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政文|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强国中的新时代文艺理论建设理路与逻辑规定性

张政文 文学评论 2023-03-21

李可染《万山红遍》


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强国中的

新时代文艺理论建设理路与逻辑规定性


张政文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3]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精神命脉与价值源泉,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基底与标志,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成就和民族精神风貌的准绳标杆。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强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核心组成部分、方向指引路标和强大精神支柱,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时代性、突破性、先进性、标识性、总体性表达,没有繁荣强大的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就没有进步发达的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一 新时代文艺理论建设的根本宗旨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创建中国化时代化的自主文艺理论体系是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强国应有图景中的标志性景观。新时代中国文艺理论建设应以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强国为根本宗旨。

 

富有自主性、说服力、权威性的文艺理论体系是对时代文化精神的及时反映、准确理解、深层凝炼与系统总结,是一个国家主流意识形态成熟强大、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中外历史都证明了自主拥有强大生命力的文艺理论是文艺事业独立自信的切实立足点,是文化事业繁荣进步的重要原动力,是实现文化强国理想愿景的基础支撑力量。


上(自左向右):施莱格尔兄弟、诺瓦利斯、康德

下(自左向右):别林斯基、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皮萨列夫、冈察洛夫


譬如18、19世纪的德意志地区,施莱格尔兄弟、诺瓦利斯等人创建了浪漫派文艺理论,康德等人构筑了德国古典美学,这是德意志民族自主建立的文艺理论与美学体系,具有浓厚的德意志民族文化特点,宣告了德意志文艺不再是法兰西文艺理论的殖民地,属于“民族才智”的结晶而非对既有理论的“模仿”[4],促进了德意志民族意识的觉醒,推动了德意志文化取得高度成就,占据了西方文化的核心舞台。19世纪的俄国,别林斯基、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皮萨列夫、冈察洛夫等人建立了俄国自主的批判现实主义文艺理论,代表了俄国文艺理论的觉醒与发展,推动了俄国现代文化的独立和繁荣,并且为后来苏联革命文化和文艺理论奠定了重要基础。

 

而在中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文艺理论学界构筑了“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学用形象反映社会生活”两大核心理论,形成了诸如“反映现实”“典型形象”“作家修养”等文论关键词,极具说服力地阐释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主义文学实践[5]。20世纪八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文艺理论开时代风气之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大发展、大繁荣”[6],美学热、文论热席卷全国,熔铸了中国当代文艺理论的世纪样态与独特品格,成为中国文化强势进入世界语境现场的重要标志。

 

因此,推进新时代文艺理论建设不仅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核心意涵、重大任务和重要保障,也是确立当代文论合法性、引领当代文艺前进道路、重拾中华民族文艺自信、提升中国文化精神感召力的必由之路。值此关键时刻,新时代中国文艺理论建设应当明确坚持大历史观、大时代观、大变局观、大世界观、大文化观、大理论观、大实践观,树立新时代的大存在论、大价值论、大方法论,自觉在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强国的整体发展格局中进行定位、擘画和实施,提升理论自身的实践品格,系统解答文化强国事业的时代命题,有效提供文化强国事业的智力支持,主动承担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强国、文艺强国的时代责任与历史使命。



二 新时代文艺理论建设的五项

基本原则

  

在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强国建设的时代情境中,“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是新时代中国化时代化自主文艺理论创建的五项基本原则。

 

1.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时代的“百花齐放”应当适应从人类到“后人类”(post-human),从“全新纪”(holocene)到“人类纪”(anthropocene)、“熵纪”(entropocene)和“负人类纪”(neganthropocene)[7],从纸页印刷时代到网络数字“后印刷”(postprint)[8]时代,从小数据到大数据,从Web2.0到Web3.0,从互联网到物联网,从文本到超文本、赛博文本,从视觉艺术到“沉浸艺术”(art of immersion)[9],从传统人类艺术到人工智能艺术等众多时代重大转变,反映时代剧变,尊重多元差异、个性发展,允许不同观念、范畴、话语、体系、方法、内容、流派的文艺理论充分发展,更要秉持宏阔的思想格局、崭新的时代精神、进取的创新精神,加强跨文化文艺理论研究,包容不同亚文化文艺理论的深入研究,鼓励不同媒介文艺理论的积极拓展,推动文艺理论与不同学科、不同技术的大胆交叉,倡导生态危机下文艺理论与环境理论、生态理论的深度结合,重视生物科技艺术美学的正确探索,促进文艺理论在新感知、新技术、新媒介、新文科、新生态等不同领域的繁荣发展。


