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英华学者文库” 重磅推出

                    




      


英华学者文库

主编:罗选民

副主编:黄国文 文秋芳 董洪川


      文库是我国外语界唯一一级学会“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遴选的外语领军学者的学术论文自选集。涵盖外语语言学、教育、翻译、文学等主题,对推动新文科建设和中国外语学术话语体系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共30册,本次推出首批10册。







潘文国  著

       语译哲思—潘文国学术论文自选集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名誉会长。著名语言学家、中英双语专家、资深翻译家,第二届许国璋外国语言研究奖、首届英华学术与翻译奖特等奖获得者。在汉英对比研究、汉语字本位理论、汉语等韵理论、汉语构词法、中外命名艺术、翻译理论与实践、哲学语言学、对外汉语、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等方面均具重要影响。


      本书包含哲学语言学、字本位理论和文章学翻译学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体现了作者对语言研究以及学术研究的基本认识——要有哲学探索精神;第二部分体现了作者从普通语言学角度出发对汉语的根本认识,在此基础上开展汉语与其他语言在理论上的对话;第三部分是作者在总结中国约两千年翻译史基础上提出的中国特色翻译理论——文章学翻译学,以适应当前中国文化对外传译的需求。



罗选民  著

       超越翻译罗选民学术论文自选集


      广西大学君武学者、讲席教授、博导、外国语学院院长,清华大学首批二级教授。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第六、七届鲁迅文学奖评委,第二、三、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评委,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人文艺术部外籍委员,香港大学资助委员会人文艺术学部委员,Routledge期刊Asia Pacific Translation and Intercultural Studies主编。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典籍英译的传播与评价机制研究”。作品曾获全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作者的研究跨语言学(话语分析)、翻译学、文学和文化研究等领域,本书收录其相关文章十三篇,共四个部分:话语与翻译,翻译与互文性,翻译与现代性,翻译与跨学科研究。入选论文在理论探讨和作品阐释上富有前瞻性和独创性,其主要观点已在国内外一流学术期刊发表,得到学界高度评价。



黄国文  著

       功能取向黄国文学术论文自选集


      华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副会长兼英汉语篇分析专业委员会主任,广东外国语言学会会长,《中国外语》主编。2011年至2014年任国际系统功能语言学学会执行委员会主席。研究领域:系统功能语言学、生态语言学、语篇分析、翻译。


      本书精选15篇论文,围绕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发展状况、理论基础、理论建构、理论本质、特点以及功能句法问题展开讨论。作者指出,系统功能语言学既是普通语言学,又是适用语言学,它是一个以问题为导向的理论。作者对这个理论的研究和发展作了深入浅出的评述,并勾画了该理论模式的特色,通过实例分析,展示了功能句法的特点和分析方法。



文秋芳  著

    学习·移植·创新文秋芳学术论文自选集


      北京外国语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许国璋语言高等研究院院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副会长,亚洲英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应用语言学》《中国外语教育》主编,System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期刊编委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应用语言学,研究兴趣包括二语习得、教师教育、语言政策。


      本书覆盖作者在应用语言学领域的研究,包含四个分支:二语习得、二语教学、二语教师发展和国家语言能力。本书精选其中公开发表的12篇论文:二语习得研究4篇,二语教学4篇,二语教师发展2篇,语言政策研究2篇。除了前期发表的二语习得研究的4篇论文,其余8篇论文都具有初创性。这些研究成果在我国的外语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申丹 

        跨越学科边界申丹学术论文自选集


      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在叙事学、文体学和翻译学领域均享有国际声望,NarrativeStyleThe TranslatorLanguage and Literature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Narrative Theory等国际期刊和十余家CSSCI来源期刊编委、顾问。四部专著获省部级以上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一部新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论文获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二等奖。2014年至2020年连续上榜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本书精选作者在文学、语言学(文体学)和翻译学领域发表的九篇论文(有的论文本身具有较强的跨学科性质),外加直接论述跨学科研究的两篇论文。入选论文在理论探讨和作品阐释上富有创新性,其主要观点已在国际一流期刊或权威参考书中发表,具有国际领先水平。



