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方舱出来的他们,在夜幕下“逆行”消杀

上海静安 2022-04-24

他们,从方舱医院到一线消杀
他们,从“80后”到“00后”
他们,是快递、是外卖小哥
如果不是受疫情影响
他们现在可能每天在城市的
各个社区奔波、忙于生计

在江宁路街道,从4月17日起,这支主要由出舱人员组成的江宁路街道消杀志愿者服务队开始了“最美逆行”。队伍从最开始的3人到现在的20人,其中有19位为出舱人员,他们每天对7个重点区域、95栋单元楼进行全覆盖消杀,以点点微光守护着社区健康。




“从刚开始的不踏实,

到现在的报答之心”



4月20日晚,在海防路老旧小区,这支消杀志愿者服务队的成员们穿着“大白”、背着20多斤的消毒药水装备,正进行沿街路面、楼栋区域的消杀。



来自于河南漯河的刘欢是一名快递小哥,23岁,当天是他参与消杀志愿服务的第三天。今年3月,刘欢刚过完年就来到了上海,住在某公寓,原本打算在上海打拼,“因为疫情还没开始赚钱,生活就被打断了,刚开始知道去方舱的时候,心里确实有些不踏实。”刘欢告诉记者。

刘欢说,他的焦虑和不安状态是直到去了方舱后,才渐渐改观。“刚开始去的时候,以为很可怕,但是后来发现不是,感觉政府也好、医护也好,遇到的人都对我们很亲切。”在出舱后,得知隔壁宿舍的鞠海军正打算联系社区看看能做点什么,便主动希望加入。“心里面就一个想法,就是自己好了后就服务社区。”



“想为社会做一些贡献。”乔春辉是刘欢的室友,一位来自山西临汾的97年小伙,和他有着同样感受。“在方舱时候,感受到‘大白’对我们关怀无微不至,如果不是得到很好照料的话,我们不会这么快从方舱走出来。现在,我作为一个志愿者,来回馈社会。”


江宁路街道管理办主任周鹏飞表示,为了让志愿者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更好地做好消毒消杀,街道方面重点开展培训,“来自消毒站的专业技术人员每天对他们进行专业技术指导,还有一个是团队培训,让团队更加有凝聚力,在技术方面更有战斗力,让消杀工作切实有效。”



“第一个报名志愿服务,

打算战斗到疫情结束”



连日来,这支志愿者服务队的志愿者们每天从早上8点工作到晚上6点,开展消杀。同时,夜间有专人值守,随时应对紧急消毒需求。


来自黑龙江宁安的鞠海军是名“80后”的退役军人,曾在外地的武警部队服役12年,来上海不到半年时间。平时,鞠海军主要做快递、闪送的工作。“我们这个志愿者服务队里的人住在同一公寓,刚得知去方舱的时候,情绪上都有点抑郁,不过现在看来,大家整体状态都还不错。”有着多年部队磨练经历的鞠海军,言语间透出一阵豪爽。

我是第一个报名社区志愿服务的,最开始的三个人是我、刘欢,还有蔡夕桃,看到我们在做这件事,加入的‘战友’多了起来。”提到这次的志愿服务,鞠海军表示,现在大家在做的事情是很有意义的,“直到这次疫情结束前,我都会一直战斗。我告诉我自己,疫情可能是持久战,也可能是阻击战,无论怎样,我都会把现在的这个工作做好。”


“在方舱里面,那些服务的‘大白’让我感动,所以我们找到了宿管,让他联系街道,我们想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来自安徽滁州的蔡夕桃说道。

就在19号凌晨1点多,已经参与了两天消杀志愿服务的蔡夕桃接到了街道的电话,某临时转运点急需消杀志愿者。“我和鞠海军二话不说,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来到临时转运点的消毒消杀工作。第二天凌晨4点半,我们一接到有转运任务,立马起来穿防护服,给人员、区域消毒,引导他们到点位。”4月21日上午,蔡夕桃几乎忙了个通宵。


志愿者服务队成员告诉记者,在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这一过程中,目前还在某方舱内“住着”的宿管杨坤,也给了他们很多鼓励,“新冠无情,我们有爱。我也希望早点回到他们身边,一起加入到社区的志愿服务当中。”杨坤说道。

“他们找到我们社区,说在方舱感受到了社会对他们的关心,出来以后也想反哺社会,在上海疫情这么严重的时候,想为社会做点力所能及的贡献,我们也会提醒他们做好防护。”周鹏飞说道。


记者:张琦
图片:肖鸣亮、受访者供图
视频:楼英俊
编辑:徐悦琳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静安官方微信

 可能你还想看

静安区新增生活物资保供渠道一览

市中医医院开设新冠肺炎线上康复门诊→

全市22日起开展九大攻坚行动,力争早日实现社会面清零

4月21日静安区新增150例本土确诊病例、新增1914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