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0年静安区这十大​“事件”“人物”,今天正式揭晓!

上海静安 2021-11-23
↑↑↑点击上方“上海静安”关注我们


12月12日,

“美在静安 文暖花开”

2020年度静安区公共文旅成果展

在静安区文化馆举行,

全面展示2020年

静安公共文化旅游工作成果。



活动现场,

2020年静安区

“十大公共文化旅游事件”

“十大公共文化旅游人物”

正式揭晓。

(名单详情见文末)



“线上”开花

疫情下的公共文化供给

温暖依旧


突如其来的疫情,给公共文化供给按下了“暂停键”。区文化旅游局积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形势下的线上文化活动开展。线上惠民文化服务活动全面开花,让文化温暖城市。及时督促全区文博场馆,指导景区、各街道(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确保公共文化场馆逐步有序开放。


市民文化节首次“云上”启动,利用各类数字平台开展线上文化服务。通过云展厅、云剧场、云讲堂等56个板块将全区各文博场馆及街道(镇)的线上活动内容呈现给市民。


今年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首次以网络直播的方式,将亨生西服、雷允上、大美华布鞋等南京西路沿线的10个非遗项目串联形成静安非遗旅游路线,在线宣传静安区非遗项目,线上观看人数达426.1万人次。此外,还组织动员各街镇参加上海市民文化节“美好生活”长三角公共文化空间创新大赛、老建筑短视频大赛、市民游记大赛、“侬好!小康”创意设计大赛等线上赛事。



6月6日至7月11日期间,每个周六下午3点至5点,由静安区图书馆承办的《众说周知——作家眼中的红色起点周周谈》准时通过腾讯平台进行直播。邀请上海人民出版社最新出版的“红色起点”系列丛书的六位作者王萌萌、吴越、陈晨、杨绣丽、程小莹、吴海勇,以圆桌访谈的形式,带领观众走进一座座充满故事的红色场馆,聚焦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实践,讲述不能忘怀的“红色故事”。六期节目直播观看人数突破271万,成功打造形成静安“四史”学习教育品牌。


组织区文化馆创作越剧《守望相助抗疫曲》、歌曲《守望》、书法《苔花》、钢笔速写《众志成城》等一批抗疫原创文艺作品。收集整理全区抗疫工作中平凡人的“不平凡”事迹,在“静安文旅”微信公众号上开设专栏宣传,传播积极向神的正能量。



精准施策

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静安样本”


2020年,静安区坚持先进文化引领和市民需求导向,完善“静安十分钟公共文化圈”,精准施策,为更高质量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静安样本”。


在全市首次将“区块链+”技术运用在文化领域,推出“静安文化公益配送”微信小程序,打造“区块链+公益配送券”的公共文化配送新模式,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智能、更加便捷、更加优质的精准公共文化服务。



多年来,静安区致力于将戏剧艺术打造成覆盖全区、辐射全市、聚集人气、传播思想、实践文明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项目。今年更是在以“一家人一台戏”为主题,首次面向家庭开展了全市性市民戏剧文化活动“2020中外家庭戏剧大赛”。在当天的公共文旅成果展上,2021年中外家庭戏剧大赛正式宣布启动,将以“家有好戏”为主题,大力提升中外家庭的比例,拓展参赛区域范围,实现长三角地区联动,打造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市民文化品牌,继续书写新时代精神文明的“最美风景线”。


入选2020年度静安区公共文化旅游事件的“建筑可阅读”文创市集活动2.0版第一次实现了全市十六个区的全市覆盖,成功走出从“只能展示”到“既可展示,又可销售”的跨越一步,实现文商旅联动。



同样入选十大公共文化旅游事件的“秉初心,学四史,游静安”四史教育现场教学活动,以红色初心为引导,品游静安为载体,开发优化5条具有红色文化内涵的静安城市建筑微游路线。参与者通过用脚步丈量静安土地,游览文物建筑,聆听记忆故事,得以借助更加生动、鲜活的形式接受“四史”教育,更深刻地了解静安城市血脉中的红色基因。



为更好的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由静安区文化和旅游局、中共静安区党史研究室编著,辞书出版社出版的《静安红色日课》也在成果展现场进行了首发。《静安红色日课》一书,既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红色读本,也具有日历、记事等实用性,是红色读物与生活结合的全新探索和尝试。




2020年静安区

十大公共文化旅游事件


# 戏剧进家庭  生活更温暖

疫情常态化下戏剧培育的新尝试新突破

一家人,一台戏。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的创新式展演舞台——2020中外家庭戏剧大赛,首次面向家庭的全市性市民戏剧文化活动,623组家庭参与,是对“戏剧”的一次普及,对“家庭和谐关系”的一次推动。聚集人气,擦亮品牌,传播思想,实践文明,诠释了广大市民是城市文化活动的见证者、参与者、创造者,也是城市文化建设和发展成果的共享者。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 传承海派文脉 文创再上台阶

