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1月渔业科技信息速递

2016-12-01 中国水产

“离岸大型浮绳式围网创新养殖模式”通过专家现场验收

 

  11月18日,由依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的国家鲆鲽类产业技术体系专用养殖网箱岗位、高效养殖模式岗位和莱州综合试验站共同完成的“离岸大型浮绳式围网创新养殖模式”在莱州明波水产有限公司进行了现场验收。验收专家组由来自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鲁东大学等单位的专家组成。

  验收专家组到莱州湾石虎嘴海域现场查勘了离岸大型浮绳式围网及配套设施,查勘了围网相关参数,查验了围网养殖情况、试验和生产原始记录,并听取了项目组的工作汇报和现场答疑。项目组自主研制出离岸大型浮绳式围网,首次在莱州湾开阔海域建成离岸大型浮绳式围网2个,围网参数100m×50m×12m,单个围网养殖水体60000m3,围网的抗风浪、耐流性能优良;构建离岸浮绳式围网立体养殖模式,开展半滑舌鳎、斑石鲷、红鳍东方鲀养殖实验,养殖鱼类生长状况良好;围网的构建在设计、实施、养殖管理等方面具有创新性,是一种可推广复制的养殖模式,适于在山东省沿海区域推广。

  山东省海洋资源丰富,离岸海域大多未经开发,而海水养殖由近岸向离岸深远海区域拓展成为“十三五”渔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离岸大型围网作为一种新型养殖模式,可实现大水面规模化健康养殖,提高鱼类品质,可配套自动投饲、机械化采收、实时监控、在线监测、活鱼运输等装备实现精准化生产,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对于我省渔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分布式太阳能声纳渔业资源分布智能探测系统”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日前,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黄应邦、马胜伟、吴洽儿等完成的“一种分布式太阳能声纳渔业资源分布智能探测系统”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号为:ZL 2016 2 0392497.0。

  该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太阳能声纳渔业资源分布智能探测系统,系统主要的功能是通过投放多个太阳能监测浮标点,浮标上安装无线采集器并具有自供电能力,可对太阳能浮标周边海域的海洋渔业分布进行多点探测并将数据传输并存储至无线数据采集主机;无线通信主机可通过海事卫星Inmarsat-BGAN及中国联通CDMA1X无线网络通信将无线数据采集主机的数据信息传输至远程岸上监控主机,投影设备与监视器即可实时显示当前声纳数据与浮标位置信息,做到海洋渔业资源的科学合理监测预报与保护培育。


“一种养殖池塘碳源喷洒装置”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日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赵志刚等人发明的“一种养殖池塘碳源喷洒装置”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授权号:ZL201620571359.9。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养殖池塘泼洒装置。

  在池塘生态养殖过程中,需要定期向池塘养殖水体泼洒碳源(糖蜜、淀粉等)来维持水体有益菌的繁殖,旨在减少养殖过程中的病害发生率,同时可杜绝或减少杀菌消毒类药物的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养殖池塘碳源喷洒装置。以解决现有池塘养殖水体泼洒碳源的方法基本为人工泼洒,在泼洒过程中大量消耗人力和时间成本,泼洒效率低下,而且存在泼洒不均匀、人为操作主观性强,导致泼洒效果较差的问题。该装置的结构如下:水平旋转动力机构为水平旋转盘提供动力;储液箱底端通过第一水管与水泵的一端相连接,水泵与第二水管相连接,第二水管与消防水枪相连接;第二水管上设有管套,管套底部设有万向节,液压升降装置通过铰链与万向节相连接;所述的液压升降装置及水平旋转动力机构与控制器相连接;搅拌杆的下端置于储液箱中,且下端均布有叶片;进液斗的上端贯穿设置于盖上,进液斗的下端设置于储液箱中,进液斗的下端与导液管的上端相连接,导液管的下端设有过滤网。该装置用于养殖池塘碳源添加。


“一种生态鱼苗孵化池”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日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赵志刚等人发明的“一种生态鱼苗孵化池”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授权号:ZL201620546691.X。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鱼苗孵化池。

  本实用新型是要解决现有技术存在增氧效率低下,采用流水方式,用水量大,孵化期较长,水流交换不彻底,容易影响鱼苗孵化率,水流及氧气不能到达池底任何一个地方,容易造成局部缺氧造成鱼苗死亡,孵化过程中的卵膜溶解于水中,会造成氨氮的上升,以及传统设备孵化过程中定期杀菌消毒,导致孵化出的鱼苗体质较差的问题,而提供了一种生态鱼苗孵化池。该孵化池的结构如下:孵化池内部一侧壁上设有回流口,另一侧壁上设有pH检测装置及温度传感器;孵化池内部底表面设有微孔增氧装置及旋转盘,旋转盘上设有旋转筒,旋转筒上设有出水孔,旋转筒下端通过水管与水泵相连接,水泵通过水管与生物过滤装置相连接,生物过滤装置通过水管与回流口相连接;生物过滤装置与装有葡萄糖液体的进料管相连接,主气管与罗茨鼓风机相连接,罗茨鼓风机与电机相连接;孵化池下部设有加热腔,孵化池外部设有控制器。该装置用于鱼苗孵化。


南海所“循环水养殖水质智能化监控装备与技术”项目通过验收

  11月10日,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组织专家在深圳对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李纯厚研究员主持承担的广东省海洋渔业科技推广专项“循环水养殖水质智能化监控装备与技术”项目进行现场验收。验收专家组由来自广东省海洋渔业试验中心、东华理工大学、深圳水产行业协会、中山大学等单位的专家组成。

  验收专家组首先听取了“循环水养殖水质智能化监控装备与技术”项目情况汇报,认真审阅了相关材料,并现场查看了在深圳试验基地建设的室内工厂化循环水无线传感网络养殖示范基地。专家组经讨论后认为,该项目通过水质智能化监控技术的应用,建立了2套安全可控的室内、室外循环水养殖技术,使得水处理系统能耗下降50%,水循环利用率达90%以上,石斑鱼养殖成活率达90%以上,凡纳滨对虾养殖成活率达80%以上,全面超额完成了各项考核指标,最后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来源: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