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荐读 | 什么样的家庭更可能养出学霸?

2017-06-12 小言宋詹詹 第二书房阅读空间

父母在育儿中能起多大的作用?这个问题之所以经典,是因为它直可以追溯到“基因/环境决定论”这笔糊涂账上去。在养娃上,到底是命运为王,还是事在人为?从高尔顿到华生,两百年来,大咖们也没有扯出个能让人普遍信服的结论。


正因为此,我们才困惑和焦虑,殚精竭虑,为了学区房和学而思而费尽心机,然而这一切,到底有用吗?


什么样的家庭更可能养出学霸?

《魔鬼经济学》里的“育儿经

 

最早听到《魔鬼经济学》,是在“罗辑思维”里。节目介绍说,它将“引导你以经济学的角度看待日常生活背后的世界”,刷新你的认知模式——而在信息时代中,恰恰是认知模式,将人分出高下——这就厉害了。于是我也买了一本。


一读之下,果然“惊喜”,此书正文总共六章,竟有两章都在分析,怎样才算是完美父母(What Makes a Perfect Parents)。

 

这真的是一个经济学家关心的事?不是在开玩笑吧。

 

那么,为了说明下文所引用观点的科学性和严肃性,有必要先把这本书的作者介绍一下:


史蒂芬.列维特,1967年生人,22岁从哈佛大学毕业,27岁取得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芝加哥大学执教,入职两年就成为该大学经济系的终身教授。克林顿的经纪团队曾力邀他加入智囊团,小布什在大选中也曾请他担任犯罪问题专家。2003年,他获得“克拉克奖”——你可以理解为“青年诺贝尔奖”——《魔鬼经济学》是2005年他38岁时的作品,作为《纽约时报》评出的优秀读物,畅销数十个国家。


 

一份金光闪闪的履历。

 

但是,作为主流学界认可的经济学家,列维特感兴趣的,并不是金融货币这些经济学领域的传统问题,反倒是社会现象中那些稀奇古怪的细枝末节,比如,怎样才算是“完美父母”?什么样的家庭更有可能养出学霸呢?

 

列维特的切入点是一个经典问题:父母在育儿中能起多大的作用?这个问题之所以经典,是因为它直可以追溯到“基因/环境决定论”这笔糊涂账上去。在养娃上,到底是命运为王,还是事在人为?从高尔顿到华生,两百年来,大咖们也没有扯出个能让人普遍信服的结论。

 

好在列维特并没有在这个母题上过多纠缠,他要把争论落实到一个具体事件上来,这个具体事件,就是择校——父母的作用,被具化为“是否择校”;孩子受到的影响,被设定为“学习成绩”。毕竟,孩子的性格和创造力不好量化,而“是否择校”和“学习成绩”这两个因素,却是客观明确、易于比较的。


择校有用吗?


他选择了“芝加哥公立学校择校项目”作为数据源,这是因为,芝加哥“入学新生可申请学区内几乎任一所高中”的规定已执行多年,数据够多,同时其采用的“随机抽签制”也恰好能够说明问题。

 

在这种制度下,完全可能出现这样一种情况:两个学生,其他各方面的数据都相似,同时也都申请了一所更好的高中,但一个中了签,一个没抽中。成千上万个这种情况凑在一起,就是“一场规模庞大的自然实验”,成为衡量择校——或说好学校——实际能有多大作用的绝佳途径。

 

列维特隐去了后台那些专业繁琐的计量过程,给出了这样的结论:择校权几乎毫无作用。

 

证据是这样一组数据:“中了签、转学去‘更好’学校的学生成绩,并未高于未中签、留在旧学校的学生。”后者虽然留在旧学校,但成绩并未下滑,与参加择校之前不相上下。

 

数据显示,无论是否中签,只要参加了择校、有意离开片区学校的学生,成绩就比没有参加择校的学生更好。“转到好学校就让学生成绩更好”——只是一厢情愿的表面现象,好成绩与新学校并无关系,而可能只是因为,愿意去择校的学生和家长,“本身便具有更高的智商且在学业方面更有追求”而已。

 

这里隐藏着另一个问题,也是列维特在此书开头就阐明的,相关性和因果性的问题:

 

两件事物存在相关关系,并不等同于一者导致了另一者。“相关关系仅表示,两个因素——姑且称之为X和Y——之间存在某种关系,但你无从判断孰因孰果。有可能是X导致了Y,有可能是Y导致了X,也有可能X和Y均由另一个因素Z导致。”

 

作者举的例子是大选。

 