建筑可阅读文创市集2.0版本

挖掘文创,讲好故事,让上海建筑“活”起来。“建筑可阅读”文创市集2.0版第一次实现从6个中心城区到16个区的全市覆盖;第一次实现从“只能展示”到“既可展示,又可销售”的历史性跨越;第一次尝试把建筑可阅读文创市集和商业空间、夜市经济相融合,实现文商旅的全面联动。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 文旅融合有抓手  文化扶贫有担当

2020年跨省游政策放开后全国首趟铁路扶贫旅游专列“静安-文山号”成功开行

2020年跨省游政策放开后,全国首趟铁路扶贫旅游专列“静安-文山号”成功开行“静安-文山号”,满载上海市民游客的深情厚谊,一路前行向南奔赴,将扶贫与人文、旅游有效结合,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上海静安,云南文山,因首次开通的扶贫旅游专列,交流更加密切、融合更为紧密,这趟旅游专列是两地人民感情的文化联结。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 整合建筑旅游资源  打响静安文化品牌

“秉初心 学四史 游静安”四史教育现场教学活动

红色初心为引导,品游静安为载体,承载“四史”学习教育的深刻内涵。参与者用脚步丈量静安土地,游览文物建筑,聆听记忆故事,透过历史回看走过的路,初心薪火相传,使命永担在肩。


# 鲜花致敬抗疫者 传递温情与希望

新湖郁金香送祝福公益活动

30万株满载静安市民深情祝福的郁金香,献给疫情中勇担责任的城市英雄,献给申城无数的抗疫卫士,传递人们在这场众志成城的战役中一直守望的希望和美好。看见春天,感谢有你。


# 高端国际艺术 增色“国际静安”

随物生心——芬兰艺术家组合中国首展

看似毫不费力的“低科技”配置,实则高精度的动态机械装置。建筑出身并长期在当代艺术领域跨界创作的芬兰艺术家组合,引导观众去主动发现、沉思,重新审视自然界的微妙。“随物生心”,疫情下被迫面对停滞与动荡的艺术界的强心针,特殊时期逆全球化趋势下国际艺术交流的可持续性发展与新转向的优秀范例。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 互联网技术加持 社区文化“抖起来”

抖“in”北站,全市首家与抖音签约达成战略合作

北站“抖音矩阵”中的一枚鲜亮的因子。因与巨量引擎的战略合作,北站的文化地标、历史故事、人文风情、非遗传承,轻松诙谐的呈现,扩大公共文化宣传音量,丰富公共文化体验方式。短视频让生活更美好。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 悠扬琴声传承“国际静安”城区品质

“Play Me, I'm Yours”公益钢琴艺术主题活动

全球性城市公益钢琴首落上海,将文旅基因注入商场,因时制宜传递城市关怀,爱心赠与延伸公益价值,用音乐传递爱与希望。体验型商业综合体的优势,助推静安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塑造标志性城市公共文化空间,为静安增添一抹亮色。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 “疫”无情 诗有爱

“人类同心,共抗疫情”诗歌征集活动

诗歌,情感的表达,时代的回响。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千余篇征稿,或深情呼唤,或富有哲理,感人至深,振撼心灵。“人类同心,共抗疫情”,鼓舞意志,凝聚力量,传递真情,共克时艰,共筑坚强的精神堡垒。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 线上线下形成合力 基层创新成果喜人

“记录多彩生活”江宁人的线上生活市集

一场突如其来、全球肆虐的疫情,成就一场展现百姓才艺、文化宣传、亲子互动、邻里情深的网络才艺大比拼。无限的网络空间,提升凝聚力,增进邻里情,传播正能量,记录着江宁人美好幸福的多彩生活。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2020年静安区

十大公共文化旅游人物


# 骆新

静安戏剧文化品牌的推广普及者

东方卫视首席记者。以专业的素养,敬业的精神,全身心投入2020中外家庭戏剧大赛。从策划之初到大赛落地,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广邀社会名人,广泛组织宣传,全程担任评委,专门创作脚本并录制16集“骆新聊戏剧”短视频,向公众推广和普及戏剧知识以及大赛的初衷与宗旨。对静安现代戏剧谷“市民剧场”的转型升级,对静安区戏剧文化品牌在全市的推广,对家庭戏剧在社会的普及,起到积极的高品质的推动作用。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 肖英

中小学戏剧教育的辛勤园丁

上海戏剧学院附属高级中学校长,静安区“校园戏剧教育联盟”带头人。肖校长带领上戏附中深入挖掘戏剧艺术教育的育人价值,以戏促美,以美育人;以联盟为载体,开展戏剧创造、戏剧教育、戏剧传播、戏剧普及,推进静安校园戏剧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推进静安区校园戏剧教育联盟持续创新发展,打造上海市乃至全国校园戏剧教育的优质品牌。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 王萌萌