著名学者海勒斯在2020年出版的著作中提出了“后印刷”(Postprint)概念


2.新时代的“百家争鸣”需要直面一系列新变:争鸣的主体从学者扩及公众,从实名遍及匿名,争鸣的阵地从现实延及网络,争鸣的载体从文字扩至影像,争鸣的方式从延时变成即时、即兴,争鸣的篇幅加速短小化、片段化甚至碎片化。值此之际,新时代文艺理论的“百家争鸣”需要强调讨论的亲切性、开放性、学术性、公共性、平等性和建设性,鼓励学术争鸣、切磋激荡,提倡思想解放和大胆探索,摒弃倨傲自矜、唯我独尊,但绝不能丢失可理解、可检验的公共学术标准,谨防落入话语游戏、概念空转,用偏狭的黑话、新潮的怪话、无聊的空话甚至情绪化语言替代公共的学术讨论、明晰的学术规范和严谨的学理论证,更不能放弃争鸣的建设性作用、指导性意义和实践性功能,回避问题、悬置问题、加剧问题而非解决问题,甚至用虚假问题遮蔽真实问题,从而使“百家争鸣”沦为“百家分鸣”“百家自鸣”“百家空鸣”“百家乱鸣”“百家斗鸣”,堕入同温层取暖、隔温层自闭、逆温层退化、变温层对抗,堕落为新的宗派主义、教条主义、虚无主义。

 

3.新时代的“古为今用”应在日新月异的当下时代中,增强对历史规律的理解能力、对时代主旨的把握能力、对新兴现象的感知能力、对未来趋势的判断能力、对理论资源的实践能力,重视转化那些符契时代根本要求、解决时代重大问题、推动时代全面发展、指引时代未来前进方向的中国优秀传统文艺理论资源,激发中国优秀传统文艺理论的“当代性”和“未来性”。譬如“文以载道”的最初目的在于矫正“文胜于质”的弊病,不再“义归于翰藻”,后逐渐发展为反对割裂“文”与“道”。新时代需要重新激活“文以载道”,不是否定“文”的内在价值,迫使“文”沦为工具,而是重视“文”“道”相合,坚持价值中心论、价值多元论,拒绝价值中立论、价值单一论,主张文艺应当坚持正确的时代多元价值取向,避免沦为无思想的概念游戏、单一思想的强制重复和错误思想的滋生温床。再譬如“童心说”在当代可以充分转化和应用于深入理解、研究和有效引导包括“二次元”在内的各类青年文化与青年亚文化,反哺主流文化。


《唐宫夜宴》引发了“当‘二次元’遇见传统文化”的热议与思考

 

4.新时代的“洋为中用”以当代中国文艺理论与实践为主体:在范围上,以全球为经纬,超越狭隘的西方中心论;在路线上,中外双向互鉴,既要走进来,还要走出去;在方法上,不再盲目追捧、强行移植和无序堆砌域外文论,而是批判性地借鉴、转化和改造能够适应当代中国需要、契合当代中国文化、丰富当代中国文艺的域外优秀文艺理论资源和研究成果,进而构筑有效介入全球文艺理论体系、获得全球公认的新时代中国文艺理论,讲好能够令全球产生共鸣、接受借鉴的中国文艺理论和文艺实践的故事,推动中国文艺更好地对外传播,增强中国文艺的国际感召力、影响力、引领力,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文化底蕴、文艺活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文艺引领权。

5.新时代的“推陈出新”必须立足百年大变局下新时代文艺实践和处境,坚持“陈”与“新”的辩证关系,不仅要以网络文艺、数字人文、新媒介、大数据、人工智能、类脑智能、交互艺术、神经艺术、生物艺术、“后人类”、亚文化、生态危机等新现象、新问题、新方法、新理论,催化与激活老问题、老方法,推动经典文艺理论与话语范式的创造性发展,释放传统资源的内在活力,还要特别注重实现当代各类新兴文艺理论、交叉学科文艺理论的范式确立、纠弊矫正与创化升华,从而用经典理论滋养前沿理论,用前沿理论转化经典理论,达成诸如纸页文艺理论与网络文艺理论、新旧媒介文艺理论、新旧技术美学的相互激活。


神经艺术



三 新时代文艺理论建设的三大

基本任务

  

对标中国现代化文化强国,加快建设中国化时代化文艺理论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是新时代文艺理论建设的三大基本任务。

 