通过复杂的数据研究,列维特发现,人们通常认为,竞选资金更多(X)会使得候选人有更大几率在大选中胜出(Y),但事实是,竞选开支影响甚微,重要的是其个人品质(Z)。有的政客天生讨人喜欢,有的则不然,这不是钱多钱少能改变的。相反,也许正是因为胜选的几率大,才使得某位候选人能筹集到更多的竞选资金;甚至有可能,个人品质正是他得到更多资金,并最终胜选的共同原因。

 

如果这个例子有点远,那么我试着这样比上一比:小明的妈妈说,自从他学了奥数(X),几次数学考试都考了满分(Y)。于是小强的妈妈也让小强学奥数,但下尽了功夫,效果却并不好。这里的原因可能就在于,小明数学考满分并非因为学奥数,而是因为他本身数学思维就发达(Z)。

 

竞选资金、奥数和好高中,都是那个“X”,它们与胜选、满分和好成绩(Y)之间,有着相关关系,却没有必然的因果。如果看不到这一点,发现不了可能存在着的另一个“Z”,而只是按图索骥地去学那个“X”,那么结果往往就会让我们失望了。

 

但同时,列维特也承认,择校对有一类学生的成绩是有改善的,那就是一小部分原来成绩平平,后来去了技校和职业高中的学生。他还限定了结论的有效范围:择校无用,可能因为这项数据仅针对高中。“到了高中阶段,学生已经定型”了。

 

既然如此,那么对于低年级阶段的孩子,情况会否不同?好学校会有多大的影响,父母又会起到多大的作用呢?

 

列维特又上了一组规模更大的数据。

 

数据来源于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教育部的一个项目:“童年早期的纵向研究”。它从全美国各地抽取了2万多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统计了他们从幼儿园到五年级的学习成绩,记录了他们的个人情况,比如种族、家庭结构、社会经济地位、父母的教育水平等,还通过采访,收集到了父母是否打孩子、孩子看多长时间的电视等一些比较私密的信息。

 

在这组数据中,好学校的作用如何?

 

通过研究黑人与白人儿童考试分数的差别,列维特发现,普通黑人儿童入学后成绩不佳,可能只是因为,他们上的学校太差了。

 

支持数据显示,在一所好学校就学的黑人学生,成绩并不逊于同校的白人学生,甚至要好于差学校的白人学生。

 

所以结论就是:儿童所上的学校会对其学业成绩有显著影响,至少在低年级阶段的确如此。


父母是如何影响孩子学业成绩的?


接下来,列维特通过学生的家庭情况和个人信息,开始研究父母的育儿行为可能对孩子产生的影响——这个就更有意思了!

 

他列出了16个因素,其中,8个因素与孩子的考分有着高度相关的关系,另外8个因素,对考分则似乎毫无影响。

 

别急着往下拉,试试看,你能把它们挑出来吗?

 

⚑父母学历高

 

⚑家庭完整

 

⚑父母拥有较高的社会经济地位

 

⚑父母最近搬入了条件更好的小区

 

⚑母亲生育第一胎时的年龄在30岁(含)以上

 

⚑母亲在孩子出生至上幼儿园之前不工作

 

⚑出生体重低

 

⚑参加过启智计划

 

⚑父母在家讲英语

 

⚑定期随父母去博物馆

 

⚑是被收养儿童

 

⚑经常被打

 

⚑父母参加家长教师联谊会

 

⚑经常看电视

 

⚑家中藏书多

 

⚑几乎每天都听父母读书

 


选好了吗?现在上答案。

 

与考试分数高度相关的8个因素是:

 

✔父母学历高

 

✔父母拥有较高的社会经济地位

 

✔母亲生育第一胎时的年龄在30岁(含)以上

 

✔出生体重低(负相关)

 

✔父母在家讲英语

 

✔是被收养儿童(负相关)

 

✔父母参加家长教师联谊会

 

✔家中藏书多

 

无关的8个因素则是:

 

✕家庭完整

 

✕父母最近搬入了条件较好的小区

 

✕母亲在孩子出生后至上幼儿园之前不工作

 

✕参加过启智计划

 

✕定期随父母去博物馆

 

✕经常被打

 

✕经常看电视

 

✕几乎每天都听父母读书

 

哈,是不是和我们的传统观念不太一样?那些每天读五个绘本、讲八个故事的日子,育儿专家那些绝对不能体罚孩子、三岁之前不能看电视的警告,那么多含辛茹苦的全职妈妈,还有费用高昂的亲子班和勉力维持婚姻的委屈,竟然都“没有用”?