静安红色故事的创作者、传播者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长篇纪实《铿锵序曲——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一书的作者。该书以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为创作主题,是上海文学界、出版界的重大主题创作项目的最新成果,在“四史学习教育”宣教活动中,为打造静安文旅品牌新地标、提高静安红色文化影响力以及传播静安“勇于创新、追求梦想”的时代精神发挥重要作用。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 张安朴

用画笔描绘静安建筑地标风貌

上海硬笔画学会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他以“城市记忆 岁月华章”为主题,手绘静安30余处建筑地标水彩画,于纸上再现静安的璀璨人文历史。“2020‘家’张安朴、赵谷行、张乐陆美术联展”是张老一家三位艺术家呈献给静安居民的文化“礼品”,将浓浓家国之情寄于美术作品之中,体现艺术家庭的精神内核与新时代的家国之基。艺术展览提升了文化强区建设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彰显宜居宜业、润泽民生的魅力城区特色。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 秦志华

为提升静安文化品质加持赋能

上海辞书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辞海编纂处主任。积极参与静安区文化建设,投身公共文化项目工作,为上海特别是静安的建筑可阅读工作做出表率。在陕西北路开放工作中,带领团队率先推进建筑可阅读的人文体验活动落地,尤其推动“何东公馆”对社会开放,让市民有机会身临其中解读百年洋房的沧桑故事;组织团队参与校审编撰《陕西北路画册》出版工作,向世人展示陕西北路的美无处不在,故事一直在传承。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 姚伟国

带领师生挖掘、推介“静安文化”

上海市地理特级教师,民立中学副校长。长期关注张园、中共二大会址、毛泽东故居等静安文化元素,开发“上海老味道、文创陕西北路”等特色文化课程,促进学生“深度”认识静安,启迪学生热爱静安。他主编《陕西北路文蕴探奇》,指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开展推介陕西北路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等“静安文化”系列活动,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 徐哲

让静安百年老建筑焕发新生

华侨城(上海)置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哲一直致力于主持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及上海市优秀历史保护建筑——上海总商会大楼的开放推进工作,牵头举办“鉴往知来:上海总商会百年展”,展现上海总商会的家国情怀与商道精神,并为上海总商会大楼引进国际知名的宝格丽品牌,赋予大楼新的功能价值,让静安区最具代表性的历史保护建筑成为上海新的城市会客厅。徐哲带领团队不断创新,勇于作为,在彰显文化自信中发挥积极引领作用。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 朱惜珍

社区阅读活动的热情引导者

知名海派女作家。一位用心去挖掘那些飘散在历史中的人和事,用细腻的笔触去描摹海派风情的文化名人,也是一位热心公益、活跃在社区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她,用脚步丈量城市,探寻静安历史的痕迹,以热情传递书香,引领读书风尚。她,带动身边更多书友加入社区读书行列,共同营造“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的书香氛围,倡导读书活动在社区“同城”效应,协力共建“有温度”的书香社区。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 崔云姗

扎根静安深耕中国香事文化

海归硕士,国家高级行香师讲师。曾在国外创办“汀兰阁”项目,以古琴、汉服等形式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扎根静安后,投身静安文化品牌建设,深耕中国香文化事业,打造静安“三朝同芳”微型展,展示传统香事魅力,开创文化体验新亮点,提升沪上传统香事影响力。开设疫情线上香事系列,以“医护专场”慰问一线白衣战士,积极参与静安区“艺”起抗“疫”行动,用文化温暖静安。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 胡英霞

传统文化的推广者 文化援疆的践行者

上海汉未央传统文化促进中心主任、静安区政协委员。她执着梦想,坚守创业,是汉文化的优秀传播者。她带领团队用心打造静安文化品牌项目,为社会各界提供专业而精良的文化服务,传递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与温度。她积极参与文化援疆,亲自带队赴新疆巴楚14次,志愿服务时间约164天,不忘初心,“益”路同行,用“煲汤”的心态推广汉文化。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记者:邢蓓琳视频:楼英俊编辑:史笑雨图片、部分资料:区文化旅游局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静安官方微信


↓可能你还想看↓

8张油票,能卖几十万?!警惕这种骗局,专盯咱爸妈,已有多人中招→

一女子洗热水澡,竟意外身亡!家有这种东西的赶紧换!

名单出炉!学习实践优秀案例、优秀学习组织奖、优秀学习供稿奖、优秀学习标兵都有哪些?

厉害了!静安这几所学校被国家教育部点名↑↑↑

1元购来了!定好闹钟,今天起连续3天,下午2点准时开卖!

长按二维码关注

“上海静安”微信

长按二维码下载

“上海静安”APP

点个赞再走吧↓↓↓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