1.学科体系是规范性、全局性、整体性的学科门类,为新时代文艺理论建设提供完善的架构平台。新时代文艺理论的学科体系建设亟须覆盖新时代各类文学理论研究对象,吸收经典文艺理论的丰富积淀和前沿文艺理论的最新成果,厘清学科边界、学科身份和学科规范,明确学科的问题意识、核心议题和主攻方向,完善与夯实文艺基础理论的研究,重视文艺理论冷门绝学的传承与创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科际整合,消除学科壁垒,破解专业区隔,推动文艺理论与传播学、新媒体技术、计算机科学、数学、认知科学、人工智能科学等不同学科的交融,促进文艺理论学科体系在新兴学科、交叉学科方向的繁荣发展。

 

2.学术体系是基础性、支柱性、专业性的知识形态,为新时代文艺理论建设提供系统的学理支撑。新时代文艺理论的学术体系建设要尊重学术规律,反映学术发展客观实际,确立文艺理论的学术规则、学术方法,注重学术探究、学理论证,结合新时代文艺实践,对经典文艺理论进行客观检验。譬如参考中国当代艺术新媒介发展状况,对深受德国古典美学影响的中国现代文艺理论进行分析和改造;借助当代电影艺术实践,对20世纪电影艺术出现和发展之前的文艺理论进行重新思考和创化;结合学术积淀,对前沿文艺理论进行准确的学术定位和学理阐释。譬如可以借助中国生命美学相关思考,审视当代“后人类”理论;可以借助中国自然美学相关思考,分析当代“人类纪”理论。


后人类


3.话语体系是标识性、原创性、实践性的思想表达,为新时代文艺理论建设提供范式基石、历史重任与前进方向。新时代文艺理论的话语体系建设要注重树立话语旗帜,提炼展示中国文艺理论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系统构筑和转化中国传统文艺理论话语范式的经典“关键词”,譬如“寄兴”“神韵”“意境”“意象”等。同时创制当代中国文艺理论的新兴“关键词”,树立臻品意识、经典意识、引领意识、高峰意识、传播意识。经典“关键词”与新兴“关键词”共构新时代文艺理论的话语体系,从而强化新时代文艺理论的原动力、创造力、阐释力、建构力、实践力,生产新时代中国文艺理论的精品、新品,构筑新时代中国文艺理论话语的意义秩序,推动具有国际话语权、世界公认的新时代中国文艺理论学派,为世界供给中国文艺精神和理论智慧。



四 新时代文艺理论建设的三大

基本方向

  

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强国中,“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中国化时代化文艺理论建设的三大基本方向。

 

1.在新时代,“面向现代化”是面向中国式现代化。它意味着新时代文艺理论既不重陷摹古泥古的复古主义、传统主义,也不堕入以西为师的全盘西化论。这要求新时代文艺理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加强对中国传统优秀文艺理论的创造性创化,中国传统文艺观念应当得到更为多元、更富时代性的发展,符契中国当代情感结构,适应当代中国文艺发展状况;重视借鉴改造域外现代文艺理论,譬如西方当代前沿的“事件”(event)理论可以借由中国本土资源而得到解说与转化,并且反向激活中国本土文艺理论;新时代文艺理论还要及时发展当代各类新兴文艺理论,譬如面对中国日新月异、愈发“无所不及,无处不在,无所不知”[10]的新媒介文艺现象,新时代文艺理论应容纳新媒介理论,并应避免用旧有的印刷媒介、广播媒介和电视媒介的理论对当代新媒介艺术进行裁断。


媒介的进化

 

2.在新时代,“面向世界”要求新时代文艺理论在全球化时代,面对逆全球化挑战,坚持更加主动、更高质量、更为广泛、更深层次的文明互鉴,融摄全球史与中国史,克服自我与他者的二元论,反对文明封闭论、文明优越论、文明威胁论、文明冲突论,超越西方中心论,将交流的对象和视野从西方扩展至全球,建立全球文艺理论交流网络,构筑人类文艺理论共同体,传承和发扬中外交融、互学互鉴的悠久传统,激活与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交流互动的历史经验与丰硕成果,继承和创化与中东欧文艺思想交流的现代积淀,重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艺交流和理论互鉴,加强东亚汉字文化圈文艺理论交流研究,关注海外华人华裔文艺思想研究,促进与优秀海外汉学研究、中国学研究的对话合作,既要全面呈现域外文艺经典理论,及时准确了解最新成果,加强借鉴转化工作,也要着力推动中国文艺理论的国际传播,贡献具有全球影响力、解决世界文艺问题的中国文艺理论。


