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字步、播音腔调?不!绝非如此!这个长三角法律人演说打破刻板!
一板一眼的丁字步、声情并茂的播音腔调、程式化的肢体表达......这是传统演讲比赛在大众眼中留下的刻板印象。那么,这个由上海高院团委创办,已经筹办至第5年的PLUS演说会有何不同之处呢?
本报记者专访了演说会总教练兼发起人之一、来自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三分院的检察官陆锋,对话了来自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南京市江宁区人民法院的两名参赛选手吴瑛和徐璐璐,一同揭开PLUS演说会幕后的神秘面纱。
举办于2015年的首届PLUS演说会还是针对青年法院人,为法院青年搭建一个表达平台而设。到后来,渐渐演化为法院、检察院联合举办的PLUS,凝聚了更多的青春力量。2018年开始与高校合作,在华东政法大学开设“法学教育与司法实务”、“法律人工智能的真实当下与可能未来”两场主题专场演说。到今年,PLUS更是发展成了辐射长三角法检系统的演说会。
陆锋
以“专、真、新”三个标准定义PLUS
PLUS想要呈现怎样一种姿态?这是陆锋常常思索的问题。
“PLUS是演说,而不是演讲。”陆锋一直强调这个概念。乍一看,二者是同义词,英文均为speech,是一种用语言来进行自我表达的方式。但在陆锋看来,为了将PLUS与固化审美的演讲区分开来,二者不能等同。
“我们从小学时代就经历过什么叫做演讲比赛,它有着一套固化的审美标准,甚至于应该以什么样的形象站在舞台上(都被设定好),应该有一个伟岸的形象、字正腔圆的表达,你很难想象一个不会讲标准普通话的人去参加演讲比赛。”但演说不同于强调讲者舞台能力的传统演讲,它更重视讲者带来的内容。
陆锋坦言,自己这一观点并没有贬低传统演讲的意思,反而是对传统演讲舞台表达入门门槛高、容易受限的突破,因为曲高和寡不符合传达法治理念的本意,“在PLUS这个平台,我们强调思维深度、内容决胜,这是每个人都可以修炼的。”也许每个法院、检察院都有几个所谓的“演讲高手”,但这种类型的选手却在PLUS遭到最多的批评。
陆锋反复强调“一定要把舞台腔摘掉”。当你上台的第一个动作选择拥抱太阳的姿势进行行礼,所有的观众都会发出:“哦?又来了”的想法。
陆锋告诉记者,PLUS在发展过程中渐渐形成了三个标准。
第一是专,演说内容必须是法律专业相关。在PLUS 演说会的选拔现场,评委们不会因为讲述了催人泪下的典型人物故事就打上高分,故事包含专业的法律元素成为必须。
第二是真,观点必须是讲者原创,不可以假以他人讲稿进行自我表达,且演说过程中提及的故事必须真实发生而非虚构。陆锋告诉记者,对于一个受过专业演讲训练的讲者而言,拿来一篇稿子,背诵完成后声情并茂地念再简单不过。但这是PLUS演说会所杜绝的,评委在参赛全程会与选手对稿子的构想进行深度交流。
第三是新,也可以称之为冷。不能人云亦云,演说内容必须是全新观点或者老观点的新表达。本届演说会200多名参赛者中,不少人选择了法经济学的主题,类此观点早已被讲述,但要寻找新奇的角度、崭新的切入口来表达绝非易事。这一标准也催生了今年的最具锐度奖,“讲者从执行法官的角度谈效率问题,提及效率也是公平正义的组成部分,这是传统观点的新锐表达。”
“这三个标准极其考验选手的综合素质,尤其是思考能力。从前对一个演讲者并不会要求他拥有多深的思考力,只要有表达力就可以了。但是法律人并不是演员,如果需要的是表达好、形象好、有感染力的讲者,为什么不去找演员呢?”陆锋坦言,法律人对法律有着自己独到而深刻的体验和认识。
PLUS所寻找的内容是深刻思考后的观点,而非他人代笔的言论。陆锋说,“我们告诉选手,对于故事的刻画无须细致入微,只要讲出核心要素用以论证观点。”
PLUS追求一种浑然天成的口语化表达,无须精心修饰雕琢的语言。在辞藻堆砌俯拾皆是的时候,“好好说话”反而变得珍贵。一场平等交流的演说不同于舞台表达,必须撇去朗诵形式。所谓演说和演讲的区别,一个更像“聊天儿”,另一个是带有表演性质的。陆锋用音乐将二者类比,“传统演讲像交响乐,一个音符乐章都不能出错,而演说更像民谣,随意中饱含着精髓。”
除了作为法律人思维和语言同质化的表达舞台,PLUS演说会努力让法检青年将沟通技能运用到工作中去,开发岗位练兵的作用。“法官在接待来访时,如何让对方听你讲话?检察官在法庭上发表公诉意见,怎么将法庭教育说到大家心里面去?不能对着稿子念吧?”陆锋一连发出三个疑问,这是值得思索的问题。寻求更为亲近的方式进行普法的过程,也是培养和磨练青年法律人工作技能的过程。
不少选手告诉陆锋,很多不联系的老同学在看完演说直播后冒出来加好友,发出“像我这样的法盲都坐下来静静听了10分钟”的感叹,PLUS带来的普法效果可见一斑。
吴瑛
改稿磨人但享受,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获得最具温度奖的吴瑛的演讲主题是:打官司就是打证据吗?吴瑛告诉记者,选定这个主题是因为中国人“害怕打官司”的传统思想,她想让普通大众明白打官司时应该如何搜集证据、提高证据证明力、形成具有说服力的证据链,知悉法庭上的法官是如何思考的,这是一位法官看似神秘心路历程的坦白。
