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图文实录 | 天津5部门联合召开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新闻发布会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共建美丽中国

2019年10月21日下午,天津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和天津市水务局,召开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专题新闻发布会,通报了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开展情况并回答媒体关心的问题。


主持人:各位记者朋友们,大家下午好。今天召开的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专题新闻发布会,向大家通报相关工作进展。


下面进行第一项议程,请天津市生态环境局海洋生态环境处副处长高翔同志介绍我市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进展情况。


高 翔: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下面由我向大家通报今年前三季度我市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总体进展。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渤海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将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作为七场标志性战役之一,天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打好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实现高质量发展、增进人民群众福祉的重大工程,成立我市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指挥部,制定印发《天津市打好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强化作战计划》和《天津市入海河流污染治理“一河一策”工作方案》,以最实的措施、最硬的手段、最坚决的行动,全力推进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通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今年1-9月,我市入海河流和近岸海域水质进一步改善,在2018年3条国控入海河流实现消劣基础上,又有4个国控入海河流断面达到Ⅴ类。近岸海域水质稳步上升,未出现四类及劣四类海域。


重点任务方面,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陆源污染治理、海域污染治理、生态保护修复和环境风险防范四大行动协同推进,取得了积极进展。一是陆源污染治理方面,抓住入海河流和入海排污口两道关键“闸口”,全市12条入海河流全部落实“一河一策”,狠抓“三水”共治,本年度共安排各类治理工程2042个,目前完工率已超过50%。建立“查、测、溯、治、罚”工作体系,深入开展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实现入海排污口“一口一册”规范管理。二是海域污染治理方面,清理我市非法和不符合分区管控要求的海水养殖2.76万亩,研究制定海水养殖污染物排放标准,强化海水养殖污染管控。持续实施500米净岸工程,积极构建“海上环卫”工作机制,完善我市海洋垃圾治理体系。持续开展监督检查,今年前三季度累计检查船舶2510艘次,推动船舶排污设备铅封管理制度、船舶和港口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联单制度有效落地。三是生态保护修复方面,印发 “蓝色海湾”、河口海湾等专项整治修复规划,启动实施一批海域岸线保护修复工程,提升沿海岸线生态功能,目前南港工业区生态湿地公园、中新天津生态城遗鸥公园一期已完成建设。大力养护海洋生物资源,严格落实伏季休渔制度,压减海洋机动渔船40艘,增殖放流各类苗种19.4亿单位,海洋生物资源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四是环境风险防范方面,建立码头船舶等重点风险源专项检查制度,完成沿海区域危险化学品企业风险评估和区划,累计备案环境风险源企业3957家,海洋环境风险防范能力得到提升。


下一步,我局将会同市有关部门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加强组织推动,强化协调配合,持续推动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谢谢大家!


主持人:下面请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海域管理与预警监测处四级调研员刘莉同志介绍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工作开展情况。


刘 莉:大家好!按照《天津市打好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强化作战计划》明确的工作分工,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牵头负责海岸带生态保护、生态恢复修复和海洋生态灾害预警与应急处置等方面的26 项工作任务。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举全局之力推进我市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对标对表抓落实


成立了由陈勇局长为组长、杨健副局长为副组长的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打好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领导小组。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多次组织召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工作部署会、推动会,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充分认识渤海综合治理工作的严峻形势,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对照《天津市打好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强化作战计划》,制定了《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2019 年度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实施计划》,进一步细化工作任务,压实工作责任,每一项工作任务都制定时间表、任务单、路线图。每月召开一次工作调度会,明确各项任务的进展情况,逐步完善工作制度,加强各部门协作配合。


二、强化规划引领,多措并举谋打赢


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在制定海洋经济、海岸带综合保护与利用等相关规划时,引导地区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实施最严格围填海管控,未审批新增围填海项目。将渤海综合治理有关内容纳入《天津市国土空间规划(2017-2035 年)》中,有效统筹衔接渤海综合治理工作。编制并印发《天津市“蓝色海湾”整治修复规划》(海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2019-2035),指导我市海岸线生态修复工作。将“蓝色海湾”修复整治任务、海洋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申请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总体思路中,确保渤海综合治理攻坚一体推进。


强化自然保护地选划和滨海湿地保护。落实自然保护地管理责任,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违规行为,严肃追责问责。实行滨海湿地分级保护和总量管控,分批确定重要湿地名录和面积,建立各类滨海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地,加快实施北大港等滨海湿地的保护和修复工作。2020 年底前,将天津大港湿地和汉沽湿地等重要生态系统选划为自然保护地,全市湿地面积达到2956 平方公里。协调滨海新区政府,积极申报北大港国际重要湿地,申请材料已报送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加强海水浴场、电厂取水口等重要点位的海洋灾害(赤潮)预警监测工作,及时通报预警信息,有效降低了海洋灾害(赤潮)对涉海单位及公众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天津市海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的建设,为构建我市海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长效机制提供数据支撑。


