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寄生(一) ▎欧亚3R咖啡分享会NO.5
大家好,今天就把城市寄生内容跟大家分享下。
我们居住的城市,在自上而下的权力规划下,生硬地向外围扩散。拿我生活工作的城市北京来说,规划决策者为了满足不断被城市化送进北京的外来人员的工作生活等空间需求,一直在一环一环的往外扩张,修了住宅修办公楼,修个公建修工厂… …5、6、7、8环滴圈啊圈。
那这么个摊大饼的城市增长方式满足了在北京生活工作人口的需求了么?大家都越来越宽松滴在北京里活动了么?
我们在北京生活过的人都能感知到:上下班的公交地铁人山人海,中午办公楼下面的饭店人山人海,周末玩儿的地方人山人海,晚上回到家里再一看那个租住房屋的面积…从09年我到北京到14年的五年时间内这种境况没有明显的改变。
怎么会这样?
而和人山人海的北京不一样的一面是:北京又有很多
40 37461 40 14987 0 0 3006 0 0:00:12 0:00:04 0:00:08 3006空置和浪费掉的空间:大量没什么人的广场,没什么车的公路,没什么人的公园,没什么人的社区内的公共空间,甚至没什么住户的小区住宅楼… …
这种“人山人海”和“没什么人”的极大不均衡,是怎么导致滴呢?当然,有很多层面的各种原因啦。那从城市规划建设的角度来讲:太过机械的大块功能区域划分,单一城市中心区域的集中式布局,欠缺周全考虑只看重眼前速度与数量的业绩式决策,赶不上让民众的利益也参与发声,盖成啥样我们就只能住啥样的供需关系… …
从北京现在大量空置的住宅和持续低迷有价无市的房地产市场和纷纷倒闭和面临倒闭的开发商、设计公司来看:还在一直扩大的北京城市建设还真的是我们对“量”的刚需么?还是仅仅就是一味机械式的惯性扩张?
再想一下,我们现在的饮食起居和各种活动其实已经不再是要求数量了,也就是说城市现下的空间的量基本是可以满足我们的使用需求了,只不过我们现在要找一个质量过硬的场所还是不容易的,也就是说我们已经对城市空间量的需求转变成对其质的需求啦。
其实,在北京老城区里(前门大栅栏地区)确实另一番景象:老城区没办法像新城一样扩张(别说扩张了,只能是在一点点消失),而且大栅栏的特殊地理位置等原因,这儿也不能拆掉盖高楼,但是不仅里面生活着老北京土著,而且有很多外来的各种人也在这里居住工作生活,还有来旅游的,反正人是越来越多。
但是就这个小小的老城片区,却相对很不错滴容纳下了这些人,而且并无之前描述到的新城的那些反差,反而大家都带着各自的生活情趣在这儿相安无事滴过着有场景滴生活。为嘛?
