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走进乡村看小康丨南卜尔汉图村:异地搬迁 迁出新生活


南卜尔汉图村是卜尔汉图镇最小的自然村,建成于1976年。目前,有146户340多口人。在2004年的时候,整村集体搬迁到了大青山脚下,可是由于缺乏耕地,村民致富成了一大难题。村委会积极地为村民想办法、找地方,开办养殖业,联系园区为村民就业来解决难题。17年间,村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必须要看的视频☟

今年55岁的梁捧捧是村里的养羊大户,300多平的养殖大院是村委会帮着联系建设起来的。梁捧捧说,正是有了异地搬迁,才让他们家的生活有了新希望。

南卜尔汉图村村民 梁捧捧:现在的面积是三亩大,原来我的院是六分大,现在大了很多也宽敞了很多。羊的成活率也高了许多,地方越小,小羊大羊的成活率也低,地方大了通风好,效益也就增加了。

梁捧捧为我们算了一笔账,过去在旧村里,地方小,耕地面积少,辛苦一年家里收入不足2万元。两个孩子要上学,老伴有病得花钱,过去的梁捧捧家属于全村的贫困户。梁捧捧说,那几年过得真叫一个“难”,如今可不一样了,她的底气足了,是因为腰包鼓了。

南卜尔汉图村村民 梁捧捧:不算下羊羔收入,有5万块钱,比我出去打工收入高出一倍。我们现在走进小康了,我是发自内心的特别高兴。

在南卜尔汉图村里,不少村民没有土地,大家改从事养殖业,走上了致富路。

南卜尔汉图村村民 刘学锋:最初我养的5头牛,一头牛6000元,一共3万元。旧村发展空间小,到了新村集体提供土地、水电,道路也都畅通,所以现在才能变成家庭牧场,否则还是散养型的小农户。现在有300多头牛,200多头是奶牛,150多头牛能挤三吨半奶,养的100多头肉牛。

2004年,南卜尔汉图村从哈业脑包村西南角整体搬迁到了110国道北面,在这里每家每户都盖起了600㎡的院落,可是搬迁农民没有了自家的耕地,怎么发展?600㎡的院落如何安家?村委会想办法,村民自己找出路,发展养殖业,到周边园区找工作,村民靠自己的勤劳,把自家的院落装点一新。

在村民田海军家里,他向记者展示了家里的集中供暖,厨房有上下水,随时都能洗澡,他笑着说正是有了国家的好政策,才让他住上了大房子,过上了小康生活。

南卜尔汉图村村民 田海军:在旧村的时候都是以种地为主,我们一家四口人,种五六亩地,因为地少,随着人口的增多,土地收入不够,连温饱都解决不了。现在搬到这以后,我和我媳妇俩人打工,加起来一个月也有7000多元,一年下来也就是8万元的收入。相比较原来种地收入1万元翻了好几番了,所以生活指数逐年提高了。从我自身来说,感谢党、感谢国家、感谢这些政策,我们农民的幸福指数节节高升。

南卜尔汉图村是昆都仑区卜尔汉图镇的一个自然村,人口不足400人,原本土地就有限,搬迁新址后,如何能让村民安心住、能致富,成了村委会的大问题。村委干部们积极想办法,为养殖村民协调集体土地,帮村民寻找就业渠道。如今,村里每家每户都靠自己致了富。

南卜尔汉图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李俊平:我们村的变化是相当大,从过去吃不饱饭,到现在富富有余,又达到了小康。现在我们村人均收入应该一年在25000多元这个标准。过去都在几百块钱,现在大不一样了。

百姓富了,需求也多了,现在村里面正在打造文化广场、休闲长廊和戏曲舞台,让村民在生活富裕的同时,也能有更多的精神享受



来源:包头广播电视台

编辑:乔迪

责任编辑:肖丽颖 廖美丽

终审:刘世文



扫码下载

     “大美昆都仑APP”是昆都仑区委宣传部依托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草原云”中央厨房平台打造的昆都仑区移动客户端,致力于打造一个集新闻、政务、服务于一体的信息互动平台,及时发布昆都仑区最新时讯、汇聚政务终端、提供便民服务,建立全面覆盖的新闻政务服务平台入口,实现新闻政务信息一键获取,职能部门微博微信一键关注、服务窗口一键到达,使之成为服务群众的便民“掌中宝”。



第五集:行稳致远


欢迎大家给爱我昆都仑投稿!

爱我昆都仑邮箱:btkqxwzx@163.com



往期回顾

金永丽调研全区教育工作

【我为群众办实事】现场直击!缓解“内涝”,包头治理城市积水点!(附最全积水点汇总)

【创城进行时】约500平方米违建,拆除


爱我昆都仑

爱我昆都仑

在这里读懂昆都仑!

● 扫码关注我们



点分享点点赞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