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谁在把音乐“废柴”送进音乐学院?

张燚 音乐周报 2019-08-31


文 | 张燚



一年一度的音乐高考季再次来临,在2018年又将有重多学子进入大学的音乐院系。在你心目中,音乐专业的大学生应该什么模样?别管是不是音乐天才,总不至于是五音不全乱跑调的音乐“废柴”吧?总不至于磕磕巴巴不识谱吧?总不至于学了半年钢琴、手指跑不动就考上钢琴专业吧?


不好意思,音乐学院中(现在绝大多数音乐系都已在名称上升级为“音乐学院”),有着大量这样“不至于”的大学生。在这里,教师教得艰难、没有成就感,学生更是学得痛苦,不仅生命中最宝贵的青春被耽误数载,甚至人生道路都被往坏处扭转。


音乐专业具有特殊性,它需要从业者在先天上就具有音乐才能,在儿时就具有优渥的音乐环境(9岁之后再想提高音乐商数几乎没有可能)。其对天分和童子功的要求不仅不同于经济、医疗、法律等行业,甚至也远比同为艺术门类的美术、表演要苛刻。但现实却很揪心,全国音乐学院、音乐系中绝大多数学生都不符合上述要求,甚至根本不喜欢音乐,在音乐中找不到存在感。

   那么,是谁把根本就不适合以音乐为专业的孩子送到音乐学院?答案很可怕,因为这并不是某个人偶然犯下的错误,而是有强大的系统作为支撑和保障。


首先是教育管理部门。教育管理部门主导的大学扩招并没有伴随着教育转型,不过是单一的人数剧增。艺术教育更是大学扩招的重灾区,因为它不需要多少硬件的投入,其教学质量也很难评估。大家都知道音乐考生的文化分数线要比普通考生低很多,这当然有道理讲:一个人不可能在所有方面都优秀,音乐天才不见得文化课成绩也好,音乐学习占用大量时间会影响文化课的成绩……然而,实际上却是随着大扩招以及花样百出的贿考,音乐学院招来大量奔着超低文化分数线而来的五音不全的大学生。

   

其次是音乐学院。无论是独立的音乐学院还是综合大学中的音乐学院,都希望自己多招学生,因为多招一个学生就多一份财政拨款和学费,多招一个学生就在学校中多一点话语权、在社会中多一点影响力。随着高等教育中音乐学院数量的自少而多、规模的由小变大,为了达到招生数额只好放宽专业标准,以争取越来越少的音乐考生。


第三是音乐培训机构。音乐培训机构没有公帑可花,一定要赚钱才能维持运营。赚钱就要有学生,于是它们的大量精力都用在了招生、市场营销方面,充斥虚假宣传,比如包上大学、毕业出路多等。事实上现在大专划线已低至200分以下、本科线多在300多分,不用学习音乐也能包上大学;就业所谓的教育部、文化部、公安厅以及创办传媒公司等不过是罔顾概率的瞎扯。更可怕的是,培训机构都会为音乐高考评委进行利益输送,同时把不适合学习音乐的学生输送到音乐学院。

    

第四是高中教师。音乐培训机构利益输送的对象还包括高中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机构在教学方面不作为——因为这很难并且见效慢,在招生方面却很下功夫,请高中班主任、老师代为招生,招一个学生的回扣就达到数千甚至数万元。高中生对大学几乎一无所知,在老师“循循善诱”下很容易“被从艺”“走上艺术道路”。


第五是高中。高中的使命绝不是其宣传的教书育人,而是心照不宣的“升学”。大家都知道艺术院校文化分数线低,所以很多高中、尤其是生源差的高中都会办“音乐特长班”。“特长班”学生的共有特点是文化课成绩差,至于“特长”怎么样却没人管,反正专业考试都能过关,而且是高分过关。

    

为什么音乐考生都能考高分?这就涉及到系统的第六个方面:评委。高考中贿考最严重的就是音乐专业,因为其必须面试,因为其考生规模比同样需要面试的影视表演规模要大很多。这个“破财免灾”的五音不全学生专业考到95,那个没打招呼的五音不全的学生怎么办?给个80吧。于是在分数上大家都成为优秀的音乐人才了。当然,评委也有“用心良苦”的说辞:“如果不给高分,学生都不‘音考’了,音乐学院不就办不下去了吗?”


第七是以自行授课的音乐教师(包括音乐学院的教师)。他们为了赚取课时费,也会和音乐培训机构一样进行虚假宣传,并在考试时“打点评委”,同时再于学生身上薅一把羊毛。


第八,学生(或监护人)当然也不是完全无辜。自己喜不喜欢音乐自己最清楚,自己是不是五音不全稍有自我评价能力就知道。轻轻松松上更好的大学、轻轻松松当明星,这世界哪有这么简单的事?全国这么多音乐学院、每年毕业十几万音乐学生,成为明星的有几个?万中无一。虚荣再加上不懂简单的逻辑和概率,就等于在脸上写下“易骗型人格”。


八害合力,终成面前恶果、苦果。大多数音乐专业学生不仅没有童子功,并且算不上“半路出家”,而是临到高二甚至高三才想到“音乐捷径”。然而生命本没有捷径,即便你拿到更好一点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如果没天分、不喜欢、不擅长,最终不过是多走一段弯路甚至一辈子误入歧途。


教育是良心活儿,物欲强的人去街上“碰瓷”去偷也不要涉足教育——当然笔者绝非在鼓励偷盗和“碰瓷”。被“碰瓷”或被偷不过是一时一物之失,被教育引偏却会贻误终生。现在招生规模这么大,音乐学院中当然不可能都是音乐天才,但是,音乐专业大学生必须有基本的乐感、对专业有基本的兴趣,千万别把不适合从事音乐专业的人送进音乐学院。这是音乐学院招生的底线,也是音乐教育从业者良心的底线。




有音乐的地方 就有音乐周报

投稿邮箱:yyzb1979@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