大家看这张国庆前拍摄于大栅栏地区的照片,我站的位置是有百年历史的劝业场,旁边就是一个盖商场的大工地,而镜头里有一层的老的砖瓦房子,有二层又加建了砖房的,有三层也加建了砖房的,也有二层三层加建了轻型结构房屋的,大大小小各种材料各种样子的原建房屋与加建房屋共同构成了一幅鲜活的有生命的街区画面。
走在大栅栏的胡同里,到处都可以看见依附在原房屋上又加建出来的各种空间,满足着各种新的老的居民的各种新的老的需求。而这种空间语言,是出于某种原因下,这里的居民相互一点点协调,一点点改变而成的,它是一个渐进和相互协调而成的过程,一种“自下而上”的空间秩序,不是一个建筑师或者规划师或者一个拍板儿官员能设计出来滴。
这样的空间生长,很像自然界的寄生现象,寄生者寄生在宿主身上,依附宿主生存。
寄——姿态够低,依附于原空间。
生——手段够牛,能够在原空间下想尽办法生存下来。
太赞啦,找到宝啦,那我们建筑师也学着这样来用寄生方法设计呗。
我们事务所门外就有一个三层共享的公共空间,而且平时除了几个抽烟男士外也没人用。那我们又老做各种沙龙交流活动,正需要一个有趣的空间来承载,那就它呗,我们的沙龙空间就可以寄生在这个共享空间里,cool。
我们一下子文思泉涌迸发出各种设计方案一大堆。各种手法,各种材质,各种嗨,你想想,有哪个建筑师团队会对这么一个小空间的设计像我们一样出这么多方案?好勤奋呐哈哈。
然后我们就自信满满的真的举行了一场沙龙在这个空间里,招来一堆人,有建筑师,有工业设计师,有景观设计师,有媒体,有开发商,还有完全不沾边的各种行业人员,给大家看我们的方案,怎么样?能满足大家了吧
故事的结局总是出人意料,大家纷纷不买单。并且纷纷觉着我们的方案不是他们想要的,并且纷纷自己在我们发的小卡片上画下了自己想要的沙龙空间的想法。
赤裸裸的不屑啊,而且真的每个人出的都不一样啊,而且真的和我们之前想的也都不一样啊,而且其中还有还多压根儿不是建筑师啊我擦,泪奔… …
看来,我们建筑师想简单学着大栅栏来个寄生还真学不了,压根儿满足不了每个人的需求啊,虽然我们这么勤奋,而且也就20来人来使用。唉!看来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们教我们的设计功能流线,设计空间形态简直是骗人啊,客户压根儿想要的跟我们出入很大啊。
既然是这样,人生就是一场骗局,可生活也要继续啊。为了能活下去,我们绞尽脑汁继续想吧?想想想想…. …..干脆,我们设计的空间用户不满意,那让用户自己来呗。
机会又来了,我们接到一个项目,在三里屯这个时尚圣地的一块草坪上做一个户外餐吧——天哪,餐吧啊,各种人要来吃饭啊,各种性格和需求都不一样啊,怎么办啊?还是你们食客自己来设计吧,想要啥就把空间搞成啥样儿吧求你们了。
当然我们还是要干活儿的,要不设计费没人给了啊,还有也不是真的每个人想要一个啥空间他就正能自个儿搞起来的。
那我们就给这片草地插了个点阵钢管系统。然后做了一系列尺度的圆盘——大圆盘是遮阳板,中圆盘是桌子,小圆盘是椅子,微圆盘的盘子……然后,你们自己在点阵系统里插来插去吧。想要个怎样的就餐空间就布置出一个怎样的就餐空间吧。
对,这是其中一种场景,当然你可以随意来改变它,但是要在我们的系统里改变,基本规则还是需要有个人来设定嘛,要不游戏也玩不了。
这就是我们的可变模块系统插进去后的一个瞬间的场景。
我们还做了可爱的表现图——都市动物园——有草地别浪费,说不定你吃着饭突然跑出来一只长颈鹿呢,快变化起来,玩起来。
我们还用透明亚克力管儿做个一个可以候车的人随意改变形状的候车站:想一想以前超级无趣的候车体验和现在玩儿起来的有趣候车体验。
在2014北京国际设计周上,我们又做了一个白色柱林青年酒店的客房。所有的柱子都是可以移动的,你可以随意将柱子分割出来的空间改变成独属于你自己的一片林子——一万个人肯定会变成一万个不同的林子。而且柱子可以承载使用功能。
这个空间可以全打开,也可以全布满
我们还设计了一个专为儿童的尺度设计的空间,她可以随着儿童的生长而生长。
从一个寄生在客厅里的小儿童房,长成一个新型结构与空间逻辑的未来社区。
