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LONG展览 | 袁运生迄今为止最大规模回顾展“袁运生的历程”

龙美术馆 2022-09-24



展览名称

袁运生的历程


艺术家

袁运生


策展人

崔灿灿


展期

2022.7.5 - 2022.8.21


地址

龙美术馆(西岸馆)第一展厅

上海徐汇区龙腾大道3398号



2022年7月5日至8月21日,龙美术馆(西岸馆)将推出艺术家袁运生迄今为止最大规模回顾展“袁运生的历程”,由崔灿灿担任策展人。展览作品贯穿袁运生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的艺术历程,时间跨度长达70年之久。展厅中两百多件不同类型的作品和丰富的档案文献构成了袁运生的艺术世界,通向他蔚为大观的艺术创作,重现袁运生对20世纪后半叶中国艺术变革的巨大贡献和卓越才华。


在中国近50年的历史中,没有哪件作品像袁运生的《泼水节——生命的赞歌》一样,引起了如此巨大的社会轰动,印证了美术史作为历史的一部分,成为了现实发展的晴雨表,预示了一个伟大变革的来临。



袁运生,《泼水节——生命的赞歌》,340×2100cm,1979年,作为北京首都机场壁画,此次展出为复制画。


袁运生,《泼水节——生命的赞歌》色彩稿第一稿,纸本水彩,33.9×198.6cm,1978年



展览由这段往事开始,讲述袁运生壁画中的艺术语言和精神世界。袁运生在个体生命、西方艺术和中国传统中获取灵感和力量,为中国壁画运动的复兴,创造了一个环绕艺术与民族的神话。壁画作为一种大型的公共艺术,与西斯廷教堂之间的象征关系,彼此所激发的能量,也成为整场展览的轴线和中心。古典信念和现代精神,在当代的美术馆穹顶空间中,有了最佳隐喻。



袁运生,《殉道者》,麻布水墨,198×188厘米,1981年


袁运生,《夫子琴思》,壁画亚麻布丙烯,450×1000cm,2005年,现藏于香港城市大学,此次展出为原尺寸复制画。


袁运生,《万户飞天》,壁画亚麻布丙烯,450×1000cm,2005年,现藏于香港城市大学,此次展出为原尺寸复制画。



从1950年代开始,袁运生受现代主义的启发,试图摆脱苏联绘画的影响。1978年,赴云南写生,以传统白描的手法,描绘了大量傣族的风情生活,“地域性”和“现代性”第一次结合,仿佛欧洲现代主义的变革,毕加索与非洲,高更与热带,梵高和浮世绘。之后的机场壁画,成为他歌颂生命与自由的宣言,开启了一种艺术风格,一段思想启蒙的发端,媒体将其称为“中国在公共场所的墙壁上出现了女人体,预示了真正意义上的改革开放”。



袁运生,《煤山上的羊群》,木板油画,39×60cm,1960年代


袁运生,《云南白描人物之一》,纸本水墨,95×68cm,1978年


袁运生,《傣族村寨一》,纸本钢笔,28×79cm,1978年


袁运生,《瓷盘画》,瓷器(彩色马克笔、瓷盘),直径:26cm,1980-1982年


袁运生,《新曲之一》,布面油画,199×136cm,1980年



1981年,袁运生数月西行,立志重拾敦煌与传统,写下凝结多年心声的《魂兮归来——西北之行感怀》,奠定了一生的追求。至此,袁运生接续了恩师董希文的“一笔负千年重任”和“油画民族化”的道路。一代又一代人,家国天下,星火不断的漫漫长路。


1982年,袁运生远赴美国,试图在古典和当代,在西方和东方的对立关系中,上下求索,寻求一条中间路线;1996年,袁运生归国,带回了广阔的现代艺术背景,创建了中国传统造型研究中心,雄心壮志地建立属于这个时代的价值体系和文艺复兴之路。



袁运生,《面壁者》,布面油画,189×181cm,1987年


袁运生,《无字碑》,纸本水墨,180×288cm,1991-2015年


袁运生,《圆雕菩萨立像(二)》(复制品),北齐 石膏,118×32×15cm,山东省诸城市博物馆


袁运生,《愿》,布面油画,180×250厘米,2015年


运生,《巨石阵》,布面油画,240×560厘米,2018


袁运生,《马拉松》,布面油彩,180×250cm,2010年



“重返敦煌和自画像”成为整场展览的结尾,亦是解读袁运生艺术观和世界观的两把密钥,也是袁运生最好的精神写照。它接续了袁运生历程中的两条线索,一个是作为集体和民族思考,从对传统白描的喜爱,文化身份的自觉,到对本土艺术的回归和重建;一个是个人的艺术生涯,一部从生命自觉到解放,几经波折,充满个人英雄色彩的故事。



袁运生,《敦煌写生1》,宣纸彩墨、综合材料,105.5×102cm,1981年


袁运生,《麦积山北魏坐佛写生》,纸本水墨,132.5×67.5cm,1981


袁运生,《自画像》,布面油画,28×35cm,1975年



漫长的历程中,我们可以看见绘画,看见历史,看见个人与绘画在不同处境中的变化。最终,在观看袁运生的历程时,观看这一代人的“家国天下”和“宏大理想”,在近百年的东西方文化的巨大撞击中,在“先进”与“落后”的文化追逐中,在独立的人格深处,酝酿和完成属于这个时代的反思。


或者说这个展览讲述的不是艺术,而是对今天尤为重要的,一段从1979年开始的震荡历史。



关于袁运生



袁运生,1937年4月生于江苏省南通市,196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董希文工作室,1962年至1980年,分配至吉林省长春市工人文化宫工作,1979年创作首都机场壁画《泼水节——生命的赞歌》,1980年调至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工作,1982年至1996年,赴美讲学并客居纽约,1996年至今在中央美术学院工作,曾任油画系第四工作室主任、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壁画艺委会副主任。现任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古代造型研究中心主任,国家重大课题“重建中国美术教育体系”责任人。



关于崔灿灿



崔灿灿,策展人,写作者。策展的主要展览和活动从2012年开始近百场,群展包括夜走黑桥、乡村洗剪吹、FUCKOFF II、不在图像中行动、六环比五环多一环、十夜、万丈高楼平地起、2015-2019过年特别项目系列、策展课、九层塔、新一代的工作方法、小城之春等。曾策划的个展包括艾未未、包晓伟、陈丹青、陈彧凡、陈彧君、冯琳、韩东、何云昌、黄一山、姜波、罗中立、厉槟源、刘韡、刘港顺、刘建华、李青、李季、李占洋、牧儿、马轲、毛焰、琴嘎、秦琦、隋建国、石节子美术馆、史金淞、沈少民、谭平、王庆松、谢南星、夏小万、夏星、萧昱、许仲敏、徐小国、尹朝阳、袁运生、宗宁、政纯办、张玥、张永和、赵赵等。




LONG MUSEUM

热 门 展 览 Current Exhibiti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