20194月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习近平主席在开幕式上发表题为《齐心开创共建“一带一路”美好未来》的主旨演讲

 

3.在新时代,“面向未来”强调新时代文艺理论要如恩格斯所言,成为“不断发展论者”[11],增强自身的开放性、生长力、阐释力、前瞻性、引领性,适应时代变化,准确把握文艺发展的时代规律,判断文艺发展趋势,引领文艺发展方向,朝向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强国建设发展的未来和人类共有共享的未来。譬如面对人工智能技术突飞猛进状况,文艺理论应主动重视和积极介入人工智能写作、绘画等文艺实践,奠立有效的研究范式,提供富有前瞻性的思想解释,引领人工智能文艺实践发展,同时借由“人工智能能否创造文艺理论”这个元问题,对“文艺理论”本身展开元理论的思考。



五 新时代文艺理论建设的内在

逻辑规定性

  

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强国中,“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是中国化时代化文艺理论的内在逻辑规定性。

 

1.“民族的”是中国化时代化文艺理论的历史逻辑规定性。在新时代,“民族的”涵括了下述四层崭新含义。

 

第一,“民族的”指代的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艺理论而不只是汉族的优秀文艺理论,这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凝聚力的精神结晶。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密切的历史交往中,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12]。中华民族的优秀文艺理论不是任何单一民族的独自贡献,而是历经岁月沉淀累积的中华多族群生活方式和民间文艺创作交流的持续交融体,是五十六个民族作为整体又相互影响借鉴的共同文艺经验的凝结,由汉民族和其他所有少数民族共同创造。

 

第二,“民族的”必然是时代的,指代与时代精神契合、能够被时代接受,并且可以成为时代发展原动力、构筑时代发展新格局的中华民族优秀文艺理论。它遵循时代发展规律,解答时代重大命题,满足时代根本需要,参与时代文艺实践,完成时代核心任务,引导时代前进方向。

 

第三,“民族的”是能够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度结合的中华民族优秀文艺理论资源,冲破观念束缚,充分扬弃了那些违背马克思主义精神的糟粕文艺思想。唯有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精华贯通,新时代文艺理论才能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中贡献新的力量。

 

第四,“民族的”指代在全球化时代能够助力文明互鉴的中华民族优秀文艺理论。几千年来,开放包容、兼收并蓄是中华文化的底色,在悠久频繁的对外交往中,中华文艺吸收、融摄和转化了各种外来优秀文艺,不断发展壮大。同时,中华文艺传播域外,影响深远,不管是在东亚汉字文化圈的各国文艺发展中,还是在吸收中国绘画艺术的波斯细密画中,抑或是在以“中国风”为代表的欧洲近代艺术中,在埃兹拉·庞德、艾米·洛厄尔等人的“意象派”以及其后的“黑山派”“垮掉派”等西方现代诗歌运动中,都灼然可见中华文艺的重要身影与卓越贡献。新时代所需要的中华民族优秀文艺理论必须能够进一步在当今全球化时代,适应和推动中外文艺交往,促进文明互鉴,积极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说服力、话语权。


埃兹拉·庞德基于费诺罗萨的遗稿,翻译了中国古诗,收录于《耀》(Cathay)中


因此,新时代中国化时代化自主文艺理论必须重视中国各民族共同创造、积淀的文艺理论与文艺实践,努力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文艺理论精华贯通,积极解决时代重大文艺问题,激活与发展有助于全球化时代文明互鉴的中华优秀文艺理论,进一步走向世界。

 

2. “科学的”是中国化时代化文艺理论的理论逻辑规定性。在新时代,“科学的”包含了如下三层崭新意涵。

 

第一,新时代文艺理论必须直面日新月异、复杂多元的社会现实和文艺现象,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及时掌握和洞察人类转向、生态转向、文化转向、技术转向、媒介转向、网络转向、数字人文转向、学科转向,面向中国当代文艺实践的最新进展状况,对大变局下新时代文艺的创作、生产、传播、消费、鉴赏进行真诚关怀、忠实描述、准确概括、全面梳理、系统总结,符合文艺的客观普遍实际与主体公共价值。

 

第二,新时代文艺理论要揭示真理,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理论抽象与高度提升必须符合文艺客观实际,完整提炼和深刻揭示文艺的内在逻辑、普遍规律与本质特征,坚决抵制虚无主义立场,反对独断裁剪客观事实的“粘贴式阐释”、混淆消解客观现实的“病历式阐释”、虚构歪曲客观事实的“戏说式阐释”,拒绝诸如话语置换、硬性镶嵌、概念贴附等强制阐释[13]。