她的核心是模块化的结构单元和可持续更新升级的功能模块。
反正可拆卸,在哪儿装都行,跑大自然里,甚至好几个连成一个大的让孩子们在里面玩耍。
当然,这个空间装置还能成为多个物种的沟通工具啊
在设计周那个项目里,我们预设了一些最最简单的使用功能——桌子和椅子,但是就是这么简单的功能,大家也都不按着我们想的来使用——你看他们桌子不当桌子使,椅子不当椅子使的,哭。
这个空间装置的制作过程,基本可以我们自己完成,除了因为没有器械而需要代电焊切割烤漆啥的。拼装过程更是一个扳手俩钳子仨劳力就基本搞定。功能的架设一个人靠双手就搞定。好简单,好像没有使用产业链哎,个体制作哎,互联网环境下滴去中心化哎,我们能,大家也能借助互联网完成啊。是不是建筑又可以回归之前的自家建设搞定呢。
那这个系统呢是可以集成推广滴,可以大小变化,插在任一需要滴空间里。
不同功能需求,只要改变相应模块。
我们就曾经给大栅栏的两种空间做过两套系统。一个是用来当公共空间的,一个是用来给居民居住的。
我们这样的行为建造和设计行为呢,倾向于大伙儿自发滴来建造自己需求滴空间,
满足自己需求同时,你必须跟邻居也协商,你得跟物业也协商。
一种自下而上的空间生成逻辑,各个个体的建造行为和目的很简单,最后形成一个比个体建造复杂的多得多的城市。
类似由简单元素组成的非线性复杂网络结构。
稳定性优于单一线性‘追求高效的树形网络结构。
前段时间奇奇怪怪这个词盛行,习大大不让搞奇奇怪怪滴建筑。
那啥样滴建筑才是奇奇怪怪滴建筑呢?
我觉着就是不被大家认可的呗,就是不是大家想要的,不想要才会觉着奇怪呗。
观察世界有两种基本方法:“分析法”(analytical)——假设世界(或任何事物)是由或多或少的元素,规则地积累而成的;“整体法”(holistic)——把世界(或任何存在物)视为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分析法”是人类特有的,而“整体法”则是大多数高级脊椎动物对世界的解读方式。
“建筑”,作为人类的规划行为,是这两种方法的混合体。就技术结构而言,是“分析”的;而对建造物的评价(情感或功能角度)则是“整体”的。这两种方法虽然都关系着同一事物,但又难以在思考时两全。比如,建筑文本是由特殊符号构成的(这些符号由简单的标记合并而成)。但是,即便通过这些累积加起来的符号,我们依旧无法解释其“意义”。因此,文本的写作——应该——建立在分析上,而——对它的解读却是整体的。
至于居住者,则在“感受”(feel)真实的城市,即这些成分相互作用的有效结果。但是他们很少从整体上了解自己的“城市世界”。他们的感知是片段的,取决于个人的喜好与对策。 ——尤纳·弗莱德曼
那既然我们建筑师设计建筑是分析法,用户使用和观察城市和建筑是整体法,那简直没办法满足啊,群众一定认为建筑师做的都奇奇怪怪啊。
再一想:我们把设计权开放给用户了啊,也就是用户也需要来设计空间了啊,那他是不是就也有了建筑师的角色了啊,那是不是他也分析法了啊,那他是不是就不觉着奇奇怪怪了啊,哈哈我们是不是就能解决了奇奇怪怪的忧虑。
城市总是被时间长河冲刷,现在的新型城市总是会变成旧城,旧城会变得越旧,但是城市里的生活的人呢?却不会一直越来越旧,总是有新人加入到旧的城市,或者跟老的人共处,或者一代一代逐渐更新,这些新人必然会有新需求,那要满足新人的新的空间需求,不一定只能采用线性的外扩方法。
而也可以内部寄生起来,变化和软性起来,充满生机勃勃和自我均衡。
今天的分享内容就到这里,谢谢大家关注。
敬请期待"城市寄生(二)”
刘省超:十几年三线城市那种六层的普通住宅通常用楼梯实现交通功能,如果用电梯替代,楼梯空间设计改造为其他功能的空间,消防紧急通道则用类似飞机紧急蹦床来实现,这个符合建筑许可吗?!
王子一:cool,目前不符合规范
刘省超:那种老小区,人年龄大了,上下楼是个问题,得了病急救也耽搁时间,有些疾病还不能动病患
王子一:老社区的适老性改造是个好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