文学批评史所呈现出的尚真和尚用,一个面对传统,一个立足当下,体现中国文学批评的真精神和真面貌。曹顺庆先生69岁,是从事中国文论、比较文学方向的知名学者,本期刊发的《文明互鉴与西方文论话语的东方元素》一文,重点论述西方现当代文论之形成与东方文化及文论思想的渊源关系,主张从文明互鉴的意义上推动东方文论研究,还原东方文论的价值,体现出中国学者的全球视野和价值关怀。另外,王培元先生、季红真先生68岁,傅谨先生67岁,谭桂林先生64岁,他们都是各自研究领域的资深学者,也是本刊的老作者,论文均体现出长辈学人的风貌和特色,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


我们始终认为,学术论文不应该陷入某种套路或某种模式。目前“学位论文体”“教材编写体”颇为流行,某些因西语习惯而形成的西学表述模式备受青睐,对学风产生了误导,学术个性被消解,思想的光芒被无意味的形式遮蔽,颇令人忧虑。另外,据说还有一种“学术期刊体”,误导倾向更为明显,推动学术交流的平台成了阻碍学术进步的帮凶,颇令人困惑。本刊郑重声明,学术期刊论文编辑的规范化是为了方便文献的储存和传播,便于读者的阅读和接受,并不妨碍学术研究的创新与个性,不能成为学术论文模式化、套路化的借口和依据。本质意义上的论文规范是有命题、有思想、有方法、有创新、有个性。千篇一律的套路与模式,不仅伤害内容,也伤害形式。由此,我们不禁想起何其芳先生在本刊创刊号中对办刊宗旨的阐释:

 

将以较大的篇幅发表全国的文学研究者的长期的专门的研究成果……我们将努力遵循党所提出的“百家争鸣”的方针,尽可能使多种多样的文章,多种多样的学术意见,都能够在这上面发表……

 

不忘初心,愿与读者、作者共勉。


 

扫描二维码关注社科期刊网

获得更多资讯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新刊|《文学评论》2023年第1期目录、摘要及编后记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