 

第三,新时代文艺理论要笃行真理,不能空洞地纸上谈兵,重复教条,必须成为合理、有效、可行的方法论,返回中国当代火热的文艺实践,经受实践的检验与淬炼,在实践中不断精进,指导文艺实践、提升文艺实践,解决中国文艺实践中的重大现实问题,正确引领和有效推动当下与未来的中国文艺发展。譬如中国堪称全球网络文学最为活跃的国家[14],新时代文艺理论应主动介入网络文学实践,提炼出一套可以科学阐释和有效引导网络文学发展的思想与方法。

 

3. “大众的”是中国化时代化文艺理论的实践逻辑规定性。在新时代,“大众的”蕴藏了崭新的含义。


“聚民心”是建设新时代中国式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核心实践任务,坚持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为大众服务是新时代文艺理论的基本性质、根本宗旨、力量来源与价值追求。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满足了大众的基本物质生活需求和基础生理需要,解决了“存活”的温饱问题。大众的社会阶层发生变动,“大众”的外延扩大,从“工农兵”拓展为全体中国人民,大众的整体教育程度与文化素养得到了大幅提升,自我实现的需求愈发重要,主体意识尤为强烈,家国情怀更加浓厚,文化意识高度发达,文艺眼界愈发开阔,涵括古今中外,审美趣味更新颖、更多元、更自觉、更个性、更挑剔。大众超越了本能的生存维度,提出了在文艺生产与消费层面更高等级、更为“完整”[15]、更受尊重的精神需求,渴望更高质量、更加丰富、更为细化、更全球化的文艺生活,将文艺生活视为自我潜能实现的重要途径。抛弃文艺生活全面共享、全民共享的根本理念,否定新时代大众的崭新特性,无视新时代大众的独特需求,就是脱离大众、背叛大众、否定大众。

 

于是,新时代文艺理论的任务必须升级革新,从普及走向提高,从规模走向质量,从文艺扫盲、文艺普及提升至文艺丰富、文艺超越,从单一输送走向多元供给,从单向言说走向双向互动,改变传统文艺理论的研究态度和研究方法,放弃居高临下的古典启蒙精英姿态,走出孤芳自赏的学术象牙塔,走入火热的新时代大众生活,从“化大众”转向“大众化”,介入日新月异的大众社会文化生活和文艺实践,与大众日常文化生活世界共鸣、交融,倾听、观察、思考和回应新时代大众不同地域、不同群体、不同性质、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多元诉求,尤其尊重和重视小众化的独特审美需求和文艺实践。唯有如此,新时代文艺理论才能最大程度尊重和最大范围涵括大众的文艺需求,回答人民之问,避免自身退化与哑化,丧失当下现场性、有效针对性,最大程度提升针对新时代大众多元文艺创作与文艺欣赏的精神供给能力,提供可靠的、真诚的、亲切的、能被新时代大众接受认同的理论资源和思想指引,营造良好的文艺生态和积极健康的社会风尚,增强大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注释

[1][2][3]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21页,第22页,第42—43页,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

[4] 斯达尔夫人:《论文学》,徐继曾译,第198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5] 张政文:《理论转场与转场的本土化、当下化》,《天津社会科学》2016年第4期。

[6] 周来祥:《新中国美学50年》,《文史哲》2000年第4期。

[7] 贝尔纳·斯蒂格勒:《人类纪里的艺术:斯蒂格勒中国美院讲座》,陆兴华、许煜译,第179页,重庆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8]N. Katherine Hayles, Postprint: Books and Becoming Computational,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21.

[9]Frank Rose, The Art of Immersion, New York: W. W. Norton & Co., 2011.

[10]马克思:《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第一篇论文)》,《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179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1] 恩格斯:《弗·恩格斯1893年5月11日对法国〈费加罗报〉记者的谈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第683页,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

[12] 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3] 张政文:《历史虚无主义阐释观的迷失与阐释的知识图谱重建》,《中国社会科学》2019年第9期。

[14]Kirk A. Denton, “Historical Overview,” in Kirk A. Denton (ed.), The Columbia Companion to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16, p. 18.

[15] 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费孝通等译,第46页,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END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与阐释学中心

|本文原刊《文学评论》2023年第2期第18-23页,原创内容如需转载,须经本刊编辑部授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