三、加大整治力度,重点项目求突破


一是积极推进南港工业区生态湿地公园工程。目前项目已建设完成。天津南港工业区人工湿地(一期)工程位于红旗路与海港路交口东南侧,占地面积19.7 万平方米。该项目主要施工内容包括提升泵站、调节塘、水平潜流人工湿地、表面流人工湿地、景观湖等建、构筑物,以及工艺管线、道路、厂区给排水等工程,将在整体污水处理系统全部建成后,实现园区废水的综合利用效率,满足湿地建设的功能要求,发挥最佳的生态修复效果。


二是积极推进中新生态城遗鸥公园一期生态建设工程,目前该项目也已建设完成。遗鸥公园项目西至中央大道、东至海滨高速、南至贝壳堤、北至航津道,占地面积98 万平米,其中水域面积67 万平米,陆域面积31 万平米,项目总投资约1 亿元。该园选址八卦滩,以防潮堤沿线水体和湿地空间为载体,这里典型的粉质、淤泥质、缓慢淤积型海岸,属于自然岸线(泥滩),适宜这些被称为鸟类大熊猫的遗鸥等珍稀鸟类生存,并为专业科考人员提供观鸟场所。


三是积极推动临港经济区公共岸线生态修复整治工程。该项目已完成600 米试验段岸线修复工程,并开展了沿岸绿化、渣土回填、种植土施工工作,目前正在进行苗木栽植。


此外,妈祖经贸园外围堤闸门建设、恢复临海新城岛式布局、滨海信息产业创新基地防波堤拆除工程等生态恢复修复项目也取得了明显的进展。


下一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将继续按照国家部署要求,强化渤海岸线保护,统筹岸线、海域、土地利用与管理,提高岸线利用效能。加大海洋巡查力度,严肃查处违法使用海域的行为。精准实施海洋生态恢复修复项目,加大滨海湿地整治修复和岸线岸滩综合治理修复力度,推进自然保护地选划工作,统筹谋划推进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各项任务,全面打赢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

谢谢!


主持人:下面请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市港航管理局)综合业务处处长邹鸾同志介绍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工作开展情况。


邹 鸾:大家好,下面由我向大家通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工作开展情况。


一、港口岸电建设使用情况


根据交通运输部印发《港口岸电布局方案》要求的布局范围和布局目标,组织港口企业有序推进已建泊位的港口岸电设施建设。2016年以来,天津港对12个码头经营单位的26个泊位实施了岸基供电设备改造,其中集装箱专业化泊位14个、5万吨级以上干散货专业化泊位10个、滚装汽车泊位2个。同时,根据“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投入使用”的要求,2个码头经营单位的4个专业化泊位配套建设了岸电设施。截至目前,天津港共有14个码头经营单位的30个专业化泊位完成了岸基供电设备建设。


同时,我委充分发挥天津市船舶排放控制区协调小组作用,组织天津海事局和港口经营单位建立工作联动机制,确保来津靠港船舶按照交通运输部的要求使用岸电,提高服务质量效率。目前天津港全港已建岸电码头泊位100%具备向靠港船舶供电的能力,港作船舶100%使用岸电,具有岸电受电设备的船舶100%使用岸电。


二、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联合监管工作情况


一是规范船舶污染物接收企业经营行为。船舶污染物接收企业作为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工作中的重要参与主体,在2018年9月1日起施行的《港口经营管理规定》中由行政许可事项变为备案事项。市交通运输委按照规定对包含船舶污染物接收单位在内的船舶服务业取消了行政许可实施备案管理,于2018年8月30日发布了《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关于部分港口经营业务取消行政许可实施备案管理的通知》,对相关备案程序和备案所需提交材料进行了公示,申请从事船舶污染物接收业务的企业仅需提交经营备案申请表、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工商营业执照正副本复印件、固定经营场所的所有权或使用权证明复印件就可完成备案申请,极大的简化了企业申请手续,为企业从事该项业务提供了便利,形成了更加开放有序的市场环境。截至目前,我市已完成船舶污染物接收经营备案的企业共37家。


