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果欲学法,功夫在法外!上海“杰出青年法学家”谈法学教育 | 法治新闻眼
上周(9月17日),
第七届“上海市杰出青年法学家”
名单新鲜出炉
经过评选,十名来自
上海政法系统的干警
与沪上高校的法学学者
荣获了“杰出青年法学家”的称号
致力法学研究
投身法治建设的他们
有何“杰出”所在?
对于法学有着怎样的思考?
对法学青年有什么经验分享?
对法学教育有什么启发认知?
上海法治报记者采访了
复旦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李世刚、
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柏浪涛、
华东政法大学教授王沛
听听这三位“杰出青年法学家”
的分享与感悟。
从大学开始学习法律,柏浪涛与法结缘已有22年。他坦言,在印象中,“法学家”应该是学富五车、著作等身的大家,柏浪涛自谦自己不过是“法学家”的扩大解释结论——一名普通的法学工作者。王沛也表示,能够获得这样的荣誉,自己感到既十分荣幸,又非常惶恐。
究竟“青年法学家”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如何才能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法学人才?德国法学家卡尔·恩吉施曾说过:“心中充满正义,目光不断往返于事实和规范之间。”柏浪涛认为,这句话就蕴含着法科生与法律工作者最重要的两项素质,精湛的方法论与正确的价值观。
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柏浪涛
“法学讲究充分、深入的论证,而在现如今短文、短视频的快餐文化里,许多人深度思考的能力有所退化,学习法学一定要保持这项能力的培养。”柏浪涛举了自己读书时的一个例子:当时教科书里讲到一个案件,一个司机深夜在乡间公路上驾车行驶,不小心轧过一个稻草堆,一个躺在里面睡觉的乞丐不幸被轧死了。
这个司机是否构成犯罪?常规理解中,由于司机主观上无法预见这个情况,该事故属于意外事件,因此司机不构成交通肇事罪。但是对此柏浪涛在脑海中打了一个问号:虽然根据主观要件出罪,但是客观要件是否具备呢?柏浪涛表示,自己一直带着这个问号不断学习,也逐渐明白,这个小小问题反映了当今刑法学的两大学派——行为无价值论与结果无价值论之争。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一直被追问到理论前沿,这种持续深度思考习惯能够不断完善解决法律问题的方法论。
而除了专业领域的不断打磨外,正确的价值观也是法学人才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才可以用以为善,也可以用以为恶,只有为德所驭,才能真正发挥才的价值。”王沛说道。柏浪涛也认为,当学习法律并从事相关职业时,要始终牢记初心是什么,说白一点就是心中要充满正义感。“人的快乐源于功利主义,但是幸福是源于意义体系,要始终怀有伸张正义的原始冲动,才会更加爱惜富有意义的职业。”
“法学人才应当德才相配,才华越高对品德要求越高。所以,在加强专业教育的同时,更要重视品德的培养,德包括个人品德(例如正直勇敢)、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李世刚认为,当人文正义的情怀与高质量的专业素养以及对实践的敏感与深度参与三者兼顾时,法学人才方可脱颖而出,这也是对“法学家”的名副其实的应有之义。
既要致力疑难案件
也要投身普法教育
所谓“欲戴皇冠,必承其重”,“青年法学家”的头衔意味着怎样的社会责任?李世刚说:“‘法学家’是通过研究法律这门社会实践,为塑造社会正义贡献智识力量的研究者。”王沛认为,这意味着身为学者的他们要将自己的研究和国家发展战略结合起来,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服务提供社会担当。
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华东政法大学学报》副主编王沛
各行各业各司其职,柏浪涛认为,要让老百姓在每一起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应有处理疑难案件的勇气和决心。针对一些棘手、难办的案件,法学学者要积极做好研究,从而给实务人员提供智力支持,这是“法学家”的一份独有的价值所在。
而除了需要致力于疑难案件的处理外,在社会小事上更应肩负起普法的责任,为学生做好表率。柏浪涛举了一个小例子:某小区草地上插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踩踏草坪,罚款200”。看到这个举措一些居民表示反对,但是可能说不清反对的理由,但是作为法科生,应当帮居民将这个“理”讲清楚。