 

对此,列维特早已有言在先。

 

道德代表着在人类心目中,这个世界应该如何运转,而经济学代表着其实际的运转方式。

 

“传统观念常常是错的。”

 

不管我们舒不舒服,数据显示的就是这样。我们那些陪伴的时光和做出的努力,于亲子关系肯定是有益的,并不是“没有用”,只不过与“考分”无关罢了。

列维特对这些因素有关或无关的原因进行了猜测和分析。

 

在与考分高度相关的8个因素中,父母“拥有高学历”和“较高的社会经济地位”最容易理解:一般情况下,较高的学历和社会经济地位,说明父母有着较高的智商和更强的上进心。智商具有高度遗传性,上进、自律这些品质,也往往会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孩子——这些都与考分密切相关。

 

“母亲生育第一胎时的年龄高于30岁”之所以是相关因素,则是因为初胎年龄较晚的女性,往往对自己的学历和事业有着更高的追求。

 

“被收养儿童”这个不利因素,显示的也是基因的强大作用。研究表明,亲生父母的智商对儿童学业水平的影响远高于养父母,同时,不难理解,将自己孩子交予他人收养的父母,智商往往远低于收养者。

 

而在孩子“出生时低体重”这个因素中,如果除去体质和疾病原因,则往往能说明父母没有条件或意识进行围产保健,或者母亲在孕中有抽烟喝酒等不当行为。说残酷些,这归根结底指向的仍是父母的智商和品质

 

同时,令我们这些痴心父母遗憾的是,数据显示,维护家庭完整和搬入高档小区并没有对孩子的成绩产生影响。(列维特说得很有意思:就像换了好鞋并不能跳得更高一样)同时,妈妈全职的陪伴、亲子课程和定期去博物馆,也没有更多的帮助。而体罚和看电视——这两只现代家长眼里的洪水猛兽——却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大的破坏力量。

 

最有意思的,还是“家中藏书多”和“几乎每天都听父母读书”这对因素的对比。在我们的观念中,家里书多并不等于孩子就爱看,每天给孩子读书,才能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才有可能提高他们的成绩啊!如果家里只要书多孩子就能考高分,那把新华书店搬回家,孩子岂不是就能上哈佛耶鲁了?

 

对此,列维特一语道破了天机。


书籍并非智力提高的原因,而是智力出众的表现。


明白了吧?藏书多只是个现象,其背后隐藏的,仍然是一对爱读书、学历高、注重孩子教育的父母,以及他们的高智商。



你是谁,比你做什么更重要


 在一番分析过后,本章的高潮来了!列维特得出了如下一篇“惊世骇俗”的结论:

 

“前8个有关的因素是对父母特点的描述,后8个因素是对父母行为的描述”。

 

父母对育儿而言关系重大,但难点在于,当多数人准备拾起育儿经时,为时已晚,因为真正重要的因素——身份、配偶、生活方式——早已注定。

 

你的所作所为并无太大影响,重要的是你本身的特质。

 

也就是说,后天我们努力钻研的那些育儿之道可能最终作用有限,“我们是谁”比“我们做了什么”更加重要。

 

当然,美国的教育国情和我们相差甚远,一个经济学家的一篇怪谈,很难撼动利益巨大的育儿产业,也很难想象,一本经济学畅销书就真能使我们的认知从此解放,但它起码能给我们这样三点启示。

 


1
相信数据和逻辑,还是个人经验?


 

本书的另一位合著者都伯纳这样说道:

 

“列维特或许并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却相信一点:美国教师、罪犯和房地产中介会撒谎,政客乃至中情局分析师也会撒谎,但数据不会。”

 

书中的结论,都有着强大的数据支撑,纵向跨越数年,横向遍及整个城市甚至美国各地。虽然这种取样仍是有限的,仍然难以破解上帝的终极真理,但以人类现有的研究水平而言,这起码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

 

我们对这样的结论,也许会感到不舒服,还会不以为然地分分钟举出好多反例:“纯瞎掰,我家孩子就如何如何”,“隔壁老王的孩子就如何如何”。育儿专家们的文章开篇也常是这个调调:“我认识一个孩子,他怎样怎样”,几个例子举下来,结论也就顺理成章地给出了。

 

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心存警惕?

 

数据的结论虽然可能会与个体情况有所偏差,但起码能够反映事件的概率和较长时间段内的大体走向。相比之下,经验的结论则欠缺根基。因为经验说到底也是数据,只不过是样本更有限的数据,而且还往往自带熟人光环、专家效应或者强烈的情绪力量。

  


2
他人的经验和结论,是否可以直接套用、推而广之?



