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个家庭,五代育人,教鞭在他们手中稳稳相传!

教育时报 河南教师 2023-06-28


战争年代里

他们艰难创办3所学校

以教育救国之志唤醒民众

报效祖国,英勇牺牲

和平建设时期

他们不慕虚荣、科研兴国

为国家医学、病理生理学学科建设

和信息工程事业奉献终身

人才强国新时代

他们扎根三尺讲台

倾尽毕生所学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一个家庭、七位教师

五代传承、百年教育情

经历过国家的战火纷飞

也感受过祖国的繁荣昌盛

他们始终坚守着人民教师的光荣使命

一家人的总教龄超过200年

他们就是首批全国教育世家——

李道苏家庭


李道苏(右一)兄妹及父母


近日,教育时报记者

联系到了河南工程学院

退休教授李道苏

听她讲述他们一家

波澜壮阔的教育故事


承“尚学”家风

铸教育世家


我出生在开封,长在郑州,但我的根在南阳邓州。1954年,我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家中还有两个哥哥、两个姐姐,我是最小的孩子,父母分别为我们兄弟姐妹5人取名为道本、道蕴、道中、道蔚、道苏。


与身边的大多数同龄人不同,在温饱都难以为继的年代,我们家仍然将读书学习作为第一要事,不敢荒废。父母非常注重培养我们自觉学习的能力,把一切时间都给了我们,家务活儿多由母亲信真一人承担。为了让我们上个好学校,多给我们提供学习机会,母亲更是效仿“昔孟母,择邻处”,多次随学搬家。


家中重视读书学习,与李家世代以“尚学”为家风相关,从曾祖父开始,“尚学”之风便一直在无形之中、细微之处影响着李家的子孙后代。


在清代,农村没有学堂,李家人就口口相传,长辈教晚辈识字、学珠算、背医书。在清末时曾祖父李箴六就考中了秀才,后来祖父李德升也考上了北京陆军军医学校,成为乡里的第一位大学生。


李道苏祖父李德升


到了父亲那辈儿,李家的男娃就没有不识字的,有的上了中学,有的考上了中专,甚至还有国立大学的大学生,而且李家不重男轻女,有出息的女娃也可以外出上学。当时母亲信真的文化程度比较低,但她受到“尚学”家风的感染,也为了给我们几个孩子做好榜样,每天坚持读书看报,遇到不认识的字就查字典,文化水平逐步提高。


现在到了我们这一辈儿,更是兄弟姐妹5个全部考上了大学,这不仅在当时特殊的年代少有,就是现在也不多见。我们全家一共出了一位烈士、三位教授、一位副教授、一位在读博士、四名共产党员,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书香世家。


李道苏一家三口


在“尚学”家风的影响下,当老师,教书育人也成了全家光荣的使命传承。我的祖父、父亲、哥哥,以及我自己一家三口都是人民教师,在三尺讲台上站了一辈子。


接力育人

以己之长献教育


1917年,我的祖父李德升在南阳中学毕业后,家贫无力供他继续上学,于是他便独自前往北京,考上了一所公费学校——北京陆军军医学校,圆了大学梦。祖父初到北京,正是五四运动风起云涌之时,在北京新思潮、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他立下革命志,走上了革命救国之路。


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


祖父非常崇拜创办南开中学和南开大学的张伯苓,一心要向先生学习,兴办教育,造福桑梓。1921年,祖父与南阳早期地下党员郭子衡等人一起在南阳市旧察院院址创建了宛南中学,任校长。这所学校是现南阳经济贸易学校的前身,宛南中学的师生由于接受中共地下党的教育较早,思想比较活跃,革命性较强,为宛属各学校树立了典范。


1926年,祖父应好友邓县教育局局长栗椒岩的邀请,回到家乡创建邓县第一所县立初级中学(现邓州第一高中),任校长,校址在范仲淹创建的花洲书院。这所中学是邓县历史上第一所初级中学,培养出不少进步学生,如王训谟、李松龄、姚雪垠等。


花洲书院大门


1936年夏,祖父又在邓县县城花园北街李家祠堂办了一所“中学生暑期补习学校”,招收学生百余人。暑期后,祖父将这所补习学校改为“邓县私立正德中学” (现邓州第五高中)。1938年,正德中学迁往张村。在张村,正德中学有了较大的发展,规模最大时有10个班,学生有600多人,教职工40余人。


正德中学旧址大门


为了让贫困家庭的孩子能够上学,祖父还在邓州市张村镇建了一个难童教养所,收养了许多孤儿和贫寒家庭的儿童。与此同时,他还在自己的家乡邓州高集乡韩庄村办了一所正德小学,为培养孩子们的综合素质,学校还组建了军乐队,教师工资及所有费用全部都由祖父自己开支。


祖父一生创办了多所学校,为家乡教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至今家乡的人们还记得他说过的一句话——“要让没有钱的孩子都能上得起学。”


1935年秋,祖父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党的秘密联络站站长,做了许多工作。抗战时期,为新五师输送枪支弹药和人员;组织抗日游击独立大队,沉重打击了日伪顽。1945年9月,祖父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时年51岁。


后来,为了让祖父的事迹被后人牢记,我们兄弟姐妹几个和家中亲人一起多方努力查证反映,终于在2009年3月,河南省人民政府颁发豫政文〔2009〕33号文件,批准追认李德升同志为革命烈士。同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颁发“李德升革命烈士证明书”。


民政部颁发的李德升“革命烈士证明书”