罚款权是行政机关的一项权利,物业部门并没有罚款权,其与居民是平等的民事关系,因此踩踏草坪涉及的是民事侵权问题,所以,不仅“罚款”没有依据,而且“200元”的标准也过于武断,需要根据物质损害赔偿进行鉴定。通过柏浪涛的解释,可以将老百姓心中的那个“理”升华为“法理”,如此才能够让社会治理更加法治化。
此前,我们曾经报道过法学学子因触碰广告自动播放下载APP、地铁吞了1元换乘优惠等原因向法院起诉的新闻,柏浪涛认为,在校大学生能够着手实操一些具有社会价值的案件,不仅是深度思考的体现,也是用自己的法学知识参与社会治理的实践。
而除了需要肩负起本领域知识创新的研究责任以及参与社会正义建设的实践责任外,李世刚指出,青年法学家还肩负着教书育人的知识传承责任。王沛认为,青年法学家,除了需要自己从事的专业研究之外,还要致力于人才的培养,这也是社会担当的体现之一。
教学生、当老师
他们有这些思考
现如今,各大院校法学专业的毕业人数屡创新高,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法科生人数看似饱和,但对用人单位来说,很合格的人才却又十分稀缺,柏浪涛认为,供给和需求没有有效对接,表明法学教育的职业教育属性应当加强,在校生应注重锻造解决疑难案件的实务能力,其中,法教义学和鉴定式案例分析法应是主要努力方向。
王沛认为,法学生的数量的确越来越多,但是优秀的专业人才仍然是稀缺的。“对于法学专业的同学而言,最重要的是选准适合自己走的路,而不是人云亦云地跟风随大流。做自己喜欢的事,成为具有不可替代性的专业人才,才是最重要的。”
李世刚也认为,首先,要有通识、全面的基础知识扫描,对各个学科均有初步的接触。接着再选择少量几门部门法作为自己的专业研究方向,尝试进一步深入学习与实践。最后,结合自己兴趣,确定方向。
复旦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李世刚
“兴趣是最好的内驱力,如果职业规划是从事学术研究,那么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方向。如果希望从事实务,也需要考虑市场的检验与自身的优势。”柏浪涛说道,“开展实务工作,先有广的基础,再有专的方向,当然涉猎的范围越宽越好,以备不时之需。”
针对学者而言,除了学好法学本身以外,李世刚认为人文社会学科,例如哲学、历史、经济、社会学等,这些通识教育也能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法学人才需要做到博与专相平衡。柏浪涛也表示,除了法学知识之外,哲学与社会学也很重要。“哲学会提供深层次的方法论指导,而法律是一项实践科学,定纷止争与定罪量刑都是社会问题,需要了解社会学的思想。”
王沛也认为,法学是研究社会的学科。“学习法学,一定要了解社会,仅有技术性的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套用陆放翁的话,‘汝果欲学法,功夫在法外’。人文素养、历史知识是法学人才必备的根基,从这个角度来说,法律史和法理学在法学专业培养体系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李世刚认为,真才实干的法学人才的数量越多,对社会发展越有益,因此对高端的法律人才的需要永远是无止境的。而成就更多的法学栋梁之才,不仅需要学生自身下功夫,对于执教老师来说,也有应尽的职责。如何让自己的课程受到学生的欢迎,从而对法学自觉产生深刻的兴趣?这是每一位法学教育者思考的话题。
作为一名刑法教授,柏浪涛的课程在各大视频网站上也深受欢迎,他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柏神”,对此,柏浪涛表示这是学生的爱称,自己仍然要时刻保持清醒。他认为,一方面需要不断钻研学术,另一方面需要将艰涩的学术成果转化为通俗语言表述,内容与形式需要相辅相成。“老师给学生倒出一杯水,自己就需要有一桶水,这考验的是深度,而倒出来的水要让学生能够喝下,这种加工表述的艺术也是教学的任务所在。”
王沛也指出,作为教授,一定要爱专业、爱学生,将知识传播视为使命。“要上好课,就要对这门课有深入的研究,用专业视角、专业思维启发学生,而不是照本宣科,这样才能受到学生的肯定与欢迎。” 李世刚说:“老师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重视内容与方法的结合,重视与学生的交流和反馈,持续不断地提升课程讲授效果。”
对于获得“上海市杰出青年法学家”的称号,柏浪涛认为这不是现在完成时,而是将来时,是法学界对自己的一种期许。
王沛也表示,“青年法学家”的称号对自己来说是一项鞭策,希望自己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在科研上取得更多的成就。
“荣誉是肯定过去,但责任是面向未来,仍需不忘初心,始终如一,奋力前行。”李世刚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