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声乐演唱中的“矛盾体”

郭艺墨 音乐周报 2019-08-31



文 | 郭艺墨



声乐初学者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那是因为声乐这门学科里存在着很多对矛盾体。当我们对这些概念理解不清晰,不知到底该如何把握时,往往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参加美国古典声乐家国际比赛以来,每天的交流学习,令笔者对这些问题有了许多思考以及体会和感悟。

 


放松与用力



声乐学习的初期,我们总会很容易接触到这两个字眼:放松、用力。那么到底什么时候该放松什么时候该用力?哪一块要放松,哪一块又要用力呢?诸如此类的问题会源源不断的在我们脑海飘过,其实不用疑惑担心,每个学习声乐的人都是从不懂到懂,都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歌唱中的松与紧是一对同时存在的矛盾体。许多学生一开口唱歌,从头到脚先准备一遍,脚怎么站,喉咙怎么放,重心在哪里;然后再是面部表情、状态。他们一定要把该准备好的准备了,再才开口唱。很多时候他们都在告诉自己,我准备好了,我要开始唱歌了;或者告诉观众,我要开始唱歌了。而这个时候,无论是肢体,气息还是状态都已经趋于僵化,再要唱出松弛好听的声音几乎很难做到。其实我们不必那么紧张,托蒂斯基帕说:说话要像唱歌一样好听,唱歌要像说话一样自然。这是非常有道理的,越自然越松弛,听着越舒服,也越让人感到亲切。所以我们唱歌之前,不妨放轻松,用胸腔和腹腔自由呼吸,避免僵化,吸好气以后,打开腔体,让气息顺着管道均匀送出,带动声带发声从而轻松的歌唱。那么,只要放松就可以了吗?答案是否定的,一味地放松,只会让气息与声音无法衔接,直接导致所唱出的声音有气无力。这时,我们就需要强大的力量作支撑了,这个力量来自于我们的腰腹肌,也就是歌唱中真正需要用力的地方。我们儿时都放过风筝,风筝在天上飞得再高,底端都需要丝线拽住,不仅如此,还要逆着劲儿向下拽,才能使风筝飞得越来越高。其实唱歌就和放风筝一样,不管高音低音,都需要我们的腰腹肌提供强大的力量支持,根扎得越深,气息越稳,唱出来的声音越接地气且能够收放自如。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歌唱中的内紧外松。

 


打开与关闭



每名教师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在面对一些共性问题时,会有不同的表述来引导学生学习,虽然说法不同但都是一个意思。关于歌唱中的打开,我们听到就很多说法,比如“张嘴来唱”“露出后槽牙唱”“体会把口腔凿个窟窿来唱”等。当强调关闭的时候,我们又会听到“集中唱”“把脑袋削尖了唱”“不要给空间地挤着唱”。这时学生们心中疑惑了,我究竟是打开还是关闭?空间给还是不给呢?几天的观摩,大师课上出现过太多类似的状况,老师们也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解释说明,让笔者深受启发:歌唱中的打开和关闭是两个不同方面的概念。我们说的打开绝不是打开口腔,张大嘴巴那么简单,而是腔体、通道和空间的打开。这个打开需要我们做到软腭拎起,上口盖上抬给出空间,目地是为了让气息能够无阻碍的流动。气息在流动的同时带动声带振动、发声,并将声音往外送出,从而进行演唱。另一个我们所说的关闭,绝不是与之相对立的一个说法,它其实是一种用来集中声音的歌唱技巧。我们在演唱开口音时,往往会觉得不如闭口音好唱,声音也不如闭口音传得远,比方说闭口音“i”“e”就比开口音“a”“o”唱起来轻松,那是因为闭口音相对于开口音来说它的点要小更为集中,因此当我们唱开口音无法闭合时,应该试着用闭口音作引导,慢慢过渡。当然一首歌里不可能只有闭口音,当唱到开口音尤其是高音的开口音时怎么办?笔者的理解是,在保持中声区气息下沉,喉头放稳的基础上,加强气息支持,喉头往下扎住,会厌软骨上抬,扩大腔体内通道空间的同时打开颌关节,去掉下颌的力量,利用声带边缘震动发声,依靠咽壁力量与软腭,控制好进入鼻腔的声音方向,使声音在高位置集中共振,并产生共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头腔共鸣。

 


保持与改变



第三个矛盾体是歌唱中的保持与改变。我们都知道,歌唱时的状态不能随意改变,反之轻则位置不统一,声音不流畅,气息不连贯;重则音色突兀,里出外进,难以入耳。是的,在声乐演唱中学会保持是一个好的习惯。从高音区向低音区过渡时尤其需要做到保持。我们在唱高音区域的时候,位置一定是高的,但当由高音区向低音区过渡时,因为低音比较方便、好唱,不少人的状态就会松懈,唱出的声音听起来不统一,也就不好听了。要做到整体音色的统一,尤其低音区时,我们要保持住高音区时的位置即用高位置唱低音。


但是当我们从低音区向高音区过渡时,还要一味的保持原先的状态吗?答案正好相反,我们需要改变。当跑车要提速时,必定会耗费更多的汽油,人在跑步冲刺时也会消耗更多的氧气和能量,唱歌也是一样的。我们唱的音越高,越需要更强大的力量支撑,更急速的气息流动,更边缘化的声带振动和更高的位置和空间。这要求我们在保持低音位置状态的基础上,根据音高的变化,不断调整,不断改变,以确保在唱到高音各方面需要更多支持的情况下我们能迅速跟上,并做到游刃有余。




有音乐的地方 就有音乐周报

投稿邮箱:yyzb1979@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