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已在真诚合一之境,还是不过仅仅是任性?——论“自我实现”系列之一

韩岩 新人本整合心理 2022-10-20

前言:写作本文的直接诱因,源于最近在一个心理学微信群中发生的一起交流事件,它成为了一个切入点,让我开始了这个关于”自我实现“的系列写作。


这个事件是这样的:一个属于人本心理学的心理学微信群刚刚建立起来,群管理员正兴致勃勃地拉各色人等进群,某种潜在的兴奋和新鲜感正在悄悄累积。


突然,这股兴奋爆炸开来了:



可不可以发色情图片?


人本不应该排斥色情!


你们的群规不人本!


突然间,一个状似男性生殖器的山的图片被发到群里,且这座山居然还是动漫式的,自动上顶。


《图片在哪呢》



你这不是人本,而是任性!


你看来对任性有些不接纳,我听一个心理学家说过:“任性,是被低估的美德。”


之后,又有人对管理员用了不少带性器官做比喻的语言做了一些“野蛮精神分析”......(以上叙述因为种种原因,有所修改和虚构,但不改变事件概貌)。


这样一个事件让我联想到我观察国人行为中的一个两极现象:


一方面,在大量的公共情境中,常呈现出一种台上声音大,而台下似乎一片沉默,唯唯诺诺,没人提问,没人辩论;


另一方面,尤其在网络上,借用一个心理学的术语,不少人似乎“退行”到一种童稚的状态:一种狂野的自由在弥漫......


对此现象,我的观点是:它体现了中国人人格中的自由品质方面的发育不良,畸形生长。


针对这个大问题,我想从一个小角度切入,来讲一个人本心理学中的重要概念——真诚合一


著名人本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曾经提出一个重要理论:


要使心理咨询中的来访者发生人格的建设性改变,心理咨询师需要维持三个根本条件:

真诚合一

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神入共情


这本是心理治疗的理论,后来罗杰斯将之扩展到普通的人际关系的定律:这三个条件同样决定了普通人际关系能否有利于于双方个人的成长,提升,开放和发展。

 

很有意思的是,当人本心理学传入中国,它在不少人心中,突然摇身一变成了一个慈母般的包容形象。而罗杰斯就成了这个慈母,一方面,他被许多人渴望和崇拜;另一方面,也有一群人则极端不满这个慈母:


"无条件的爱,骗人的吧?"


"共情?什么玩意儿,太婆婆妈妈了!"


"咱们精神分析讲解释! 刀刀见血! "

 

有趣的是,在罗杰斯的这个三条件理论中,共情和无条件积极关注最引入注目,并被大量谈论,而真诚合一则容易被人们遗忘。


其原因恰恰在于,“真诚合一”是一个最复杂的概念


罗杰斯关于真诚合一的思想,在其职业生涯中也经历了变化过程,越到晚期,真诚合一这个概念在其思想体系中就变得越重要。他甚至声称,在这三大条件中,真诚合一是最基本的概念。


我记得常有学生问我:“到底什么是真诚, 我猜想很多人觉得,任性地表达自己,就是那个真诚表达!”

 

那么,难道不是吗?

 

很久以前,当我第一次接触到罗杰斯这个三大条件概念时,我深为之震撼:因为当时我觉得,真诚和无条件关注/共情,不是对立的概念吗?


如果我对你必须很关爱,但是如果我心里其实对你很排斥,很不喜欢,那我除了装假,或勉强自己,还能怎么办?换句话说:


我要无条件关注你,共情你,我可能就没法真诚做自己;

而我如果真诚做自己,我就没法无条件关注你,共情你。


难道不是这样吗?即使我并非如此地非此即彼,但是,在真诚和无条件关怀,共情之间,起码也存在着一个必须不断去超越的张力,是吗?

 

至今为止,我相信我的这些理解并没有错误,在真诚和无条件积极关注/共情之间,的确存在着一股张力。



但是,其实我在这里,刻意地制造了一个错误: 那就是,罗杰斯的这个术语,在它逐渐发展到成熟阶段,其实不能简单翻译成“真诚”,而应该翻译成“真诚合一”。它的英文正式原词是:“congruence”。关键在“合一”这两个字。


当我们开始以真诚合一来理解,则它与无条件积极关注、共情所构成的关系,立即呈现出不同的面目。

 

真诚合一概念的复杂性,在罗杰斯之后的人本心理学家,引来了大量的争论,从而也令到其内涵得以被更清晰地界定和发展。(最令人感到有趣的是,在与人本心理学邻近的精神分析的自体心理学圈子中,也发生了类似的大辩论)。


比如,有一后人本心理学家提出,要将真诚合一拆分为两个概念:


1

合一”(congruence):

指向个体内心世界的统一状态;

2


透明”(transparency):

指向向他人传达内心经验的行为。

 

下面,我们将浓墨重彩来讲:“合一

 

