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崧舟:语文学习必经三重境界!快看看你在哪一重!

王崧舟 河南教师 2022-12-05

语文学习和语文教学的

意义、价值和目的究竟是什么?

为了考试拿高分?

为了出口成章、能说会道

下笔成文、妙语连珠?

为了将来能够谋到一份好的职业

能够过上一种体面的生活?


语文学习要经历怎样的过程

达到怎样的境界?


来看全国名师王崧舟

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


王崧舟特级教师,教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浙江省十大育人先锋,中国教育学会传统文化教育分会副理事长,浙江省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分会副理事长。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人,讲述系列节目《爱上语文》12集,现任教于杭州师范大学。
开创“诗意语文”教学流派,在全国各地开设观摩课2000多节次、讲座1000多场次。先后出版有《美在此处:王崧舟讲语文课上什么》《美其所美:王崧舟讲语文课怎么上》等多部教育教学论著,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论文360余篇。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这样说过——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王国维的“三种境界”说,同样适用于我们的语文学习和语文教学


按照语境,王国维是立足成就大事业、大学问的高度来建立“三种境界”说的。严格说来,三种境界不是并列关系,而是递进关系。因此,与其说是“三种境界”,不如说是“三重境界”,层层向上、节节递进。


其实,王国维讲的这三重境界,同样适用于我们的语文学习和语文教学。



第一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一句出自晏殊的《蝶恋花》,王国维在这里是借用、是活用,用来表达成就大事业、大学问的第一重境界,跟词意本身已经关系不大了。这第一重境界,是说语文学习中确立高远志向、目标的重要性,只有登上“高楼”,才能“望尽天涯路”。


第二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一句出自柳永的《蝶恋花》。这重境界,表现的是在追求语文学习、语文教学高远志向的过程中,需要一种持之以恒的执着和毅力。衣带渐宽,无怨无悔;形容憔悴,不离不弃。


第三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一句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这重境界,乃是实现语文学习、语文教学高远志向的最终境界。如果说,“衣带渐宽”“为伊憔悴”需要量的累积,是一个量变的过程、渐变的过程,那么,“蓦然回首”“那人却在”则是质的转化,是一个质变的过程、突变的过程。


因此,表现在事业上,往往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表现在学问上,往往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学语文,见识非常重要,可以说是第一位的。见识正,方向就正,歪不了;见识高,志向就高,低不了


以前的初中语文教材中,我们都学过一篇课文《香菱学诗》。细读,我们就会发现,香菱学诗的整个过程,与语文学习的三重境界不谋而合。


先说第一重境界。《红楼梦》中写香菱学诗,首先写到的就是她学诗的志向。第一,香菱学诗的志向具有主动性。香菱是主动找林黛玉学诗的,没有任何人强迫她必须学诗,完全出于自愿。第二,香菱学诗的志向具有持续性


香菱在跟林黛玉学诗之前,早已开始自学作诗了,可见绝非心血来潮、一时冲动。第三,香菱学诗的志向具有累积性。香菱不光看诗,而且还能熟读精思、烂熟于心。第四,香菱学诗的志向具有高远性。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夫学诗者以识为主:入门须正,立志须高。”其实不仅学诗如此,学语文也一样,见识非常重要,可以说是第一位的。见识正,方向就正,歪不了;见识高,志向就高,低不了。正所谓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作为教师,如果自己读的、学的是二三流的作品,那就很难教好学生。



我们学语文,学如何读书、如何写文章,教学生学语文,到底是为了什么?


为了语文考试拿个高分吗?这当然也是志向,比起那些不想拿高分的人来说,有志向总比没有志向好。但是,这样的志向算不算得上是“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呢?


为了出口成章、能说会道、下笔成文、妙语连珠吗?这当然也是志向,相对而言,这种志向比起纯粹为了拿高分还稍稍高了一点、远了一点。但是,这样的志向算不算得上是“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呢?


为了将来能够谋到一份好的职业、能够出人头地、能够过上一种体面的生活吗?这当然也是志向,这种志向至少跟自己未来的人生联系起来,“望”得确实更高了些、更远了些。


但是,“独上高楼”意味着一种常人难以理解的孤独,这样的志向往往不为多数人所追求。“望尽天涯路”意味着一种更远的远方,这样的志向往往指向人生的终极意义和关怀。


就像香菱学诗,跟功利无关、跟名望无关、跟荣华富贵、跟锦衣玉食无关,她只为了一种审美的生存、一种诗意的人生。我们学语文、教语文,也该如此。



语文学习的关键在于坚持、坚韧与坚毅。再高远的学习志向,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最后也只有落空的份儿


接着说第二重境界。这一重境界的关键在于坚持、坚韧与坚毅。荀子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再高远的学习志向,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最后也只有落空的份儿。


坚持难在哪儿?难在迷茫的时候,难在遭遇挫折的时候,难在“泰山崩于前、麋鹿兴于左”的时候。


立志一旦高远,接下来就是一心一意地笃行、不离不弃地践行、脚踏实地地履行。在这重境界里,香菱学诗具有这样三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就是“勤”,天道酬勤、业精于勤、勤学苦练、勤能补拙。正所谓,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没有勤奋的意志,没有勤勉的毅力,成功只会是一个永远无法实现的梦想。



