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长居然也爱看《中国诗词大会》!(听他讲讲为啥学习优秀传统文化这么重要、这么火)
本文来源:中国教育报(ID:Zhongguojiaoyubao)
转载请注明相关信息
举国关注的2017年两会拉开帷幕,3月3日,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发出2017年两会教育第一声!
3月3日下午,全国政协第十二届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开幕之前,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作为首位通过“部长通道”的部长,接受中外媒体采访。
“部长通道”是媒体记者习惯的叫法。这条位于人民大会堂北大厅的通道,长度不过100余米,是每年列席全国两会的国务院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进出会场的必经通道,是全国两会期间一条重要的“新闻热线”。
在采访中,有记者问到了前段时间火热的《中国诗词大会》,陈部长感叹:“嗯,好问题!”,并且说,“你刚才提的这个问题正好和我最近关心的兴奋点对接了。”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o0380tb8x8c&width=500&height=375&auto=0
陈部长说啦,《诗词大会》引发了人们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记忆,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覆盖教育各个学段!
咦,为什么陈部长如此关心传统文化教育?
对于传统文化教育,教育部这些年都做了哪些工作?请跟中教君一起看看!
陈部长听到《中国诗词大会》——“嗯,好问题!”
3月3日,全国政协第十二届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会议开幕之前,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作为首位通过“部长通道”的部长,接受中外媒体采访。
一位记者抢问,听说您非常喜欢看《中国诗词大会》,那么我们也知道中华诗词大会是教育部和中央台联合制作的,是否意味着在未来传统文化将加大在学校当中的比重?
陈宝生听到后,感叹:“嗯,好问题!”
随后还说道,“你刚才提的这个问题正好和我最近关心的兴奋点对接了。”
原来部长也在看《中国诗词大会》!那么,“部长通道”上陈部长究竟还说了啥呢?
谈《诗词大会》,“激起了我们老百姓、人民群众对于中华诗词的热爱”
诗词大会是教育部、国家语委和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的,2016年上半年办第一季,取得经验之后,下半年办了第二季,春节刚播完。
这个原创的节目取得巨大成功,我觉得首先是激起了人民群众对中华诗词的热爱,很多人看了节目之后,激活了脑海中过去背的那些诗词的记忆,“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等等诗词都想起来了。
其次是激起了人民群众学习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情,为我们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探索了路子、积累了经验。
谈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这件事说起来实际就是三句话”
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说起来就是3句话:
■ 第一句话,覆盖教育的各个学段,从小学到大学,我们把这项工作看成是一个固本工程。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绵延五千年历史不断绝的重大支撑。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激荡交流融汇的过程中,如果我们不采取果断措施,人民群众不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那么中国人的重心就会发生漂移。
■ 第二句话,融汇到我们教材体系中去,我们把这项工作看成是铸魂工程。优秀传统文化里,中国人怎么看待世界、怎么看待生命,中国人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有着非常丰富的资源,阐述得很系统。如果我们不把这些东西继承下来,在教育过程中没能让我们的学生了解、继承,他的人生就会发生方向上的偏离。
■ 第三句话,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我们把这项工作看成是中国人打底色的工程。中国人怎么做人、怎么做事、怎么待人接物,行为方式怎么调整,优秀传统文化都有丰富的阐述。在这个方面发生问题,我们就会发生底色的亏损,所以我们非常重视。
谈传统文化怎么进校园,“实际上就是办四件事”
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实际上就是办4件事:
■ 第一件事是教材体系建设。针对各个学段特点,选择合适的内容进入教科书。优秀传统文化有的是涉及规律性的、有的是涉及方法论、有的是涉及技术层面、有的是涉及审美层面。针对不同学段,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适合什么内容,教材里面就进什么内容。
■ 第二件事是拓展校园文化。在校园文化里面,传统的戏曲、国画、书法,甚至包括中医药,都可以进。还包括传统体育,如武术、太极等等。拓展校园文化,为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更好的沃土、更好的氛围。
■ 第三件事是加强研究和阐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要按照“创新性发展、创造性继承”的原则,加强研究阐释。同时学科建设要加强培养人才。
■ 最后一件事是推进国际传播。不仅要进校园,还要出国境,讲好中国故事。
为什么《中国诗词大会》如此引共鸣?
因为我们还需要传统文化滋养
《中国诗词大会》的火爆再次将传统文化的话题推上了风口浪尖。
主持人董卿说:“重温那些历久弥新的经典,这样的温故知新可以拂去我们记忆上的灰尘,而古代文人的情怀和智慧,也同样能点亮我们今天的生活。”
传统文化到底是属于过去的还是属于现在的,它对我们当今的时代有什么意义?
