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连载丨大明余晖(57)离间计奏效的土壤

2017-12-02 十年砍柴 财经

是什么造成崇祯的不幸?即“溃烂而莫可救”,笔者以为是十六、十七世纪之交,支撑中华帝国的士人政治已经走到了尽头,这个政治困局,当时的皇帝和文官集团都没法破解,即使是唐宗宋祖再世,也难力挽狂澜。


《财经》新媒体重磅推出十年砍柴所著历史传记《大明余晖:1573—1644》,关注公众号“财经”(ID:mycaijing),自2017年7月18日起,每周二、周四、周六更新。


离间计奏效的土壤

 

袁崇焕杀了毛文龙,后金再无后顾之忧。同时,通过统战,今天内蒙古东部赤峰、通辽一带的蒙古部落投入了后金的怀抱。


对塞上蒙古部落,明廷一直用爵位、金帛予以羁縻,但效果不是很好。明朝是将元朝统治者赶到漠北而得天下的,退回到大草原的蒙古部落对明廷的称臣朝贡本是不得已,现在自己的东边崛起了一个和蒙古诸部一样是马上民族的后金政权,满蒙之间,相对于蒙古和明廷,更有共同的文化背景和利益,而崇祯的短视又加快了满蒙同盟的形成。


崇祯登基后,国库匮乏,他千万百计想省钱的招,元年(1628)秋季,取消了对广宁、蓟州塞外诸蒙古部落的赏赐。而这年秋季,蒙古部落恰好发生饥荒,向天朝乞求粮食,空手而归,满清便乘虚而入,又是给粮食金银,又是相互通婚,于是塞上蒙古诸部全部归附于后金,等到满清入主中原后,蒙古部落一直是清廷最可靠的同盟者,共同防范汉人。


毛文龙已死,蒙古和朝鲜都已经归降后金,现在可以阻挡后金骑兵的只有山海关、锦州、宁远一带由袁崇焕统领的铁甲。狡猾的后金骑兵避实就虚,于崇祯二年十月绕过宁远、锦州的防线,分兵三路,从正北方向——各蒙古部落占据的地盘发起总攻。明帝国在首都北部山区修的长城根本不顶用,很快,后金兵突破长城防线,攻占了遵化城。遵化在北京以东150公里左右,此城一失,后金骑兵便可以在广袤的冀东平原驰骋,明朝无法挡其锋芒。北京城宣布戒严,很快,京东门户三河丢失,清兵绕过通州,包围了北京城。北京城那些吵吵嚷嚷的文臣,过惯太平日子的居民,从来没有这样近距离感受危险,他们便责怪手握全国一支最强劲旅的袁崇焕,说他坐视京师危机而不救。此时,袁督师成了千夫所指。


袁崇焕有他的苦处,清兵从北部突破防线进入京畿,那里并非他的防区,后金兵进入京东地区让他措手不及。但无论如何,保卫京师是第一要务,他在没有接到朝廷命令的情况下,带兵入关勤王。他本应该在北京东部通州一带阻挡住后金的大军,以解京城的压力,可他于十一月中旬直接把部队带到广渠门下,摆开了和来犯之敌决战的架势。这是一大失策,等于在北京城墙下面燃气战火,满北京城的贵族和百姓对袁崇焕更加不满。于是,流言四起,说袁督师早有异心,和后金有密约,勾引敌兵入关。后金在投降的汉人范文程策划下,瞅准时机使出了离间计。


袁崇焕在广渠门下击退了后金兵,京城暂时转危为安。后金军队在败退时,副将高鸿中、参将鲍承先故意在俘虏的明廷杨太监面前低声耳语,说皇帝(皇太极)和袁崇焕有密约,故意退兵。一番对话让杨太监听过去了,第二天故意让杨太监找个机会逃回京城。


要说,这种离间计实在太拙劣了,可皇太极从汉族的小说《三国演义》学会“蒋干盗书”中周瑜那一招,但在那样的形势下,竟有了奏效的土壤。满城惶恐的王公贵族、官员百姓本来已对袁崇焕不满,到处传播各种流言和小道消息,东厂自然会把这种舆情收集起来报告皇帝,而崇祯帝又是天下第一好猜忌的皇帝。

政治清明、信息公开的时代,离间计是没有用武之地的,而此时明朝的政治生态正好相反。


爱国愤青是靠不住的

 

