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里!社区食堂+1,日间照料中心+1,社区生活服务中心全新升级!
6月6日,南京西路街道升平社区食屋和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在南京西路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升平站(生活服务中心)正式开业,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傅俊出席开业仪式。
位于升平街33号的南京西路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升平站(生活服务中心),是全市首家一站式生活服务中心。开业至今15年,中心内小家电维修、织补等各类便民服务,以及定期举办的公益集市,深受市民欢迎,平均每年服务约5万人次。
“便民服务解决日常烦心小事,特别好。”
“社区食堂好吃又实惠,但离我们有点远。”
“我是一个人居住,平日里难免有点孤单。”
……
随着时间的推移,辖区居民们对美好生活有了更多的新需求和新期待。今年,南京西路街道根据“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研究,重新优化中心功能,新增社区食堂、街道图书馆和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同时设置了街道红十字会服务总站、退役军人服务站和便民服务点位。
一间食屋,品出家门口的幸福味道
全新开业的升平社区食屋位于中心一楼,可同时容纳15人左右现场就餐。虽然面积小,花的心思却一点也不少。记者了解到,目前该社区食堂每天供应午餐和晚餐,日均供应量最高可达214客。同时,居住在街道辖区内的沪籍老人,现役、退役军人及重点优抚对象还可享受九折优惠。
中午11点还不到,不少附近居民就前来“尝鲜”了。酱汁大肉、香酥烤鸭、清蒸金鲳鱼……热气腾腾的菜品,荤素搭配,色香味俱全。居民们拿着餐盘,排着队,挑选着自己喜欢的菜品。
家住升平街的居民金阿姨,是社区食堂的忠实铁粉。她告诉记者,自己今年78岁,每天“买汏烧”实在吃不消,以往会步行20分钟左右前往街道新成食屋解决午饭。“天气好没问题,遇到大热天或者下雨天,就只能在家随便弄点对付对付了。”金阿姨说,现在有了这个开在家门口的社区食堂,再也不用为吃饭问题发愁了。
社区食堂的营业时间为午餐10:30—14:00,晚餐16:30—20:00,营业时间段较长。社区食堂运营方负责人何平解释,拉长营业时间,是为了兼顾社区老人习惯的用餐时间,以及辖区白领的午休和下班时间,尽可能满足“白领+白发”两大群体的就餐需求。
果然,12点刚过,用餐人群中就出现了不少年轻面孔。小钱在升平街小区快递分拣站工作,当天是被热闹的氛围吸引,第一次踏入了社区食堂。正当他专心挑选菜品时,何平叫住了他——原来,升平街社区食堂面向环卫工人、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外卖骑手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推出了15元暖心套餐,包含1大荤、1小荤加两素,还会赠送米饭和例汤。
“对于我们这些外地打工者来说,15元在市中心能吃饱、吃好,关键还吃得卫生,真的太惊喜了。”说话间,小钱已拿出手机,在工作群里向同事们“宣传”起来了。
值得一提的是,食屋还开设了“您留言,我烧菜”特色服务,关注居民们的每一条意见建议,努力满足居民个性化需求。
日托“上线”,解锁家门口的养老服务
“在这里,吃饭不用自己烧,楼下有人送上来,午睡了会帮忙盖好被子,到点了会提醒吃药,每周定期享受助浴服务,还能和其他人一起聊聊天、做做操、玩玩游戏……总之,在这里就很开心、特别开心、非常开心。”在中心二楼新开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老人蒋培培一连用了三个“开心”来向记者表达了自己对当前生活的满足之情。
日托点负责人小许介绍,该中心一共有10个托位,目前已有4位老人入托。每天,老人们都会在2位工作人员陪伴下,享受到日间8小时的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健康管理、文化娱乐等服务。
同时,中心会利用二楼的社区活动室,为入托老人和周边居民不定期开展各类文娱活动和兴趣小组,丰富居民的社区生活。“像今天下午,就有三场端午特别活动,如手工包粽子、艾草按摩捶制作、端午多肉DIY等,让入托老人不仅能感受到传统节日气氛,也能感受到来自社会的爱与关怀。”
小许透露,中心今后还会与临近的威海助浴点联动,向助浴点服务老人发放免费理疗体验券,利用红十字会服务站空间,定期为周边社区居民提供无烟艾灸、红外线理疗等康复服务,打造“家门口的绿色健康通道”,帮助老年人尽可能地恢复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1.0到4.0,打造家门口的“人民坊”
今年是南京西路街道成立30周年,全新升级的社区生活服务中心也折射着南西社区服务的一次次迭代升级——从最初的1.0版到覆盖深化的2.0版,再从搭建公益载体的3.0版到如今新旧融合、功能重组的4.0版,街道对中心功能不断进行优化,在做好基本民生服务需求的政府保障的同时,积极发挥社会服务资源的专业化支撑作用,实现阵地再拓展,服务再升温。
记者在现场看到,除新增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社区食堂外,此次升级改造的南京西路社区生活服务中心,将原先最受欢迎的便民摊位,从“内置”改为“外置”,摊位朝外沿街分布,进一步提升服务的便利性、舒适度。目前,摊位提供改衣、钟表维修、修鞋修伞、眼镜修配、织补等服务,并定期配送至八个乐龄站点,方便距离较远的居民也能在家附近享受便民服务。
一楼新增一间小小的社区图书馆,不仅能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的阅读需求,在就餐高峰时段,也可成为就餐区域临时扩充点。
二楼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一侧,设有退役军人服务站、红十字会服务站、社区活动室等,可为退役军人、重点优抚对象提供咨询、政策受理,可为社区提供定期专业急救培训,也可作为理疗室、活动室等空间,为居民提供多元服务。
“优化升级后的生活服务中心,作为功能复合多元的一体化服务枢纽、社区嵌入式的公共服务设施,成为街道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中的小型‘人民坊’,不仅提升居民日常生活的便捷性,也深化了社区文化建设和公益氛围营造,提升了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街道副主任鲁慧玲表示,4.0版本社区生活服务中心并非“南西定制”服务的终点。下一步,街道将继续做优做实“15分钟社区生活圈”,围绕“全龄共享、友好善治”理念,延续传承“金钥匙”品牌,进一步统筹资源整合、功能拓展,在“螺蛳壳里做道场”,让“小空间”发挥大功能,构筑起家门口时尚感与烟火气并存的“南西幸福圈”。
可能你还想看
▶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展映排片表上线!静安8家影院参与展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