二是完善工作制度建设。今年年初,交通运输部会同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了《关于建立完善船舶水污染物转移处置联合监管制度的指导意见》,为各省市工作开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我市按照该指导意见要求,组织有关部门、单位编制印发了《天津市船舶和港口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工作信息通报制度》《天津市船舶和港口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联合执法检查行动方案》。


其中,《天津市船舶和港口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工作信息通报制度》将通报信息类型细化为企业经营资质信息和企业作业情况信息,并根据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城市管理委、市水务局、市港航管理局、天津海事局所承担的工作职责确定了相应的通报信息内容,《天津市船舶和港口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联合执法检查行动方案》根据行业管理职责,确定自2019年3月份开始,由市港航管理局每月组织海事、生态环境、水务、城市管理等部门开展船舶靠港排放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工作联合执法检查,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组织相关部门开展对船舶修造单位生产作业产生污染物处置情况的联合执法检查。


三是开展联合执法检查。2019年3月至今,我单位组织市、区有关部门开展了7次联合执法检查,共计出动92人次,对11家船舶污染物接收企业和3家船舶污染物处置企业进行了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各部门根据工作职责,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实现了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工作的全链条的监管,同时,我们还创新检查方法,采用正向、反向两种方式进行检查,即通过检查船舶污染物接收企业正向查找船舶污染物处置去向,通过检查船舶污染物处置企业反向追溯船舶污染物接收来源,查处了4家企业的6个经营不规范问题。目前联动机制取得了明显成效,不仅有效规范了参与企业在接收转运处置各个环节的作业行为,而且提高了从业人员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营造了企业“不能偷排、不敢偷排、不想偷排”的良好氛围。

谢谢大家!


主持人:下面请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农业农村渤海污染治理指挥部副处长高印福同志介绍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工作开展情况。


高印福:大家好!为推动落实市渤海污染治理攻坚战各项工作,市农业农村委成立农业农村渤海污染治理指挥部,并设立办公室负责各项工作的推动。自工作启动以来,先后研究制定了《2019年农业农村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2019年农业农村关于打好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等项方案,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主要工作进展如下:


一、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作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采用一村一策的方法,将各户居民的厕所水,厨房水,洗衣水,淋浴水,分别收集,厕所水通过三格化粪井后与其他三水统一接入污水干管,输送至污水处理站,经过处理达标后排入周边水体。项目实施后,各村水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村内更加整洁,使百姓真正得到方便实惠。


2019年全市791个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任务,其中209个村主体工程已完工(其中已运行187个),295个村正在施工中,287个村仍在进行前期准备工作。


二、畜禽养殖粪污处理设施建设工作


对于禁养区以外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根据不同的畜禽品种、养殖规模和污染防治需要,配套建设相应的畜禽粪便、污水与雨水分流设施,畜禽粪便、污水的存设施,粪便堆沤、污水处理和输送等治理和综合利用设施。2019年全市计划完成733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污治理任务,截止目前,733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完成一场一策方案制定并开工建设;654家已经完工。到2019年底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将达到100%。


三、水产养殖污染治理工作


2019年主要任务是清退水产养殖2.76万亩,其中青静黄排水渠1.30万亩,北排水河1.46万亩;付庄排干河水产养殖污染治理项目15家,大沽河排水河生态养殖示范场0.035万亩;推动落实海河流域(天津)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方案,完成多样性调查报告,完成多样性苗种放流200万单位独流减河水污染治理项目;完成静海区50万尾白鲢、鳙鱼苗种的放流任务。增殖放流海洋类经济物种不少于15亿单位。


截至目前,滨海新区完成重点流域水产养殖清退2.76万亩,其中:青静黄排水渠1.30万亩,北排水河1.46万亩;付庄排干河水产养殖污染治理项目已完成10家工厂化水产养殖企业尾水治理工作;完成大沽河排水河生态养殖示范场0.035万亩;完成海河流域全部站位的样品采集工作和水质指标的检测工作。实施内陆水域实施水生生物多样性增殖放流工作,已投放各类苗种454.1万单位。2019年4月底独流减河已完成30万尾放流,10月中下旬开展秋季20万尾苗种放流。增殖放流海洋类经济物种19.4亿单位。


四、化肥农药施用零增长工作


化肥农药零增长项目年度目标为示范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农业病虫害统防统治等技术,提高化肥农药利用率,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目标。截至目前全市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作物播种面积436.17万亩,完成 1万亩玉米化肥减肥增效示范区的建设工作,建立48个肥料信息点;推进统防统治工作中第一阶段在武清区、蓟州区、宝坻区小麦主产区建立统防统治示范区40万亩,第二阶段水稻、玉米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已完成,分别为30万亩次,95万亩次。同时开展了三个绿色防控实验示范。


