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亏的程序员,是如何拿到了 9 个月的年终奖?
新上映的第六部变形金刚电影《大黄蜂》,口碑不错。有趣的是,战斗力不是最强的大黄蜂却是第一个拥有独立IP电影的变形金刚。
这和现实职场中的成长规律相似,很多起初顶着“擎天柱”高光的程序员其职业发展之路平平,而一开始并不出众的“大黄蜂”们后来居上,纷纷拿到高薪、成为关键岗位的从业者,他们是如何逆袭突围的呢?
“我从不盯着四个月的奖金”
公司的年终奖分为四个等级,除了10%被评为D级的员工拿不到年终奖外,C级及以上的人能拿到至少四个月的年终奖。
虽然AB级别的奖金更多,可被评上的概率也是10%,分母大分子小,所以大家觉得能拿到C就够了。
和程序员程刚聊天得知,他从没拿过C级奖金。入司的第一年拿了B,六个月奖金,第二年拿A,九个月奖金。
我笑了,可算知道AB的奖金是多少了。
程刚是从传统行业跳槽到互联网公司的,由于工作方式和之前的截然相反,说实在的,一开始他的工作表现很普通。
新手期的他会出错,但态度没有新人的毛躁和找诸多借口。而是用心记住,错过的基本不会再犯。
程刚住在公司附近,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周末没事还会自动过来公司学习,故障群的无主问题他也会积极回复。
在我们想着如何到点下班,想方设法拒绝各种临时小需求,将节假日值班里将Bug推到工作日解决时,程刚却很笨地一一扛下来,说自己是单身,大周末也没啥事,可以在家看Bug。程刚在工作任务之余,还开发出一套提高联调效率的工具。
只想拿C和想拿A的人领导是能辨别出来的,盯着C的最终有人还被评了D。而踏实工作的程刚表面“吃亏”,却得到该有的回报,同时技术经验成长飞速,在现公司也担任关键岗位。
选择适合自己的领域,持续深耕
李亚军刚入职时除了啰嗦点,并未有什么突出的长处:没有大厂背景,编程不是最快的,也不是最聪明的。
却在毕业的第六年,成为部门的高级经理,管理着几十人。
在同龄人进行着“三年两跳”的选择时,李亚军每一步走得又稳又坚持:走技术管理路线,几年内不随意跳槽。
正巧李亚军来公司的第二年,遇到部门架构调整,李亚军的直属领导离职,他主动接过组里几个人的基层管理,一边继续日常开发,一边协调他们的工作。
部门一直没招到合适的人选,随着李亚军带的人越来越多,他终于摆脱基层写代码,职位也逐年升高。公司认可他的忠诚,给了一定的期权。
战斗力不强的大黄蜂为什么能成为第一主角?有网友回答道:从第一部起,只有大黄蜂一直呆在地球,坚持呆在人类身边,负责起汽车人和人类交流沟通的任务。
很多厉害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想明白自己想要什么,选择好适合自己的领域,多年如一日地在这个方向上深耕,拒绝掉各种诱惑及其他机会。
确定职业发展目标,持之以恒地朝之努力
陈聪一直想去阿里工作,我们都笑了:大学成绩一般的他哪能去阿里!
果然校招一面就被刷下来了,最终陈聪去了一个普通的互联网公司,并开启“阿里面试大作战”:他每年去挑战阿里的面试,无论是杭州的还是北京的,屡战屡败。
他一直没有跳槽,因为非阿里不去,同时他没忘了在公司里升级打怪。毕业第四年,他终于面上阿里,可阿里定的级别和薪资他不满意,果断拒了。
毕业五年,他得偿所愿地以待遇“P7+期权”跳槽到阿里。在外人看来背景普通的陈聪是“很幸运”、“赶上好时候”,哪知他为这个机会准备了五年。
当一个人一旦确定目标,并沉下心来专注它朝着它前进时,迸发的能量都会把自己吓一跳。
可能起初成长的速度很慢,一年两年过去,旁人察觉不到,但你清楚道,逆袭这件事情本身就是相对自己而言的,是今天的自己和昨天自己比较的结果。
外人是无法看到你的成长,只能看到一个大的结论:薪资多少,职位是什么。漫长的积累攀爬的过程,唯有自己咬牙坚持。像大黄蜂也不是一下子成为主角的,而是被挨了敌人多少揍,积累了前几部的人气才逆袭成为主角的。
“每个人的起点和归宿不尽相同,但不论如何,这都不是你懈怠的理由,你需要奋力厮杀,因为最终,你要活成自己世界里的英雄。”
# 欢迎来评论区留言 #
你有什么逆袭的经历呢?
热 文 推 荐
☞MongoDB背锅、58同城中枪,2亿简历遭泄露竟祸起程序员爬虫?
print_r('点个好看吧!');
var_dump('点个好看吧!');
NSLog(@"点个好看吧!");
System.out.println("点个好看吧!");
console.log("点个好看吧!");
print("点个好看吧!");
printf("点个好看吧!");
cout << "点个好看吧!" << endl;
Console.WriteLine("点个好看吧!");
fmt.Println("点个好看吧!");
Response.Write("点个好看吧!");
alert("点个好看吧!")
echo "点个好看吧!"