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双生花】深扒岳老师的北大讲堂(三)

2016-05-11 阅录评

媒介编撰学
第三讲

中国这几千年以来,经历了两次大规模的外来文化的吸收,一次是佛教文化,一次是共产主义。我们会发现中国处理佛教文化的时候吸收得很好,因为我们对佛教进行了大规模的转译,最有名的就是禅宗,禅宗并不属于印度,禅宗其实是汉化的佛教。中国对佛教做的贡献主要是翻译的贡献,佛教之所以会产生那么多宗派,就是因为在翻译的时候发生了很多冲突,所以干脆分成很多流派,对同一个佛教源头进行了不同角度的解释,呈现和阐释,用现在很时髦的话说就是一场开源运动。这种转译使佛教内化成了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共产主义也是一样,共产主义传入中国的时候,最开始是在北大,是一个非常局部的传教过程,后来经过长征,从井冈山一直弄到南泥湾,把共产主义跟南泥湾的信天游结合在一起,跟剪纸结合在一起,之后马恩列毛的画像就大规模地出现在窑洞。这样的现象一开始是相当令人震撼,是违和感很强的。但今天我们再去看,如果窑洞里面没有马恩列毛反而会不习惯。


以上这两种外来文化的吸收,一开始是很突然的,很令人惊诧的,但是慢慢地会和我们的文化机体结合起来。所以无论是佛教还是共产主义,都有双生花、两头蛇、双螺旋的特点。 下面是徐冰的一件作品,徐冰在911的时候正好在纽约,看着双子大楼倒塌,一方面他觉得很震撼,是一场悲剧,另一方面作为一个艺术家的敏感,他用布袋去收集了废墟的尘埃,但当时他也不知道要用这些尘埃来干吗。过了几年以后,英国邀请他去做一个展览,他就把这些尘埃带到英国,在展厅了布置了一些英文单词,再把尘埃吹到展厅里,等24小时尘埃落定后,拿掉展厅里的那些英文,就在展厅里出现了那句“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As there is nothing from the first,where dose the dust itself collect?)


这件作品几乎就可以用来解释“双生花”,为什么呢?我们用基督教看世界是一个意思,用佛教、伊斯兰教看世界又是另外一种意思,但这件作品,三个宗教都能看得懂,根本不需要解释,因为作品的材料就是废墟本身,可能里面甚至包括有遇难者的骨灰,尘埃就是来自于双子大楼的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冲突现场的尘埃,但是他用的是一个非常轻盈的禅宗的表达,而且翻译成了英文。

        虽然说三个文明都能够看得懂这个作品,但是三个文明去解读它的方式一定不一样,有三种滤镜。所以最有魅力的当代艺术作品一定不能只有一个解读,它是多个解读,在不同的语境当中都能生效,这就是所谓的双生花结构,甚至是三生花、四生花。


作品发表后,我收到过一些来信,其中一封来自美国加州的美国历史博物馆的信,说他们知道我做了这件作品并希望向我买一些灰尘,因为这个博物馆里有一部分内容是讲9.11事件的。他们收藏有救火队员的衣物、死难者的证件等,但就是没有收集灰尘。我说:这些灰尘怎么能出售呢?我觉得这件事情很有意思,它反映了当今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世界观和物质关的不同。可是在佛教、犹太教和基督教,世界几大原始教义的传统中,对尘埃的态度却有着类似之处,"一切从尘土而来, 终要归于尘土。" (every thing comes from dust and goes back to dust.)今天的人类与那些最基本的命题似乎已经越来越远了。via 徐冰




接下来是 岳老师的作品,这个作品叫《吼子》,就是会叫的孔子。主要探讨的是孔子学院给西方人造成的印象,因为我们觉得孔子是一个慈眉善目的人,但是孔子学院在西方特别在欧洲和美国看来是一个大外宣的一部分,对他们来说,至少孔子学院并不是慈眉善目的,而是带有一个意识形态的进攻性的,它是一头怪兽。


岳老师对他的创作都会有一个要求,就是能同时在不同语境下生效,至少要在中文语境和英文语境同时生效,但是它生效的方式可以不一样,比如说中国人大多数肯定是不喜欢这个作品的,他们甚至会觉得岳老师在丑化孔子形象,但是没关系,这并不是寻求共识的一件作品,这甚至是故意制造差异的一件作品。来看岳老师的另一件作品,下图这个人是一个来自于甘肃的一个农民,但是他们那个村子里面几乎所有人都号称他们是罗马人后代,他们说在多年以前罗马军队跟伊斯兰战斗的时候,有一支罗马军队流落到中国内陆,所以就留在了中国繁衍后代,他们就是这支军队的后代,他们村子里面的建筑都是按罗马的建筑来建造,看起来很山寨。这个人被认为是长得最像罗马人,因为他的眼睛是蓝灰色的,后来村民给他一个外号叫蔡罗马。兰州大学有一个生命科学实验室还专门去研究了他们的DNA,去年成龙还专门拍了个电影讲这个罗马村的故事,叫《天将雄师》。


但岳老师并不在乎他是不是真的罗马人,岳老师在乎的是当地政府和那个地区的文化怎么来处理这个事件。岳老师把蔡罗马从甘肃的农村请到了上海,设计了一个9平米的房间,他就在里面坐着跟人聊天,但只有持有欧洲护照的人才可以进去跟他聊,因为他是罗马人,岳老师安排真的罗马人、欧洲人跟他聊,安排他跟一个来自于真的罗马的美女,在新天地吃饭,就要形成这种反差。这个作品,没有欧洲护照的人,可以在外面透过猫眼看,可以偷窥蔡罗马和真正的欧洲人的聊天。岳老师觉得蔡罗马就是一个双生花,不管是真是假,这就是一种文化的悖论。


上回说到凯文凯利的《失控》,岳老师认为这本书就是一个比特版的道德经,因为他在这本书里面强调了一个概念,就是整个互联网构成的是一个失控的状态,其实失控翻译到中文就是无为,无为而无所不为,众愚成智;麦克卢汉的《理解媒介》,岳老师将它比成心经,因为他有一句话,媒介是人的延伸,甚至更具体说媒介是人体器官的延伸,同时他认为技术是心灵的延伸,或者叫灵魂的延伸,涉及到一种心灵的解读;iPhone的Home键其实是禅宗的原像,是禅宗的一个至高的符号,类似于基督教的十字架。这个键起到的作用非常类似于禅宗的归零,不管你的程序走到哪,一键归零。乔布斯亲自设计的苹果总部大楼,几乎也是禅宗原像。所以当我们觉得苹果手机进入中国的时候,其实岳老师没有把它理解为是文化的入侵,而是中国禅宗文化的奥德赛,是一次中国禅宗文化的回归,或者叫苹果通过万有引力落到了汉地;


当年德里达来北京朝阳公园,看到那些老大爷,这么长的毛笔,蘸着水在地上写字,写完以后一会就消失了,德里达被震到了,他说这不就是我一生当中追求的解构主义吗?这些东西都像双生花、两头蛇、双关语,都是0和1的世界和阴和阳的世界进行的一个同频共振。如果我们尝试深入解读媒介编撰,就一定要在这样一个双生的甚至多生的环境里创造更多的同频共振。尼采说,“你一定要让这个世界往你这边靠近一丁点,哪怕一丁点也要让世界靠近你。你如果不去争取,它就不会靠近你”,这句话无论是对我们个人,还是对于一种文化,都是有启发的。
(从猫眼看罗马)


如果错过了往期的几讲,点击图片可以补课








阅录评
阅读 | 记录 | 评论识别二维码涨姿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