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暑期专题培训“一流课程:建设与申报”第二期开讲

回 放 开 放 时 间


2021年9月1日9:00 — 3日9:00


回 放 入 口


主 办 单 位

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


协 办 单 位

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



2021年8月29日上午,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暑期专题培训“一流课程:建设与申报”举办第二期。培训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高等教育出版社、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协办,面向全国高校外语教师进行线上直播。

 

本期培训的主讲专家分别是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西北工业大学赵雪爱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广东工业大学陈晓茹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太原理工大学刘兵教授。培训由赵雪爱教授主持。


报告 1

线上一流课程建设与申报

——以“交际英语”课程为例

赵雪爱 教授


赵雪爱教授的报告首先结合国家需求、《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的相关内容和大学英语口语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梳理了课程建设的背景,讲述了课程建设的历程和成功经验,重点阐述了如何基于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来确定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等,以实现“语言素质+文化素养+思辨应用”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赵雪爱教授结合教育部线上一流课程评审指标和自己主持的“交际英语”课程申报材料,以教育部第二批国家级线上一流本科课程的申报书为例,从课程团队、课程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支持、应用效果与影响等方面归纳总结了课程申报的基本原则、申报书撰写误区和其他注意事项。


报告 2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的建设与反思

——以“学术英语阅读”课程为例

陈晓茹 教授


陈晓茹教授的报告首先阐述了混合式课程建设的初心及其必要性,分析了混合式一流课程在课程目标、授课团队、课程内容、教与学的方式、评价方式及改革效果等六个维度的评审标准,以帮助广大外语教师更好地理解课程建设要求。随后,陈晓茹教授以自己主持的、已上线中国大学MOOC平台的“学术英语阅读”课程为例,从教师团队、教学内容选择、混合式教学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技术支持、教学过程管理、动态教学评价及服务保障等方面分享了该课程的建设经验。陈晓茹教授强调,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要处理好教与学何为中心、何为目的、何为手段、何为根基的辩证关系。


报告 3

挖掘课程内涵,建设一流课程

——以“工程学术英语”课程为例

刘兵 教授


国家关于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方针对课程建设提出了新标准与新要求。报告首先结合《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分析了首批国家级一流外语课程的类型及分布情况。然后,报告人以挖掘课程建设内涵、分析课程需求为出发点,介绍了自己主持的“工程学术英语”系列课程的建设发展历程,探讨了一流课程建设实践中的设计理念、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及团队建设等要素。报告最后指出,课程建设是国家需求、学校定位、学生培养和教师发展多元结合的体现,教师应当努力成为信息技术的掌握者、技术与教学的融合者和“学习共同体”的构建者。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回应大学外语教师的现实关切,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特在2021年暑期推出两期“一流课程:建设与申报”专题培训。开展培训的专家均为具有丰富课程建设与申报经验的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直播回放  

回放开放时间

2021年9月1日9:00 — 3日9:00


回放入口

  PC端    复制以下网址进入回放

https://t.enetedu.com/zx3q

  移动端   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回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