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空心病” 培养人格健全的孩子
文章来源:陪伴教育刘称莲(ID:peiban_lcl)
转载请联系原创方,并注明相关信息
在有些名校里有很多孩子虽然智力和能力都特别突出,却感觉很无力,对人生感觉非常迷茫,他们的表现常常是有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努力维持着人际关系却并不快乐,有的还表现得抑郁并有强烈的自伤或自杀意念……
最近,北大心理健康中心副主任徐凯文提出的现代虚无主义的“空心病”现象,在心理学界和教育界引起热议。
人生本来有意义,他们却感觉百无聊赖
徐凯文指出,在北大这样的名校里有很多孩子虽然智力和能力都特别突出,却感觉很无力,对人生感觉非常迷茫,他们的表现常常是有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努力维持着人际关系却并不快乐,有的还表现得抑郁并有强烈的自伤或自杀意念。
徐凯文举了他曾经接诊的一个例子,那个同学无论精神科用药还是心理咨询都无效最后不得不退学回家。这是比较极端的一个例子。还有更多的名校学生表面看起来很正常,事实上也是有些问题的。我女儿在北大读书期间有时候也会跟我聊起,她身边的不少同学虽然非常勤奋,常常会“刷夜”读书,考试成绩也非常好,但他们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对自己的将来感到迷茫。如今女儿在国外,也会遇到身边优秀的中国同学有抑郁的倾向,内心很痛苦。
这些孩子能够进入名牌大学读书,在旁人看来他们一定是非常自律和有责任感的孩子,他们中的一部分在初高中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空心”了。只是那时候还有考大学这一明确目标在那里,上了大学或者要面临进入社会的时候就开始无所适从了。
有些对自己认识模糊的年轻人,从学校毕业进入社会以后,因为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也不清楚自己到底喜欢什么,所以有些人工作换来换去,很难找到自己的位置。我有一次在外地讲课,遇到一位26岁小伙子的妈妈向我求助,说她的儿子大学毕业四年了,总共就干了两个月的工作,然后就在家呆着,每天就是看看电脑吃吃饭,家里人都特别担心他,可他就是不出去找工作,说干着没有意思。
有时候我也会接待内心感觉非常空虚的中学生,在学校读书觉得一点意思都没有,很厌学,问他想做什么,也不知道要做什么,问他对自己的人生有什么设想,也是一脸迷茫。这样的孩子自己很痛苦,也令家长非常抓狂。
存在感的缺失导致年轻人变得“空心”
有一个男孩子,他很小的时候爸妈就出去打工把他留在奶奶身边,奶奶为了孙子不出事,每天把小男孩关在家里,不让他出门和别的小朋友玩。小男孩每天可以说话的就是爷爷奶奶,可以玩耍的地方就是奶奶家的院子。小男孩上学了,放学以后,奶奶依然不允许小男孩出去玩,除了学习也不让小男孩帮助爷爷奶奶干活。男孩子上了初中去住校,没有了奶奶的束缚,他一下子像脱缰的野马,开始泡网吧,而且一发不可收拾,学习被忘到了九霄云外。勉强初中毕业上了高中,爸爸妈妈才把他接到身边。马上要高考了,却没有心思学习,每天泡在网吧玩游戏。家长没招带他去找咨询师,当咨询师问他玩游戏可以获得什么的时候,他说可以打发时间,因为他实在不想念书了,而且就算回到学校,他也跟不上老师的进度了。
男孩子告诉咨询师,他小时候被奶奶关在家里,就好像被关在笼子里一样感觉非常憋屈。奶奶什么都不让他干,也不允许和小朋友玩,他很委屈可又不敢跟奶奶讲。这导致他以上初中以后在没有人监控的情况下很快迷恋上了网络游戏,可是几年玩下来,他并没有从网络游戏里获得什么有益的东西,失去了兴趣,却又实在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
这个孩子从小就被剥夺了体验生命的权力,很少有存在感。什么是存在感呢?当一个人的眼、耳、鼻、舌、身可以自由地发挥它们的作用的时候,他便感觉到存在;当一个婴儿吃手的时候被允许,他便感觉到存在;当一个孩子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时候被允许,他便能感觉到自己的存在;当一个孩子的想法和观点被认同和尊重,他便能感觉到自己的存在;当一个孩子可以享受自己通过努力而获得的成果的时候,他便能感觉到自己的存在……
那些虽然可以考上大学甚至上了名牌大学的年轻人还感觉内心虚无,则是在功利化的应试教育环境下被牺牲掉的。因为“学习好,便一好百好”的信念,成年人只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孩子生命真正的需求。
