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啦!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特别策划三堂“开学第一课”
叮铃铃!上课啦!今天(9月1日)上午,静安莘莘学子重返校园,步入全新的开学季。
当天上午,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将特别策划的三堂“开学第一课”,分别送进静安区第一中心小学、上海市第六十中学和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让学生足不出校就能深度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在他们心中埋下爱党报国的种子。
送文物,传精神,逐梦想
“百物进百校 百讲证百年”。在庄严肃穆的音乐声中,两位礼兵手捧文物迈步进场,中共一大纪念馆党委副书记汤匀为文物开箱,揭开“少年心向党 逐梦新时代”2023年静安区中小学生“开学第一课”暨实践育人展示特别活动的序幕。本次活动由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联动中共一大纪念馆共同举办。
“100多年前,一位24岁青年,青春年少,朝气蓬勃,钟爱体育运动。他自称‘二十八画生’,把自己进行体育锻炼的思考体会撰写成文,发表在著名的《新青年》杂志上,也就是我们面前看到的这本发表于1917年4月1日的《新青年》第三卷第二号。”
中共一大纪念馆宣讲员和藏品保管员为师生们生动讲述了《新青年》第三卷第二号背后的故事。
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讲解员也与学生志愿者一起用深情的语调,朗诵《心的诵读》,展现党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光辉历程。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党支部书记、副馆长(主持工作)尤玮还将“小小宣传员”的铭牌挂在静安区第一中心小学学生代表的胸前,勉励孩子们不仅能学史明志,更能学史力行,成为主动宣传党史的接班人。
活动还向导师代表颁发了静安区中小学“新思想家园”特聘导师证书,期待社会力量更多地支持和帮助学校建设“大思政第二课堂”,搭建“大平台”、提供“大师资”。
送展览,学党史,明志向
上午七点四十分,“九秩征程启新篇,强国有我向未来”上海市第六十中学“开学第一课”暨“永远的旗帜——中国共产党党章学习流动教室”巡展开幕活动在全校学生们的期待中举行。
这场“开学第一课”包含“情怀信仰”“志愿微光”和“展望未来”三个篇章。情景剧《红色研学访初心》将学校《移动红色书院》课程与赴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开展暑期红色研学活动的经历相结合,再现了青葱少年们在暑期实践活动中传承红色基因,参与社会实践的风采。
在全场注视中,“永远的旗帜——中国共产党党章学习流动教室”正式揭幕。学生志愿者代表信心满满地接过学校志愿讲解队队旗。
活动中,高一年级“六好战士”代表也以一段队列方阵展示,表明了学好党史,“强国有我”的决心。优秀志愿者代表韩孝晓讲述了自己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微故事”,表达出用饱满的青春活力和脚踏实地的行动传递志愿服务精神的决心。上海市第六十中学校长王晓虹勉励全体学生要永存理想之光,做心系国家、肩扛责任、精神明亮的时代新人。
送演出,育“红苗”,向未来
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的“开学第一课”以“实干精神永传承 幸福校园齐创建”为主题。学校“小红苗”少年讲演团成员们与中共中央秘书处机关旧址纪念馆讲解员携手,情景再现了今年暑假期间,参加中共中央秘书处机关旧址纪念馆志愿服务的场景,并向小伙伴们演绎了峥嵘岁月里的革命往事。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研究部负责人现场为“小红苗”志愿者讲解员佩戴绶带。
活动中,同学们还通过红色作品展示秀,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细致讲述暑假期间,凭借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在社区争章的经历。
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校长张人利在新学期寄语中,鼓励同学们勤学知识,苦练本领,以先辈为榜样,传承实干基因,勇于担当。
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表示,此次两馆三校同上“开学第一课”是共享共建红色德育,共谋共创新发展的一次积极探索。纪念馆今后还将进一步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资源优势,加强馆校联动,让红色文化融入校园“大思政”课堂,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激励广大青少年,培养优良品德,树立远大理想,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图片:邢蓓琳、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
视频:楼英俊
编辑:施丹妮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静安官方微信可能你还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