陈部长对传统文化的关注或许也能够引起我们的深思——为什么我们、为什么我们的孩子都还需要传统文化的滋养?
传统文化面临时代的挑战
“蓝瘦、香菇”、“累觉不爱”……近些年来,类似这样低营养低价值的网络文化铺天盖地地席卷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的思想和行动,促使一部分青少年盲目追求外来文化,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可度却在逐渐下降。与此同时,当前的传媒以及教育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却远远不够大,因此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着很大挑战。
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自然要承担起重拾传统文化认可度的重任,把帮助传统文化复兴提上日程,将传统文化纳入学校教育的日常生活中去。
传统文化是精神的故乡
古人有云:“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长久以来的生活习惯使得我们骨子里本身就具有了传统的情怀或气质,这是我们血脉相承的财富,更是我们得到归属感的依托,我们不仅要知道自己户口本上的故乡在哪儿,更需要知道自己灵魂的故乡在哪儿,以免你的落叶归根归了一个不完全的根,以免你的疑问永远没人真正懂得。
传承传统文化的主体在青少年
“青少年是未来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在中小学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对青少年的未来负责。”全国政协委员、新疆师范大学副校长牛汝极这样说。
文化传承与发展切不可忘本,中华文化中有传统的底蕴,而中华传统文化的繁荣复兴需要几代人的智慧眼光。那么谁能担起如此重任?“文化自信”的底气何在?
“少年强则国强”,毋庸置疑,青少年在文化传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青少年沐浴经典而后豁然开朗,博览群书后而后自我感悟,用行动证明了实现民族复兴“舍我其谁”的情怀与气概。
知传统而后知传承
中国传统中就特别重视人文精神和人文教育,这里的人文精神便包含着“以文化人”的精神思想。传统文化教育在中小学的开展,潜移默化将其内化在了青少年的灵魂深处。文化可以立人,亦可立国,知文化而后知其力量,而后知为何传承、如何传承。
传统文化进校园,这些年,中央和教育部竟然做了这么多!
传统文化教育,看看这些年的两会“好声音”吧!
优秀的传统文化如何进校园、进课堂、进人心一直都是教育界讨论的话题。相信不少老师、家长也在考虑怎样让自己孩子更好地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国学热”已经说明了这一点,不是吗?
其实,这些年,不少代表委员就这个问题,提出了他们的建议。
那么,他们是怎么说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代表委员的看法吧!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三联学院院长金会庆: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融入生活是必然之路
“除了诗词之外,琴棋书画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可以开发一些课程,让孩子们有机会接触扬琴、古筝、长笛等民族乐器以及国画、书法、象棋等项目。”金会庆认为,除了学校教育,传统文化还能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的元素和基因。
金会庆认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融入生活是必然之路。
在他看来,学习传统文化要从娃娃抓起,让孩子去从小学习《三字经》《弟子规》等国学经典,从中慢慢体会诗词的魅力和做人的道理。
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长黄德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黄德宽说,古语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背诵看起来体现的是死记硬背,靠记忆力,实际上背诵多了,可以逐步加深对内容的认识。“学点诗词,不背肯定效果不佳。”
他认为,不要担心这会导致大家死记硬背,对于学习古代文化,背诵还是需要的。“只有认真背诵才能记住,会在平时使用的过程中脱口而出,随着阅历的增加自然会加深对古典诗词的理解,从而更加热爱古代文化。”
全国政协委员、新疆师范大学副校长牛汝极: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青少年中的缺位现象,给予关注和重视
昨日,牛汝极接受本报采访时认为,要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青少年中的缺位现象,给予关注和重视。
去年,牛汝极专门就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现状进行过专题调研。通过深入调研,他发现,当前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方面,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缺少教育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
第二个方面,缺乏传统文化教育人才。他认为,抓好青少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师队伍的素质有待整体提升。
第三个方面,缺乏社会舆论的引导。牛汝极说,当前,学生面临开放的文化环境和网络环境,文化多元及信息对冲使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度、兴趣度有所下降。
第四个方面,缺乏家庭教育。
参考文章 |
新安晚报安徽网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谈诗词热:让传统文化贯穿教育全过程》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两会观点】牛汝极:传承传统文化,中小学该做好哪些“文章”?》
中国经济网《政协委员许钦松:要重视传统文化的新型传播模式》
人民网《牛汝极委员:应在中小学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人民网
新华社《“热”起来还要“传”下去——代表委员把脉传统文化热》
更多阅读
特别声明:本文观点仅为作者观点;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平台转载使用,须保留本平台开篇注明的文章来源信息,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请与我们联系。
↙ 更多阅读,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