在18岁之前,这群孩子被要求“两耳不闻窗外事,埋头只读圣贤书”。而且当他学习取得了好成绩的时候,会得到夸奖和赞赏,那时候,他们的成就感会被满足,所以还能“积极”地应付学习和考试。一旦上了大学,他们会发现人生不仅仅是学习这一件事情,还需要更多的能力,而自己以前又没有学习更多。更何况进了名牌大学后,发现身边都是学习的牛人,自己的那点优势便显示不出来了。
还有些年轻人,本来有自己的追求,在考大学的时候想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却被家长以各种功利的理由劝阻,听从了家长。进入大学以后,越学越觉得所选专业并不是自己所喜欢的,转专业又没有那么容易。
如何做才可以培养人格健全的孩子
首先,家长要把孩子看做“全人”来培养,不单单关注孩子的学习,而要让孩子全面发展。
我国蒙氏教育第一人孙瑞雪老师强调一个人在心理、感觉、认知、精神、身体、情绪六个方面做自己的主人,才可以成为一个圆满的人。家庭治疗大师维吉尼亚·萨提亚也有生命自我曼陀罗的说法,她认为每一个神圣而有尊严的“我”天生都会有8个部分的资源,这些资源包括身体的、营养的、情绪的、感官的、智力的、互动的、灵性的、情境的,这8个部分都能够被关照并得到均衡发展,作为这些部分的主人,“我”才可以成为一个完整圆满的人。
孙瑞雪老师和萨提亚关于“人”的解读如出一辙,都是在强调完整和平衡。其实我们很多人如果仔细体悟自己的生命的话,便会有体验,当我们忽略某一部分的时候,就会有失衡的感觉。
在我们问到家长的时候,家长往往也会脱口而出“我希望我的孩子是一个健康的,全面发展的人”。那我们如何做才真正可以让我们的孩子变成一个拥有健全人格并对生活充满了热情的人呢?
首先,从小我们就要给孩子自由,从感官到思想,允许孩子自由行动和思索,让孩子从最直接的感知中体验到自己是这个宇宙中的一份子。而且在不断的体验中,他才会建立起自我的概念,逐渐明白自己是什么样子的。
另外一个,就是要提供机会让孩子去做事。做事,必然会有成功和失败的时候。在不断做事的过程中,孩子慢慢会发现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逐渐明确自己人生的方向。学习只是帮助孩子达成他人生目标的手段,学习成绩更不是人生的目的。
再有就是,在安全的范围呢,从小就要让孩子自己学习做选择。哪怕是几岁的小朋友早晨出门穿衣服,也要让他自己选择他要穿那件。上小学的孩子让他自己选择要上什么样的课外班或者做什么样的事情,并教导他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人生总是面临各种选择,孩子在不断选择过程里,会不断尝到甜头和苦头,他一定会不断做调整。家长只是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出面帮助他就好了。如此这般,不仅做家长比较轻松,孩子也会成长得有主见,并且可以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作者介绍:刘称莲,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心理咨询师、萨提亚模式家庭治疗师。被新浪教育评为2013年度中国榜样家长,其家庭荣获中国首届“书香家庭”称号。重点关注家庭教育、亲子关系、青少年心理等研究,常年奔走全国各地的学校及社区,传播家庭教育知识。倡导“和谐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前提”的理念,并用于自己的育儿实践中。目前在第二书房长期举办家庭教育讲座和亲子沟通工作坊,出版畅销书《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爱在自由里》、《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构筑爱的边界》和《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一起吃“苦”的幸福》。
更多阅读
特别声明:本文观点仅为作者观点;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平台转载使用,须保留本平台开篇注明的文章来源信息,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请与我们联系。
↙ 更多阅读,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