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静安:担当新使命,奋进新征程,谱写新篇章

上海静安 2022-07-07



今天,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开幕,是上海在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和实施“十四五”规划关键之年,也是静安区全面开启卓越的现代化国际城区建设的关键时期。




5年来,静安区按照“中心城区新标杆、上海发展新亮点”定位和“实现新作为、开创新局面”要求,团结带领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坚决贯彻落实“撤二建一”的重大决策部署,牢牢抓住区划调整的战略机遇,扎实推动队伍融合、机构融合、发展融合,坚持“一轴三带”发展战略,凝心聚力、真抓实干,统筹推进提升服务能级、持续改善民生、全面从严治党等各项工作,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在新起点上再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



发挥集聚效应

产业服务能级跃升


2021年,南京西路上的上海恒隆广场税收突破百亿元,创造了上海“楼宇经济”税收新纪录,成为上海中心城区首座税收“百亿元楼”


恒隆广场正是

静安区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5年来,静安区主动对接“三项任务”,积极承接进博会溢出效应,自觉服务和融入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助力上海打响“四大品牌”,全球服务商计划全面实施,高能级总部企业和服务机构加快集聚,国际消费城市示范区建设亮点纷呈。


南京西路商圈流光溢彩

截至目前,静安区亿元楼增加到80幢,月亿元楼超过10幢;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总数突破106家,包括大中华区及以上能级总部33家,总部企业的增长速度和整体规模在上海名列前茅;不足3公里长的南京西路集聚着超2000个国内外知名品牌,超六成是国际品牌。


强势产业能级更高

潜力产业爆发动能



5年来,静安区商贸服务业金融服务业专业服务业继续壮大,数据智能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生命健康产业等蓬勃发展。产业集聚催生了一批上海“新地标”:


大宁灵石路一带,成为国内电竞创业者的乐土;市北高新园区集聚上海市大数据中心等一批功能性平台;苏河湾地区集聚带,成为生命健康产业总部集聚地;上海静安国际创新走廊,被列为第三批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


▲珠江创意中心(图源:区体育局)


5年来,静安区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全力以赴稳增长、扩投资,抓改革、促开放,调结构、提能级,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连续保持中心城区第一


练好绣花功夫

城区面貌品质提升


南京西路背后,静安区正在紧锣密鼓地对“海上第一名园”张园进行保护性改造。百年张园,是上海现存最大的、拥有中晚期石库门种类最为齐全的建筑资源。


2019年,静安区对张园进行了“征而不收、人走房留”的保护性征收模式。1100多户居民通过旧改搬离张园,圆了“新居梦”。居民腾空后,静安区对张园进行修缮与更新,今年张园西区将率先亮相,保留保存城市风貌和历史建筑,注入新的功能,成为南京西路功能区品质提升的一大亮点。


5年来

静安区加快推动核心功能区建设

城市有机更新呈现新格局

南京西路区域开发持续深化,苏河两岸一批功能载体建成启用,大宁地区建设迈出新步伐,市北园区产城融合水平明显提升;张园等一批重大项目有力有序推进,闲置土地盘活、低效园区转型、存量载体升级等取得积极成效;苏州河静安段滨水岸线全线贯通,塑造了宜居、宜业、宜游的绝美苏州河风景。


图:肖鸣亮


高品质空间呈现

离不开精细化、智能化的治理


作为上海中心城区核心区,“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在静安高效运转,城区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


图源:美好临汾微信公众号

“美丽家园”和“美丽街区”建设走在全市前列,“五违四必”整治、无违建居村(街镇)创建、中小河道综合整治等全面推进,14个街镇全部建成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街镇,市容环境状况社会公众满意度全面提升;第六、第七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完成,配合做好中央和市生态环保督察相关工作并狠抓整改落实,区域生态环境更加优良。




注重薪火相传

红色基因润泽人心


静安区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的核心区域,百余处红色革命旧址遗址,记录着革命的荣光,也将深厚的红色基因融入城区血脉。


5年来,静安区启动实施了“红色遗址保护、红色基因传承、红色品牌打造”三大行动,深度发掘保护红色文化资源,打响静安红色文化品牌:


完成了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修缮提升、中共中央军委机关旧址纪念馆开馆、中共中央秘书处机关旧址修缮;原创“非虚构戏剧”《辅德里》成为沪上“现象级”红色文化作品……


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

静安坚持先进文化引领

将“文化强区”的美好愿景

化作可知可感的高品质人文生活


静安区出台了《静安区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加快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核心区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率先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目标;历史文化保护与现代城市功能融合发展走出新路径,成功打造“建筑可阅读”示范区。

文化润泽人心

文化激人向善


在这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上海城市精神品格深入人心,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区文明程度不断提升。静安区实现了全国文明城区“五连冠”。


增进民生福祉

居民幸福指数倍增


2020年4月28日,家住宝山路街道一处二级以下旧里内的沈振梅一家,挥别了逼仄的老房。老沈一家四代9口人,过去挤在不到12平方米的旧房内,做饭用液化气钢瓶、与邻居合用厨房、上厕所要用手拎马桶。对旧改,老沈盼了半辈子。随着宝山路街道几个街坊旧改征收生效,老沈与1500多户居民终圆“旧改梦”。该地块生效,也标志着静安区彻底消灭成片二级以下旧里。

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是静安党员干部

开展一切工作的追求


5年来,静安区统筹抓好底线民生、基本民生、质量民生,社会民生财政投入稳步增长。


住房条件改善是最大的民生

住房条件改善是最大的民生。完成成片二级以下旧里改造后,静安区又马不停蹄地启动了零星地块旧改,让更多居住在老旧房屋中的居民受益。5年来,静安区在改善民生方面走在前列:提前完成成片二级以下旧里改造,“手拎马桶”基本消灭,零星旧改、成套改造、多层住宅加装电梯等诸多重大民生工作均不断提速、走在全市前列。


精细呵护最柔软的群体

5年来,静安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乐龄家园”品牌内涵继续深化;扎实推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静安“三段式”课后服务模式向全国推广。




加强党建引领

激发基层治理活力


2002年5月26日,全市第一个商务楼宇党员服务点在静安中华企业大厦挂牌成立,开启了楼宇党建的探索起步之旅。从中华企业大厦的一个服务点起步,如今楼宇党建中心已覆盖了南京西路上重要的商务楼宇。2021年5月26日,《静安楼宇党建工作新十法》在上海楼宇党建的发源地之一——高和大厦(原为中华企业大厦)发布。



党建引领

创新社会治理和加强基层建设

的“定海神针”

静安区积极坚持经济发展到哪里

党的工作就推进到哪里


5年来,静安区城市基层党建接续创新,楼宇党建不断升级,区域化党建和网格化党建巩固拓展,党群服务中心三级阵地网络全面建立;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更加扎实,机关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在推动各领域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上取得新成效。


近年,静安区探索创新了“商圈党建”,以商圈商场为基点,推动创设良好营商环境、构建和谐共治氛围,如恒隆商圈党建联席会议,众多“两新组织”加入党建“朋友圈”,共同开展社区营造、为民服务项目,通过基层民主协商,组织楼宇白领党员和青年参与社区议事,实现了“两白融合”“两楼联动”,共同推进社区治理。


回首过去,砥砺同心、经风历雨,静安区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展望未来,静安区将继续勇担新使命,奋进新征程,谱写新篇章,为全面建设卓越的现代化国际城区而努力奋斗!

未来五年,静安区在基本建成卓越的现代化国际城区基础上,城区竞争力、吸引力、辐射力、引领力、创新力、影响力将全面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参与感、归属感、成就感将不断增强,成为上海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标志性地区。


静安区是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地,首部党章诞生地,是中共中央早期机关所在地和革命领袖活动地,是一个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城区。静安区将赓续红色血脉,继承和发扬伟大建党精神,用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鼓舞斗志、指引方向,努力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静安人民、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


来源:解放日报(作者:唐烨)

编辑:路景斓


可能你还想看

每天一个居委“轮排”,静安这个街道将“苗苗”送到家门口

区委中心组学习《习近平在上海》《当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习近平上海足迹》

防疫、保洁“两手抓”!高温天他们这样保障城区干净整洁→

彭一小区旧住房拆除重建成套改造项目最新进度,来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