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姐,要是遇到开滴滴的就嫁了吧”,被逼无奈的滴滴要做婚恋平台?

2016-10-11 齐鲁金融网

“北京户口,有本地车牌,开2.0L或1.8T以上排量的车,这条件,平时介绍对象都不好碰,现在滴滴都给你筛好了” 政府真是用心良苦!滴滴一下,马上找对象!


节后上班第一天,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相继发布了网约车新规细则草案后,多个平台发出声音,更是引起了众网友的吐槽。

  对于新规中的京沪两地草案均规定网约车需具有本地户口、车牌,须是本市车辆号牌的5座三厢小客车或7座乘用车,驾驶员年龄男60岁、女55岁以下,身体健康等要求,单身汪们看出了新视角:

  “北京户口,有本地车牌,开2.0L或1.8T以上排量的车,这条件,平时介绍对象都不好碰,现在滴滴都给你筛好了” 政府真是用心良苦!

  甚至有网友已经帮滴滴想好了新的广告语,小编实在是佩服,自叹不如啊~

  论脑洞,只服你们!

最严新规之下,这个段子火了:


以后相亲的时候能听到这样的问答了。女的问男的,你平时有空出去开开网约车吗?这个问题信息量非常大:是否有车,是否1.8T以上的车,轴距是不是2650毫米以上,是不是合资品牌,是不是本地户籍,本地车牌。为了城市未婚女青年,相关部门考虑得真周全。


但新政一出,滴滴哭了,即刻发表了“声泪俱下”的回应:


  • 首先表示地方政府的多项规定,抬高了门槛准入标准,是变相的数量管控。严格地门槛导致车辆供给骤减、司机大幅减少、网约车车费翻倍。


  • 数百万网约车司机师傅或将失去目前的工作机会与收入,大量的网约车司机将面对失业打击,成为社会闲散人员,重新寻找工作,或将造成群体性危机和社会不稳定因素。


  • 高排量的车辆准入将增加城市环境压力。


  • 老百姓也将重新面对痛恨已久的“打车难、打车贵”的旧况。


80%的网约车司机司机不合格,数百万人将会失业


新政一出,对开专车的司机影响是巨大的,据不完全统计,平台上大概有80%的网约车司机不符合规定中的要求....


毕竟在北京、上海这类超一线城市,虽然人口众多,但拥有本地户口的人还是占少数。所开车辆符合轴距和排量要求的更是少之又少。


以上海为例,据滴滴平台统计:


  • 目前从事网约车的车辆符合新轴距要求的,不足 1/5。(长轴距,1.8T或2.0升排量,这就是说,至少是凯美瑞、奥迪A4这样的中级车才满足要求.....)

  • 上海已激活的 41 万余司机中,具有上海本地户籍仅有不到 1 万名 司机(还能剩下几千人?)


此外,上海、北京、深圳等地对车辆、司机门槛的规定,也会让司机群体收入减少 70% 以上。


但是对于在北京、上海生活的有车一族来讲,这可能是一件好事:


  • 北京人北京车,上海人上海车,当众多的非本地专车司机被赶出城市,本地人将会获得巨大的就业资源!就像一位有车的朋友说的:未来,终于可以考虑裸辞了,没了工作还可以去开专车....


  • 因为目前有一部分非本地全职专车司机租着车在北京、上海等地做着网约车服务。所以若新政出台,也将北京与上海的拥堵的交通环境有一定的缓解。(没有滴滴的时候,也是一样的堵死啊.....)


打车费将翻倍,百万司机将失业,滴滴已被判“死刑”?


打败你的不是技术

可能只是政府的一纸文件

滴滴千亿帝国将败给“户籍”么?


憋了一个国庆假期,突然一枚重磅炸弹,将影响所有人的出行,并改变数百万出租车司机的命运!(大家都做好今后打车费翻倍的心理准备~)

一、党报评网约车新政:对交通部文件有过度执行之嫌


一个政策的出台,首先需要符合更高层级文件的相关精神。在交通部的文件中,更多的是列出负面清单,例如不得向第三方提供乘客信息,不得违规收费。但在各大城市的文件中,则多出了户籍要求、文化要求甚至车的排量要求。虽说交通部鼓励一城一策,各地根据自身条件出细则,但已经公布的城市政策看上去并无章法。


本质上说,网约车属于分享经济。真正让它改变城市交通生态的,并非在手机上打车,而是让人们将手中资源合理利用。


这本是你情我愿之事。出行需求和闲置车座间,终于开始有了对接的可能性,即便正规出租车也得此便利。此时政府强力介入,必然发现其无所适从。因为在政府的管理经验中,只有应付出租车的经验,稳妥起见,最终制定出的,就是接近于出租车的管理政策。这看上去或许安全,却实在平庸。


即使在这个民族的上古传说中,大禹他老人家都知道治水要疏而不是堵。这么类比并非信口开河,滴滴数据显示,仅上海一地,就只有不足1/5的车符合新轴距要求,而在41万余司机中,有上海户口者尚不足万。这是在关上大门。时光荏苒,有些人仍然可以这样理直气壮的放弃智慧。


二、 凤凰财经:完全与改革和社会期待背道而驰,网约车新规到底想保护谁?!