首先,“合一”指的是,个体内在整体的复杂的当下体验都能被自己随时觉察到,并能够以准确的方式(无论是语言还是意像等)呈现在自己的清醒意识中。


而自打精神分析开创了心理治疗之后,我们早已经发现了人类心理中形形色色的防御倾向:也就是说,我们非常擅长于用各种方式,回避我们的直接体验,压抑我们的直接体验,甚至扭曲我们的直接体验。


然而,“合一”的人则是一个能够不断克服和超越这些防御倾向的人。

 

为了更好地理解什么叫“接触到当下的直接经验”,你不妨尝试一下所谓的正念练习:


放下你手中的一切,闭合双眼,将注意力内转,开始纯粹地观察你内心发生的一切......


这个正念练习,很快就会带你发现一个你原来可能完全不熟悉的世界:



你的内心世界可能如洪流一般,混乱无序;


你尝试让它安静下来,而这却是如此困难;


你可能会发现,它比起你平时好像更加嘈杂了!


你的思绪要不就是跑到未来--各种的计划,要不就是过去---各种的评估判断;


你忽略掉了此时此地当下其他直观的体验,比如你没有注意到你身体的反应,没有能够理解到你现在究竟是什么情绪......



这个练习可能能够让你明白,每个当下所存在的外在和内在的信息几乎是无穷的,而你在日常生活中的注意力则是高度选择性的。


因着你的习惯,你选择注意到世界的沧海一粟,忽略掉大量的信息。


换言之,你的注意力的习惯特点,决定了你所看到感到行动着的世界——一言以蔽之:


你建构了你的世界!


更进一步的衍生是:如果你的注意力习惯特点越存在着大量的问题的话,则你所生活的世界就是越是个问题重重的世界!



那么罗杰斯及其后的新人本心理学家们所言的“合一”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首先,你的意识深层,仿佛有一面广大、雪亮无比的明镜,它构成你心灵深处的安住之源;


而后,这面明镜可以照见你当下经验的方方面面。


更为微妙的是,取决于这面明镜之质量,它并非只是反映你的经验的表层,它可以一下子渗透到底层,感知接触你极为精细微妙的体验,而这些底层体验似乎是那所有外在经验的生发源......


你与这面明镜同在,从而时时刻刻与自己的当下各种经验亲密相连,让它们如天空中的云彩一样云卷云舒......

 

由于本文篇幅的关系,也由于这种经验的复杂性,我们对这一方面就暂时分析到此。


我们现在接下来用另外一个角度来描述分析“合一”。这个角度是:


合一”指的是,个体的理想自我和他的实际的直接自我经验有高匹配性状态。

 

这个方面也许较容易理解。


我们每个人都有些关于自己是谁,理想的自我是什么样的观念,是吗?


我们时常会为自己不能达成理想中的自我而苦恼是吗?


在“合一”之中,理想自我和所谓的实际自我的差距,它们极为接近,甚至是:这个差距根本就不存在!


暂时放下对我以上描述的正确性与否的评断,想象一下,如果这差距不存在了,那么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发生?那不就是:每个当下,皆是“好时光”吗?......

 

我猜想,也许有人会问:如果这样,那么占据着我们现代人的主要行为模式:进取,还有存在意义吗?


这里,我们引出一个更深的思想:


有两种不同的进取,一种进取是源于匮乏动机的进取,而另一种则源于丰沛需要的进取。这是我在“心理治疗的使命”长文中再三强调的一个思想。


“合一”状态下的进取,是出于丰沛需要的进取。


在这种进取之中,它并非靠着理想自我的一种概念在前面催促着的进取(在这点上,我们和科胡特的思想分道扬镳),而是源于本心变现出的一种充沛力量,一种创造力推动的进取:


它是一种饱满充实的感觉、一种好奇探索的感觉、一种兴奋快乐的流淌、一种坚定意志的稳定持续的行动!


在这种合一的充沛状态之中,并没有理想自我概念和实际自我经验差距而产生的挫败感,不安和苛刻批评;


也不可能有匮乏动机驱策下的进取在因了这种差距所最容易产生的情绪:内疚和羞愧。

 

这层“合一”的意思中,还包含另一个微妙的观念:


我们前面说到了个体的关于自我理想的概念,我们还没有谈到:关于我们自认为“实际的自我是怎样”这个概念。


而这是合一的另一层意思:在合一中,这种关于实际的自我的概念不再具有僵硬,闭合,一成不变的特质——由于对当下经验的开放,这些自我概念会随着流动的经验而改写,流变。

 


我们可以举“不合一”的例子来理解这个思想:


一:极度自恋


我们可以观察到有种人,他们看起来极度自恋


在其心灵深处,有一个不切实际的夸大自我的形象,从而他们的行为中,时时刻刻要表现的和这种形象吻合,如果实际的情形挑战了这种形象,或者崩溃的时候就要来临了;


