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花棍、两根手棒,在这位七旬老人手中,玩出了花!
↑↑↑点击上方“上海静安”关注我们
一根花棍、两根手棒,
看起来非常简单的工具,
在查天培的手里,
仿佛焕发出了生机,
当他打起花棍时,
花棍上下翻飞,随身起舞,
呈现出了优美的律动。
查天培是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打花棍”的代表性传承人,今年已经73岁了,他从小开始练习打花棍,这已经成为了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带着“打花棍”这项技艺走进校园,在学校里生根发芽,让更多人接触这项非遗。
玩转花棍技艺和孩子们打成一片
日前,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支持、中国青年报社指导、中国青年网主办的第二届“非遗进校园”十大优秀实践案例、十大创新实践案例正式发布。其中,上海市打花棍进校园实践案例入选了十大创新实践案例。
现在朝阳中学已经形成了
“人人参与、人人会打花棍”的氛围。
该校的打花棍课程和相关活动
缘于2014年。
2014年10月,
经过宝山路街道的牵线,
查天培开始到朝阳中学
教授打花棍技艺。
对于刚开始接触打花棍的学生,查天培先教他们最基本的动作,即把花棍的一头支在地上,用两根手棒把花棍打得如同扇面一样展开。
查天培介绍说:
打花棍比较难掌握的地方在于,花棍在活动时,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靠手棒关着它,保持花棍和地面的平行。掌握了一定技巧以后,就会学得很快。
学生学习打花棍半年以后,基本花式都能够掌握,一个学年下来,可以学会5、6个花式。查天培觉得,在学校里教孩子的时候,心情也很愉快,仿佛年轻了好多。
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很高,经常一起讨论、切磋。在学生看来,“查爷爷很和蔼,对待我们就像朋友一样,每次都会很有耐心地教导我们。”
学生在毕业之前,基本都达到了较好的打花棍的水平,能够打十几个花式。学校里还有很多家乡在外省市的学生,他们毕业以后,把打花棍带到了天南海北。
目前,在朝阳中学里,成立了“打花棍”兴趣社团,把“打花棍”教学融入体育、劳技课程,并进一步推广到每天的体育课间大活动和学生的寒暑假体育健身作业。
同时,学校开发“打花棍校本课程教材”的文字版和视频资料,建成查氏海派花棍历史陈列室,从多个角度推进查氏海派花棍在校园的传播。学校方面表示,打花棍给学校带来了很多,学生在打花棍的过程中不断掌握新事物,甚至不断地创新,获得了很多喜悦。
练火棍 传承中创新开发多种花式动作
查天培的打花棍技艺
传承自他的父亲,
每当他打起花棍的时候,
就会想到小时候,
父亲教他打花棍的场景,
这也是一种对父亲的纪念。
查天培的父亲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闻名遐迩的“东方大力士”查瑞龙先生,一身武艺,“打花棍”也是他的拿手绝活之一。
从7岁起,查天培就在父亲的指导下,学习打花棍。当时父亲教导他说:“你一定要坚持练,才能把这个事情做好。”学了一年多,他掌握了5、6个最基本的花式,慢慢地对打花棍的技艺产生兴趣了,就这样一点点学会了。
打花棍的三个特点是眼快、手快、反应快。手一定要跟着自己的思维走。练习的时候要不慌不忙,两腿站稳,随后就可以做出各式各样的花式动作。海派花棍最重要的特点是注重于高抛、低接,所以抛得高很亮眼。
他从父亲那里传承了20多种打花棍的花式,后来自己又设计出了20多种花式。其中最难的那个创新花式动作,他足足练了两年时间,才把它练习成功。这个动作是用一根手棒把花棍挑上去,同时人转身,连续挑花棍,花棍被挑上去以后,人转身,再把下落的花棍接住。
他兴奋地说:“我把花棍挑上去,花棍360度地旋转,在它转动的情况下,我第二次再把它挑起来。一开始,我挑起来了第一次,再想挑第二次的时候,花棍掉下去了,我想肯定练不成的。后来经过不断练习,终于把它练成了。”
另外,查天培还在打花棍的基础上发展出了打火棍。他笑着说:“正月十五,小朋友玩兔子灯,我每年正月十五玩打火棍,自娱自乐。”这是他在江西插队时,练习出的技艺。
70年代,他在江西插队期间,返乡时,从上海带了杠铃、哑铃、铁杆、吊环和花棍到江西。当时别的青年返乡带的多是咸肉、咸鱼。那段时候,他白天出工,晚上收工以后练习,虽然很累,但是心情很愉快。那时,他拿一根树枝,随后两头扎上棉花,绑上铅丝,接着把煤油浇在上面,这样在晚上的时候,点起两团火练火棍,就这样把打火棍练了出来,“花了很大的力气。”
打花棍这种体育运动,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活跃思维。查天培今年已经73岁了,他打算一直坚持打花棍,“高难度动作做不了。一般的花棍贴身的花式,像打莲香、水车等打到80岁不成问题。”
长按二维码关注
“上海静安”微信
长按二维码下载
“上海静安”APP
点个赞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