第二个特点,就是“专”。勤而不专,往往白费心力。所谓“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因为专注才能使人凝聚起强大的力量。我们知道,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只有专注,才能使人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集中所有的精力和思想,最终成就“滴水穿石”的奇迹。所以,杨时说:“君子之学贵一,一则明,明则有功。”王安石说:“人之才,成于专而毁于杂。”


第三个特点,就是“韧”。专而不韧,往往功亏一篑。在专注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各种困境、各种挫折、各种磨难,一帆风顺、一蹴而就的大事业、大学问是不存在的。你越是专注,你遇到的困境、挫折和磨难就越是深重。



为了学诗,香菱衣带渐宽、无怨无悔;为了写出好诗,香菱形容憔悴、心甘情愿。


伏尔泰说:“要在这个世界上获得成功,就必须坚持到底,剑至死都不能离手。”黄檗禅师说:“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如果,我们能像香菱那样,以一种无所畏惧的“大愿大勇”去追寻自己学语文、教语文的高远志向,那么,还愁何事不能成呢?


语文学习的化境,是功夫纯熟之后的自然而然,不是人力所能强求的。相反,有时候你越是猛力追求,你越可能背道而驰


最后来说第三重境界。这重境界,其实不再是一种人为的努力,而是一种无为的天成。这种境界带来的喜悦,一般人是很难体会到的。


正如王国维所说:“夫人积年月之研究,而一旦豁然悟宇宙人生之真理;或以胸中惝恍不可捉摸之意境,一旦表诸文字、绘画、雕刻之上,此固彼天赋之能力之发展,而此时之快乐,决非南面王之所能易者也。”言下之意,这种巅峰体验,恐怕连王侯之乐都无法交换。



我们看香菱学诗,最后写出来的是这样一首诗: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娥应自问,何缘不使永团圆。


这首诗,众人交口称赞:“这诗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这首诗的成功,标志着香菱步入了诗的“象牙之塔”,成为大观园众女儿中不可替代的一员。


那么,香菱的这首诗是怎么写出来的呢?《红楼梦》中这样写道:“只听香菱从梦中笑道:‘可是有了,难道这一首还不好?’宝钗听了,又是可叹,又是可笑,连忙唤醒了他……原来香菱苦志学诗,精血诚聚,日间做不出,忽于梦中得了八句。”


可以这样说,这是对“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最富有诗性的诠释。


香菱在梦中成诗,其实也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众里寻他千百度,也就是“绵密保任”。“绵密保任”本来是一种修行的功夫,指的是人在开悟之后,长期形成的妄念习气还不能一下子消除,因此需要时时观照自己的念头、了了分明自己的觉知,一刻都不能放松,一点都不能懈怠。


第二阶段,蓦然回首,也就是“放下执念”。蓦然,不仅指突然、猛然,更是指一种不经意。不经意,就是放下刻意、放下专注、放下思虑。而回首,正是一种放下之后的松弛和随性。


第三阶段,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也就是“豁然开朗”。香菱在梦中完成八句,用宝钗的话来说,“你这诚心都通了仙了。”用管仲的话来说,“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之而不通,鬼神将通之;非鬼神之功也,精诚之极也。”



这三个阶段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了大事业、大学问的第三重境界,也是最高的境界。用禅宗的话来形容,就是所谓的“万古长空,一朝风月”。语文学习的化境,是功夫纯熟之后的自然而然,不是人力所能强求的。相反,有时候你越是猛力追求,你越可能背道而驰。


香菱学诗,是王国维三重境界的一个文学样本。我们学语文、教语文,要成就一番事业、学问,也会经历香菱学诗那样的三重境界。其实,贯通这三重境界的灵魂只有一个——超越。


第一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对尚未确立高远志向的超越。第二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对虽有志向却不能践行的超越。第三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对践行虽能持之以恒却终究难以顿悟真谛的超越。一轮“三重境界”循环的结束,意味着新一轮“三重境界”循环的开始。超越,永无止境。正如尼采所说,人是应该被超越的某种东西。


让我们真诚地问一问自己:在语文学习、语文教学中,你超越过自己吗?“目极大江流,高情更超越。”正是在永无止境的超越中,我们让自己变得更加真诚、更加善良、更加美好。这才应该是我们爱上语文学习、语文教学的最大理由!



原载:《教育时报》



推荐阅读:


好老师究竟什么样儿?闫学:这五个特质是必备的!


新手教师如何快速站稳讲台?武凤霞给出4条忠告6个关键词!
上课前,不知道课堂上会发生什么,这才是最好玩的!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原创稿件欢迎大家转载,转载时请务必注明出处“河南教师”。本公众号转载的其他稿件,版权归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欢迎联系我们,我们会在后续转载文章中声明。谢谢!


语文,让我们更加美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