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LONG对谈直播预告 | 话松:传统文化艺术在当下的延续与继承

龙美术馆 2022-09-24



2022年8月20日至10月16日,龙美术馆(西岸馆)将推出“涵墨镂金——萬亨屏画展”,这是萬亨近两年来专注于中国文人画题材的再发掘,再认识。他刻意避开嘈杂都市,到大自然里寻访最具中国文人代表性的无名松树,如同到山林里寻访隐士,并与之进行心灵的对话。萬亨用心灵感受自然,再付诸于画卷;深入生活,用心作画。


通过此次展览,艺术创作与当下生活的时代关系再被探讨。而与此同时,在都市化的当今,传统文化与传统艺术又该如何延续与传承?传统艺术形式与当代生活是否兼容?面对现代化的课题,艺术,尤其是传统艺术,该做出怎样的应对?8月19日14:00-15:30,龙美术馆将邀请汤哲明、 方韶毅、 王客、萬亨、陈以超,发起线上对谈活动“话松:传统文化艺术在当下的延续与继承”,欢迎关注收听。



对谈主题:话松:传统文化艺术在当下的延续与继承

对谈时间:2022年8月19日14:00-15:30


对谈嘉宾:汤哲明、方韶毅、王客、萬亨

嘉宾主持:陈以超


参与方式:本次对谈采用线上直播形式,扫描以下小程序码设置开播提醒




萬亨,《梅鹤图》,绢本泥金设色,六扇屏风,136×312cm,2020

萬亨,《猿》,绢本泥金设色,两扇屏风,155×161cm,2022 


萬亨,《松与鹊》,绢本设色 ,67×79cm,2022


萬亨,《松径深》,纸本金地水墨,六扇屏风,175×360cm,2022 


萬亨,《双松出岫》,纸本银地设色,四扇屏风,171×240cm,2022


萬亨,《枯松图》,纸本银地水墨,六扇屏风,172×360cm,2022



01

对谈嘉宾/   汤哲明

汤哲明,艺术家,艺术史评论家,2005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史专业,获博士学位。曾供职于上海书画出版社、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汤哲明横跨多个领域,于美术史论、国画创作、艺术市场研究等领域均有独到见解,且有着很高的建树,称得上是当今艺坛难得的全能型画家。作为一名专业的史论家,他长期致力于中国古代画史画论的研究,以艺术评论鉴赏而知名,著有《多元化的启导》、《国画之江南》等专著;作为画家,汤哲明从事山水画创作三十载,以高度的实践精神在绘画上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他醉心于两宋尤其是北宋山水画的厚重磅礴、包罗万象,以山水画名世,兼擅人物、花鸟、鞍马等。


02

对谈嘉宾/   方韶毅

方韶毅,温州大学人文学院副编审,温州市文史研究馆馆员,《瓯风》MOOK主编。长期从事书刊策划、编辑工作以及地方文化研究等。著有《民国文化隐者录》《东嘉故书谭》《一生怀抱几人同:民国学人生平考索》等,编有《伍叔傥集》《吴鹭山集》《过来人言》《曼髯三论》《夏承焘墨迹选》等。


03

对谈嘉宾/   王客

王客,本名王方呈,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学士、硕士,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书法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书协培训中心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书协理事、楷书委员会秘书长,徐汇区书法家协会主席,西泠印社社员。


04

对谈嘉宾/   萬亨

萬亨,2006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师从千竹方严先生。萬亨平日喜弄花草,好鱼虫,本科、硕士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在中国画的技法上受到了完整的教育和实践,在绘画艺术理论上亦获得了系统的学习与熏陶。绘画受宋人院体影响,笔墨精工,造型严谨,设色典雅,颇具宋元理法,却不染宋人刻板之弊。绘画题材广泛,举凡花鸟、草虫、走兽、人物皆有钻研,近年专注于中国文人素材的探究,特别是松系列主题的再发掘思考与创作。


05

嘉宾主持/   陈以超

陈以超,2010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山水专业,获学士学位,2015年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国画系山水专业,获硕士研究生学位,导师汤哲明老师,现就职于陆俨少艺术院。




相 关 展 览




预 约 参 观


安全观展流程、门票价格等请点击这里
周五/周六/周日开放夜场,详情点击这里



LONG MUSEUM

热 门 展 览 Current Exhibiti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