崇祯帝好猜忌到什么程度?举一个小例子。他最宠爱田贵妃,有一天听见田贵妃私下在宫里弹琴,指法娴熟,便问你向谁学的?贵妃说我母亲教的。第二天他特意宣田贵妃的母亲进宫,让母女俩合奏一番,才释疑。——因为田贵妃曾随父亲在扬州住过多年,他兴许怀疑自己宠爱的妃子是扬州青楼里专门培养的“瘦马”,冒充良家女子送进宫糊弄自己。明末培养风尘女子是舍得下本钱的,如《桃花扇》中老鸨聘请苏昆生专门教李香君弹琴唱曲。


对自己的爱妃尚且那样爱生疑,何况对率大军前来救驾的袁崇焕,因此他对杨太监在敌营里听取的消息深信不疑。


一旦相信袁崇焕投敌,崇祯帝便不露神色,决定先稳住袁崇焕。十一月二十三,他在平台召见袁崇焕等将领,对袁抚慰一番,并解下自己的貂皮大衣给袁崇焕披上。接近着,崇祯帝命令亲信太监负责皇城的防卫。部署得当后,十二月初一,崇祯再次在平台召见袁崇焕等将领,质问袁崇焕擅自杀毛文龙等罪状,然后令锦衣卫将其逮捕,投入大狱。


等后金兵彻底退回关外后,到了处置袁崇焕的时候了。兵部尚书梁廷栋上疏请斩袁崇焕以谢天下。而明朝政治最大的痼疾之一就是党政,不同派系的官员,常常会利用一个孤立的案件,想办法牵连自己的政敌。因为袁崇焕在杀毛文龙前,曾征询过当时的首辅钱龙锡的意见,钱不置可否。此时,一干人想借袁崇焕“投敌”案诬陷钱龙锡,自然袁不能不死。


崇祯帝下旨对袁崇焕凌迟处死,他在签发袁崇焕死刑命令时一定心怀莫大的怨怒:朕那样信任你,要钱给钱,要兵给兵,要权给权,你竟然通敌欺君,真正死有余辜。袁崇焕的家人,全部被流配到烟瘴地面。崇祯三年八月十六日袁被凌迟时,北京居民争相食其肉。


《明季北略》记载:“时百姓怨恨,争啖其肉,皮骨已尽,心肺之间叫声不绝,半日而止,所谓活剐者也。”“百姓将银一钱,买肉一块,如手指大,啖之。食时必骂一声,须臾,崇焕肉悉卖尽。”那时候愚民似乎流行吃人肉,崇祯十二年冤杀郑鄤后,郑的肉被北京居民当成特效药购买一空,这一陋习一直到鲁迅的小说《药》中还存在。


那些吃袁崇焕肉的爱国者,不会也没有能力去追寻事情的真相,这类群众是最容易被某种激愤的情绪所左右,他们的所谓“民意”容易被大人物借用为政治斗争的张本。十四年后,满清进城,这些当年大啖“汉奸”的爱国愤青们,大多数老老实实做了亡国奴。


袁崇焕杀了毛文龙,逼反了毛的部下孔有德等人;崇祯帝杀了袁崇焕,爱戴袁督师的辽东将士非常寒心,他们看到忠心耿耿的袁督师都被冤杀,便萌生了二心,几年后袁的旧部祖大寿投降了满清,又成为一员进攻明帝国的骁将。


袁的冤案,直到满清入主中原才真相大白。《明史》评价道:“初,崇焕妄杀文龙,至是帝误杀崇焕。自崇焕死,边事益无人,明亡征决矣。”先前经略辽东的熊廷弼,实际上也是误杀。为什么明朝那样容易“误杀”能干的大臣呢?


作者简介:


关注公众号“财经”(ID:mycaijing),《大明余晖:1573—1644》自2017年7月18日起,每周二、周四、周六更新。



其他用户正在看


兰州市长栾克军被查,曾被前省委书记王三运举荐

《财经》年会 | 任志强:房价离合理水平还差很远 为什么你们觉得高

《财经》年会 | 希拉里:目前美国经济改善都是奥巴马八年的成就

涉郭、徐案,上将张阳自杀身亡

金融开放提速:商业机遇与制度挑战 |《财经》封面



监制  |  李勇    责编  |  伊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