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家园”,让临汾路街道居民生活更便捷更有品质丨非凡十年
依托“民情日志”“数字地图”,
精准剖析化解居民“急难愁盼”问题;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开展精准防疫、
减轻居委会工作负担……
近十年来,数字化转型正在持续推动临汾路街道社区治理现代化建设。“民情日志”“数字驾驶舱”“社区大脑”“数字小屋”“数字吹哨”等一大批具有辨识度和影响力的应用成果不断涌现,一副全面赋能临汾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数字家园全景图”正在徐徐展开。
2021年,
临汾路街道还入选了
“全国市域社会治理创新优秀案例”。
“数字地图”精准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过去,临汾路街道三家社区食堂都开设在老年人口集中的中西部。2021年,街道工作人员通过“数字驾驶舱”平台分析发现,街道东部的老年居民数量近几年在迅速上升,其中不少人迫切渴望家门口有便捷、实惠的社区就餐服务点。于是,街道于2022年初在位于东部的临汾名城、康悦亚洲花园等商品房附近选址开设了一家老年食堂,周边老年居民闻之,纷纷前去就餐。
街道还依托“民情日志”汇总分析机制,制定每年度的民生实事项目;梳理各级党建网格需求及资源分布情况,预判居民需求,使数据源于基层又反哺基层;融合“立马订”智慧停车平台数据,调整均衡各居民区网格内的闲置车位。
“数字平台”精准提升社区防疫效率
为助力社区防疫,临汾路街道于2020年在“智慧临小二”数字服务工作平台上,专门拓展了“防疫工作模块”。该模块整合“口罩预约、回沪登记、健康打卡”等多项功能于一体,做到登记排查“关口前移”、共享数据“提升效率”、隔离动态“实时掌握”,在防疫源头实现“全程零接触”服务、“全程高效率”互动。
如返沪居民通过前端扫码登记健康信息,居民区网格中的居委干部通过后台“指尖梳理”,只需1 秒即可快速生成当天信息登记汇总表。
2022年,街道又在全市率先开通了线上申请60秒出证“居家隔离证明”功能,并在全区首家应用“用车申请小程序”,防控期间及时审核随申办中的“居家健康监测证明”申请,累计完成审批11587条。而紧急上线的“上海市HS转运小程序”,将核酸检测中的送样流程进行了数字化再造,实现采样点、转运车和检测机构的数据关联,管理调度人员查看后台即可实时掌握50个采样点的实时数据,数字赋能自动填报防控报表,使基层核酸检测真正实现了“零报表”。
“数字系统”助力社区干部轻装上阵
依托科学高效的数字技术,临汾社区的居委会干部们工作负担减轻了许多,真正实现了轻装上阵——
在开会方面:
街道引导科室与居委会时常利用各种线上平台开视频会议,像社代会、政协议事厅、人大联络等会议均远程交流,效果良好。
在填报各类表格方面:
“民情日志”数据打通13个业务应用子系统,形成了一个多源数据并流、覆盖全部房屋、全部居民的社区治理“数字底座”,在此平台上科室与基层数据联通共享,科室可自行查询调取大量报表,不再需要基层反复上报。疫情期间,街道基于“民情日志”紧急上线在线居民服务系统,基层干部登录系统后台一键导出数据,真正实现了“零报表”。
在减少基层干部来回奔波于
街道、居民区方面:
街道大力推进线上办公,依托OA办公软件,将用章审批、外出请假等五类事项审批迁移至线上,数据代替人力去跑腿,基层干部省下了时间全部用于为群众服务。
“数字小屋”让社区生活更智慧更便利
2021年12月,临汾路街道又打造了一个全新的“数字小屋”。这个15平方米“数字小屋”拥有“一网通办”自助机、AI“一分钟诊所”、水电煤缴费一体机、网上图书馆、共享打印机、自助买药机,面向居民24小时开放。“数字小屋”运行半年来,已经服务居民300余次。
此外,街道还打造了全市首个沉浸式“家庭养老样板间”。该样板间可以记录老人生命体征的智慧床垫、在厕所间触手可及的“救命铃”、可以声音控制的房间开关,可以手写的电脑以及烟感、气感、水浸感应、一键呼叫SOS等“智能七件套”等。
今年以来,临汾路街道利用大走访,大排查,不断推进数字惠民工程,又创新打造了汇集居民对新基建需求的“社区心愿码”平台。街道根据“社区心愿码”筛选出居民有关便捷就医、开展文化活动、亲子服务等需求,在市、区条线部门支持下,正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予以逐步落实。
未来,
临汾路街道将继续拓展数字化应用场景,
运用“AI+”“互联网+”
等技术赋能社区建设,
将多领域间协同、部署、推进结合起来,
有针对性地打造多维度的
社区治理与服务平台,
实现多个管理及服务部门的
统一调度、协同联动。
同时,加快推进基层智慧治理基础建设,打造万物互联的智慧社区,让社区居民体会到高效率、现代化、智能化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多元化、全方位的服务,提高居民生活舒适度、归属感和幸福感。
记者:顾武
编辑:叶苹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静安官方微信
可能你还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