虞建华  著

        文史互观虞建华学术论文自选集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英语文学研究分会会长、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出版《美国文学的第二次繁荣》等学术著作5部、《五号屠场》等译著5部,主编的《美国文学大辞典》获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获全国优秀教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中国英语教育杰出贡献奖等荣誉。

 

      本书以美国文学的历史、文化研究为主,如历史事件的小说再现、历史语境中的小说透析和美国文学史论方面的课题,强调文学作品的社会语境和外延性指涉,在文史互观、互动中解读作品的意义。这些文章分设于“ ‘非常’历史与文学审视” “历史语境与小说解读” “文学史论与问题再探”和“当代文学与前沿思考”四个部分中,每个部分前附有简要的述评性导言。



严辰松  著

       语苑研思严辰松学术论文自选集


      广西大学君武特聘教授,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教授。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常务理事、语言对比学科组负责人、认知语言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研究领域为理论语言学、现代汉语、英汉语对比、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出版著作4部,发表论文40余篇。


      本书共十三篇论文,分为三类:一是推介功能-类型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的一些重要理念,二是从功能和认知视角对比分析英语和汉语,三是对汉语的一些结构及独特性发表了自己的观察和认识。作者认为,功能-类型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同属于“基于用法的理论模型”。中国学者运用功能和认知语言学理论和方法,结合本土的语文学传统,大幅度提升了汉语的研究水平,也极大地推动了英汉语对比研究。




王克非  著

        文化传通王克非学术论文自选集


      北京外国语大学讲席教授,《外语教学与研究》(教育部名刊)主编,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家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外语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翻译协会翻译理论与教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语料库翻译学委员会主任,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翻译文化研究会会长。主要研究领域为语言学、翻译学。两次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两次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及许国璋外国语言研究二等奖,首都劳动奖章,获评北京市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和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

 

      本书为作者多年关于翻译与文化的思考,分四个部分:翻译的文化传通特质,翻译的文化史研究,翻译之于语言文化,翻译之于思想沟通。在第一部分,作者着重从理论上阐释翻译的本质,讨论翻译研究的分类与研究的焦点问题。第二部分,阐述翻译文化史研究的意义与方法。第三、四部分是用典型案例分析翻译对于语言、文化、思想沟通的影响,特别着力于中日近代翻译文化上的比较。全书聚焦于翻译对于文化传通的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既有理论上的论述,又从文化史的立场加以解析。



许余龙  著

       对比求真许余龙学术论文自选集


      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研究院教授、《外语教学与研究》《当代语言学》《外国语》《现代外语》编委。曾任香港理工大学中文及双语学系助理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名誉院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对比语言学、英汉对比、语篇回指。在国内外专业学术期刊、论文集和其他出版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11篇,其中SSCI和CSSCI期刊论文49篇。

 

      本书精选作者在英汉词法、句法、语篇和应用对比研究领域发表的12篇原创性、实证型论文。入选论文聚焦语言学核心前沿问题,理论思辨与语言事实挖掘相结合,代表了作者在观察、描述和解释英汉差异的对比求真探索中最具创新性的成果。



王宏印  著

      思偕境·文进时王宏印学术论文自选集


      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员委员会委员、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副会长。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翻译理论与实践、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古今诗歌翻译、中西典籍翻译研究、文学与文学翻译、莎士比亚戏剧等。


      本书精选10篇翻译学论文,包括文学翻译、比较文学、世界文学、翻译批评、典籍翻译、民族典籍翻译、翻译学方法论、跨文化传播学等论题。作者力求通过跨学科的研究打破文化学与文本研究、民族学与典籍翻译研究、翻译学与传播研究、哲学思辨与实证研究等领域间的界限,入选文章视野宏阔、细节精彩、可读性强,表现出鲜明的学术个性和优雅的文风。






扫描二维码获取购买链接


             


             



END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