虽然掌握了大量数据,用的也是严谨的经济学计量方法,但列维特对于给出结论非常谨慎。在书中,他明确指出有些因素之间只是“相关关系”,也会毫不隐瞒地列出结论的例外情况,甚至在推论中使用了相当数量的“可能”和“也许”。

 

他并不认为自己的结论能够指导所有事情,也无意充当一个指点江山的育儿专家或人生导师。在对“16个因素”的分析中,他就说:这些结果,反映的仅仅是低年级学生的“考分”情况,它的涉及范围非常有限。童年早期考分低,“并不一定就预示着未来会收入微薄、创造力匮乏或生活不幸。”

 

在我看来,这才是专业人士应有的态度。就好像你去协和医院,医生让你做各种检查,最后给出的却是你认为“不够明确”的诊断意见,而拍着胸脯卖“大力丸”,承诺药到病除、包治百病的,往往是江湖游医。

 

常有专家以一种“信我即可得救”的架势给出建议,好像只要遵从他的方法,所有困难就会迎刃而解,孩子从此就能走上鱼跃龙门的金光大道了。而之所以有这样的专家,是因为我们的内心在时刻渴望着这样的“一贴灵”,希望能套用在自己孩子身上,一招见效,解决所有的育儿问题。

 

但这显然并不可能。教育的设计是很个人化的东西,所谓育儿的成功经验,其实很难推广复制。孩子与孩子很不相同,适合老王家孩子的,未必适合我们。甚至也许有适合99个孩子的方案,但仍有可能,我们偏偏就是那个不适合的1。

  


3
该如何看待那些引起我们恐惧的信息?



列维特在书中对育儿专家抱持着一种揶揄的态度。这时候,他看起来不像个经济学家,倒像个研究心理的。

 

他说:

 

“典型的育儿专家和其他领域的专家一样,喜欢做出胸有成竹的样子。专家不喜欢谈论一件事的不同方面,而喜欢坚定不移地选边站队,因为说话有所保留或措辞微妙的专家常常无法博得公众的关注,想要让自己平淡无奇的理论上升为传统观念,专家必须壮起胆子。为此,成功率最高的方式就是利用公众情绪,因为情绪是理性的敌人,在所有情绪中,一种情绪——恐惧——比其他情绪更具威力。”

 

父母们收集到的信息,要么被曲解了,要么被夸大了,要么被断章取义,而这些,只不过是他们(专家和商家们)在利用信息资源优势谋求个人私利而已”。

 

真是酸爽犀利啊!知道了这个,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些专家会时常爆出耸人听闻的言论,为什么那些育儿公号总爱用“再不看,你的孩子就落后了”,或者“错过敏感期,耽误孩子一辈子”之类吓人的标题。

 

一篇好的文章,一个好的朋友,一个好的导师,最后传递给我们的,一定不是恐惧无助,让我们只能抱住他的大腿寻求解救,而应该是认清现实,并求诸自身的勇气。

 

对此列维特给出的办法是,我们需要有一点critical thinking ,最好能学会用正确的方式去观察数据,这样就有可能击碎谣言,从育儿产业的裹挟中抽身出来,摆脱不必要的恐惧和焦虑,更加理性地看待育儿这件事。

 

 此书的数据或许有点冰冷,但它并非要引我们陷入“育儿虚无主义”。事实上,列维特本人就是一个很nice也很负责任的父亲。我甚至猜想,正是因为这样,他才会想得起来用自己的学识之便,研究那些高大上的经济学家们看不上的育儿经。

 

诚然,静待花开,不等于无所作为,为人父母的责任还是要负的,努力也还是要努力的,专家的意见可以尊重,别人的经验也不是不能借鉴,但现在我们起码已经知道:在被恐惧左右之前,可以先揣测一下对方的动机;在照搬隔壁老王的经验之前,可以想想是否适合自己的孩子;还有,在无限放大对孩子的期望之前,先看看为人父母的我们是什么样子。

 

毕竟,此书告诉父母们的最重要的一句话就是:

 

想培养一个更好的孩子,首先,应该成为更好的自己。

 

小言宋詹詹:一枚爱写字的天秤座,俩娃妈,法学科班出身,在皇城根下供职七年,又从体制内的深井走向体制外的江湖。爱文字,爱电影,在生活中的夹缝中,且行且歌且吟。

· · ·

更 | 多 | 阅 | 读


转载:请自行注明以上相关信息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旨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在此向原创者表示感谢。文中观点仅为作者观点;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平台转载使用,须保留本平台开篇注明的文章来源信息,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请与我们联系。

↓点击这里,成为更好的自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