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那些活跃在社区抗疫一线的老党员们丨让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

上海静安 2022-06-17


“防护服后面带子没系好,我来帮你系紧!”“我帮你们写好纸条再去发就不会错了!”……在临汾路街道汾西路260弄居民区,一位身材微胖、上了年纪的阿姨,时常忙前忙后叮嘱年轻的防疫志愿者们细致做好各项工作。阿姨叫袁国影,是一名有着近40年党龄的社区工作者。


而在临汾路街道的各社区内,像袁国影这样活跃在防疫一线的老党员还有很多。




“后勤部长”工作一丝不苟

作为有着25年社区服务工作经验的袁国影,在此次汾西路260弄居民区防疫工作岗位上,对小区情况轻车熟路,对年轻的志愿者也倍加关心,每次任务前她都要叮嘱大家做好防护,完成任务后她又要嘱咐大家做好消杀。


志愿者们都笑称袁阿姨为社区的“后勤部长”,因为每天她都要接收大量的防疫物资,并将物资分门别类地安放整齐,无论志愿者需要什么物品,她都能立即告知在什么地方。


每次为了方便大家发放物资,她都要准备好85张纸条,上面清晰地写着楼栋号、份数、楼组长楼号,这些数据她都烂熟于心,完全不用再去找记录。有时,她还要充当“活地图”的角色,找居民、问情况、想办法,为年轻志愿者们指明服务方向。




“夕阳红”突击队甘当抗疫先锋

保德路425弄居民区第一党支部的党员赵成旺是一名退役军人,疫情封控管理期间,他不但和其他3名老党员一起向居民区党总支写下了“抗疫请战书”,还在党支部书记被封控在别的小区的情况下,与支部党员志愿者高莲花、武绍荣等一起组建了一支人均党龄逾30年的“夕阳红”抗疫突击队,守护小区安全。每日早上8点至晚上8点,突击队们值守在小区临时出入口,每3小时一班进行轮换。


最近,安业路边门设置了常态化核酸检测点,赵成旺和青年志愿者田雅雯、卢鹏飞又主动接下了这个任务。老少三人分工明确、配合默契:赵成旺负责维护现场秩序、田雅雯负责引导居民,卢鹏飞则负责扫核酸码。一段时间相处下来,老少志愿者们结下了“战斗”友谊。


赵成旺说:“年轻人工作认真,手脚快,电子设备用得溜,我们也要向年轻同志学习。”


田雅雯对赵成旺充满了敬意:“老一辈党员是我们的榜样,赵老师这么大年纪还兢兢业业做志愿者,从他的身上我真切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




“老阿姨”为民配药不肯“下岗”

陈文秀是闻喜路555弄居民区一名有着38年党龄的老党员,本轮疫情发生后,她主动到居委会请战,揽下为居民代配药的任务,至今已经为小区居民配药600多人次。


在实践中,陈文秀还梳理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配药办法。她与年轻党员一起合作,在配药前,先将社保卡、药品清单收纳为“一人一袋”,尽量把药品原包装带上,确保能配到同厂家同品牌的药物。如果出现特殊情况,比如:谁的药需要调货,医院会后续送来;谁的药缺货,医生提供了替代药;谁的药社区医院没有,要通过其他途径去配,她都一一记录下来并及时反馈。


代配药的工作量大且辛苦,居委会负责人有时请其他志愿者替换陈文秀,想让她休息、调整一段时间。可每次陈文秀都说:“整个配药流程我已经很熟悉了,这点事情累不倒我,我可以一直坚持下去,其他岗位都很需要人手,让大家多去支援更加需要的地方吧。”


记者:顾武

图片:受访单位提供‍

编辑:路景斓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静安官方微信


可能你还想看

静宝带你一图读懂丨6月1日后核酸在哪做?要注意啥?来看三点提示

“防疫”“防汛”两手抓两手硬,静安筑牢汛期安全防线

6月1日起,进入全面恢复全市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阶段,全面实施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

6月1日起上海轨道交通全网络恢复基本运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