五、渔政海洋污染治理工作


本年度主要任务是对渔港进行升级改造以及开展海洋生态保护执法工作。截至目前,已经完成我市5座渔港(大神堂,蔡家堡,北塘,东沽,中心渔港)设施设备提升改造,为滨海新区22艘休闲渔船配备生活污水、油污水收集舱以及生活垃圾储集容器,有效的改善了渔港环境;海洋生态保护执法工作共投入执法船艇395航次,航行14545海里,出动执法人员3856人次,行政处罚75起案件,罚款80.2万元,移交刑事案件13起,清理网具11246条,累计扣押35艘渔船。

谢谢大家!


主持人:下面请天津市水务局排水管理处副处长王洪玮同志介绍市水务局工作开展情况。







王洪玮:大家好!在渤海综合治理工作中,市水务局围绕“水务工程补短板,水务行业强监管,转变作风提效能”的工作基调,全力加强城市面源污染治理工作,重点推动合流制地区改造、初期雨水治理及污水处理厂建设和运行监管等工作,有利改善了河道水环境,减少了污染物入河。


 一是加快合流制地区改造。合流制地区及初期雨水是造成本市河道污染的主要原因。在渤海综合治理任务中,我们统筹考虑合流制地区改造和初期雨水治理工作,进一步完善本市城市排水系统。经排查,本市城市共建成区共有73片、62.04平方公里合流制地区,全部纳入了渤海综合治理任务。结合初期雨水治理,本市已基本建成先锋河、新开河2座调蓄池,总调蓄规模10.4万吨,可有效缓解本市和平区五大道、河西区上海道、河北区七马路等7个片区、约9平方公里合流制地区初期雨水污染问题。明年汛期投入使用后,可进一步减少汛期降雨对本市海河、新开河等重要河道影响。


二是提速污水处理厂建设,加快补齐污水处理能力不足欠账。随着本市经济社会发展,污水处理设施能力明显不足,尤其是中心城区矛盾更加突显。今年中心城区已完成北辰污水厂(5万吨/日)规模扩建和咸阳路污水厂(45万吨/日)迁建工程,出水主要指标达到了类Ⅳ类地表水标准,年内可再完成60万吨日处理规模的东郊污水厂迁建工程;同时正在实施张贵庄、咸阳路2座污水厂共17万吨/日应急扩建工程,年底中心城区5座污水厂处理能力达到222万吨/日,较去年同期增加52万吨日处理能力,基本补齐污水处理能力不足欠账。计划2021年底前,本市还将完成津沽污水处理厂三期(45万吨/日)、张贵庄污水处理厂二期25(万吨/日)、咸阳路污水处理厂二期(15万吨/日),共85万吨/日规模扩建工程。2021年中心城区污水处理能力达到290万吨/日,预计污水处理富余量86万吨/日;基本实现“污水处理有余量”目标,并可进一步减少初期雨水入河污染。 


三是加强污水处理行业监管。今年修订并出台了《天津市城镇污水处理厂管理办法》,建立了水务与生态环保部门污水处理工作会商机制;修编了《天津市排水专项规划(2018-2035年)》进一步优化了污水厂规划布局。本市现有96座污水处理厂,总处理规模343万吨/日。津沽、咸阳路、张贵庄等大型污水处理厂已完成提标改造,出水水质稳定达到类Ⅳ类地表水标准,为本市大沽排水河、独流碱河等重点河道补充了大量生态景观水。今年组织了全市城镇污水厂化验室能力考核,开发建成了污水处理厂在线监测平台系统,92座污水厂实现在线监测,年底前可基本实现全覆盖。创新监管模式,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加强污水厂日常巡视监管,有力提高了污水厂精细化管理水平。今年本市预计处理污水11.8亿吨,出水水质主要指标达标率可达到96%以上,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5%。

谢谢!


主持人:下面请各位记者朋友就关注的问题进行提问。



新华社记者:经了解,我市开展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注重“河海共治”重点开展陆源治理。请问市生态环境局,在强化我市工业水污染源监管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


