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啊?禁止手机进课堂,校长、老师也不行?

教育时报 河南教师 2022-12-05

近日,全国各地

陆续针对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

发布最新通知



而山东省聊城市教育和体育局3月16日在官网发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不仅禁止学生将手机带入课堂而且禁止所有教职员工和校长将个人手机带入课堂

对此,您怎么看?

教育时报记者

邀请了几位老师一起来讨论——


本期研讨嘉宾:

刘   炜  郑州市郑东新区康宁小学

雷晓玲  孟津县育才实验学校

于德明  西峡县城区第三小学

李之梅  武陟县北郭乡城子小学

吴   帅  新蔡县河坞乡戚楼小学


主持人:

教育时报记者  代修鹏


教育时报

对于山东省聊城市教育和体育局的规定,禁止教职员工和校长将个人手机带入课堂,你持什么态度?赞成还是反对?为什么?



雷晓玲:

1月18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从“为保护学生视力”“让学生在学校专心学习”“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这些字眼中,不难看出指向的管理对象是学生。



从“有限带入校园”“建立班主任沟通热线”“探索使用具备通话功能的电子学生证”等表述中,我们也能感受到人文关怀。但聊城的做法似乎太绝对化了,过犹不及。



于德明:

对聊城教育和体育局的这项规定,我比较赞成。身为教师,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理应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以身示范。毕竟己不正不能正人,倘若自己都不能做好的话,又怎么去引导、教育孩子们呢?


同时,不带手机入课堂,就能够将手机可能带来的各种干扰拒之课堂之外,从而保证教师授课的专注度和纯净性,这也是维护正常教学秩序、建设高效课堂的一种需要。



李之梅:

我也持赞成态度。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既然教育部规定禁止学生将手机带进课堂,那么作为在校园内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成年人——教师,如果我们的手机在课堂上响个不停,那么我们的学生会怎么想?


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应该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教师率先不做。我们要用自身的行动来影响学生,让自身的示范成为最好的说服力。



吴帅:

我也比较赞成这一规定,我们学校也规定了教师不能带手机进教室。作为教师,就是要时刻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既然不允许学生带手机进教室,老师自然就应该起到表率作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其身正,不令而从”的管理效果,学生才会打心底里佩服老师



刘炜:

对于教育部规定“学生手机原则上禁止进入校园,大家都热烈支持。对于老师带手机进课堂,我认为应该加强管理,而不是一禁了之。比如带手机进课堂,必须设置成静音状态,不得使用手机做和课堂教学无关的事情。


教师带手机进课堂,其实有时候可以增强教学效果。比如,可以将孩子当堂练习拍照投影到屏幕,供其他同学欣赏和借鉴;手机自带的传感器可以做很多的实验;班级优化大师评价系统的登录等。


教育时报

你平时习惯将手机带到课堂上吗?会在课堂上接打语音电话或使用手机通联吗?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



雷晓玲:

我是习惯把手机调至静音后带进教室的,但不是为了通联。每天早读我会为孩子们录上1分左右视频,中午练字时再拍几张他们的书法作品,临下自习会录几秒钟孩子对爸爸妈妈说晚安的视频……


家长群里这些用镜头记录的美好,已成为一周、一月,甚至更长时间无法见到孩子的那些爸爸妈妈最好的慰藉。同时,课内外随手抓拍的精彩瞬间也成为我撰写教育叙事的原始素材。总之,在教学区,手机于我而言多数时间就是一部定格美好的相机而已。



于德明:

身处人不离机、机不离手的时代,手机自然也常常被我带到课堂上。不过,我的手机都是以静音模式进课堂的。上课不接电话,但我会使用手机,比如通过微信向一体机传递课件、视频资料,或利用手机进行课件翻页操作等,既方便,又快捷。


尤其是课堂巡视时,我随时可以将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问题或做法进行拍照,并通过微信及时上传,纠错讲解或展示分享,省时又高效,感觉忒爽!



李之梅:

课堂上,我也会提前把手机铃声调成静音状态。我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有时候学校会在班主任微信群中布置临时的紧急性工作,如果自己没有及时查看、执行,会使班级工作陷入被动,给学校工作带来影响。


但我查看工作信息时绝对不在课堂上,会在讲完课孩子们写作业时,去教室外的走廊上进行查看。



吴帅:

我没有将手机带入课堂。我有个习惯,如果我正在上课,有人不打招呼就进来我会很反感的,因为这样会打断我的讲课思路。这就好比是两个人正聊得起劲儿,突然跑来一个人插嘴,这样很不受欢迎。


将心比心,我们的学生也不会喜欢老师讲课中突然接打电话,影响他们听讲。在我们接打电话的过程中,或多或少肯定会影响学生,可能导致课堂混乱。



刘炜:

我平时在上课时会将手机调整到静音状态,放到衣服口袋里或者讲桌抽屉里,专注于课堂,是不会有空儿去看手机的。


教育时报

如果所在学校规定不许教职员工带手机到课堂上,你能接受吗?为什么?