新规异常严苛,令人遗憾,完全与改革和社会期待背道而驰。


1、户籍排他性则明显是一种歧视:


我国《劳动法》里明确规定,在招用职工时,用人单位不能因地域、性别、民族、信仰等因素产生歧视。


2、行政干预消费者舒适性的做法,有违依法行政:


排量大小,肯定与安全无关。上海的说法是考虑到消费者的舒适性,不过,且不说轴距差了50mm,对消费者的乘坐到底有什么影响。消费者乘车的舒适性,完全是消费者基于自身消费状况的判断,这本是最基本的属于市场决定的范畴。


行政干预到消费者舒适性的做法,既有违依法行政,而且,在提倡市场起支配作用的当下中国,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是罕见的。


3、新规容易导致权力寻租,滋生腐败:


更耐人寻味的是,相关新规还要求车辆安装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车辆卫星定位装置。要求安装专有卫星定位装置的理由,据说是记录网约车行驶的路线,为了安全,也为了防止司机舞弊。


且不说滴滴等网约车的平台,本身就可以利用司机与乘客的手机来监控路线,即使信不过平台方,乘客也都是有手机的。


手机有GPS功能,交通部只要做一个第三方计量路线的app就足以达成记录路线的目标。一个APP的预算,30万就够了,甚至无数公司愿意免费做。但按照现在的办法,加装硬件,就算一千元一个,一个城市一万台,30个城市,就是三个亿的生意。显然,这些硬件肯定不是市场上能随便买的,一定需要资质认定,这就是数亿的寻租资源。


4、本质原因应该是:滴滴们动了出租车公司的奶酪,有人不乐意了。


一辆12万的满足网约车条件的车,又怎么会挂8万的沪牌?一个开着奥迪A4的人,又怎么会愿意频繁的开网约车?真开着A4,又挂着沪牌,又怎么会有耐心去经历漫长的考试?


市场遵循供求定律的,一旦供给减少,必然是价格上涨。前段时间,舆论在严肃而真诚的争论“滴滴与优步合并之后是否会涨价”,现在大家才惊觉这是一种幼稚,原来,不顾一切要推高价格的,是政府相关部门。


在高价的网约车面前,只有少数高收入群体会继续使用,绝大多数老百姓只有重新转向出租车,回到僧多粥少的局面,重新面对打车难。这就意味着,“差异化竞争”的真正含义是,用“差异”压倒“竞争”,保护出租车公司的既有利益。


三、马云曾说:打败你的不是技术,可能只是政府的一纸文件!


在央视一档财经节目中,马云当着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的面说:银行没有办好的事儿,我们替银行办好。我感谢银行,银行做了很多努力,但银行没有做它的事,这块业务本来是应该银行做,银行没做好,我们替它做好。(敢公开对行长这么说话,我佩服我爸爸)


马云说阿里巴巴成立第一天起,使命都没有变过: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马云曾在支付宝的敏感时期说:有时候,打败你的不是技术,可能只是一份文件。(马云曾表示:如果国家需要支付宝,随时可以上交。)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u0332e3qvji&width=500&height=375&auto=0

马云:银行没有办好的事儿,我们替银行办好。


有时候我们总羡慕那些豪华创业企业的老板,各种挥斥方遒,意气风发,动不动就是几十亿美元融资、几百亿美元身价。但是再牛逼,也干不过一张纸;再牛逼,也不可能算到明天将发生什么。


国庆期间,支付宝、微信从限额到限制转账笔数;国庆结束第一天,滴滴又被开出三道金牌,立刻发长文恳求三思。为什么马云常说自己如履薄冰,为什么任正非也常说自己做噩梦,半夜醒来独自流泪。


如果有一天,华为、支付宝、滴滴这样的企业都失败了;任正非、马云、马化腾这样的企业家都输了;


还有谁会去奋斗?!


(来源:大势中国)

【重磅推荐,点击可见】

权威发布!限购认房不认贷,济南单身狗竟然买不了房!

不得不看!时下最火“双面官员”的虚拟人生!

中国最新贫富划分,你是富人还是穷人?惊呆了!

仅休假了七天,世界已是沧海桑田

【金融】一个烧饼的故事让你醍醐灌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