高 翔:谢谢您的提问。

市生态环境局主要从以下4方面强化我市工业水污染源监管:一是强化工业集聚区和重点排污单位监管。开展工业集聚区水污染集中治理情况排查整治,完成136个保留和整合工业集聚区现场调查,推进规范化整治。全面落实《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加大重点排污单位排查整治力度,1-9月重点排污单位达标率达到94.6%,同比提升9个百分点。二是强化涉水环境违法行为查处。坚持铁拳出击、铁面执法、铁腕治污,先后组织开展工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城镇污水处理厂、废水直排企业、规模化畜禽养殖行业等专项执法检查,检查涉水污染排放企业925家,立案6起,有效震慑了水污染环境违法行为。三是强化在线监控能力建设。持续推进污水处理厂及水环境重点排污单位废水污染源自动监测设施建设,目前已实现占废水排放总量95%的企业安装水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为环境管理和环境执法工作提供重要数据支撑。四是强化排污许可管理。积极推进氮磷重点行业排污许可证核发工作,累计核发排污许可证492张,其中污水处理、纸浆制造、造纸、屠宰、农副食品加工等5个重点行业已全部完成核发,畜牧饲养、食品制造、纺织、化学原料和制品制造等28个重点行业排污许可证核发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谢谢!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目前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为市民提供了亲海、近海提供了休闲去处,同时我们注意到,我市印发了《天津市“蓝色海湾”整治修复规划》已经将天津市部分海岸线规划至2035年,请问到2035年天津市海岸线治理还有哪些亮点?


刘 莉:谢谢您的提问。

我们编制的《天津市“蓝色海湾”整治修复规划》是指导我市海岸线开发利用、保护修复的综合规划。它是指导我市海域生态保护、生态修复实现海洋生态价值的重要规划。我市南北两侧自然岸线总长约18 公里,至今还保留着我市泥质浅滩的近岸海域特点,在未来通过以自然恢复为主导,实施“退养还滩”“退养还湿”生态修复工作,使我市区域海湾纳潮量和海湾海洋动力环境、海水质量、海洋生态系统得到加强。天津作为候鸟迁徙的重要路线,海域滩涂将为迁徙候鸟提供必需的觅食、休息区域,充分发挥我市海洋生态功能价值,实现建设美丽天津的目标。

谢谢!



天津新闻广播记者:我想了解一下天津市污水厂提标后运行效果如何?还存在什么问题?市水务部门针对性措施是什么?


王洪玮:谢谢您的提问。

2016年开始本市共投近百亿,启动了全市110座污水厂提标改造工程,目前除东郊污水厂由于异地迁建外,109座污水厂全部完成了提标改造。其中,处理能力万吨规模以上的污水厂出水达到类Ⅳ类地表水标准,千吨规模以上的污水厂出水达到类V类地表水标准。津沽、咸阳路、张贵庄等已提标完成的污水厂,开始向本市大沽排水河、独流碱河等重点河道补充生态景观水。


今年是本市污水厂按新地方标准运行的第二年,我们通过强化运行监管,污水厂出水达标率显著提高。经市水务局每月采样监测,全市96座已运行污水厂1-9月份主要指标达标率为96%,为历史最好水平。今年底,提标改造全部完成后,本市污水厂每年可提供优质(类Ⅳ类)再生水约10亿吨,可进一步补充生态用水,改善本市水环境。


目前本市污水厂主要问题是处理能力不足问题。随着本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截污治污力度的加大,污水处理设施能力不足问题日益突出。市水务局按照市政府要求,结合渤海综合整治,上半年编制了《天津市污水处理厂能力提升实施方案》,目标是:今年底补齐欠账,2021年实现“污水处理有余量”。目前主要做了三项工作:一是已完成津沽污水厂10万吨扩建、北辰污水厂5万吨扩建和咸阳路污水厂45万吨迁建工程,同时推动东郊污水厂(60万吨/日)迁建工程年内建成;二是实施了张贵庄、咸阳路2座污水厂共17万吨/日应急扩建工程, 年底中心城区5座污水厂处理能力达到222万吨/日,较去年同期增加52万吨日处理能力,基本补齐污水处理能力不足欠账。三是启动了津沽污水处理厂三期(45万吨/日)、张贵庄污水处理厂二期25(万吨/日)、咸阳路污水处理厂二期(15万吨/日),共85万吨/日规模扩建工程,计划3年时间建设。到2021年,中心城区污水处理能力达到290万吨/日,预计污水处理富余量80万吨/日,基本实现“污水处理有余量”目标。

谢谢!


主持人: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感谢记者朋友们对天津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支持和关注。

往期精彩回顾

“图说天津环境”新老照片有奖征集
10名教师被授予“天津市最美环境教师”称号,另有10名教师获入围奖、80名教师获提名奖
24校代表队悉数亮相,大学生环保辩论赛精彩开场

天津终止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天津市环境保护突出问题边督边改信息(10月5日-10月6日)

天津生态环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策划设计:新媒体科

编辑:李君 郝英男

你真舍不得点赞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