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环境美了、生活暖了、服务近了……基层治理创新让更多美好在身边发生

上海静安 上海静安 2024-01-18


冬日暖阳下,可小坐休憩,也可欣赏街景和绿化,巨鹿路富民路路口的游园从少人问津的绿地蜕变成被频频点赞的“开放咖啡馆”;



持续优化线上线下双向联动赋能,让民生温度在家门口的精细管理和贴心服务中不断升温;



创新成立“巨富长”街区消费维权调解室,将消费争议解决在街区内……


2023年,静安区聚焦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六大工程”和“五个聚力”目标任务,以“静邻行动”持续推动党建创新、治理创新深度融合,以直击基层治理裉节、破解治理难题的生动实践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如此这般的美好体验也越来越多地在街区日常、在社区生活、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萌芽和勃发。




“联”聚合力凝共识,做大街区善治“朋友圈”


紧邻静安寺商圈的“巨富长”街区是一个有着优雅、浪漫气质和高关注度的街区,也是一个横跨静安区南京西路街道、静安寺街道和徐汇区湖南路街道、黄浦区瑞金二路街道的“复杂”街区。




面对治理边界模糊、治理“手势”不一致等问题,静安区将扎实开展主题教育与深耕市级“美好社区 先锋行动”项目紧密结合,科学运用“联”的方法,以党建联建为引领,架构起“三区、四街道”共同参与的“巨富长”街区治理共同体平台和与之配套的跨区域治理协调机制,探索形成巨富长“中心城区毗邻党建新模式”



无论是握手“巨富长”党建引领街区治理联组学习交流会,还是街区治理专题大讨论,“三区、四街道”聚焦街区治理共性问题同题共答,精准把握居民、商户、游客等多元主体急难愁盼需求,梳理形成相应的问题清单、需求清单、资源清单,并实现“三张清单”的精准匹配和高效对接。


“青年为小店赋能”和“小店融入街区治理”相互促进,“巨富长”街区青春小店联盟不断做大“朋友圈”,从街道辖区内20余家青春小店延伸覆盖兄弟街道内的近10家小店;



与区绿化市容部门联动,推进以巨鹿路为重点的“巨富长”美丽街区改造提升,建设一批与环境协调、富有设计趣味和文化品位的街角、绿化小品、休憩座椅、共享花园和公共服务设施……



从“握手”到“牵手”再到“携手”,静安寺街道和南京西路街道不仅积极加入街区共同治理的同频共振,还让“联”在凝聚各方共识、推进街区善治中发挥出更积极的作用。






减负增能双向发力,推动社区“数治”出实效


“围着电脑填表的次数少了,走访服务居民的时间多了。”

“用上数据标签,让政策找人、服务找人,不仅快速,还能防止信息错漏。”


这些基层工作者真切感受到的工作变化,都源自静安区坚持减负增能双向发力,驱动数字赋能为基层真减负、减真负的实招、硬招和新招。



在深入调查研究基层治理的痛点堵点后,静安区修订了《静安区下沉社区工作管理办法》,将涉及下沉社区的信息系统、台账、报表、达标评比等悉数纳入准入审核范围。在把区级部门需要街镇和居村填报的56张报表台账精简至7张、街镇需要居村填报的61张报表台账精简至10张的同时,还形成10张基层日常工作中高频使用的“一键生成”智慧报表,让基层工作者感到“实用、管用、爱用”。



减负,减的是基层不必要、不合理的负担;增能,增的是基层一线的工作能力和服务理念。临汾路街道锚定数字化转型,以“数治”红利全力打造人民满意的数字家园。





 “以往基本每个季度都要重新排摸一次给90周岁以上老人送免费牛奶的名单,现在只需要在手机上自定义查询条件,通过数据标签筛选,不到两分钟就能一键生成最新的名单,非常方便。”


让居民区工作者从流程性操作中“解放”出来的,正是临汾路街依托基层治理数字化平台开发的“智慧报表”功能。这个数字化平台以“民情日志”“数字驾驶舱”“社区大脑”等为核心,不仅进一步深化了数据应用和数据共享,还通过数据分析和比对,拓展“数字吹哨”“数字预警”“数字预案”等场景,真正让“跑起来”的数据成为提高基层工作效率和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最强基石。





全员全面全周期,深耕“小专精”基层队伍培养


具有现代化治理思维的基层工作者队伍是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关键所在。为此,静安区瞄准“基层、基础、基本功”,注重“全员、全面、全周期”,建强“1+14+X”基层治理大培训体系,一体化打造百人师资库、百堂课程库,加快建设基层治理学习实践共同体,全年培训8万人次。全区各街镇也以学促干,建强“小专精”基层“头雁”队伍。