当然更多时候,他们自有各种“巧妙”的办法,来瓦解各种挑战自我形象的外来信息,从而维护自己心目中自己的这个形象,尽管他们的行为在外人看来可能颇为荒唐。

 

如果以上这种现象比较好理解的话,那么下面这种状况,就可能会出乎不少人的意料之外了。


二:极度自卑


另外一种人,截然相反,时时刻刻极度自卑


在那部分号称“自卑”的人身上,其实只是这种人心目中有一个叫做“自卑”的根深蒂固的自我观念,尽管它带来无尽的痛苦,但是他们依旧会以各种行为方式,来吻合这个“自卑”。


换句话说,对于这些所谓自卑之人,她们原生的情绪,本来可能只是一些悲伤,一些愤怒,一些失望,一些恐惧......但是,她们以特殊的方式,将这些经验解释成,行动成,最终好像真的演变成了“自卑”。

 

“合一”最后一层内涵,开始跨越内在合一的范畴,涉及个体对于外界的感知和客观现实的合一境界。这是一个更为复杂的现象,本文将在后面的关于“透明”的分析中,继续一些这方面的解释。同时,未分析到的部分,我们留待未来的文章和课程再来讨论。


在此,我想只说一个结论性的东西:


内在合一的结果,将构成个体越来越能够做到不将外界世界涂染上自己主观经验之扭曲的条件。于是我们发现了大约是许多人不知道的一个逻辑:


我们的客观性,其实并非建立在泯灭,压抑主观经验之上,而是更好地发展我们的主观经验的基础上......


我们最后来分析这个“任性”的问题。


它其实关系到“合一”之外,那个“透明”的概念。


也就是说,当我们已经内在合一了,我们应该如何在与他人交流中,表达我们的经验?


从一个心理治疗关系的角度来看,治疗师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任何经验,而完全不顾及它对来访者带来的影响,一般的常识都会告诉我们这种做法的不合理性。


心理治疗关系的定位决定了,心理治疗师在其治疗中所做的一切,应该努力做到是有助于来访者的成长。也许,更普遍性的问题是:“在那些非心理咨询关系中,真诚合一的表达应该是怎么样呢?”


其实,之前这个一般的常识可以推演下来,变成一个深刻的问题


当你表达时,在这个关系中,你的意愿究竟是什么?

 

你的意愿究竟是什么?这不依旧是一个无法离开自我觉察的问题吗?


你需要维护自我的面子吗?


你要捍卫某个你的心爱的观念?


那么,你的面子受到挑战了吗?


你的心爱的观念受到威胁了吗?


或许没有,那么你是渴望被他人理解?


究竟什么是你要的理解?是别人的同意?还是别人的称赞?


还是试图在别人的理解中进一步澄清自己的思绪?......


意愿之下,有个更为深层的问题:


这个有如此意愿的人,匹配的自我是个怎么样的人?......

 

意愿之外,还有一个与意愿密切相关的问题,那就是围绕着意愿的种种信念,比如你认为你的意愿是帮助他人,那么什么才是你认为的最好的帮助方式决定了你的表达方式。

 

最后,我们到了或者可以叫做感知最外围的一端:


你考虑过你表达的效果了吗?


这个效果又可一分为二:


对我自己达到什么效果;


会在别人心中产生什么效果


对别人会产生什么效果,这个部分开始涉及到我们对他人的了解,我们对他人的感知能力和洞察力。


一旦涉及这个方面,你意识到你已经开始跨过真诚合一这个概念,进入与神入共情的交集地带了吗?


因为,理解自己的表达在他人心中的效果是怎么样的最好途径只有通过神入共情他人的内心方能达成,至此,突然之间,真诚合一和神入共情这个条件达成了一致。



当我们考虑到真诚合一的表达交流这一面时,我们进入了人际关系交流能力这一范畴,进入了“我知道你知道我知道,我感受到你感受到了我所感受的”主体间性的范畴......我们还是在这个更复杂的领域面前打住吧。

 

至此,也许我们会意识到,真诚合一是一个多么不易的过程和境界!


它天差地别地区别于任性。

 

最后,我们需要指明的是:


在罗杰斯成熟的思想中,“合一”逐渐和“功能充分发挥的人”的定义融为一起,而这个“功能充分发挥的人”,正是罗杰斯的自我实现的概念。


区别于马斯洛,罗杰斯的自我实现的概念,为我们描述了自我实现的内在过程,并为我们留下了探索自我实现的路径的宝贵资源。

 

韩岩   2018年8月27日于榕




图片来自网络 / 图文:纸小鸢



韩  岩

 新人本整合心理学

长按二维码关注本公众号

长按左侧二维码添加

新人本整合心理学微信群客服

新人本/整合/心理/对话

点击“阅读原文”打开自我实现小组介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