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诗话文章】刘川|五言绝句粥饭读(二)

2016-04-29 刘川 诗评万象


五言绝句粥饭读

刘川


导言:

因近期开始学写五言绝句,故茶余饭后,信手随缘读明清及更早的诗人作品,多涉猎五绝,随记几笔读后感受,且多有演绎发挥,呈与大家,闲读可也,不是赏析与学术研究。请批评指正,候教处:1203068559@qq.com。

——粥饭





得友人书

白玉蟾(宋)

千里如天远,三年不此来。

书从云外至,手把月中开。


【读后感】

何等高谊,让一个久无尘心的道士(白玉蟾是道家南宗祖师),迫不及待趁月色拆读友人来信。君子之交,交必君子,莫说三年,即使一生,也等他信来。我神往这样的伟大友谊,但我配吗?把朋友当社会人脉、交换资源和利益工具的人,有谁配呢? 



宿山园

谢芳连(清)

小雨松径寒,人归夜深火。

宿鸟栖未安,惊飞落山果。


【读后感】

有人谓此诗,辋川外又开一境。的确。这里有人间烟火气,不耽于禅空。你看:雨中归人、松林小路、家灯在望、偶惊夜鸟、扑落山果。这一连串的白描,皆是古老乡村景象,是刻入中国人骨子的共同体验。如此活泼泼的生活气息,久违了。工业社会归宿感迷失的人们,读这样的句子,无异于回家。浮躁中,心灵再次被泥土抓牢。



题画

袁枚(清)

村落晚晴天,桃花映水鲜。

牧童何处去,牛背一鸥眠。


【读后感】

文化生命已经五千岁的中国人讲究静笃。静,也是古人诗中常见的主题。但静是抽象的,如何写出来而不概念化,就需要用形象,让人感同身受、如临其境。用体验说话,或用图景说话,都是最佳表达方式。这首诗是一个图画意象群,每桢图画都在暗写静与和谐,最后呈现的不是释、道古板的无为,而是活泼新鲜、充满生机的静美。



送先生游鸡山

担当(明)

有个插天峰,常待公策杖。

举足宜最高,不许云在上。


【读后感】

励志之作。直截了当。豪气干云。以云为靴,不许为帽——能够无尘遮眼,便可开大眼界、得大天地。读来浑身是劲儿。喜欢这样的言志诗,在于它是使人挺直脊梁、找到自我的,不是让人当伪道学或政治的工具(那种言志诗,想想就想笑)。诗不在大小,在真伪——最后,鼓励劝勉自己一下。



午倦

袁枚(清)

读书生午倦,一枕曲肱斜。

忘却将窗掩,浑身是落花。


【读后感】

此诗安适闲逸、生动有趣。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不用废话阐释。诗就在身边,俯仰皆是。诗概有二种:生活的(以生命感受为中心,表达体验)、文化的(以社会价值判断为中心,体现思想),此诗就属前者,不必高深,巧妙截取生活的一个片段就是,此中最怕文化说教的染污,此诗没有刻意表达什么“主题”,所以亲切。而文化的诗,则需要生活作为最基本的支撑点。这就是两者的异同吧。因此建议把这首和王之涣《登鹳鹊楼》对照阅读思考一下——那首的思想主题,是建立在登楼可以层层提升眼界这个基本生活体验上的。当代诗词广为人诟病的老干体,就是言说欲太强,要在生活语境强加意识形态主题,所以造成了空洞与虚伪;而令人云山雾罩、高深莫测的老朽体(又称学究体),却是要在古人书袋里,用文化符号(文化是二手的、抽象化的生活)来建立价值体系和表达情感,他们越努力就越苍白和尴尬,脱离鲜活的生活故。你看,生活与文化的关系多麻烦,我自己想想就头疼。


————————————

关注微信公众号:诗评万象

微信号:spwx6868

欢迎各位诗友踊跃投稿,投稿邮箱:gaihs@139.com

  • 【新朋友】请点击图片上方蓝色字“诗评万象”关注,并点击查看历史消息。

  • 【老朋友】请点击右上方分享到朋友圈。



————————————

征稿启事

【岁月如歌】

体现对生活感悟的组诗组词。

【诗眼天下】

表现对当代社会现象有独到见解的诗词。

【诗词人物】

当代诗词创作作者作品展示。

照片一张,做封面用;诗人简介;诗词作品50首左右;有关您作品的评论文章1-3篇;如有书、画、印等方面的作品,也可同时刊登。

【才女芳华】

女性诗词作者作品展示。

限女性诗友;诗人简介;作品30-50首;生活照片10张左右做插图。


↓↓诗词学堂报名点击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