彭浦新村街道全力打造“彭博初心”教育培训品牌,形成“1个教育培训品牌+研修班、轮训班、训练营3大主体班次+N个系列特色精品课程”的培训体系。


“小巷总理”研修班、“业务骨干”训练营、“基层干部”轮训班、新人实战训练所、居委会主任沙龙等面向不同对象的分层培训课程,让每一位学员都能“收获颇丰”。


2023年全新推出的“静邻讲堂——全岗通周五学习堂”更通过街道各科室、居民区“轮值培训”的形式,以“讲理论、讲实践”的宣讲矩阵来提升基层工作者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群众的本领。



“让懂政策的人讲政策、有经验的人谈经验、会方法的人教方法。”




在彭浦新村街道培训师资库里,不仅有领导干部、专家学者,也有基层干部、先进典型,培训形式也从老师“一言堂”拓展到“沉浸式体验+案例式教学+讨论式互动”模式、“行走式党课”等。听居民区“老法师”传授经验、解疑答惑、带教指导,是基层工作“新手”最想听的课程之一。


在认真听讲、大胆提问、思想碰撞中,略显生涩的“小年轻”用心记住了“前辈”们倾囊相授的“管得住、听得进、沉得下、耐得烦、放得下、干得起、贴得紧、说得上”社区工作基本功、“在办实事上用心、在解民忧上用情”的思维方式和“察实情、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的社区治理“密码”,也许下了扎根基层、学以致用的小目标。




党建引领久久为功,传递互惠共享的民生温度


系统施策,充分释放同题共答、同频共振的善治效能;减负增能协同发力,构建轻装上阵、活力迸发的基层治理工作格局;打造特色服务品牌,回应民生高品质需求……2023年,静安区坚持久久为功,将主题教育焕发出来的学习工作热情转化为加强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的强大动力和实际成效。




巨富长“中心城区毗邻党建新模式”是静安区立体化打造“10个市级引领项目+120个区级重点项目+1291个社区网格善治微项目”的基层治理“十百千”项目矩阵的全新成果,也是探索“五融共治”街区治理新模式,推动基层治理由“单打独斗”向“同心合力”转变的“破题”之道。面向基层治理新形势,静安将继续以学促干,切实把更多基层治理“十百千”项目成果转化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样本和解决基层痛点、难点和重点问题长效管用的工作方法和机制,加快从“解剖一个问题”到“解决一类问题”。



深入开展“进百家门、访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大走访,拉近的是党员干部、基层工作者与群众和企业的血肉联系,更是帮助解决急难愁盼的最优路径。通过社区层面的“一网协同—调研走访平台”和企业层面的“区投资企业服务平台”作用,累计收集建议3116个、问题2700个,办理实事4306件,让群众和企业切实看到真心、感到暖心。



数字赋能不只解决困扰基层的治理难题,还致力打造具有静安特色的服务品牌。全市首个个人政务远程虚拟窗口服务模式——“静邻帮办”就通过分布在全区244个居委会、4个园区和楼宇的智能双屏一体机,实现179个政务事项“家门口就能办”,目前事项受理量达1.92万件。未来,还将进一步增设远程虚拟窗口服务“静邻帮办”服务点位和“24小时自助服务点”,不断扩容可办事项清单,积极打造高效能治理的静安样本。


提升基层治理能力需要内外兼修,静安区将继续在基层治理队伍精选、培育、考管、激励全链条的各环节系统发力,以深化新时代好班长“领跑工程”为主线,打造一流“领跑书记成长学院”,深耕“小专精”培养路径,精准推动基层治理队伍思想迭代、方法迭代、能力迭代,为中国式现代化城区样本的善治实践锻造更加活力迸发的基层善治人才梯队。


记者:邢蓓琳
编辑:徐悦琳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静安官方微信

可能你还想看

鲜!美!入!味!七款暖“羊”来了,“同心荟”美食节让“选择困难症”发作→

“真的很开心!” 静安新增1家社区便民生活服务点!蔬菜每日农场直送→

静安的TA候选“中国好人榜”!@静安人 快来投票助力TA上榜→

巨型北极狐惊现苏州河畔!静安苏河湾再添艺术打卡新地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环境美了、生活暖了、服务近了……基层治理创新让更多美好在身边发生

上海静安 上海静安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