李德升烈士纪念大会会场


1936年,我的父亲李光泽经过艰难求学考上了当时河南唯一的一所大学——河南大学。1942年3月,国民政府行政院通过了将省立河南大学改为国立河南大学的决议,父亲获得卫生部颁发的医师证明书,并留校工作,被聘为助教,当年毕业生只有父亲一人留校,月薪120元。


后来,学校一名教授病倒,没有别的教师可以顶替,学生一致推荐父亲顶替,院领导表示赞同。于是,父亲仅仅当了一年助教,就登上了大学讲台,当上了讲课教师。父亲备课认真、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深受听课学生的敬佩。


父亲先后任教于河南大学、郑州大学、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新中国成立后,父亲又筹建了河南医学院病理生理学科,在心血管研究方面取得了许多成就。从18岁在县中授课登上讲台,到离开讲台,父亲在讲坛上耕耘了70余年。


李光泽(中)及其子女


我的哥哥李道本,1939年生于河南镇平。祖父为其取名道本,其意取自《论语》:“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岂为人之本欤?”父亲想到河南大学法学院有一教授名叫郭本道,心想,这个儿子来日也能成为教授。


哥哥曾在小学和初中阶段连跳两级,17岁就考上了北京邮电学院无线系,后成为北京邮电大学教授。1980年,国家开始选派出国留学人员,他通过了语言关,成为国家第一批公派留美学者,学习两年,并成为第一批归国学者,受到政府赞扬。1989年,他又以公派教授名义二次赴美,学毕归国。


哥哥道本在美国留学期间,美国的一家公司曾3次将办好的绿卡送到他的办公室,都被他一一拒绝。他说,爷爷就是为国捐躯的,我们家代代都爱国,他也一定要像爷爷一样,用自己的知识报效国家。


哥哥从教近60年,如今80多岁仍然在教学科研一线,发明了无干扰的LAS-CDMA系统,拥有119项PCT国际发明专利,为国家信息工程事业做出诸多贡献。1984年他荣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94 年被列入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排行前100名世界级专家;他对中国的航天事业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解决了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航天员出仓的关键信息技术问题,从而保证了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和安全着陆,也由此获得了国家颁发的银质奖章。


李道本被列入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


不忘初心

教书育人的火种赓续传扬


1959年,我刚满5岁,家中大哥已经考上大学离家,我们剩下4人随着父母搬到郑州生活。在这里我度过了幸福的小学时光,每天放学后我就跑到父亲的办公室写作业,写完作业父亲便在地板上写上几个大字,我趴在地上仔细描摹,这也让我从小练出一手好字。


我身上流淌着烈士的鲜血,承续着“尚学”的基因,读书是我最大的爱好。每逢周末,父亲还带着我们几个孩子去儿童书店买书、看书。小学三年级时,大姐从图书馆里借了几本书回家,其中有一本是红色小说《红岩》,这便是我读的第一本小说,也对我产生了极大的震撼,间接影响我在后来有机会上大学时选择政教系,从教后又坚持主攻教学党史内容的决定。


然而好景不长,在我小学刚毕业后就遇到了“文化大革命”,1970年年底,我来到广阔天地,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整整7年,我渴望读书,夜晚坐在高高的山坡上,遥望着北方城市的灯光,我暗自下定决心,有机会一定要读书。


在农场,我既要承担会计的工作,还要每天下地干农活,但是再艰难我都没有放弃读书。改革开放改变了我的命运。1978年,只有小学文化基础的我,靠着家里仅有的一本《中国历史》和姐夫给的几本数学书,自学考入了河南大学政教系。


河南工程学院大门


大学4年期间,我如饥似渴、废寝忘食地学习,大学毕业时写的第一篇论文就成为校级优秀论文,1982年我以各科平均90多分的成绩,被分配到河南纺织工业学校(河南工程学院前身)工作,成为一名人民教师。


因为中间几年没有入学上课,我怕基础比不上别人,便一直想着要笨鸟先飞。进入学校教书后,我就一门心思地钻研教学,整天想的都是怎样把课讲好,因此我也成了学校图书馆里的常客。


图书馆里的所有书我基本上都看过,我把专业书中的知识点摘抄成一张张知识卡片,每天学习,讲到最后每一节课都内化到我心里了。我所授的政治理论课深受学生欢迎,经常被评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还多次获得校级教学质量优秀奖。


2000年,我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心愿,被评上了教授,从小学基础到大学教授,其中的努力与辛苦不言而喻。1997年,由于我工作认真细致,政治水平较高,加之文笔较好,我又兼任编辑部主任,以及《纺专学报》和《纺专校报》主编,2008年学校升格为河南工程学院,我担任《河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副主编,直至2009年退休。


《湍河之子》插页


退休以后,我便开始着手编写祖父和父亲的人物传记,如今,祖父的传记《湍河之子》和父亲的传记《百年回眸》两本书近20万字均已完成编写并印刷出版。如此,我除了为教育事业奋斗一生,也算为家庭做了一点贡献。


如今,我的女儿王菁也接过了祖辈们手中的教鞭,成为河南艺术职业学院的一名教师,继续站在三尺讲台,传道、授业、解惑。


五代教育情,烛光照百年,这辈子,我最不后悔的事就是选择当老师,我也坚信,我们的教育情一定会赓续传扬。



原载:《教育时报》

作者:教育时报记者 方慧



推荐阅读:
听说过“跨文化素养”吗?他说会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基!

怪不得他们的课堂生机勃勃,原来都在用这些方法!

开眼了丨学生抢着做的作业原来长这样!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原创稿件欢迎大家转载,转载时请务必注明出处“河南教师”。本公众号转载的其他稿件,版权归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欢迎联系我们,我们会在后续转载文章中声明。谢谢!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