雷晓玲:

我不能接受。手机的重要作用之一,是应急。这学期初,班里有个孩子课上突然发病晕倒,抱着他软绵绵的身体我恐慌之至。一个电话,年级主任和政教处老师马上赶到,第一时间把孩子送进医院……意外来临,时间就是生命。


当然,不否认极个别教师会在课上玩儿手机。我觉得,对于责任心不强的少数老师,单单控制手机是不能改变的,可以采用折中的办法,允许老师带手机进课堂,但在使用上有所规定即可。



于德明:

如果学校禁止带手机入课堂,我完全接受,正当规定必然是要遵守的。既然学校做了统一规定,那么自然是对准群体的事情。


作为个体,我们需要也应该支持并尽力维护学校的正常规定。当然,这样一来,用手机翻页、拍照、上传文件的事儿就无法进行了。不过没关系,方法总比困难多,我们可以想其他的法子,更好地服务课堂教学。



刘炜:

假如学校规定教师手机不能带入课堂,就得完善并提出其他方面问题的解决方式,如课堂突发事件如何上报等。


李之梅:

如果学校规定不许教职员工带手机到课堂上,我也可以接受。因为学校这样做,是为大局考虑。另外,教师不带手机进课堂,可以在课堂上更专注地进行教学,不用担心被意外的事情打断,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


把手机放在办公室,如果家中确实有什么急事,会导致手机响个不停,同事也会及时到教室告诉自己。


吴帅:

我们学校已经在执行了,所以我已经把这看成一种理所当然的事了。



教育时报

假设一天不使用手机,你会有怎样感受?你认为作为一个教师生活中怎样使用手机更健康合理一些?


雷晓玲:

如果上班日,一天不使用手机,七八个工作群信息淤积,不及时回复处理,可能会带来不良后果。但工作之外,一天不接触手机,做做饭、看看书、练练字、养养花、陪陪家人、约约朋友……不做低头族,反而会发现生活中更多美好。


作为教师,我们要清晰地认识到手机的用途,不依赖、不沉迷,切莫眼不离手、手不离机,要适当时间适当用。我们要掌控手机,而不是让手机掌控我们。



于德明:

假如一天不使用手机,对我来说也没啥不适感。我曾经做过这样的事儿——每周选择一天不带手机上班。没有手机的干扰,心境更加沉静、做事儿更加专注、效率自然也更高,感觉还是挺爽的!


关于使用手机,我始终坚持两个原则:一是“趋利避害——充分发挥其有利的因素为我所用,比如使用其通讯交际、查阅资料、听书阅读、运动健身、拍照录像、听课看课等。二是“做手机的主人,而不是手机的奴隶”。



李之梅:

假如一天不使用手机,刚开始时,我可能会感到有些没着没落。但时间久了,生活就会像回到20年前,那时我刚参加工作,没有手机,看书、读报、练字、散步,在办公室与班内的学生谈心,在日记本上记录教育生活.......说不定可以回归到最朴素的教育状态,保持参加教育工作的初心。


在教师生活中,使用手机还有一个好处,累了时听几曲喜欢的音乐,烦了时和朋友聊几句,想不开了读几篇公众号的推文,让心灵得到慰藉。



吴帅:

在这个智能时代,如果真的有一天不使用手机的话,我肯定会不适应的。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圈,还是需要用手机来加强联系的。


作为老师,只要我们自己养成使用手机的良好习惯,时间长了,亲朋好友也会了解我们的作息时间,在方便的时候和我们沟通。


刘炜:

我理解大家的看法。作为一名教师,除了各种填表上报、各种工作群信息接收和发布,我们还要做好家校沟通等。在此,我想向家长朋友呼吁一下,如果老师这会儿没能接听电话,他可能在上课、辅导、培训、教研、开会、照看学生午餐午休......建议有事发短信。


老师的手机到底该不该

有没有必要、能不能带进课堂?

对此,您怎么看?

欢迎留言分享您的看法!




推荐阅读:


签赠丨最划算,莫过于边教书边成长!


收藏 | 最全听课宝典!不仅仅是“听听”那么简单


美育到底有啥用?这位教授的解释让人服气!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原创稿件欢迎大家转载,转载时请务必注明出处“河南教师”。本公众号转载的其他稿件,版权归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欢迎联系我们,我们会在后续转载文章中声明。谢谢!


别让手机主宰生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