吴瑛戏谑自己是“三最”选手:稿件改动次数最多;交流互动时间最无限;专业问题表达最通俗。演说会为12名选手都配备了专业教练,吴瑛的教练是PLUS演说会创始人,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团委书记李则立。“则立老师工作繁忙,但完全没有想到他会花那么多时间精力来改稿子、出主意、提建议。”
本以为写完稿子后只等最后一天进行公共演说,吴瑛告诉记者,“他比我自己还要认真负责。”教练一丝不苟的态度影响着自己,“不把稿子磨到自己满意,我都不会放过自己。”凌晨微信发过去的讲稿,在15分钟内就得到了每一句、每一段的修改意见,甚至在凌晨5点也接收过语音建议。
吴瑛回忆说当年研究生毕业论文才改了三稿,但是这次演讲稿足足改了15稿。她起初想,论文写上十几万字都是稀疏平常的小事,这两千多字的演讲稿更不在话下。结果初稿交上去就被打下来说“过于专业、深奥、艰涩”,“能把稿子磨出来”成了吴瑛最具成就感的事情,虽然知道稿件还需要反复打磨,但每一次的定稿都是对专业、案件的一次梳理。她说,“改稿磨人但享受,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12位选手中吴瑛是第一次进行公众演讲。“这次是因为法院政治部的女神邀我参加的,那天正在写判决,(想到)让当事人理解法官职业,告诉公众法官究竟是怎样一个群体,(谈论法官)在判案过程中是如何思考的很有必要。”
吴瑛坦言,PLUS完全不同于此前的工作、生活经历。“法官工作要求周全、严谨,甚至于刻板,但是演说必须充满朝气、活力,选题、说法、故事可以有无限的想象。只要你表达的观点是法学专业相关、能带给受众有益的东西,都是可接受的。”
法官处理一个案件针对的当事人最多只有十几、二十个,通过个案进行普法受众面窄、进度慢。“但是PLUS这个平台可以引起400多万人次围观让他们走近法官的内心世界,这比起每一个案件的表达要快太多了。”吴瑛感叹道,法律看似候艰涩难懂,我们法检虽然承担不同职责,但通过每一次庭审、演说进行法治理念的传播是一致的。
徐璐璐
“说话”不难,但“好好说话”是门学问
大学时期爱看TED演讲的徐璐璐早曾暗想:如果有一个平台能让法律人来表达观点是一件很酷的事情。在进入法院工作后,她初次了解到PLUS演说会,惊叹:原来在距南京不远处的上海已经有人在做这件了不起的事儿。
徐璐璐告诉记者,法律人不缺口才,“说话”并不难,但“好好说话”是门学问。对于徐璐璐而言,进行PLUS演说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将专业的话题用好好说话的方式表达出来”,她坦言,把话讲得别人愿意听、(做到)一直听下去不走神并非易事。
徐璐璐在大学是辩论队出身,也参加过多次演讲比赛。但她说,以往参加的演讲、辩论在内容上并不会专门针对法律主题,形式上多多少少包含表演的成本、强调设计,包括如何咬字、带动氛围、调动观众情绪等技巧。
徐璐璐告诉记者,“PLUS是一个更加宽容的地方,有的选手甚至带着方言、吐字不清,这些在传统演讲标准中视作瑕疵的部分被淡化。“只有普通话好才能进行演说”的观念被打破,“在PLUS,只要你好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就可以了。PLUS追求的是你与台下观众的交互感。”
紧张但享受,徐璐璐这般概括演说间的复杂情绪。即使此前有过演讲经验,但在众人面前演说法律专业主题是一次全新的尝试,把一件专业的事情说得“不专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去讲专业的事情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但站上演说台的当下便都是享受,与观众进行着眼神互动,酣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还能实时接收台下观众给予的反馈信息,“他们在听并且懂得你的表达”十分有成就感。
PLUS之行让徐璐璐明白“给自己做减法”的重要性。在以往演讲中,往往情不自禁地给自己增加加感情、感染力,但在PLUS更多的是“做减法”。起初,教练对她带有炫酷特效的PPT作出“这不符合PLUS要求”的评价,这令她困惑不已。改到第七稿,她才明白其中深意:一张配图将观点浓缩化、可视化,这是减法但并不简单。
徐璐璐在法院本身就从事的是宣传工作,但她戏谑道,“我们法院人在自己的圈子里很嗨,但是有时候圈外的人get(理解)不了我们的嗨点。每次宣传过后,满怀期待去看公众号的阅读数却只有两三百,心里就一凉......”问题出在哪儿呢?这是徐璐璐反复自问的。
“站在受众的角度就很容易理解了,你们讲的东西对受众而言没用,宣传内容很枯燥。没有遇到问题时,为什么要对你的宣传内容产生兴趣呢?”她告诉记者,PLUS是一次很好的尝试,融合专业、严肃、好玩、好看这些元素,吸引的就不光是法律人了。大众对法律不缺乏了解的欲望,这次PLUS演说会观看量达到400多万足以证明。
2018年,PLUS团队在高校诞生了衍生形式,与华东政法大学文伯书院合作开设了《法律人思维与表达》通识课。
据悉,PLUS演说会还将尝试新的方式,鼓励更多法检青年,乃至高校法学生参与进来。
见习记者 | 袁毓菁
图片 | 庭前独角兽
编辑 | 袁毓菁
温馨提示
如果您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想要获得更多精彩信息,请关注我,长按下面的二维码!
往期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